第151章 神仙膏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由榔心情複雜的走了,不過一家人終究都活了下來,子孫後代的出路也比希望好了很多,終歸能夠接受的。
李定國和沐天波,心滿意足的走了,他們一直擔憂之事並未發生,以後隻要全心全意為大明拚命就行了。
朱慈炯需要考慮的事情,則要多得多,所以殷齊山在幾人離去後,悄然來到了他的麵前。
“啟稟殿下,國安局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招募安插了三百餘人在各緊要處,數十次聯絡點已經建立…”
“截至目前,已耗費白銀三十八萬五千兩,後續還需經費十八萬兩。”
殷齊山輕聲細語,細細匯報了各類碟子的安插情況。
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在大軍攻城掠地之後,一切還處於混亂狀態之時,他就啟動了安插工作。
他在朱慈炯的完全信任下,經費不限量的支持下,在各行各業各處機構中,都做了充分的布局。
朱慈炯聽完心腹的匯報,毫不吝惜溢美之詞的誇獎了一番:
“齊山,你時機把握的極好,安插的方式也很隱蔽有效,孤王非常滿意。”
“術業有專攻,專業之事須交給專業之人,古之人誠不我欺也!國安重任交付你手,孤王無憂矣。”
殷齊山感受著太子的信任賞識,頗有飄飄然之感,黝黑的臉龐漲的黑紅黑紅的。
士為知己者死,這樣的太子,值得自己拚盡全部,包括生命!
朱慈炯等他心情略微平複之後,再度溫言說道:
“齊山,要總結緬甸的經驗,盡快在江南、浙江兩省完成布局,然後逐漸在全國各地布局,尤其是北京等要地!”
“將來,隻要在日月照耀下的國家,都需要你做好布局!”
“至於經費不要擔心,本太子現在富得可怕,錢多的根本花不完。”
“諾,謹遵殿下旨意,本次迴國後,微臣盡快完成布局。”
殷齊山幹脆利索的接下了任務,心裏開始盤算著要做的事和所需經費。
朱慈炯的話可不是吹牛,大軍在緬甸的清繳搜刮已經結束,所有“戰果”也最終匯總他的麵前:
黃金八十九萬兩,白銀一千三百五十餘萬兩,翡翠紅寶石共計一千二百餘箱,上品珍珠六十餘箱,其他珠寶首飾兩百餘箱…
至於各類奇珍異寶、珊瑚瑪瑙、金玉佛像等,也是數不勝數、車載鬥量。
稻米三百餘萬石,麥子一百五十五萬石,豆料等其他作物六十餘萬石。
此外緬甸全國土地三百六十五萬頃,丁壯一百餘萬,全部人口約五百五十萬人。
有了這些財富物資,大明的實力將再上一個台階,朱慈炯已經計劃迴國之後,再組建一到兩個陸軍師了。
朱慈炯當然不可能那麽貪婪無腦,像一個守財奴般帶走所有財富、物資。
他的宗旨永遠都是為大明搶奪更多的蛋糕,然後把它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他首先是撥下專款,對數番大戰的明軍進行撫恤和犒勞!
