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錦滿心疑惑的登上馬車後,袁禮立即令車夫趕動馬車,一路慢慢往家中行去。


    待到馬車稍遠,他給那十多名好心人使了個眼色,然後紛紛散開騎上馬匹後,一路跟隨而去。


    這十多名“好心人”,也都住在淩家宅子周邊,可以時時刻刻的護衛著他們的目標。


    “明月姑娘,聽你口音似乎也非南京本地人士,你是哪裏人啊?”


    “淩姑娘,我和夫君都是鳳陽府定遠人士,和姑娘也算是鄉黨呢,你說巧不巧,嗬嗬。”


    “哦,真巧啊!你們在南京城做什麽的?怎麽突然買了我家旁邊的宅子,真是好巧啊?”


    “嘿嘿,可不就是巧了麽!我家夫君和那王士元乃知交好友,受他邀請剛從定遠來到南京,正在設法安排軍中職位呢。”


    “嗬嗬,明月姑娘說的對,真的很巧呢!”


    “嗬嗬,就是就是,真的很巧,都是緣分呢。”


    “姑姑,你看我的胭脂塗的好看嗎?”


    “臭丫頭,你怎麽把自己塗的像妖怪一樣,趕緊擦掉......”


    小丫頭的突然搞怪,總算吸引走了淩錦的注意力。


    戚明月悄悄出了一口氣,總算是沒有露餡!如果壞了太子的好事,那可就罪莫大焉了。


    馬車緩緩而行,車外十幾名侍衛小心翼翼的護衛著,車內則不斷傳來兩個小丫頭歡笑聲,以及淩錦照顧侄女的動靜。


    “嗯,這樣挺好的,太子不能總沉迷於各種謀劃,整日琢磨著弄死韃子和西夷,思慮太多易傷神啊。”


    “現在好了,淩姑娘出現了,太子看起來不那麽陰沉沉的了,開朗了很多,還會傻笑了呢。”


    “嘿嘿,真好。”


    袁禮騎馬護衛在馬車之外,暗暗的想著。


    ......


    同一時刻,在南京皇城的禦書房內,一場進諫正在進行中。


    “太子殿下,作戰謀劃非常好,微臣沒有任何意見。”


    “老臣懇請殿下三思,大國太子豈可一再臨於險地!請殿下另遣一員大將,率軍去和延平王匯合,負責南路軍作戰如何?”


    “老臣也不是反對太子禦駕親征,殿下完全可以負責北路軍啊!”


    總理大臣張煌言,語氣堅定,態度更加堅決。


    “且南路軍的作戰遷延日久,可能要耗費數月之久!太子現在為一國之主,豈可久離國中。”


    張煌言一臉嚴肅,再次補充了一句,企圖改變朱慈炯的決定。


    朱慈炯靜靜聽著張煌言的諫言,感受著他的拳拳之心,但沒有改變計劃的打算。


    他先是示意張飛,讓他給張煌言續上茶水,然後略微思索後,才慢慢的開口問道:


    “愛卿,安慶、江陰的江防要塞,目前的建設進度如何?”


    “啟稟殿下,兩處江防要塞,全部都用水泥加固了一遍,尤其是炮台,可以說是堅不可摧了。”


    “武備公司近兩月生產了紅衣大炮八十八門,加上鄭家幫助購買的紅衣大炮七十二門,已經布置在要塞炮台上!”


    “加上江陰要塞原本的大炮,現在每處炮台都布置了大炮一百二十餘門,另有佛郎機小炮五十餘。”


    “老臣可以保證,韃子的那點水師,絕對難以突破兩處要塞的防禦!”


    “嗯,要感謝延平王的幫助,幸虧通過他們購入大量火炮、火銃和硫磺硝石,才保證了此次擴軍的武器供應。”


    “延平王還送來百十名善三桅炮船的老師傅,加之微臣召集的原寶船廠工匠八百餘人,武備公司造船廠,本月就可開工了。”


    張煌言一開口,就滔滔不絕起來,完全沒注意已經偏離了主題,被朱慈炯帶的歪了樓。


    “嗯,非常好!此事宋應星愛卿也和我說了,孤王知道愛卿正在把武備公司移交給他,這很好!”


    “關於造船廠的船型,孤王已經和宋愛卿等人及數名造船大匠確定了,先仿照三桅炮船船型,製造戚繼光級戰列艦!”


    “嗯,此戰艦三層炮甲板,火炮八十門左右,水師戰兵六百人人左右,應是當世最強戰力了。”


    “嘖嘖嘖,不過此戰艦的造價亦是令人肉痛,配備齊全的一艘戰艦,需銀十二萬餘兩。”


    朱慈炯也樂得不糾纏領兵出征之事,隨意暢談著戰艦製造之事。


    他把一百餘年後,大英帝國橫行天下經典風帆戰列艦的船型,給抄襲了過來。


    這個階段,打算先從三級戰列艦造起,戰力已經足夠使用!待到造船技術更加成熟了,再造一些二級戰列艦。


    二級戰列艦亦是三層炮甲板,火炮近百門,戰兵近八百人,可以當做艦隊旗艦。


    至於一級戰列艦,朱慈炯短期不打算搞得!那玩意三層炮甲板,火炮一百一二十門,戰兵近九百人。


    戰力兇猛,但造價太過恐怖,船炮配置齊全,總價至少需要近二十五萬兩白銀!造不起,完全造不起。


    “雖然靡費不小,但有如此巨艦,有如此戰力,大明可以在江海之上完全壓製韃清了。”


    “將來,大明可以隨時組織軍力,隨時在山東、天津一帶襲擊它們,甚至可以從遼東登陸,去掘了韃子的祖墳。”


    “有了無敵海上的力量,海貿巨利就不會被那些世家把持私吞,完全可以操於朝廷之手,造福於大明百姓了。”


    張煌言想著美好的未來,不由得癡了,更加忘記了諫言。


    朱慈炯沒有打斷張煌言的暢想,沒想到他對自己建設海軍的深意,認識如此之深刻。


    “啊,不對不對,老臣差點忘了來此的本意了,還是要說殿下親征之事,微臣仍然堅持諫言。”


    朱慈炯聞言苦笑,隻能繼續安撫忠心的總理大臣。


    “愛卿,孤王之所以決定親領南路大軍,其中有兩個重要因素,不得不為罷了!”


    “其一,如果孤王不親自率領南路大軍,屆時和延平王合兵一處之後,由誰來指揮作戰呢?”


    “是各自為戰?還是由身居高位的延平王指揮?恐怕就是愛卿你親自出馬,也沒法指揮動延平王吧。”


    “如果由延平王指揮,海上或水上作戰自然無敵!但還需登陸作戰,愛卿你會安心嗎,不擔憂大軍安危嗎?”


    朱慈炯的話語,讓張煌言徹底沉默了,他知道太子說的是對的。


    如此情景之下,為了保證勝利,最好的選擇確實是皇太子負責南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但他一想到太子一去數月,心裏竟有些惶恐之感!擔憂韃子突然來攻,自己不能為太子守住基業。


    他自追隨太子之後,才開始體會到不斷大勝的滋味;此前十幾年,都被韃子追擊,幾乎完全潰散。


    不知不覺間,張煌言竟對朱慈炯產生了一種心理依賴:太子在身邊時就無比安心,可有很多種辦法弄死韃子。


    但本次太子驟然要遠征數月,他的內心,真的有些虛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