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韃子大軍又來?
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來了也不行 作者:胖的很顯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勒克德渾見八旗眾將紛紛請戰,綠營的將領則一如既往沉默待命,臉帶冷笑的說道:
“定遠縣令李時茂,對我大清朝是忠的,巴山你帶兵掃蕩到定遠縣之時,可對他客氣些!”
“他800裏加急發來奏報,說賊人是鄭成功麾下的甘輝所部500餘人,使用火器的斑鳩銃,威力驚人。”
“巴山你此次出兵,帶八旗騎兵500名、綠營兵5000人;綠營兵除騎兵外,多帶火銃兵多配斑鳩銃,同時多帶火炮、佛郎機小炮。”
“管效忠,你們綠營全力配合巴山出兵,必須選精兵強將!再有綠營兵臨陣脫逃的話,你這綠營提督就別做了。”
勒克德渾不愧是沙場宿將,根據得到的信息,有針對性的布置了軍隊和武器配置。
“喳,謹遵將軍大人將令,我等立即迴營準備。”
八旗和綠營眾將,全部躬身領命之後,紛紛告退離開。
綠營兵眾將尤其緊張,他們要趕緊迴去調遣人員、武器、物資,組一支精兵強將交給巴山。
他們吃空餉是傳統藝能了,紙麵上戰力牛皮上天,但真按照紙麵數據調兵,那可就死定了。
韃子太君可不會像大明朝,他們是真的兇殘,湊不出符合要求的兵力,項上的大好頭顱可就保不住了。
當然,5名逃迴綠營兵的頭顱,他們還要帶著,迴營後自己掛起來。
“巴山,你留一下,本次出兵的細節,本將要和你再討論一下。”
勒克德渾在眾人退下時,出聲留下了八旗副統領巴山。
兩人坐在議事廳內,沉默著看著八旗綠營將領離開。
所有人離開議事廳後,勒克德渾又專門安排心腹,在議事廳外守衛,防止偷聽。
“勒克德渾將軍,你特意留下卑職,有何交代?”
“巴山,你此次出兵,行軍速度要快,在各地殺戮要狠!現在是11月中旬,你在1月中旬前必須要迴來。”
“我收到朝廷發來的密報,說鄭成功和張煌言兩人,最遲在明年5月,就會發動大規模的反攻!”
“鄭逆賊在福建已在頻頻動作,是在做前期準備了;賊將甘輝本次在定遠攻城,應也是大反攻的準備。”
“還有前明偽兵部尚書張煌言,也帶著殘部一萬餘人,在浙江沿海頻頻動作,為接應鄭賊做準備。”
勒克德渾皺著眉頭,對副統領巴山說道。
巴山聽了勒克德渾的話語之後,也是悚然一驚,深深擔憂起來。
“勒克德渾將軍,請您放心,我必按照您的將令盡快完成掃蕩。”
巴山是個戰將,打仗勇猛瘋狂,算是明白了勒克德渾之意。
“巴山你此次出兵,不管能不能遇到鄭逆賊的軍隊,都要高舉著屠刀,不可有絲毫憐憫。”
“從定遠、鳳陽開始,把和州、六安、安慶、廣德、太平、鎮江、常州等地,全給犁一遍,殺個人頭滾滾。”
“讓江南的漢人,再次想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恐怖,讓他們絕對不敢有任何異心。”
勒克德渾殺氣騰騰的說道,這股殺氣竟讓巴山感到陣陣心驚。
不過對於需要做的事,巴山沒有意外,這是他們的常規操作。
在韃子們的心裏,隻要漢人有反抗嫌疑,就舉起屠刀殺一輪;他們殺人、屠村、屠城,以此來恐嚇天下,統治天下。
現在,勒克德渾覺得漢人有反抗風險了,當然再次舉起屠刀。
“勒克德渾將軍,北京朝廷知道此事了嗎?”
巴山想了想,難得智商上線,趕緊追問了一句。
“巴山你放心,對於江南的局勢,朝廷的大人們和順治爺都洞若觀火,他們的意思也是靠刀子說話。”
勒克德渾說著,把朝廷的旨意遞給了巴山。
“好,很好!如此末將就徹底放心了,終於又能大開殺戒了!”
“前明餘孽們,都給老子洗幹淨脖子,等著本將來砍。”
巴山興奮低喝一聲,變態的兇殘笑容的布滿了全臉。
一輪新的屠殺,似乎又將降臨在多災多難的江南百姓頭上。
“勒克德渾大人,不知此次出兵搶掠多的,如何分配啊?”