他和楊三水、羅綸、鄭成功、李定國等人反複商量,方才定下種種標準:
如犧牲撫恤一百兩,每年還要給家人發糧十石,連發十年,子女上學堂免費…
如滅國大戰得勝,每個戰士獎賞銀二十兩,再根據作戰功勞二次獎賞和升遷…
僅僅犒賞三軍將士,朱慈炯就大大方方撒出銀子一百二十餘萬兩,及無數物資。
他還向全軍宣傳,他將在南京建立大明英雄紀念碑和紀念堂,供奉為國犧牲的將士,讓他們永享香火。
他還宣布,為了牢記將士們的攻滅一國的豐功偉績,迴國後還將製作和發放滅國勳章,並令史官詳細記錄。
如此一番,全軍軍心士氣振奮激昂,各級將士戰意盎然!同時亦感動不已,愈發忠心於大明及太子。
新招募數萬新戰士,亦收到了極大的激勵和鼓舞,更加拚命的訓練,想著早日立功受、賞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巔峰。
弄好軍隊的犒賞與激勵,朱慈炯繼續進行大撒幣的活動:
給緬甸宣慰司留下白銀一百五十萬兩,糧草五十萬石,用於治理地方和各級官吏的俸祿等。
給緬甸宣慰司再留下白銀兩百萬兩,糧草五十萬石,這是第二軍一年的餉銀和軍資,不得挪用。
還獎賞鄭家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犒賞迴報鄭成功的全心配合。
最後還要獎賞民夫、還有各種慰問和獎賞活動……
瘋狂大撒幣之後,黃金仍有七十九萬兩,白銀剩七百五十萬兩,糧食豆料剩三百六十餘萬石。
其他的奇珍異寶、翡翠紅寶石等物,除了朱慈炯賞賜出去少許,幾乎沒有消耗。
數量驚人的奇珍異寶,那些“顧問”草草評估後,認為至少價值兩千萬兩銀子,隻是恐怕很難出手,沒有地方有能力吃下。
朱慈炯倒是絲毫不慌,他計劃好了,通過海貿船隊賣給西洋的白皮立及倭島上的小矮子就好,慢慢變現唄。
這些物資從緬甸各城,已經運到了沿海的大光城並裝到了鄭家調來的運輸船上,隨時可以揚帆啟程迴家了。
到了此時,已經是公元1660年,康熙一年的四月底了,朱慈炯已經出征近半年。
到了這一日,諸事處理停當後,朱慈炯、鄭成功帶領大軍,在李定國、羅綸、沐天波等留守眾將的目送下,踏上了返程。
返程之中,眾人雖然都是歸心似箭,但行軍卻並不緊張,輕鬆愉快的慢慢行進。
在他們離開之後,留守緬甸的眾人反而更加忙碌起來,沐天波帶著宣慰司的大小官吏們,開始準備夏收事宜。
李定國、白文選、羅綸等人,則帶著訓練後的八萬大軍從緬甸出發,氣勢洶洶的殺入了雲南。
他們按照和朱慈炯商議的策略,仍然高舉著“永曆”皇帝的大旗,要給蝟集在雲南的韃子和老漢奸以沉重打擊。
第二軍在雲南的攻勢,將牽製滿清的大量兵力,使之不能集中兵力對付江南。
滿清不能動彈了,朱慈炯才好磨刀霍霍,在合適的時機和地點,狠狠地給韃子們一個個“驚喜”!
話說朱慈炯等人帶著大軍,很快迴到大光城港口,登船楊帆往華夏返迴。
大海航行,百無聊賴的朱慈炯等人話題談盡之後,行程顯得愈發枯燥乏味。
殷齊山這一日突然想起一事,覺得有些神奇,趕緊大聲描繪出來搏眾人一樂:
“太子殿下,我在緬甸宣慰司之時,聽說過一種神物,名為神仙膏。”
“病痛之時,略微咀嚼一點,整個人立馬就忘記痛苦變得神采奕奕!就算雞鴨豬狗生病,此物也有奇效。”
“最神奇的是久服此物後,能夠進入奇幻的仙界,能看到各色的仙人!見到仙人後,自己也會飄飄欲仙。”
殷齊山一邊說著,一邊嘖嘖稱奇,感慨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鄭成功、楊三水等人隻當是一個故事,覺得頗有些新奇。
朱慈炯聽著殷齊山的描述,一開始也覺得挺有意思,不過心裏卻有種莫名的熟悉和警惕之感。
不過一時沒想出頭緒來,也就當個奇聞異事聽聽,不再在意。
他隻是在心中淡淡想著:“嘿,神仙膏喲,名字真牛逼!要是真有神仙,把自己送迴現代,那該多好啊!”
