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清第一巴圖魯,要改革了。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稟太師,一是立即勒令皇商、鹽商、海商等豪商,為大清國捐輸銀兩糧草,不捐者既為心念故明,圖謀不軌。”
“尤其是八大皇商要多捐,他們每家都富可敵國,家財少則數百萬兩,領頭範家家財至少貳仟餘萬兩!”
“第一次捐輸,奴才覺得不能壓榨過甚,就以銀一千萬兩、糧草八百萬石為最佳;如此,也足夠支撐大軍南下,掃平殘明了。”
“二是進行土地清丈,推行攤丁入畝,加強田賦征收!不能任由鄉紳地主做主,侵吞大清的田賦。”
“而且,對動輒有地數萬、數十萬畝的世家鄉紳,必須毫不留情的屠了一批,所得銀兩糧草將不可計數。”
“土地麽,奴才建議大部分分給百姓耕種,大清直接征略高的田賦!可留一成、兩成的良田,給忠於太師的八旗貴胄,以作農莊。”
“如此,短期可得大量銀兩糧草,奴估摸著可得千萬兩,糧草千萬石;忠於太師的人得到良田,更加忠誠!”
“天下農人得了地,不再受動輒五成地租的壓榨,朝廷完全可以征收每畝三錢的田賦,加上攤丁入畝之策,每年可為朝廷增銀千萬兩。”
“太師您老想想,此事一旦推行,各方都得利啊!”
“第一是朝廷得巨利,短期得銀兩千萬兩、糧草千萬石,將來每年至少多得千萬兩田賦收入。”
“第二是忠於太師的八旗貴胄,他們有了地,就可心無旁騖的為大清征戰,太師大旗所指之敵,瞬息可滅。”
“第三是占天下大數的農人,負擔實際大大減輕,能安居樂業不用造反了,也必然會對太師感恩戴德;朝廷麽,也不用四處用兵了。”
“所有的一切,隻要苦一苦漢人的世家大族、豪商鄉紳罷了!他們過去與國無功,現在能為大清做些貢獻,必定是非常樂意的。”
“而且,我大清八旗強兵悍將的刀子,還是無比鋒利的!嗬嗬!”
李時茂陰惻惻的說道,臉上的神情陰森如地獄惡鬼。
“李時茂,你、你真是懦弱無用的漢人嗎?你這人咋如此痛恨漢人,竟要這麽陰險惡毒的對付漢人呢?”
穆裏瑪雖然在圈地時殘暴萬分毫無人性,但聽了李時茂的計策之後,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野蠻的猴子。
明明是要搶奪土地財富,卻能套上為國為民的大帽子,而且似乎真的能讓朝廷得利、兄長的擁躉得利,就連漢人泥腿子也得利。
他略一思索,覺得八旗大軍真的可以做到這些事情,隻要動作快一些,殺得快一些,分地快一些就行了。
“太師,我反複思慮,覺得李縣令所獻之策,基本是可行的!隻要我們提前謀劃,選好目標,然後雷霆出手就好了。”
班布爾善作為“小諸葛”,趕緊跳出來認可計策,坐實自己謀主地位。
鼇拜到了此時,也是連連頷首,認可了李時茂獻出的計策,決意按照這個方略施行。
難以想象,曆史兜兜轉轉,由滿清最終推行的攤丁入畝,竟提前幾十年,要由鼇拜來推行了。
更令人難以想象,此時天下都在韃子的屠刀下瑟瑟發抖,新的利益集團力量微弱,這個改革的阻力,似乎比某四阿哥推行時小很多。
嘿嘿,大清第一巴圖魯,竟然要改革家了!
“嗯,很好!時茂你的計策,本太師非常滿意,你先下去吧!也做好準備,很快會給你派個差事。”
鼇拜淡淡開口吩咐了一句,緊接著他要和班布爾善進一步完善謀劃,定下對付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的法子。
“奴、奴才......”
“時茂,你有話就說,怎麽有做此姿態,如此見外所謂何故?”
