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打土豪,分田地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後,韃子朝廷的旨意下達,對勒克德渾、巴山、管效忠等人大加褒獎,並有不少賞賜。
但對於旨意中關於正藍旗的調動,勒克德渾內心是反對的,卻有苦難言隻能接受。
巴山此時,已帶著大軍緩慢的到達了馬鞍山,先是鏟除葉玄著堆放的人頭京觀。
京觀附近地兩個村鎮,遭受了池魚之殃,被八旗、綠營的獸兵圍住屠戮一空,男女老幼個不剩。
這夥韃子的獸行,簡直和後世的日寇毫無二致,都是滅絕人性的畜生才能幹出的此等惡行。
巴山當晚接到勒克德渾發來的快報,還有些懸著的心,終於徹底放到了肚子裏,醜事終於遮掩過去了。
於是振奮精神,帶著大軍加快了進軍速度,往這定遠直撲而來。
關於正藍旗的事情,他和勒克德渾是一個態度,那可是燙手山芋,這誰碰誰倒黴啊!
說起這正藍旗,也算是八旗中的一夥奇葩:
野豬皮努爾哈赤時代,正藍旗的前身葉赫女真和建州女真是世仇,仇殺多年;葉赫部被老奴所滅後,變作了正藍旗,但一直被歧視防範。
到了皇太極時代,正藍旗因為莽古爾泰叛亂原因,也被視作了叛亂者,更加不受待見了,後被皇太極強行吞並,交給了大兒子豪格。
多爾袞掌權時,這家夥陷害弄死了豪格,打擊限製正藍旗,最終將正藍旗吞並;這一波,使正藍旗完美錯過了入關時的各種好處。
到了本朝,順治痛恨多爾袞這貨夜宿皇宮,公然要了他媽孝莊;在多爾袞暴斃後瘋狂報複,查抄多爾袞的王府、剝奪多爾袞的廟號,拆了多爾袞墳墓、把多爾袞開棺戮屍,又整死了多爾袞的子女。
正藍旗再次被順治當做了打擊對象,各種好事輪不到,但凡有點錯處,必然被重重處罰。
總之,正藍旗完美錯過了各種好事,所有的倒黴事是一件沒有落下,他們自己都覺得倦了,對於滿清的朝廷充滿了怨念,愈發懷念還是葉赫部的日子。
同樣,所有人帶軍打仗,要麽把正藍旗當做炮灰,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要麽則是避之不及,不想沾染這個倒黴蛋。
以上種種,就是勒克德渾和巴山不爽的原因,都不想沾染麻煩啊;可是順治帝旨意已下,隻能無可奈何的接受。
不久後,大漢奸吳三桂也收到北京城傳來的聖旨,雖滿心不願,但也隻能遵照聖旨,任由正藍旗2千餘人和綠營兵8千多人,拔營往江寧出發。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日夜間,老漢奸將書房砸了個稀巴爛。
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接到了聖旨,紛紛厲兵秣馬,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起了準備。
......
巴山和勒克德渾,耗費了半個月時間,各種騷操作之下,終於忽悠了滿清朝廷。
而後巴山帶領著大軍,加快速度往定遠猛撲,路上時不時會屠村滅鎮,每日行軍達到近60裏,大概10天就能到達定遠縣。
在這個時刻,朱慈炯在山穀之中,等到了他苦苦期盼的葉玄著。
“葉愛卿,你終於迴來了啊,本王對你的期盼,可是望眼欲穿了!”
