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9年,順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巳時初。


    被一道界牆分割出來的荊州古城東城,也就是滿人聚集荊州滿城,滿地腥膻被一掃而空。


    身處古城西城的漢人百姓們,心情則是起起伏伏百感交集,心底既有大仇得報的暢快,更有懼怕兵災的恐懼。


    全城百姓,已被韃子欺壓多年,隨意壓榨乃至殺害,完全是被當做牲口來對待。


    原居東城的百姓,被韃子趕出居住了幾十上百年的家,家中財物一律不準帶出,隻因韃子要為家眷建立滿城。


    別說反抗了,但凡敢於表達不滿的百姓,立即就會被韃子無情屠戮全家,毫不容情。


    韃子每一座滿城建立的過程,就是眾多漢人百姓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死亡記憶,血腥死亡的記憶。


    當年韃子強令百姓一日之內搬離東城時,壯年人的無奈憤懣、老人的悲苦歎息,孩童的淒厲哭聲,仍然深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


    如今韃子被屠戮殆盡,百姓們自然感覺痛快!但他們隻要一想到明末軍閥兇殘的模樣,不禁又噤若寒蟬,恐懼兵災再臨。


    幸好,今日天光大亮之後,發現明軍除了把綠營兵兵營團團圍住,並占據各處城門,並未傷害百姓。


    反而是派出了幾隊士兵巡邏全城,擊殺了少量試圖渾水摸魚的流氓地痞,使荊州城風氣都為之一清。


    荊州知府府衙之內,一場地位懸殊的“談判”正在進行!


    “薑將軍、董將軍、甘將軍,鄙人乃荊州知府郭茂泰,代表滿城父老及綠營兵將,前來請降。”


    “額, 這是綠營參將馬前程,他陪同我一起拜見各位將軍。”


    荊州知府郭茂泰,盡量在維持著自己的鎮靜,他覺得自己不能丟掉了大清的臉麵。


    “末將馬前程,參見各位將軍!昨日夜間,乃是罪將帶兵襲擾天兵,幸未造成損害,還請諸位恕罪。”


    馬前程跟在郭茂泰身後,也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禮。


    郭茂泰和馬前程恭敬行禮時,心下對明軍戰力感到駭然,數千八旗強兵及家眷,竟被對方一股而滅。


    對方將八旗家眷屠殺一空的兇殘和狠辣,也令兩人心驚膽戰,怕對方兇性大發,把綠營剩下的一萬二千餘人屠戮一空。


    這些綠營兵,除了韃子指派的高層將官,大頭兵可都是荊州本土子弟,如果被屠,那可真要家家戴孝了。


    “馬參將,先說說兵營裏的狀況,我軍斥候發現一隻人馬趁夜出北門跑了,又是何種情況?”


    薑光軍淡淡開口,詢問情況。


    “稟薑將軍、各位將軍,綠營提督王化風和水師參將孟忠,知天兵不可擋,帶著一萬綠營兵和五千水師,逃去漢陽府了。”


    “現在兵營中的至於綠營兵一萬兩千名,都是荊州府本土子弟!”


    “雖然吾等被迫為韃子效力,但確實未做大惡之事,還請各位將軍手下留情,不、不要殺了。”


    馬前程鼓足勇氣,為荊州子弟們求情。


    “各位將軍,馬參將也是荊州本土人士,他們平時雖偶有欺壓百姓勒索錢財之事,但也對百姓多有迴護。”


    “各種罪惡行徑,大都都是八旗兵及家眷所為,還有一地調防而來的綠營兵,也作惡不少。”


    “因此,還請各位將軍能放過營中將士,還有荊州百姓!吾等籌集了白銀八萬兩、糧一萬五千石,以犒勞大軍...”


    荊州知府郭茂泰,也小心翼翼的求情道,全力為全城百姓們請命。


    他是陝西人,那邊漢民自明末至今的慘狀,他不願迴憶,現在隻願能求得荊州安寧。


    薑光軍三人聞言之後,並沒有立即答複,而是靜靜地盯著郭茂泰和馬前程,深深思索著。


    郭、馬兩人,隻能心驚膽戰的等待著,冷汗竟在寒冬臘月裏蹭蹭而下,打濕了衣衫鎧甲。


    兩人的表現,都被薑光軍、董軍和甘輝看在眼中,對視一眼後,由薑光軍繼續開口說道:


    “嗯,看來兩位是真心愛護荊州子弟和百姓,倒是韃子官、將中難得的願做人的,我們答應了。”


    “不過,我們需要綠營兵交上投名狀,否則就是心向韃虜,那可就別怪吾等心狠手辣了。”


    他說話的聲音不大,口氣也不兇狠,甚至有些平靜。


    但話語中的威脅之意和殺氣,確能令人如墜冰窖!


    真是應了一句話,實力足夠時,哪怕低聲輕語亦能震動天下;實力羸弱時,狂怒嚎叫,隻能給人徒增笑柄。


    “將軍,不知投名狀為何?隻要不傷荊州子弟和滿城百姓,任何條件我們都願意答應。”


    郭茂泰和馬前程,自是不敢反對明軍的任何條件。


    投名狀很簡單,綠營的一萬兩萬軍兵們,當著全城百姓的麵,把明軍特意留下的一百八旗兵和四百多家眷,亂刀砍死。


    每個綠營兵,都要動刀砍殺,敢不動手者,則被當做漢奸現場斬殺。


    綠營全軍,竟真有數十人不願動手,或許有各種原因吧!但明軍毫不容情,立即將這些人斬殺當場。


    薑光軍等人的一番操作,終將明軍無敵兇悍的形象樹立了起來!


    同時,一萬兩千餘名綠營兵將,也被徹底斷了再度降清的後路,交由馬前程繼續統領,配合郭茂泰治理地方。


    他們籌集的八萬兩白銀和一萬五千石,沒有退還給鄉紳商人,薑光軍命令將之存入府庫,用於治理地方救濟百姓。


    在這場談判完成的同時,兀爾特在賈克章、葉玄著的陪同下,來到了俘虜營,開始了第二場“談判”。


    更加準確的是,其實是最後通牒,兀爾特給自己同族爭取了一個選擇的機會:或生或死!


    他先是把皇太子當年說服他的說辭,關於葉赫部和建奴的不同,沉痛但激昂的大聲宣示一番。


    然後,毫不留情的揪出了被俘虜的八旗正藍旗兵中的佐領、防禦、驍騎校等將官,一律斬殺。


    他們的家眷也未留情,全部殺戮殆盡!


    因為他很清楚,這些人其實是正白旗的建奴,為了控製正藍旗而改旗的,並不是真正的葉赫人。


    “我們被欺壓良久,在所謂八旗之中處處低人一等,早就受夠了,當然願意迴歸葉赫部。”


    “我們迴歸葉赫部,不給建奴做奴才!”


    一番喧鬧忙亂,五百餘名正藍旗降兵及他們的二千餘家眷,自然做了“正確”的選擇。


    不過,他們也被同樣被要求,砍殺了被俘虜的正黃、鑲黃各旗的百餘傷兵,繳納了投名狀。


    第二場所謂的“談判”,順利的結束!


    差不多子在同一時刻,在荊州上遊的宜昌府巴東縣的陳家壩,在劉體純的帥府中。


    一個年輕人,麵對著劉體純、李來亨、郝搖旗、袁宗弟、王光興等人,正侃侃而談,進行著第三場“談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