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實力盤點,有點強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659年,順治16年,6月28日!
農事已畢,糧草已足,民心在握!
4千餘大軍在握,2千餘大軍陰伏,戰力都是不弱於韃子獸兵!
如此,朱慈炯殺心大起,召集起小小的文武班底,進行戰前準備。
文有李時茂、羅倫、張萬琪、朱湘玉,武有葉玄著、楊三水、薑光軍、呂勇、董軍、金俊,李虎,分坐的大堂左右。
從孤身一人,到初具班底和實力,收服大佬張煌言,初步影響鄭成功,並給韃子埋下諸多陰招,朱慈炯感覺好極了。
“各位愛卿,張尚書傳來了信息,7月18日,齊心殺韃子!大好日子近了啊。”
“今日召集諸位,須檢討確定最終的作戰計劃,及各項準備工作。”
“本王有些迫不及待了!種種布局,終要在戰場上見到真章了。”
朱慈炯有些興奮,語氣激昂開了場。
“哈哈哈,終於要開始了,可憋死我了!枯燥的訓練,痛苦的割麥插秧,都不如打仗爽快。”
“戰士們都嗷嗷叫,都要少幹農活,還說打仗好,殺韃子才痛快。”
楊三水抱怨了一句,立即得到了眾人的認可,紛紛大點其頭。
他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埋頭割麥及弓腰在水田裏插秧,要比打仗麻煩的多,痛苦的多。
朱慈炯也是莞爾一笑,想打仗是好事啊,士氣可用!
“好好好,各位愛卿和戰士們想打仗,這是好事!本王告訴你們,自今日起,你們有很多大仗要打。”
“好,各位愛卿,把各項事務進度,都細細稟報一下!”
“嗯,先從軍隊情況說起吧,讓大家都了解下!”
朱慈炯言罷,端起自己的玻璃杯,輕輕抿著茶水!
這玻璃杯,造型簡單乃至醜陋,不過畢竟是玻璃作坊的首批產品,很有紀念意義的。
他已讓工匠們盡快摸索,精益求精了;同時,也嚐試著製作玻璃鏡了,大戰之後,這些玩意就可以賣錢嘍。
“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軍隊情況由我來統一匯報!”
薑光軍受幾位軍事主官委托,站了出來!
“我軍目前共有戰兵6400餘人,其中定遠4218人,步兵圍住,行軍可乘大車;江寧滿城2200餘人,均正藍旗騎兵!”
“經太子殿下同意,軍隊編製及各部主官調整如下:第一營1000人,980用56衝鋒槍、20人用69火箭筒,營長薑光軍,政委羅倫。”
“第二營2100人,800人用斑鳩腳銃、300人用弓箭,1000人使用刀盾長槍,營長葉玄著,政委楊三水。”
“直屬營1018人,800人用56式衝鋒槍、120人操作20門107火箭車、40人用69火箭筒,58人操作15門佛郎機小炮,營長呂勇,政委董軍。”
“新設偵察連,編製100人,使用56衝鋒槍,連長金俊,政委李虎!”
“如今,各營連訓練項目均已完成,士兵們戰技純熟,士氣高昂。”
“稟報完畢,請太子殿下指示!”
薑光軍匯報完,利落的敬了個軍禮,等待指示。
至於這軍禮麽,也很簡單,仍是朱慈炯“參考學習”自後世的那支偉大的紅顏色軍隊。
“好,很好!下一位繼續吧!”
朱慈炯微笑著,繼續議程。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我受各位主官委托,匯報軍備配置。”
“為了此次大戰,每位衝鋒槍兵,配備彈匣5個,合計子彈150發。”
“每位火銃兵,配備彈、藥1000發;每位弓箭手,配箭矢60枝。”
“每位69火箭筒兵,配備彈6枚;每輛107火箭車,配彈24枚;每門佛郎機小炮,配發射藥包和散彈包各50個。”
“以上兵種,作戰時均穿布甲!1000名刀盾長槍,作戰均穿重甲。”
“另外,我和萬琪四處購買的硝石、硫磺、木炭和白糖,製作了出了一批火藥。”
“用這些火藥,製作出了木柄手榴彈2800枚,製作了炸藥包160個,還補足了火炮和火銃兵所需!”
“嘖嘖,隻可惜硝石、硫磺還是太少了,製造的火藥有限;還有手榴彈威力也差火箭彈太多,隻能炸出十幾個碎片。”
“稟報完畢,請太子殿下指示!”
羅倫一邊匯報,一邊有些感慨和遺憾。
“嗯,這確實是個隱患,不過足以支撐本次大戰了!”
“不過也不用擔心,本王已有謀劃!此戰若勝,我們所缺的好鐵好鋼、硝石硫磺、火器大師工匠等等,都能解決。”
“好了,民事和情報這邊,李愛卿說一說吧!”
朱慈炯心中,當然深知己方勢力的不足!