“你和葉先生都不在穀中,本王如同沒了手足,處處受限啊。”
朱慈炯拉著葉玄著的手,情真意切的說著。
葉玄著被朱慈炯來了這麽一手,感動萬分,趕緊稟告成果。
“三太子殿下,微臣幸不辱命,完成了您的囑托。”
“一番奔波,帶迴戰兵526名,都是久經戰陣且忠於大明的漢子。”
“這批人中兩個領頭的年輕人,非常的不錯,略作培養就能獨當一麵,都是很好的將才。”
“對了,他們一個名叫楊三水,一個名叫薑光軍。”
朱慈炯聽著葉玄著的話語,非常的振奮,可以開始搞事了。
不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軍隊整理一番,人數大增之後,原來的編製可就不適應了。
兩人花了一天時間,仔細了解了戰兵們的戰技、武器之後,很快就確定了新的軍隊設置。
“葉愛卿,我們共有戰兵581人,本王意欲做如下的調整。”
“一連編製360人:300人使用56衝鋒槍、30人使用69式火箭筒、30人操作5門107火箭炮,一連暫時由本王親領。”
“二連編製221人:66人使用火銃,60人使用弓箭,95人使用刀盾和長槍,二連由葉愛卿帶領。”
朱慈炯稍微思索,就把新的軍隊編製確定,葉玄著自是沒有異議。
二連的編製,朱慈炯是暫時的無奈之舉,打算以後再做調整。
因為大部分火銃兵的火銃,都是大明沒滅亡時製造的,也就能打個鳥而已,打韃子沒鳥用。
他索性就全部淘汰掉,隻保留使用斑鳩銃的66名火銃兵,又挑選了善射的60人使用弓箭。
如此,二連也有了126人的遠程火力,也算不弱了;在配上95刀盾長槍兵,戰力是能夠保障的。
之後幾天,朱慈炯和葉玄著拋開諸事,對軍隊進行了地獄式的訓練,讓軍隊有了基本的戰力。
然後,朱慈炯開始琢磨一件大事了,就是一直心心念念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
而且,他的第一家目標已經確定,就是定遠縣爐橋鎮的大地主盧忠清,一個鐵杆漢奸,一個兇殘的惡霸。
大軍出擊之前,葉玄著對於“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卻有疑慮,思慮再三後,他還是向朱慈炯提了出來。
“三太子殿下,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之下,百姓日子很快會好起來的,能支持我們發展,微臣內心是讚同的。”
“但如此一來,就和全天下的鄉紳地主為敵,也和全天下讀書人為敵了;自古以來,但凡能定鼎天下的皇帝,都要依靠他們的力量啊。”
“所以,在土地和田賦政策上,三太子殿下還需萬分慎重啊!”
葉玄著秉持著一片忠心,真誠的提出了建議。
但對於旨意中關於正藍旗的調動,勒克德渾內心是反對的,卻有苦難言隻能接受。
巴山此時,已帶著大軍緩慢的到達了馬鞍山,先是鏟除葉玄著堆放的人頭京觀。
京觀附近地兩個村鎮,遭受了池魚之殃,被八旗、綠營的獸兵圍住屠戮一空,男女老幼個不剩。
這夥韃子的獸行,簡直和後世的日寇毫無二致,都是滅絕人性的畜生才能幹出的此等惡行。
巴山當晚接到勒克德渾發來的快報,還有些懸著的心,終於徹底放到了肚子裏,醜事終於遮掩過去了。
於是振奮精神,帶著大軍加快了進軍速度,往這定遠直撲而來。
關於正藍旗的事情,他和勒克德渾是一個態度,那可是燙手山芋,這誰碰誰倒黴啊!
說起這正藍旗,也算是八旗中的一夥奇葩:
野豬皮努爾哈赤時代,正藍旗的前身葉赫女真和建州女真是世仇,仇殺多年;葉赫部被老奴所滅後,變作了正藍旗,但一直被歧視防範。
到了皇太極時代,正藍旗因為莽古爾泰叛亂原因,也被視作了叛亂者,更加不受待見了,後被皇太極強行吞並,交給了大兒子豪格。
多爾袞掌權時,這家夥陷害弄死了豪格,打擊限製正藍旗,最終將正藍旗吞並;這一波,使正藍旗完美錯過了入關時的各種好處。
到了本朝,順治痛恨多爾袞這貨夜宿皇宮,公然要了他媽孝莊;在多爾袞暴斃後瘋狂報複,查抄多爾袞的王府、剝奪多爾袞的廟號,拆了多爾袞墳墓、把多爾袞開棺戮屍,又整死了多爾袞的子女。
正藍旗再次被順治當做了打擊對象,各種好事輪不到,但凡有點錯處,必然被重重處罰。
總之,正藍旗完美錯過了各種好事,所有的倒黴事是一件沒有落下,他們自己都覺得倦了,對於滿清的朝廷充滿了怨念,愈發懷念還是葉赫部的日子。
同樣,所有人帶軍打仗,要麽把正藍旗當做炮灰,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要麽則是避之不及,不想沾染這個倒黴蛋。
以上種種,就是勒克德渾和巴山不爽的原因,都不想沾染麻煩啊;可是順治帝旨意已下,隻能無可奈何的接受。
不久後,大漢奸吳三桂也收到北京城傳來的聖旨,雖滿心不願,但也隻能遵照聖旨,任由正藍旗2千餘人和綠營兵8千多人,拔營往江寧出發。
但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日夜間,老漢奸將書房砸了個稀巴爛。
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和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接到了聖旨,紛紛厲兵秣馬,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起了準備。
......
