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進城,欲殺人!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京城之中,江寧滿城之內,八旗兵軍議廳內!
郎廷佐、勒克德渾再次召集了八旗、綠營的高級將領,聽取了蔡元的匯報!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蔡總兵你立下大功,此戰若勝 ,本都督保你不死!”
郎廷佐大喜過望,連聲的誇讚蔡元。
“楊提督、梁提督,急招蕪湖、安慶、江陰、揚州等地兵馬,速來救援南京城的急報發出了吧?”
“稟總督大人,已經派出去了,數日後應有援兵到來;末將今日又派了急報探馬,去各府縣催促了。”
楊承祚和蘇淞提督梁化鳳,看到了生的希望,當然會拚命掙紮。
“勒克德渾將軍,你覺得朝廷的援軍何時能到?浙閩的援軍,又還是能夠來援?”
郎廷佐稍微沉思後,又轉向勒克德渾,想印證心中所想。
畢竟,詐降之計的成功,固然是一個好消息,但隻能拖延30日。
在此期間,最關鍵的還是有援兵到來,然後尋機出擊,徹底擊敗鄭成功和張煌言,才能真正擺脫危機。
“唉,郎大人,朝廷的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啊!本將預估,朝廷議定並派出援兵,到達南京城,也該是一個月後了。”
“浙閩總督李率泰和杭州總管柯魁,都是識大體之人,能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很快能派出援兵!”
“但是浙閩的兵力,主力都被調去了福建和鄭家對峙、大戰,估計能派的援兵,數量不會太多。”
勒克德渾的說法,和郎廷佐所想類似,沒有失望,更無驚喜。
“勿要驚慌,鄭逆張逆所領賊兵遠道而來,在城外再煎熬一個月,必會師老兵疲!屆時我軍尋機出戰,必能擊破賊軍,立絕世功勳!”
“諸位今日迴去,當鼓動士氣,巡視城防,避免內外生變!明日起,多派探馬,探查賊軍情況。”
“勒克德渾將軍,還請您維持、鼓舞我八旗強兵士氣,遇到良機出擊時,他們才是最大的依仗。”
郎廷佐布置一番,這才放心的揮退眾將,打算好好休息一下。
最近滿清兵敗如山倒,再加上賊軍大軍臨城,弄得他心驚膽戰的整夜難以安眠。
郎廷佐有此想法,其他各級將領,自然也都有誌一同,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暫時鬆懈了下來。
這是人性和天性,危機被推到了30天之後!今天才是第1天,自然可以略略放鬆。
人還有一個天性,叫做上行下效!當大官將軍們略微放鬆的時候,基層的大頭兵們,自然也是如此。
這一夜,南京城內大部分的綠營將士,睡得很香!
這一夜,霸占大明南京皇城而建的江寧滿城內,大部分的八旗兵將,同樣睡得很香。
公元1659年,順治16年,8月16日,淩晨4點多時!
巨大的南京古城,正沉浸在一片呢靜謐之中!淡淡的晨曦,讓古老厚重的城牆,顯得更加莊重深沉,似乎堅不可摧。
城牆之下,秦淮河水正在靜靜流淌,不時泛起微微的漣漪,在靜謐清晨顯得寧靜而神秘。
古城中的人們,此時也是睡得最沉,夢的最美的時候!
南京古城,都仿佛正在沉睡之中,等待著那即將帶來的黎明,灑落下第一縷曙光,將它喚醒。
南京城外,原本紮營在南京觀音門外的張煌言大軍,眾軍已吃完能管八成飽的軍糧,悄然行去了儀鳳門。
另外一彪人馬,已經悄然來到了南京城郭的高橋門外,這裏是綠營副將賈克章負責防守。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城牆上下,兩支軍隊對上了暗號,各自放下心來!
“嘎吱,嘎吱~~~!”
城門打開時,發出了刺耳的聲音,在寂靜夜空,傳出很遠!
“賈將軍,我們合謀做下如此大事,應當謹慎萬分才對,這城門開啟的聲音,也太誇張了吧。”
楊三水一臉的大無語,對綠營兵的能力,再度調低了評價。
“嘿嘿,年久失修了,我們特意澆了不少菜油,聲音小了很多,不然那聲音比殺豬還大。”
賈克章習以為常,覺得這楊營長,有些吹毛求疵了。
他這個樣子,搞得葉玄著和楊三水眉頭都皺了起來,不過旋即醒悟,不能按照己方的標準要求對方。
綠營兵這夥人,從明末至今,一直都是哪方強勢就投靠哪方的,都已經是兵油子了,難以改變。
“賈將軍,高橋門即刻起,按約定由我軍占領!”