李定國和沐天波,心滿意足的走了,他們一直擔憂之事並未發生,以後隻要全心全意為大明拚命就行了。
朱慈炯需要考慮的事情,則要多得多,所以殷齊山在幾人離去後,悄然來到了他的麵前。
“啟稟殿下,國安局的布局已基本完成,招募安插了三百餘人在各緊要處,數十次聯絡點已經建立…”
“截至目前,已耗費白銀三十八萬五千兩,後續還需經費十八萬兩。”
殷齊山輕聲細語,細細匯報了各類碟子的安插情況。
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在大軍攻城掠地之後,一切還處於混亂狀態之時,他就啟動了安插工作。
他在朱慈炯的完全信任下,經費不限量的支持下,在各行各業各處機構中,都做了充分的布局。
朱慈炯聽完心腹的匯報,毫不吝惜溢美之詞的誇獎了一番:
“齊山,你時機把握的極好,安插的方式也很隱蔽有效,孤王非常滿意。”
“術業有專攻,專業之事須交給專業之人,古之人誠不我欺也!國安重任交付你手,孤王無憂矣。”
殷齊山感受著太子的信任賞識,頗有飄飄然之感,黝黑的臉龐漲的黑紅黑紅的。
士為知己者死,這樣的太子,值得自己拚盡全部,包括生命!
朱慈炯等他心情略微平複之後,再度溫言說道:
“齊山,要總結緬甸的經驗,盡快在江南、浙江兩省完成布局,然後逐漸在全國各地布局,尤其是北京等要地!”
“將來,隻要在日月照耀下的國家,都需要你做好布局!”
“至於經費不要擔心,本太子現在富得可怕,錢多的根本花不完。”
“諾,謹遵殿下旨意,本次迴國後,微臣盡快完成布局。”
殷齊山幹脆利索的接下了任務,心裏開始盤算著要做的事和所需經費。
朱慈炯的話可不是吹牛,大軍在緬甸的清繳搜刮已經結束,所有“戰果”也最終匯總他的麵前:
黃金八十九萬兩,白銀一千三百五十餘萬兩,翡翠紅寶石共計一千二百餘箱,上品珍珠六十餘箱,其他珠寶首飾兩百餘箱…
至於各類奇珍異寶、珊瑚瑪瑙、金玉佛像等,也是數不勝數、車載鬥量。
稻米三百餘萬石,麥子一百五十五萬石,豆料等其他作物六十餘萬石。
此外緬甸全國土地三百六十五萬頃,丁壯一百餘萬,全部人口約五百五十萬人。
有了這些財富物資,大明的實力將再上一個台階,朱慈炯已經計劃迴國之後,再組建一到兩個陸軍師了。
朱慈炯當然不可能那麽貪婪無腦,像一個守財奴般帶走所有財富、物資。
他的宗旨永遠都是為大明搶奪更多的蛋糕,然後把它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
他首先是撥下專款,對數番大戰的明軍進行撫恤和犒勞!