巴山和勒克德渾,耗費了半個月時間,各種騷操作之下,終於忽悠了滿清朝廷。
而後巴山帶領著大軍,加快速度往定遠猛撲,路上時不時會屠村滅鎮,每日行軍達到近60裏,大概10天就能到達定遠縣。
在這個時刻,朱慈炯在山穀之中,等到了他苦苦期盼的葉玄著。
“葉愛卿,你終於迴來了啊,本王對你的期盼,可是望眼欲穿了!”
“你和葉先生都不在穀中,本王如同沒了手足,處處受限啊。”
朱慈炯拉著葉玄著的手,情真意切的說著。
葉玄著被朱慈炯來了這麽一手,感動萬分,趕緊稟告成果。
“三太子殿下,微臣幸不辱命,完成了您的囑托。”
“一番奔波,帶迴戰兵526名,都是久經戰陣且忠於大明的漢子。”
“這批人中兩個領頭的年輕人,非常的不錯,略作培養就能獨當一麵,都是很好的將才。”
“對了,他們一個名叫楊三水,一個名叫薑光軍。”
朱慈炯聽著葉玄著的話語,非常的振奮,可以開始搞事了。
不過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把軍隊整理一番,人數大增之後,原來的編製可就不適應了。
兩人花了一天時間,仔細了解了戰兵們的戰技、武器之後,很快就確定了新的軍隊設置。
“葉愛卿,我們共有戰兵581人,本王意欲做如下的調整。”
“一連編製360人:300人使用56衝鋒槍、30人使用69式火箭筒、30人操作5門107火箭炮,一連暫時由本王親領。”
“二連編製221人:66人使用火銃,60人使用弓箭,95人使用刀盾和長槍,二連由葉愛卿帶領。”
朱慈炯稍微思索,就把新的軍隊編製確定,葉玄著自是沒有異議。
二連的編製,朱慈炯是暫時的無奈之舉,打算以後再做調整。
因為大部分火銃兵的火銃,都是大明沒滅亡時製造的,也就能打個鳥而已,打韃子沒鳥用。
他索性就全部淘汰掉,隻保留使用斑鳩銃的66名火銃兵,又挑選了善射的60人使用弓箭。
如此,二連也有了126人的遠程火力,也算不弱了;在配上95刀盾長槍兵,戰力是能夠保障的。
之後幾天,朱慈炯和葉玄著拋開諸事,對軍隊進行了地獄式的訓練,讓軍隊有了基本的戰力。
然後,朱慈炯開始琢磨一件大事了,就是一直心心念念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動。
而且,他的第一家目標已經確定,就是定遠縣爐橋鎮的大地主盧忠清,一個鐵杆漢奸,一個兇殘的惡霸。
大軍出擊之前,葉玄著對於“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卻有疑慮,思慮再三後,他還是向朱慈炯提了出來。
“三太子殿下,打土豪分田地政策之下,百姓日子很快會好起來的,能支持我們發展,微臣內心是讚同的。”
“但如此一來,就和全天下的鄉紳地主為敵,也和全天下讀書人為敵了;自古以來,但凡能定鼎天下的皇帝,都要依靠他們的力量啊。”
“所以,在土地和田賦政策上,三太子殿下還需萬分慎重啊!”
葉玄著秉持著一片忠心,真誠的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