巴山琢磨了片刻,再次出口請示。
他的這句話,也暴露了韃子們出兵的目的,不僅僅是掃蕩反抗勢力,更是要搶掠金銀財物。
此時是韃子統治前期,各旗剛入關不久,在搶錢圈地方麵很不平衡,有的旗沒搶夠,時刻想著彌補,比如巴山的鑲黃旗。
勒克德渾沒有立即迴答,而是閉上了眼睛,慢慢思索起來:
多爾袞掌權時,控製正白、鑲白旗,拉攏兩紅、兩藍旗,壓製皇帝控製的正黃、鑲黃旗,導致鑲黃旗入關後撈到的好處很少。
這巴山肯定是不甘心,想趁此單獨領兵的機會,大肆劫掠一番。
“巴山將軍,你們鑲黃旗入關後,確實所獲甚少,本次出兵你單獨領軍,自不能虧待你們。”
“這樣吧,所有搶掠收獲,你鑲黃旗拿四成,我正紅旗拿四成,留兩成放在公中,作為八旗共同福利,如何?”
勒克德渾開出了條件,必須得給巴山甜頭,才能讓他盡力辦事。
“喳,卑職謝過將軍,以後但有差遣,巴山必全力以赴。”
巴山大喜過望,立即單膝跪地,給勒克德渾行了大禮。
勒克德渾真是好人啊,自己須承他的情,須全力支持他;讓鑲黃旗和正紅旗的關係,更加融洽。
兩人一番交流,很快達成一致;巴山告辭而出,開始準備出征事宜,向心腹們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一幫韃子們頓時摩拳擦掌,紛紛嚷嚷著要大殺一場,全然不把漢民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毫無人性可言。
勒克德渾則又傳來師爺執筆,把詳細軍情寫成一份奏折,以800裏加急的方式,傳向了北京城金鑾殿。
此時朱慈炯如果得知這個結果,必定會噴出一口老血來。
一切都如他預料一般,順利的把黑鍋扣到了鄭成功頭上,韃子也把鄭成功當做了第一大敵。
但是,他卻沒有預料到,韃子們竟然把屠刀對準了無辜百姓。
歸根結底,此時滿清韃子隻是殖民心態,沒把天下漢人看做自己人。
“定遠縣令李時茂,對我大清朝是忠的,巴山你帶兵掃蕩到定遠縣之時,可對他客氣些!”
“他800裏加急發來奏報,說賊人是鄭成功麾下的甘輝所部500餘人,使用火器的斑鳩銃,威力驚人。”
“巴山你此次出兵,帶八旗騎兵500名、綠營兵5000人;綠營兵除騎兵外,多帶火銃兵多配斑鳩銃,同時多帶火炮、佛郎機小炮。”
“管效忠,你們綠營全力配合巴山出兵,必須選精兵強將!再有綠營兵臨陣脫逃的話,你這綠營提督就別做了。”
勒克德渾不愧是沙場宿將,根據得到的信息,有針對性的布置了軍隊和武器配置。
“喳,謹遵將軍大人將令,我等立即迴營準備。”
八旗和綠營眾將,全部躬身領命之後,紛紛告退離開。
綠營兵眾將尤其緊張,他們要趕緊迴去調遣人員、武器、物資,組一支精兵強將交給巴山。
他們吃空餉是傳統藝能了,紙麵上戰力牛皮上天,但真按照紙麵數據調兵,那可就死定了。
韃子太君可不會像大明朝,他們是真的兇殘,湊不出符合要求的兵力,項上的大好頭顱可就保不住了。
當然,5名逃迴綠營兵的頭顱,他們還要帶著,迴營後自己掛起來。
“巴山,你留一下,本次出兵的細節,本將要和你再討論一下。”
勒克德渾在眾人退下時,出聲留下了八旗副統領巴山。
兩人坐在議事廳內,沉默著看著八旗綠營將領離開。
所有人離開議事廳後,勒克德渾又專門安排心腹,在議事廳外守衛,防止偷聽。
“勒克德渾將軍,你特意留下卑職,有何交代?”
“巴山,你此次出兵,行軍速度要快,在各地殺戮要狠!現在是11月中旬,你在1月中旬前必須要迴來。”
“我收到朝廷發來的密報,說鄭成功和張煌言兩人,最遲在明年5月,就會發動大規模的反攻!”
