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守蜀地,還有一線生機。後麵還有可能重新光複烈風帝國。如果在漢中將我們的家底打光,到時候就算我們戰勝了慕容自鈞的聯軍又如何,其他的地方藩鎮我們又該如何壓製他們?”
“至於與貴族關係疏遠這個事情更不用擔心,貴族們並不是因為皇上您對他們好他們就選擇支持您。而是因為您有軍隊,您的實力比別人強才支持您。”
“如果您失去大部分軍隊,實力變得弱小,這些口口聲聲宣誓效忠您的貴族也絕對會是第一批背叛您的人。尋常百姓家家還看人下菜碟呢。家庭聚會的時候,家裏有功名的,有錢的,有本事的人做上位。沒本事,沒錢的,哪怕你是長輩也要看人家後輩的臉色,讓你做主位了你才能做,不讓的話隻能做主位下麵。”
“尊卑有序在家族貢獻麵前就是個屁!百姓都尚且如此,何況更看重利益的貴族呢?”
確實,如果在漢中和慕容自鈞的聯軍作戰,即使是僥幸戰勝了,那麽自己的部隊也會被打個精光。
退守蜀地還能靜待天下局勢變化,到時候還有機會可以重新出蜀。
李陽被馬無才說服了,同意了他的提議,向蜀地撤退。
就這樣,大軍在興元府還沒有待幾天,就又開始繼續向後撤退。
對於漢中貴族,馬無才建議瞞著他們,避免人心不古,對撤退計劃造成阻礙。
但李陽還是在撤退的前夜將他們召集起來,告訴了實情。這些漢中的年輕貴族都表示願意跟著李陽撤退。剩下的幾個上了歲數的老貴族並沒有說話,李陽知道他們不願意跟自己走,也就沒有強求。
不知是否是出於害怕,一個叫羅士信的貴族主動站出來表示要幫助李陽斷後。
斷後抵擋慕容自鈞聯軍幾十萬人,李陽沒想到還有人願意做這樣大公無私的事情。當場讓手下把酒杯拿了過來,連敬了他三碗。
通過對話得知,羅士信祖上的爵位其實也是公爵,隻不過因為他的先輩在一場政治鬥爭中選擇了錯誤的皇位繼承人,家族被打上叛逆的標簽。公爵爵位也被剝奪,封地更是被全部剝奪。
好在他的祖父敢打敢拚,加入邊軍,在朔方軍從一名小兵做起。憑著拚命三郎的勁頭,成功當上了一名雜號將軍。後又擊敗於闐大軍,獲得當時的皇帝賞識,才封的縣男爵位。
按照時間推算,當時的皇帝應該是英宗皇帝,但那不是老太監掌權時期嗎?
皇帝的賞識?
應該是老太監的賞識吧。
這些貴族不是都獨立於朝廷之外,憎惡老太監,連老太監都無法指揮嗎?怎麽還有這樣的事情。
不過綜合之前和寧王作戰的情況來看,在慕容自鈞作戰失利後,這些貴族迅速的給老太監湊出一支軍隊,還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大量的糧草。可以看出來貴族們其實並不是像外人說的那樣和老太監水火不容,兩者在對立的情況外應該還有其他的交易。
隻是外人不知道罷了。
隻不過李陽其實很好奇和自己一樣有相同政治理念的太監金忠會怎麽做?而這些貴族們又會怎麽看待他呢?
他是會堅守自己的本心,根除帝國頑疾,打壓貴族,遏製土地兼並,重新給百姓配土地。
還是會為了權力的穩固而放棄理想,向這些貴族們妥協,給予他們更多的土地以獲得他們的支持。
李陽當場就給羅士信進行冊封,將他的爵位從縣男升級為公爵,並恢複他家族之前的爵位稱號——義成公。
此舉直接將他和家族中的幾個小輩感動的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山唿萬歲。
因為聯姻的關係,這些貴族們也都沾親帶故。聽到他們之中最年長的長輩被皇帝冊封爵位,並恢複家族以前的的爵位稱號。也都紛紛上前恭賀。
“微臣必定全力以赴,死守興元府,與城池共存亡。”
李陽將義成公羅士信攙扶起來,寬慰道:“言重了,羅愛卿。朕不需要您與城池共存亡,隻要您能拖住敵軍一段時間就行。”
“臣必當不辱使命!”