“你的綠營兵馬,除了繼續占領上方、滄波、麒麟、仙鶴四個城郭門的人外,立即做我軍前驅,直撲江寧滿城的正陽門。”
“另外,從此刻起,你要服從我軍的一切調遣,明白嗎?”
葉玄著沉聲下令,接過了軍事指揮權。
“諾,末將明白!我下轄兵馬3200人,800人守著四個城門,另外2400人已整裝待發,這就帶領大軍前行。”
賈克章倒也幹脆,直接依令而行。
於是雙方合兵一處,綠營2400人前驅,定遠明軍第二營2100人跟隨,快速衝向了滿城正陽門。
在他們前進的同時,偵察連的100名戰士,在連長金俊和政委李虎的帶領下,已經衝在了前方。
偵察連要在前為大軍探路,避免潛在的危險,同時還要監視江寧滿城的西華門、小門和北安門的動靜。
在偵察連之後,則是營長薑光軍和政委羅倫,帶著定遠明軍第一營的1000名官兵快速衝進城。
進城的同時,按照預案快速安排人手,接管了高橋門城防,絲毫沒有影響他們衝向正陽門的速度。
明軍大隊的最後方,是營長呂勇和政委董軍,率領的直屬營918名戰士,正護衛著太子朱慈炯,進入了南京城。
此一戰,除了直屬營留下100名老兵守家,朱慈炯帶著大軍傾巢而出,誓要一戰功成。
“太子殿下,稍後攻破江寧滿城,對正藍旗之外的韃子,真的要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斬盡殺絕嗎?”
直屬營營長呂勇是農家出身,雖然曆經苦難,但仍然保持著農民那種天然的質樸和同情。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揚州八十一日...,韃子百城、殺害漢民千萬的時候,可沒有分男女老幼啊!”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他們的罪孽,必須十倍百倍的報複迴去。”
“我願背負萬千罪孽,也要殺絕一切曾侵害我華夏的敵人,無論是現在,亦或是未來的敵人。”
朱慈炯一臉堅定,殺人的意誌,堅若磐石。
他深信某位鷹牌大佬所說的,有些事情繼續堅決做成,哪怕是罪在當代,也必將功在千秋。
自己的一點名聲算個鳥,國家民族的強盛最重要!
而且吧,朱慈炯對於所謂的“名聲”,完全無感!
但是,他對殺絕過去和未來的邪惡敵人,非常非常有感覺!
郎廷佐、勒克德渾再次召集了八旗、綠營的高級將領,聽取了蔡元的匯報!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
“蔡總兵你立下大功,此戰若勝 ,本都督保你不死!”
郎廷佐大喜過望,連聲的誇讚蔡元。
“楊提督、梁提督,急招蕪湖、安慶、江陰、揚州等地兵馬,速來救援南京城的急報發出了吧?”
“稟總督大人,已經派出去了,數日後應有援兵到來;末將今日又派了急報探馬,去各府縣催促了。”
楊承祚和蘇淞提督梁化鳳,看到了生的希望,當然會拚命掙紮。
“勒克德渾將軍,你覺得朝廷的援軍何時能到?浙閩的援軍,又還是能夠來援?”
郎廷佐稍微沉思後,又轉向勒克德渾,想印證心中所想。
畢竟,詐降之計的成功,固然是一個好消息,但隻能拖延30日。
在此期間,最關鍵的還是有援兵到來,然後尋機出擊,徹底擊敗鄭成功和張煌言,才能真正擺脫危機。
“唉,郎大人,朝廷的的兵力也是捉襟見肘啊!本將預估,朝廷議定並派出援兵,到達南京城,也該是一個月後了。”
“浙閩總督李率泰和杭州總管柯魁,都是識大體之人,能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很快能派出援兵!”
“但是浙閩的兵力,主力都被調去了福建和鄭家對峙、大戰,估計能派的援兵,數量不會太多。”
勒克德渾的說法,和郎廷佐所想類似,沒有失望,更無驚喜。
“勿要驚慌,鄭逆張逆所領賊兵遠道而來,在城外再煎熬一個月,必會師老兵疲!屆時我軍尋機出戰,必能擊破賊軍,立絕世功勳!”
“諸位今日迴去,當鼓動士氣,巡視城防,避免內外生變!明日起,多派探馬,探查賊軍情況。”
“勒克德渾將軍,還請您維持、鼓舞我八旗強兵士氣,遇到良機出擊時,他們才是最大的依仗。”
郎廷佐布置一番,這才放心的揮退眾將,打算好好休息一下。
最近滿清兵敗如山倒,再加上賊軍大軍臨城,弄得他心驚膽戰的整夜難以安眠。
郎廷佐有此想法,其他各級將領,自然也都有誌一同,都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暫時鬆懈了下來。
這是人性和天性,危機被推到了30天之後!今天才是第1天,自然可以略略放鬆。
人還有一個天性,叫做上行下效!當大官將軍們略微放鬆的時候,基層的大頭兵們,自然也是如此。
這一夜,南京城內大部分的綠營將士,睡得很香!