“唉,主子爺!我也是喜讀史的,尤其是那漢朝三國的史書!太師,您知道漢初之齊王韓信、三國之大將軍何進唿!”
“主子爺啊,奴才是忠於大清的,更知道您也是一心為大清操勞的!可是朝廷似乎另有想法啊!”
“今日皇宮中所謂布庫少年,和漢初宮廷中的健壯宮女,和三國宮廷中的持劍太監,何其相像也。”
“無論如何,太師進宮議事,萬不可不做防範!否則,韓信、何進兩人下場,就是前車之鑒啊。”
李時茂鼓足勇氣,跪倒在鼇拜的腳下,豁出性命大聲悲唿道。
按照太子爺的交代,絕對不能讓鼇拜被輕易誅殺!他可以死,但必須要兩幫勢力對戰後,然後失敗後死去。
本來按照太子殿下的預測,韃子朝廷內部的矛盾,應該不會爆發的這麽早才對,可能要三五年後,才會逐步爆發。
可是現在看來,皇權和權臣的爭鬥,竟然已經是風雨欲來風滿樓了,雙方都已經磨刀霍霍了。
於是,李時茂趁著獻策的良機,按皇太子的指示,鄭重的提醒鼇太師,免得他被十幾個少年給捉了,最終失去了大好頭顱。
“嗯,時茂之心,老夫已知矣!時茂之情誼,老夫亦銘感五內!經你提醒,老夫悚然,今後必萬分小心處處防範。”
“時茂你下去後,要思慮明白,是想在京為官,還是想外派做一方封疆大吏,老夫都答應你。”
鼇拜的心情,真是驚悚加感動,也鄭重的許下了諾言。這一刻,李時茂才真正成為了心腹。
李時茂再度恭敬地磕了幾個頭,表達了對太師的謝意,這才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班兒,以目前局勢看,你覺得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真的想對老夫動手,割了老夫這大好頭顱。”
“迴稟太師,皇權和權臣,自古就是不死不休!太師雖一心為國,但行事作風強硬,已令那兩位感到天大威脅。”
“自古以來,皇家對於權臣之威脅,最終處理的結果隻有一種,那就是斬盡殺絕,誅滅九族!”
“太師身居高位,智慧謀略驚人,想必比我看的更加清楚。”
班布爾善滿臉鄭重之色,說話不再隱晦,直指要害。
“班兒,那你說老夫該當如何應對,現在就向那祖孫倆負荊請罪,乞求她們的原諒?”
鼇拜臉上毫無表情,語氣中卻滿是嘲諷。
“嘿嘿,太師不要調笑於我!為今之計,一個字而已:殺!”
“同時,要趁著當前良機,拉攏八旗為我所用!從太宗開始,皇家就不斷削弱八旗旗主權利,把各旗力量收歸朝廷。”
“我們可反其道而行之,趁著手上有權、有錢、還有兵,聯絡各旗旗主,力推八王議政之製度。”
“如此操作,我萬不相信,能有八旗旗主會不識趣的支持那老太婆和小娃娃!”
“再在適當時機,廢了那不懂事的小娃娃,選一個年長穩重、萬分敬重太師的宗室立為皇帝,如此可長治久安矣。”
班布爾善侃侃而談,提出了胸中良策。
鼇拜則不發一言,兩眼死死盯著班布爾善,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想法,原來是也想著那個位子。
鼇拜也不是沒想過趁機篡位,但他並沒有發瘋,知道一旦那樣做,立刻會被圍攻成渣。
他沉思良久之後,無奈的發現班布爾善的計策,確實是最完美的法子了,能成功後患小。
“好,班兒!老夫也明了你的心意了,我等同心協力吧,將來那個位子,老夫覺得你就很合適。”
鼇拜和班布爾善,終究是結成了最牢固的聯盟!
其後,他們細細謀劃,梳理清楚了世家大族、豪商巨賈的敵我關係,以及負責“征收”的官員和軍隊。
當然,在正式開動之前,還需要鼇拜在朝廷中縱橫捭闔一番,與相關方麵結成利益團體,免得四處樹敵。
當然,該殺的人,必須殺掉!該立的威,必須速立!