“來,羅愛卿。朕再敬你一杯!”
“謝皇上。”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羅士信直接將自己的嫡長子羅毅安推薦給自己,讓他擔任自己的侍從官。
李陽知道這是他表達忠心的方式,便接受了他的推薦,將羅毅安提拔為自己的侍從官。
在離開的時候,李陽準備在給羅士信留下一些軍隊,但是被他直接拒絕了。他表示使用自己的軍隊就可以抵抗,他還有封地的百姓,也可以征召入軍的。
現在每一分軍力對李陽來說都很寶貴,於是也就沒有再推辭。
翌日,李陽帶走了大部分漢中貴族的軍隊跟著自己一起入蜀。
馬無才看到後非常驚訝,他以為這些貴族們是牆頭草,在李陽的大軍撤退時候不攻擊都已經不錯了。沒想到這些人還願意跟著李陽走。
便好奇的詢問李陽原因,李陽因為沒有采納左丞相馬無才禁止給貴族透露消息的建議,便有些扭捏。
但看在馬無才堅持的詢問下,還是心虛的將昨晚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馬無才不可思議的聽完李陽的講述,半晌之後,才從嘴裏說出了一句話:“這可能就是……帝王……之氣吧!”
看著左丞相馬無才,李陽是第一次聽到他由衷的誇讚人。便又詳細的跟他講述了昨天自己冊封羅士信為義成公的場景,描述羅士信是怎樣的感動,怎麽的向自己表示會與興元府共存亡的場景。
將左丞相馬無才說的一愣一愣的。
在向左丞相馬無才講述了昨夜的事情之後,李陽非常開心,騎著馬兒沿路來迴奔跑。完全不擔心這次撤退會有敵軍追擊。
晚上睡覺做起夢來都是香甜的。
但打臉來的如此之快,次日,斥候來報,興元府被攻破了!
“至於與貴族關係疏遠這個事情更不用擔心,貴族們並不是因為皇上您對他們好他們就選擇支持您。而是因為您有軍隊,您的實力比別人強才支持您。”
“如果您失去大部分軍隊,實力變得弱小,這些口口聲聲宣誓效忠您的貴族也絕對會是第一批背叛您的人。尋常百姓家家還看人下菜碟呢。家庭聚會的時候,家裏有功名的,有錢的,有本事的人做上位。沒本事,沒錢的,哪怕你是長輩也要看人家後輩的臉色,讓你做主位了你才能做,不讓的話隻能做主位下麵。”
“尊卑有序在家族貢獻麵前就是個屁!百姓都尚且如此,何況更看重利益的貴族呢?”
確實,如果在漢中和慕容自鈞的聯軍作戰,即使是僥幸戰勝了,那麽自己的部隊也會被打個精光。
退守蜀地還能靜待天下局勢變化,到時候還有機會可以重新出蜀。
李陽被馬無才說服了,同意了他的提議,向蜀地撤退。
就這樣,大軍在興元府還沒有待幾天,就又開始繼續向後撤退。
對於漢中貴族,馬無才建議瞞著他們,避免人心不古,對撤退計劃造成阻礙。
但李陽還是在撤退的前夜將他們召集起來,告訴了實情。這些漢中的年輕貴族都表示願意跟著李陽撤退。剩下的幾個上了歲數的老貴族並沒有說話,李陽知道他們不願意跟自己走,也就沒有強求。
不知是否是出於害怕,一個叫羅士信的貴族主動站出來表示要幫助李陽斷後。
斷後抵擋慕容自鈞聯軍幾十萬人,李陽沒想到還有人願意做這樣大公無私的事情。當場讓手下把酒杯拿了過來,連敬了他三碗。
通過對話得知,羅士信祖上的爵位其實也是公爵,隻不過因為他的先輩在一場政治鬥爭中選擇了錯誤的皇位繼承人,家族被打上叛逆的標簽。公爵爵位也被剝奪,封地更是被全部剝奪。
好在他的祖父敢打敢拚,加入邊軍,在朔方軍從一名小兵做起。憑著拚命三郎的勁頭,成功當上了一名雜號將軍。後又擊敗於闐大軍,獲得當時的皇帝賞識,才封的縣男爵位。
按照時間推算,當時的皇帝應該是英宗皇帝,但那不是老太監掌權時期嗎?