但他更知道,隻有把江南韃子全部搞死,把鄭成功推在前台吸引火力,自己才能無所顧忌的狂發展一波。
有了絕對實力,再壓製著軍閥們為自己效力,逐步消弭他們割據一方的軍閥行為。
而且,有了絕對實力,緊握住槍杆子,才能避免崇禎帝那般,被東林黨之類的文人集團操控。
總之就是 一句話,朱慈炯自己當能生殺予奪的老大,絕不願意成為軍閥或文人們的傀儡。
他要與百姓、寒門子弟共天下,而不是和所謂的世家、士大夫、軍閥共天下。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下麵我來匯報!”
“本次夏收,分給百姓耕種的75萬畝土地,收麥約210萬石,按照1成田賦收取了21萬石,大軍軍糧無憂!”
“而韃子朝廷那邊,每畝地需交2分銀子,定遠夏稅交3萬兩銀子,我這縣令就算卓異了。嗬嗬!”
“另,我軍目前共有戰馬1589匹、驢子286頭,我們已經提前備下草料8000擔,豆料2000石,亦是充足!”
“各鄉的農忙結束後,能夠征集到民夫800餘人,屆時驅趕驢馬大車351輛,可為大軍運送物資及運迴戰利品。”
李時茂如數家珍,將民政數據逐一稟報。
“嘿嘿,物資充足最好了,就算有什麽缺的,我們大軍在手,直接殺過去搶來就行了。”
“我記得太子殿下授課時,曾給我們說過,手握強悍的刀槍,還讓自己和百姓缺東缺西的,那是軍人的恥辱!”
楊三水怪笑兩聲,賣弄起夜校時掌握的“學問”!
此言一出,所有人紛紛點頭認可,無論文武;朱慈炯的一些想法,終於烙印了下來。
“兀爾特稟報,建奴的外郭防線重點在沿長江一線,高橋門一帶防禦較為鬆散,可從此處攻入南京城!”
“入城後,大軍立即直撲江寧滿城的正陽門,這裏由正藍旗駐守,可接應大軍屠盡滿城。”
“滿城一破,無論是建奴兵、還是綠營兵,必軍心大亂,我軍能以最小代價占領南京城!”
“另外,鄭將軍、張尚書一旦沿長江往南京進攻,城裏軍兵必然會被調出防禦!如有變化,兀爾特會隨時稟報。”
“太子殿下,此戰,我軍必勝啊!”
李時茂目光熾熱,激動萬分的說道。
在場諸人,全部和李時茂一樣,激動的難以自抑,戰意盎然。
“諸君,此戰當為我大明複興的命運之戰,須當全力以赴啊!”
“七月十八日,江南韃子覆滅時,殺殺殺!”
朱慈炯殺氣騰騰的沉聲喝道,眾人亦被他影響,殺意更濃。
農事已畢,糧草已足,民心在握!
4千餘大軍在握,2千餘大軍陰伏,戰力都是不弱於韃子獸兵!
如此,朱慈炯殺心大起,召集起小小的文武班底,進行戰前準備。
文有李時茂、羅倫、張萬琪、朱湘玉,武有葉玄著、楊三水、薑光軍、呂勇、董軍、金俊,李虎,分坐的大堂左右。
從孤身一人,到初具班底和實力,收服大佬張煌言,初步影響鄭成功,並給韃子埋下諸多陰招,朱慈炯感覺好極了。
“各位愛卿,張尚書傳來了信息,7月18日,齊心殺韃子!大好日子近了啊。”
“今日召集諸位,須檢討確定最終的作戰計劃,及各項準備工作。”
“本王有些迫不及待了!種種布局,終要在戰場上見到真章了。”
朱慈炯有些興奮,語氣激昂開了場。
“哈哈哈,終於要開始了,可憋死我了!枯燥的訓練,痛苦的割麥插秧,都不如打仗爽快。”
“戰士們都嗷嗷叫,都要少幹農活,還說打仗好,殺韃子才痛快。”
楊三水抱怨了一句,立即得到了眾人的認可,紛紛大點其頭。
他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埋頭割麥及弓腰在水田裏插秧,要比打仗麻煩的多,痛苦的多。
朱慈炯也是莞爾一笑,想打仗是好事啊,士氣可用!
“好好好,各位愛卿和戰士們想打仗,這是好事!本王告訴你們,自今日起,你們有很多大仗要打。”
“好,各位愛卿,把各項事務進度,都細細稟報一下!”
“嗯,先從軍隊情況說起吧,讓大家都了解下!”
朱慈炯言罷,端起自己的玻璃杯,輕輕抿著茶水!
這玻璃杯,造型簡單乃至醜陋,不過畢竟是玻璃作坊的首批產品,很有紀念意義的。
他已讓工匠們盡快摸索,精益求精了;同時,也嚐試著製作玻璃鏡了,大戰之後,這些玩意就可以賣錢嘍。
“太子殿下、各位大人,軍隊情況由我來統一匯報!”
薑光軍受幾位軍事主官委托,站了出來!
“我軍目前共有戰兵6400餘人,其中定遠4218人,步兵圍住,行軍可乘大車;江寧滿城2200餘人,均正藍旗騎兵!”