這一夜,霸占大明南京皇城而建的江寧滿城內,大部分的八旗兵將,同樣睡得很香。
公元1659年,順治16年,8月16日,淩晨4點多時!
巨大的南京古城,正沉浸在一片呢靜謐之中!淡淡的晨曦,讓古老厚重的城牆,顯得更加莊重深沉,似乎堅不可摧。
城牆之下,秦淮河水正在靜靜流淌,不時泛起微微的漣漪,在靜謐清晨顯得寧靜而神秘。
古城中的人們,此時也是睡得最沉,夢的最美的時候!
南京古城,都仿佛正在沉睡之中,等待著那即將帶來的黎明,灑落下第一縷曙光,將它喚醒。
南京城外,原本紮營在南京觀音門外的張煌言大軍,眾軍已吃完能管八成飽的軍糧,悄然行去了儀鳳門。
另外一彪人馬,已經悄然來到了南京城郭的高橋門外,這裏是綠營副將賈克章負責防守。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城牆上下,兩支軍隊對上了暗號,各自放下心來!
“嘎吱,嘎吱~~~!”
城門打開時,發出了刺耳的聲音,在寂靜夜空,傳出很遠!
“賈將軍,我們合謀做下如此大事,應當謹慎萬分才對,這城門開啟的聲音,也太誇張了吧。”
楊三水一臉的大無語,對綠營兵的能力,再度調低了評價。
“嘿嘿,年久失修了,我們特意澆了不少菜油,聲音小了很多,不然那聲音比殺豬還大。”
賈克章習以為常,覺得這楊營長,有些吹毛求疵了。
他這個樣子,搞得葉玄著和楊三水眉頭都皺了起來,不過旋即醒悟,不能按照己方的標準要求對方。
綠營兵這夥人,從明末至今,一直都是哪方強勢就投靠哪方的,都已經是兵油子了,難以改變。
“賈將軍,高橋門即刻起,按約定由我軍占領!”
“你的綠營兵馬,除了繼續占領上方、滄波、麒麟、仙鶴四個城郭門的人外,立即做我軍前驅,直撲江寧滿城的正陽門。”
“另外,從此刻起,你要服從我軍的一切調遣,明白嗎?”
葉玄著沉聲下令,接過了軍事指揮權。
“諾,末將明白!我下轄兵馬3200人,800人守著四個城門,另外2400人已整裝待發,這就帶領大軍前行。”
賈克章倒也幹脆,直接依令而行。
於是雙方合兵一處,綠營2400人前驅,定遠明軍第二營2100人跟隨,快速衝向了滿城正陽門。
在他們前進的同時,偵察連的100名戰士,在連長金俊和政委李虎的帶領下,已經衝在了前方。
偵察連要在前為大軍探路,避免潛在的危險,同時還要監視江寧滿城的西華門、小門和北安門的動靜。
在偵察連之後,則是營長薑光軍和政委羅倫,帶著定遠明軍第一營的1000名官兵快速衝進城。
進城的同時,按照預案快速安排人手,接管了高橋門城防,絲毫沒有影響他們衝向正陽門的速度。
明軍大隊的最後方,是營長呂勇和政委董軍,率領的直屬營918名戰士,正護衛著太子朱慈炯,進入了南京城。
此一戰,除了直屬營留下100名老兵守家,朱慈炯帶著大軍傾巢而出,誓要一戰功成。
“太子殿下,稍後攻破江寧滿城,對正藍旗之外的韃子,真的要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斬盡殺絕嗎?”
直屬營營長呂勇是農家出身,雖然曆經苦難,但仍然保持著農民那種天然的質樸和同情。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揚州八十一日...,韃子百城、殺害漢民千萬的時候,可沒有分男女老幼啊!”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他們的罪孽,必須十倍百倍的報複迴去。”
“我願背負萬千罪孽,也要殺絕一切曾侵害我華夏的敵人,無論是現在,亦或是未來的敵人。”
朱慈炯一臉堅定,殺人的意誌,堅若磐石。
他深信某位鷹牌大佬所說的,有些事情繼續堅決做成,哪怕是罪在當代,也必將功在千秋。
自己的一點名聲算個鳥,國家民族的強盛最重要!
而且吧,朱慈炯對於所謂的“名聲”,完全無感!
但是,他對殺絕過去和未來的邪惡敵人,非常非常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