“鄭逆賊在福建已在頻頻動作,是在做前期準備了;賊將甘輝本次在定遠攻城,應也是大反攻的準備。”
“還有前明偽兵部尚書張煌言,也帶著殘部一萬餘人,在浙江沿海頻頻動作,為接應鄭賊做準備。”
勒克德渾皺著眉頭,對副統領巴山說道。
巴山聽了勒克德渾的話語之後,也是悚然一驚,深深擔憂起來。
“勒克德渾將軍,請您放心,我必按照您的將令盡快完成掃蕩。”
巴山是個戰將,打仗勇猛瘋狂,算是明白了勒克德渾之意。
“巴山你此次出兵,不管能不能遇到鄭逆賊的軍隊,都要高舉著屠刀,不可有絲毫憐憫。”
“從定遠、鳳陽開始,把和州、六安、安慶、廣德、太平、鎮江、常州等地,全給犁一遍,殺個人頭滾滾。”
“讓江南的漢人,再次想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恐怖,讓他們絕對不敢有任何異心。”
勒克德渾殺氣騰騰的說道,這股殺氣竟讓巴山感到陣陣心驚。
不過對於需要做的事,巴山沒有意外,這是他們的常規操作。
在韃子們的心裏,隻要漢人有反抗嫌疑,就舉起屠刀殺一輪;他們殺人、屠村、屠城,以此來恐嚇天下,統治天下。
現在,勒克德渾覺得漢人有反抗風險了,當然再次舉起屠刀。
“勒克德渾將軍,北京朝廷知道此事了嗎?”
巴山想了想,難得智商上線,趕緊追問了一句。
“巴山你放心,對於江南的局勢,朝廷的大人們和順治爺都洞若觀火,他們的意思也是靠刀子說話。”
勒克德渾說著,把朝廷的旨意遞給了巴山。
“好,很好!如此末將就徹底放心了,終於又能大開殺戒了!”
“前明餘孽們,都給老子洗幹淨脖子,等著本將來砍。”
巴山興奮低喝一聲,變態的兇殘笑容的布滿了全臉。
一輪新的屠殺,似乎又將降臨在多災多難的江南百姓頭上。
“勒克德渾大人,不知此次出兵搶掠多的,如何分配啊?”
巴山琢磨了片刻,再次出口請示。
他的這句話,也暴露了韃子們出兵的目的,不僅僅是掃蕩反抗勢力,更是要搶掠金銀財物。
此時是韃子統治前期,各旗剛入關不久,在搶錢圈地方麵很不平衡,有的旗沒搶夠,時刻想著彌補,比如巴山的鑲黃旗。
勒克德渾沒有立即迴答,而是閉上了眼睛,慢慢思索起來:
多爾袞掌權時,控製正白、鑲白旗,拉攏兩紅、兩藍旗,壓製皇帝控製的正黃、鑲黃旗,導致鑲黃旗入關後撈到的好處很少。
這巴山肯定是不甘心,想趁此單獨領兵的機會,大肆劫掠一番。
“巴山將軍,你們鑲黃旗入關後,確實所獲甚少,本次出兵你單獨領軍,自不能虧待你們。”
“這樣吧,所有搶掠收獲,你鑲黃旗拿四成,我正紅旗拿四成,留兩成放在公中,作為八旗共同福利,如何?”
勒克德渾開出了條件,必須得給巴山甜頭,才能讓他盡力辦事。
“喳,卑職謝過將軍,以後但有差遣,巴山必全力以赴。”
巴山大喜過望,立即單膝跪地,給勒克德渾行了大禮。
勒克德渾真是好人啊,自己須承他的情,須全力支持他;讓鑲黃旗和正紅旗的關係,更加融洽。
兩人一番交流,很快達成一致;巴山告辭而出,開始準備出征事宜,向心腹們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一幫韃子們頓時摩拳擦掌,紛紛嚷嚷著要大殺一場,全然不把漢民百姓的生死放在心上,毫無人性可言。
勒克德渾則又傳來師爺執筆,把詳細軍情寫成一份奏折,以800裏加急的方式,傳向了北京城金鑾殿。
此時朱慈炯如果得知這個結果,必定會噴出一口老血來。
一切都如他預料一般,順利的把黑鍋扣到了鄭成功頭上,韃子也把鄭成功當做了第一大敵。
但是,他卻沒有預料到,韃子們竟然把屠刀對準了無辜百姓。
歸根結底,此時滿清韃子隻是殖民心態,沒把天下漢人看做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