“經太子殿下同意,軍隊編製及各部主官調整如下:第一營1000人,980用56衝鋒槍、20人用69火箭筒,營長薑光軍,政委羅倫。”
“第二營2100人,800人用斑鳩腳銃、300人用弓箭,1000人使用刀盾長槍,營長葉玄著,政委楊三水。”
“直屬營1018人,800人用56式衝鋒槍、120人操作20門107火箭車、40人用69火箭筒,58人操作15門佛郎機小炮,營長呂勇,政委董軍。”
“新設偵察連,編製100人,使用56衝鋒槍,連長金俊,政委李虎!”
“如今,各營連訓練項目均已完成,士兵們戰技純熟,士氣高昂。”
“稟報完畢,請太子殿下指示!”
薑光軍匯報完,利落的敬了個軍禮,等待指示。
至於這軍禮麽,也很簡單,仍是朱慈炯“參考學習”自後世的那支偉大的紅顏色軍隊。
“好,很好!下一位繼續吧!”
朱慈炯微笑著,繼續議程。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我受各位主官委托,匯報軍備配置。”
“為了此次大戰,每位衝鋒槍兵,配備彈匣5個,合計子彈150發。”
“每位火銃兵,配備彈、藥1000發;每位弓箭手,配箭矢60枝。”
“每位69火箭筒兵,配備彈6枚;每輛107火箭車,配彈24枚;每門佛郎機小炮,配發射藥包和散彈包各50個。”
“以上兵種,作戰時均穿布甲!1000名刀盾長槍,作戰均穿重甲。”
“另外,我和萬琪四處購買的硝石、硫磺、木炭和白糖,製作了出了一批火藥。”
“用這些火藥,製作出了木柄手榴彈2800枚,製作了炸藥包160個,還補足了火炮和火銃兵所需!”
“嘖嘖,隻可惜硝石、硫磺還是太少了,製造的火藥有限;還有手榴彈威力也差火箭彈太多,隻能炸出十幾個碎片。”
“稟報完畢,請太子殿下指示!”
羅倫一邊匯報,一邊有些感慨和遺憾。
“嗯,這確實是個隱患,不過足以支撐本次大戰了!”
“不過也不用擔心,本王已有謀劃!此戰若勝,我們所缺的好鐵好鋼、硝石硫磺、火器大師工匠等等,都能解決。”
“好了,民事和情報這邊,李愛卿說一說吧!”
朱慈炯心中,當然深知己方勢力的不足!
但他更知道,隻有把江南韃子全部搞死,把鄭成功推在前台吸引火力,自己才能無所顧忌的狂發展一波。
有了絕對實力,再壓製著軍閥們為自己效力,逐步消弭他們割據一方的軍閥行為。
而且,有了絕對實力,緊握住槍杆子,才能避免崇禎帝那般,被東林黨之類的文人集團操控。
總之就是 一句話,朱慈炯自己當能生殺予奪的老大,絕不願意成為軍閥或文人們的傀儡。
他要與百姓、寒門子弟共天下,而不是和所謂的世家、士大夫、軍閥共天下。
“太子殿下、各位同僚,下麵我來匯報!”
“本次夏收,分給百姓耕種的75萬畝土地,收麥約210萬石,按照1成田賦收取了21萬石,大軍軍糧無憂!”
“而韃子朝廷那邊,每畝地需交2分銀子,定遠夏稅交3萬兩銀子,我這縣令就算卓異了。嗬嗬!”
“另,我軍目前共有戰馬1589匹、驢子286頭,我們已經提前備下草料8000擔,豆料2000石,亦是充足!”
“各鄉的農忙結束後,能夠征集到民夫800餘人,屆時驅趕驢馬大車351輛,可為大軍運送物資及運迴戰利品。”
李時茂如數家珍,將民政數據逐一稟報。
“嘿嘿,物資充足最好了,就算有什麽缺的,我們大軍在手,直接殺過去搶來就行了。”
“我記得太子殿下授課時,曾給我們說過,手握強悍的刀槍,還讓自己和百姓缺東缺西的,那是軍人的恥辱!”
楊三水怪笑兩聲,賣弄起夜校時掌握的“學問”!
此言一出,所有人紛紛點頭認可,無論文武;朱慈炯的一些想法,終於烙印了下來。
“兀爾特稟報,建奴的外郭防線重點在沿長江一線,高橋門一帶防禦較為鬆散,可從此處攻入南京城!”
“入城後,大軍立即直撲江寧滿城的正陽門,這裏由正藍旗駐守,可接應大軍屠盡滿城。”
“滿城一破,無論是建奴兵、還是綠營兵,必軍心大亂,我軍能以最小代價占領南京城!”
“另外,鄭將軍、張尚書一旦沿長江往南京進攻,城裏軍兵必然會被調出防禦!如有變化,兀爾特會隨時稟報。”
“太子殿下,此戰,我軍必勝啊!”
李時茂目光熾熱,激動萬分的說道。
在場諸人,全部和李時茂一樣,激動的難以自抑,戰意盎然。
“諸君,此戰當為我大明複興的命運之戰,須當全力以赴啊!”
“七月十八日,江南韃子覆滅時,殺殺殺!”
朱慈炯殺氣騰騰的沉聲喝道,眾人亦被他影響,殺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