他和楊三水、羅綸、鄭成功、李定國等人反複商量,方才定下種種標準:
如犧牲撫恤一百兩,每年還要給家人發糧十石,連發十年,子女上學堂免費…
如滅國大戰得勝,每個戰士獎賞銀二十兩,再根據作戰功勞二次獎賞和升遷…
僅僅犒賞三軍將士,朱慈炯就大大方方撒出銀子一百二十餘萬兩,及無數物資。
他還向全軍宣傳,他將在南京建立大明英雄紀念碑和紀念堂,供奉為國犧牲的將士,讓他們永享香火。
他還宣布,為了牢記將士們的攻滅一國的豐功偉績,迴國後還將製作和發放滅國勳章,並令史官詳細記錄。
如此一番,全軍軍心士氣振奮激昂,各級將士戰意盎然!同時亦感動不已,愈發忠心於大明及太子。
新招募數萬新戰士,亦收到了極大的激勵和鼓舞,更加拚命的訓練,想著早日立功受、賞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巔峰。
弄好軍隊的犒賞與激勵,朱慈炯繼續進行大撒幣的活動:
給緬甸宣慰司留下白銀一百五十萬兩,糧草五十萬石,用於治理地方和各級官吏的俸祿等。
給緬甸宣慰司再留下白銀兩百萬兩,糧草五十萬石,這是第二軍一年的餉銀和軍資,不得挪用。
還獎賞鄭家黃金十萬兩、白銀五十萬兩,犒賞迴報鄭成功的全心配合。
最後還要獎賞民夫、還有各種慰問和獎賞活動……
瘋狂大撒幣之後,黃金仍有七十九萬兩,白銀剩七百五十萬兩,糧食豆料剩三百六十餘萬石。
其他的奇珍異寶、翡翠紅寶石等物,除了朱慈炯賞賜出去少許,幾乎沒有消耗。
數量驚人的奇珍異寶,那些“顧問”草草評估後,認為至少價值兩千萬兩銀子,隻是恐怕很難出手,沒有地方有能力吃下。
朱慈炯倒是絲毫不慌,他計劃好了,通過海貿船隊賣給西洋的白皮立及倭島上的小矮子就好,慢慢變現唄。
這些物資從緬甸各城,已經運到了沿海的大光城並裝到了鄭家調來的運輸船上,隨時可以揚帆啟程迴家了。
到了此時,已經是公元1660年,康熙一年的四月底了,朱慈炯已經出征近半年。
到了這一日,諸事處理停當後,朱慈炯、鄭成功帶領大軍,在李定國、羅綸、沐天波等留守眾將的目送下,踏上了返程。
返程之中,眾人雖然都是歸心似箭,但行軍卻並不緊張,輕鬆愉快的慢慢行進。
在他們離開之後,留守緬甸的眾人反而更加忙碌起來,沐天波帶著宣慰司的大小官吏們,開始準備夏收事宜。
李定國、白文選、羅綸等人,則帶著訓練後的八萬大軍從緬甸出發,氣勢洶洶的殺入了雲南。
他們按照和朱慈炯商議的策略,仍然高舉著“永曆”皇帝的大旗,要給蝟集在雲南的韃子和老漢奸以沉重打擊。
第二軍在雲南的攻勢,將牽製滿清的大量兵力,使之不能集中兵力對付江南。
滿清不能動彈了,朱慈炯才好磨刀霍霍,在合適的時機和地點,狠狠地給韃子們一個個“驚喜”!
話說朱慈炯等人帶著大軍,很快迴到大光城港口,登船楊帆往華夏返迴。
大海航行,百無聊賴的朱慈炯等人話題談盡之後,行程顯得愈發枯燥乏味。
殷齊山這一日突然想起一事,覺得有些神奇,趕緊大聲描繪出來搏眾人一樂:
“太子殿下,我在緬甸宣慰司之時,聽說過一種神物,名為神仙膏。”
“病痛之時,略微咀嚼一點,整個人立馬就忘記痛苦變得神采奕奕!就算雞鴨豬狗生病,此物也有奇效。”
“最神奇的是久服此物後,能夠進入奇幻的仙界,能看到各色的仙人!見到仙人後,自己也會飄飄欲仙。”
殷齊山一邊說著,一邊嘖嘖稱奇,感慨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鄭成功、楊三水等人隻當是一個故事,覺得頗有些新奇。
朱慈炯聽著殷齊山的描述,一開始也覺得挺有意思,不過心裏卻有種莫名的熟悉和警惕之感。
不過一時沒想出頭緒來,也就當個奇聞異事聽聽,不再在意。
他隻是在心中淡淡想著:“嘿,神仙膏喲,名字真牛逼!要是真有神仙,把自己送迴現代,那該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