“尤其是八大皇商要多捐,他們每家都富可敵國,家財少則數百萬兩,領頭範家家財至少貳仟餘萬兩!”
“第一次捐輸,奴才覺得不能壓榨過甚,就以銀一千萬兩、糧草八百萬石為最佳;如此,也足夠支撐大軍南下,掃平殘明了。”
“二是進行土地清丈,推行攤丁入畝,加強田賦征收!不能任由鄉紳地主做主,侵吞大清的田賦。”
“而且,對動輒有地數萬、數十萬畝的世家鄉紳,必須毫不留情的屠了一批,所得銀兩糧草將不可計數。”
“土地麽,奴才建議大部分分給百姓耕種,大清直接征略高的田賦!可留一成、兩成的良田,給忠於太師的八旗貴胄,以作農莊。”
“如此,短期可得大量銀兩糧草,奴估摸著可得千萬兩,糧草千萬石;忠於太師的人得到良田,更加忠誠!”
“天下農人得了地,不再受動輒五成地租的壓榨,朝廷完全可以征收每畝三錢的田賦,加上攤丁入畝之策,每年可為朝廷增銀千萬兩。”
“太師您老想想,此事一旦推行,各方都得利啊!”
“第一是朝廷得巨利,短期得銀兩千萬兩、糧草千萬石,將來每年至少多得千萬兩田賦收入。”
“第二是忠於太師的八旗貴胄,他們有了地,就可心無旁騖的為大清征戰,太師大旗所指之敵,瞬息可滅。”
“第三是占天下大數的農人,負擔實際大大減輕,能安居樂業不用造反了,也必然會對太師感恩戴德;朝廷麽,也不用四處用兵了。”
“所有的一切,隻要苦一苦漢人的世家大族、豪商鄉紳罷了!他們過去與國無功,現在能為大清做些貢獻,必定是非常樂意的。”
“而且,我大清八旗強兵悍將的刀子,還是無比鋒利的!嗬嗬!”
李時茂陰惻惻的說道,臉上的神情陰森如地獄惡鬼。
“李時茂,你、你真是懦弱無用的漢人嗎?你這人咋如此痛恨漢人,竟要這麽陰險惡毒的對付漢人呢?”
穆裏瑪雖然在圈地時殘暴萬分毫無人性,但聽了李時茂的計策之後,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野蠻的猴子。
明明是要搶奪土地財富,卻能套上為國為民的大帽子,而且似乎真的能讓朝廷得利、兄長的擁躉得利,就連漢人泥腿子也得利。
他略一思索,覺得八旗大軍真的可以做到這些事情,隻要動作快一些,殺得快一些,分地快一些就行了。
“太師,我反複思慮,覺得李縣令所獻之策,基本是可行的!隻要我們提前謀劃,選好目標,然後雷霆出手就好了。”
班布爾善作為“小諸葛”,趕緊跳出來認可計策,坐實自己謀主地位。
鼇拜到了此時,也是連連頷首,認可了李時茂獻出的計策,決意按照這個方略施行。
難以想象,曆史兜兜轉轉,由滿清最終推行的攤丁入畝,竟提前幾十年,要由鼇拜來推行了。
更令人難以想象,此時天下都在韃子的屠刀下瑟瑟發抖,新的利益集團力量微弱,這個改革的阻力,似乎比某四阿哥推行時小很多。
嘿嘿,大清第一巴圖魯,竟然要改革家了!
“嗯,很好!時茂你的計策,本太師非常滿意,你先下去吧!也做好準備,很快會給你派個差事。”
鼇拜淡淡開口吩咐了一句,緊接著他要和班布爾善進一步完善謀劃,定下對付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的法子。
“奴、奴才......”
“時茂,你有話就說,怎麽有做此姿態,如此見外所謂何故?”
“唉,主子爺!我也是喜讀史的,尤其是那漢朝三國的史書!太師,您知道漢初之齊王韓信、三國之大將軍何進唿!”