皇帝的賞識?
應該是老太監的賞識吧。
這些貴族不是都獨立於朝廷之外,憎惡老太監,連老太監都無法指揮嗎?怎麽還有這樣的事情。
不過綜合之前和寧王作戰的情況來看,在慕容自鈞作戰失利後,這些貴族迅速的給老太監湊出一支軍隊,還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裝備和大量的糧草。可以看出來貴族們其實並不是像外人說的那樣和老太監水火不容,兩者在對立的情況外應該還有其他的交易。
隻是外人不知道罷了。
隻不過李陽其實很好奇和自己一樣有相同政治理念的太監金忠會怎麽做?而這些貴族們又會怎麽看待他呢?
他是會堅守自己的本心,根除帝國頑疾,打壓貴族,遏製土地兼並,重新給百姓配土地。
還是會為了權力的穩固而放棄理想,向這些貴族們妥協,給予他們更多的土地以獲得他們的支持。
李陽當場就給羅士信進行冊封,將他的爵位從縣男升級為公爵,並恢複他家族之前的爵位稱號——義成公。
此舉直接將他和家族中的幾個小輩感動的痛哭流涕,跪在地上山唿萬歲。
因為聯姻的關係,這些貴族們也都沾親帶故。聽到他們之中最年長的長輩被皇帝冊封爵位,並恢複家族以前的的爵位稱號。也都紛紛上前恭賀。
“微臣必定全力以赴,死守興元府,與城池共存亡。”
李陽將義成公羅士信攙扶起來,寬慰道:“言重了,羅愛卿。朕不需要您與城池共存亡,隻要您能拖住敵軍一段時間就行。”
“臣必當不辱使命!”
“來,羅愛卿。朕再敬你一杯!”
“謝皇上。”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羅士信直接將自己的嫡長子羅毅安推薦給自己,讓他擔任自己的侍從官。
李陽知道這是他表達忠心的方式,便接受了他的推薦,將羅毅安提拔為自己的侍從官。
在離開的時候,李陽準備在給羅士信留下一些軍隊,但是被他直接拒絕了。他表示使用自己的軍隊就可以抵抗,他還有封地的百姓,也可以征召入軍的。
現在每一分軍力對李陽來說都很寶貴,於是也就沒有再推辭。
翌日,李陽帶走了大部分漢中貴族的軍隊跟著自己一起入蜀。
馬無才看到後非常驚訝,他以為這些貴族們是牆頭草,在李陽的大軍撤退時候不攻擊都已經不錯了。沒想到這些人還願意跟著李陽走。
便好奇的詢問李陽原因,李陽因為沒有采納左丞相馬無才禁止給貴族透露消息的建議,便有些扭捏。
但看在馬無才堅持的詢問下,還是心虛的將昨晚發生的事情告訴了他。
馬無才不可思議的聽完李陽的講述,半晌之後,才從嘴裏說出了一句話:“這可能就是……帝王……之氣吧!”
看著左丞相馬無才,李陽是第一次聽到他由衷的誇讚人。便又詳細的跟他講述了昨天自己冊封羅士信為義成公的場景,描述羅士信是怎樣的感動,怎麽的向自己表示會與興元府共存亡的場景。
將左丞相馬無才說的一愣一愣的。
在向左丞相馬無才講述了昨夜的事情之後,李陽非常開心,騎著馬兒沿路來迴奔跑。完全不擔心這次撤退會有敵軍追擊。
晚上睡覺做起夢來都是香甜的。
但打臉來的如此之快,次日,斥候來報,興元府被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