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59年,順治16年,7月28日淩晨!


    鄭成功和張煌言所領大軍,從海上突入吳淞口,突然殺入滿清蘇淞水師營寨,偷襲了蘇淞水師及增援而來江寧水師。


    滿清水師的沙船、?唬船、?巡船、?趕繒、?吧唬、?犁艍等大小船隻160餘艘,在一個時辰內,被擊沉110艘,俘虜50艘。


    滿清水師兵馬1萬1千餘人,僅剩2000餘人勉強逃上岸僥幸未死,惶惶然的奔逃迴城了。


    鄭家軍的水戰能力,實實在在的教了韃子一個道理,並不是士兵上了船,就就叫水師的。


    此戰大勝,固然是因為鄭家船大炮大、船多炮多,但他們對戰艦的操控,炮擊的準確度及戰艦間的配合,至少甩開韃子八條街。


    鄭家的水師,不,準確的說應該是海軍,在這個時代,水戰能力是無敵於東方的,麵對西方也是有一戰之力的。


    漢人對於新事物新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可不像滿清韃子那麽閉塞,總是能跟上時代的。


    明軍順利占據水師營寨後,派遣大軍從此處登岸,將蘇淞城團團圍住,並試圖招降。


    江寧綠營及水師提督楊承祚、蘇淞提督梁化鳳等人,麵對鄭成功的招降堅決抵抗,率領綠營兵1萬2千餘人據城而守!


    張煌言和甘輝帶領2萬5千餘人登岸,將城池圍住三麵後,先是試圖招降,結果失敗了。


    他們心一橫,用從鄭家海船上搬下的巨炮,連續轟擊了半日,終於將城牆轟崩塌一段,露出了可供攻入城池的缺口。


    楊承祚、梁化鳳大驚,趕緊調動大量綠營兵防守,並試圖用事先備好的石料堵塞缺口。


    張煌言派出王狗子帶著突擊隊,用一波火箭彈清空了缺口處的有生力量,使其他綠營兵將萬分驚恐。


    鄭軍悍將中提督甘輝,見到綠營兵士氣已泄露,當機立斷帶領大軍蜂擁而進,打開了攻進城的道路!


    江寧綠營總兵張傑、副將高謙,見明軍大軍將要進城,發了狠就親自帶著隊伍,迎頭衝向了甘輝。


    他們知道,隻有拚命把明軍推出城,趕緊把缺口用土石堵上,他們才有一線生機。


    不然就算僥幸逃出城,逃迴南京城去,最終的結局也必定逃不過韃子的屠刀。


    韃子們對於殺漢將漢兵,刀子可快的狠。


    想的很美好,可惜現實太殘酷,他們不幸的遇到了江湖人稱甘魔王的甘輝!三五個迴合後,兩人人頭落地。


    這下好了,兩人徹底不用想那麽多了,綠營兵和綠營水師殘兵的士氣,也徹底崩塌。


    綠營水師提督楊承祚、蘇淞提督梁化鳳、總兵蔡元,眼見著大勢已去,又沒有自殺的勇氣。


    於是帶著各自親衛隊,以及少數的殘兵敗將,不再管城內局勢,如喪家之犬般,從城北門逃了出去。


    甘輝催動大軍徹底殺入城去,開始了屠戮末世,毫不留情。


    張煌言趕緊領兵跟上,在配合甘輝圍殺綠營兵將同時,維護城內秩序,免得騷擾百姓。


    直至深夜,戰火方息,蘇淞提督梁化鳳、總兵蔡元被甘輝陣斬,綠營兵被殺性大起的鄭軍弄死8000餘人。


    鄭軍越殺越兇殘,就是跪地投降的綠營兵,也是兜頭就是一刀,送去見了閻王爺。


    張煌言見勢不妙,趕緊聯合甘輝下了將令,禁止繼續屠殺,這才堪堪留下了2000餘人的俘虜。


    這些俘虜死裏逃生,對張煌言感恩戴德,略作動員後,就紛紛加入了明軍,至此張部兵馬已達1萬1千餘人。


    拿下蘇淞城後,鄭成功將原屬張名振的8000兵馬及馬龍,羅蘊章兩將,派給了張煌言,又撥給戰船百餘艘。


    如此,張煌言擁兵近2萬餘名,戰船350餘艘,聲勢大振!


    經此一事,張煌言也察覺到鄭成功心態的變化,己方戰力的展現,讓他開始真正認可和尊重了。


    鄭家對待太子殿下,不再像對待魯王朱以海那般,實際上是挾監國以令諸侯的做法。


    原來張名振逝世之前,留下了遺命,將部屬、隊伍都托付給張煌言。


    隻是當時鄭家勢大,張煌言的力量太過弱小,鄭家無所顧忌的吞並了這股勢力。


    時至今日,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張煌言戰力強悍,“洪武神器”的威力也超出人們理解範圍,於是人心也隨之變化。


    馬龍,羅蘊章所率張名振舊部,愈發想要追隨張煌言!如此情境之下,鄭成功索性順水推舟的同意了。


    經此一事後,雙方的關係到更加融洽了,能真正的團結一致搞死滿清,齊心協力複興大明了。


    大軍輕鬆攻陷蘇淞城後,第二日繼續沿江而上,一路暢通無阻,於8月6日逼近到長江重鎮鎮江。


    根據探查,韃子挺有奇思妙想的,他們竟在鎮江的金山和焦山之間,用稱作“滾江龍”的粗大鐵索橫著攔住江麵,截斷了航道。


    韃子還別出心裁地在長江上,紮了數座十餘丈長的大木排,上麵鋪上泥土再架設小炮,稱做“木浮營”,當做流動的炮兵陣地。


    當然,真正有威脅的,是韃子在長江沿岸修築的許多炮台,安置了幾百門紅衣大炮,用以轟擊江麵的艦船。


    張煌言多年以來,一直活躍在沿海和各條大江與滿清對戰,長江裏也來浪過兩次了,對韃子的種種伎倆,並不懼怕。


    六日夜間,從軍中挑選出數百名,出身於浙東沿海漁民家庭、熟悉水性的官兵,成立了突擊隊。


    他親自率領突擊隊,乘坐數十條漁船分南北兩路,沿著長江江岸悄悄接近“滾江龍”鐵索,潛入水中將其鑿斷。


    8月7日淩晨,明軍趁著江上大霧,再次發起了突然襲擊!


    張煌言率著本部艦隊,負責向清軍木浮營發動猛攻,戰船大炮猛烈轟擊,木浮營上的小炮毫無還手之力。


    不到一個時辰,幾座木浮營轟然倒塌,又被射上火箭,化作了巨大的江上火炬。


    鄭成功則率領艦隊主力,憑借著艦炮數量和射程優勢,猛烈轟擊滿清炮台,大戰至夜間,終於拿下陣地。


    在這次大戰中,鄭家軍再次陣斬滿清綠營遊擊左雲龍,斬殺綠營兵馬3千餘人。


    長江沿岸重鎮鎮江,被鄭、張聯軍一鼓而下!此戰之後,長江沿岸除江陰外,再無一處有戰力。


    大軍在鎮江休整一日,在7月9日白天,張煌言領本部人馬2萬餘人,打著鄭成功的旗號,沿江而上直驅南京。


    7月9日夜間,帶著艦隊主力連夜沿江而下,悄然的往浙江而去,打算將突襲偷襲發揮到極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的很顯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的很顯眼並收藏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