“主子爺啊,奴才是忠於大清的,更知道您也是一心為大清操勞的!可是朝廷似乎另有想法啊!”
“今日皇宮中所謂布庫少年,和漢初宮廷中的健壯宮女,和三國宮廷中的持劍太監,何其相像也。”
“無論如何,太師進宮議事,萬不可不做防範!否則,韓信、何進兩人下場,就是前車之鑒啊。”
李時茂鼓足勇氣,跪倒在鼇拜的腳下,豁出性命大聲悲唿道。
按照太子爺的交代,絕對不能讓鼇拜被輕易誅殺!他可以死,但必須要兩幫勢力對戰後,然後失敗後死去。
本來按照太子殿下的預測,韃子朝廷內部的矛盾,應該不會爆發的這麽早才對,可能要三五年後,才會逐步爆發。
可是現在看來,皇權和權臣的爭鬥,竟然已經是風雨欲來風滿樓了,雙方都已經磨刀霍霍了。
於是,李時茂趁著獻策的良機,按皇太子的指示,鄭重的提醒鼇太師,免得他被十幾個少年給捉了,最終失去了大好頭顱。
“嗯,時茂之心,老夫已知矣!時茂之情誼,老夫亦銘感五內!經你提醒,老夫悚然,今後必萬分小心處處防範。”
“時茂你下去後,要思慮明白,是想在京為官,還是想外派做一方封疆大吏,老夫都答應你。”
鼇拜的心情,真是驚悚加感動,也鄭重的許下了諾言。這一刻,李時茂才真正成為了心腹。
李時茂再度恭敬地磕了幾個頭,表達了對太師的謝意,這才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
“班兒,以目前局勢看,你覺得太皇太後和小皇帝,真的想對老夫動手,割了老夫這大好頭顱。”
“迴稟太師,皇權和權臣,自古就是不死不休!太師雖一心為國,但行事作風強硬,已令那兩位感到天大威脅。”
“自古以來,皇家對於權臣之威脅,最終處理的結果隻有一種,那就是斬盡殺絕,誅滅九族!”
“太師身居高位,智慧謀略驚人,想必比我看的更加清楚。”
班布爾善滿臉鄭重之色,說話不再隱晦,直指要害。
“班兒,那你說老夫該當如何應對,現在就向那祖孫倆負荊請罪,乞求她們的原諒?”
鼇拜臉上毫無表情,語氣中卻滿是嘲諷。
“嘿嘿,太師不要調笑於我!為今之計,一個字而已:殺!”
“同時,要趁著當前良機,拉攏八旗為我所用!從太宗開始,皇家就不斷削弱八旗旗主權利,把各旗力量收歸朝廷。”
“我們可反其道而行之,趁著手上有權、有錢、還有兵,聯絡各旗旗主,力推八王議政之製度。”
“如此操作,我萬不相信,能有八旗旗主會不識趣的支持那老太婆和小娃娃!”
“再在適當時機,廢了那不懂事的小娃娃,選一個年長穩重、萬分敬重太師的宗室立為皇帝,如此可長治久安矣。”
班布爾善侃侃而談,提出了胸中良策。
鼇拜則不發一言,兩眼死死盯著班布爾善,算是徹底明白了他的想法,原來是也想著那個位子。
鼇拜也不是沒想過趁機篡位,但他並沒有發瘋,知道一旦那樣做,立刻會被圍攻成渣。
他沉思良久之後,無奈的發現班布爾善的計策,確實是最完美的法子了,能成功後患小。
“好,班兒!老夫也明了你的心意了,我等同心協力吧,將來那個位子,老夫覺得你就很合適。”
鼇拜和班布爾善,終究是結成了最牢固的聯盟!
其後,他們細細謀劃,梳理清楚了世家大族、豪商巨賈的敵我關係,以及負責“征收”的官員和軍隊。
當然,在正式開動之前,還需要鼇拜在朝廷中縱橫捭闔一番,與相關方麵結成利益團體,免得四處樹敵。
當然,該殺的人,必須殺掉!該立的威,必須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