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決定五十五兩銀子隻發放二十兩,其餘的以糧食、布匹、綢緞、土地、首飾進行發放。
陣亡的百姓們隻發放一半的撫恤金,發放二十五兩銀子。
另外關於軍隊的賞賜問題也是依照這個方法,隻發放少量的銀子,其餘的大部分以實物衝抵。
第三個問題就是關於祭祀的問題。
古語雲: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自己的地盤還不夠,兵馬還不夠不強壯。如果再不祭祀,自己的國家長久不了。
而祭祀就是為了給自己手下人一種精神上的認同感,讓他們認為現在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光榮的,是偉大的,是足以被記錄進史書的。
曆史上那些大規模的戰爭或者是種族屠殺,從來都是打著高尚的名義進行的。
像西方那可笑的十字軍東征,就是把人們內心想要搶劫他人的貪欲說成是聖戰。
日本人當年對中國的入侵,大肆屠殺中國百姓被他們說成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道義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會使人受益,也會造成巨大的破壞。關鍵看人們怎麽去使用它。
自己現在就是在利用道義這個東西,讓手下的軍隊們認為我是烈風帝國的正統皇帝,幫助我消滅反賊,平定天下是正義的,是高尚的。
雖然我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我並不是烈風帝國皇室的成員。
不過一個沒有戰爭,穩定的國家是會讓百姓少死很多人的。
第四個商討的問題就是關於僰人的安置情況。
人口這個東西從來就是不嫌多的,我讓丞相夏輝擬定運糧問題,準備將靠近僰人地區的一部分糧食就近運送給他們。
並且允許他們從山裏麵搬下來,賜予他們土地和房子,讓他們可以安頓下來。派遣讀書人去教化他們,讓他們學會耕地和穿衣。
然後給予他們和漢人同等的政治地位,不把他們當成牲畜、野人來看。
畢竟自己以後的軍隊構成一定是複雜的,除了漢人還有南詔人。自己不可能搞什麽種族主義。
再者,以中華大地的傳統來說。皇帝是上天選中的人,也叫天子。
是代替蒼天管理世間萬民的,不論是漢人,南詔人,亦或是僰人,契丹人,高麗人。他們都是屬於上天的造物,都是應該歸上天選中之人管理,也就是天子管轄。
不得不說自己有時候真的佩服儒家這一套,成功的將皇權與神權綁定。
皇帝就是正統,皇帝就是天下百姓的信仰。
商討完會議之後,天色已經變黑了。
拉著丞相夏輝和嶽平川二人不讓他們走,讓廚師把飯菜做好送過來,和他們一起用餐。
由於自己的騎兵部隊長時間奔襲,人和馬都太過勞累。在得知成都城已經安全的消息後,沒有選擇今天進城,而是在原地駐紮下來進行休息。
大部隊在九天後也跟著陸續抵達了成都城。
緊隨著大部隊,與之一同過來的還有那位自稱九天玄女侍女的巫婆。
東川節度使孟冠雖然心裏麵早有準備,但是在得知我已經殺死西川軍節度使章俊傑,並吞並西川軍後還是非常害怕。
詢問手下麵的謀士們有什麽良策,可是這些人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氣的孟冠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使勁的用硯台砸桌子,把桌子砸的‘砰砰’響。
手底下的這些謀士還有武將們一個人都不敢動彈,連吞咽唾沫的動作都是慢慢的放到喉嚨裏麵,然後趕快用喉嚨抵住,再稍稍留出來一個小小的縫隙,讓唾沫慢慢滑落。
謀士們素來文雅,還能在這種情況下自由應對身體情況。
可是對於五大三粗,平常大大咧咧的武將們來說那就是災難了。
盡管武將卓大山盡力夾緊自己的屁股,可是管天管地,管不住拉屎放屁。
在東川節度使孟冠生氣的說出“你們連個屁都不如”的這句話後,早晨吃多了肉的武將卓大山再也憋不住了,一聲響屁直接炸滿了整個房間。
氣的孟冠臉都綠了,然後直接用拿著硯台的手指著卓大山:“來來來,卓大山,讓本節度使看看你跟這些屁比起來如何?”
被點了名的卓大山被迫走出隊列,一張臉比哭還難看的看著東川節度使孟冠。
但東川節度使孟冠完全不給他留情麵,直直的用眼睛盯著他,讓他說出個一二三!
如同剛才憋屁一樣,在經過一段時間思考之後。卓大山終於想出來一條改變眼前困境的計策。
興奮的他用自己的大嗓門大聲的叫了起來:“有了,有了。孟大人,末將想出來一條妙計!”
其實孟冠此時並不相信這個頭腦簡單的二貨會想出來什麽好主意,但是在場的這些花費重金養活的謀士們到現在還沒有想出來一個好計策。
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東川節度使孟冠準許他說出自己的計謀。
卓大山語出驚人,直接說道:“孟大人,我們可以投降皇上啊!”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紛紛呲著牙倒吸一口涼氣。
現場統一發出了‘滋——’的一聲。
大家心裏麵都在想這二傻子是不是喝酒把自己喝傻了,連這種餿主意都提了出來。
孟大人都對皇上的禦林軍動手了,這就是大不逆之罪,幾十個頭都不夠砍的。這皇帝又不是當初的傀儡皇帝,而是一個手裏麵有十來萬兵馬的皇帝。
人家不缺你這點兵!
在場的眾人誰都能投降,唯獨孟大人不能投降。不管是從皇帝威嚴來說,還是從吞並東川軍來說,孟大人投降之後都沒有活著的理由。
就算當時為了麵子不殺,難保後麵不會出現一場意外大火,或者泛舟溺水而死。
氣急敗壞的孟冠先是拿著硯台狠狠的砸在桌子上,把桌子砸下來一角。然後用盡最大力氣的將手裏麵的硯台照著卓大山投出去。
別看卓大山胖,但是他身體很靈敏。戰場上的箭他都能躲過,何況是這一方硯台。
一個閃身就把東川節度使孟冠投過來的硯台躲了過去。
這使得東川節度使孟冠更生氣了,又拿起毛筆投擲過去,結果又被卓大山躲了過去。
陣亡的百姓們隻發放一半的撫恤金,發放二十五兩銀子。
另外關於軍隊的賞賜問題也是依照這個方法,隻發放少量的銀子,其餘的大部分以實物衝抵。
第三個問題就是關於祭祀的問題。
古語雲: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自己的地盤還不夠,兵馬還不夠不強壯。如果再不祭祀,自己的國家長久不了。
而祭祀就是為了給自己手下人一種精神上的認同感,讓他們認為現在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是光榮的,是偉大的,是足以被記錄進史書的。
曆史上那些大規模的戰爭或者是種族屠殺,從來都是打著高尚的名義進行的。
像西方那可笑的十字軍東征,就是把人們內心想要搶劫他人的貪欲說成是聖戰。
日本人當年對中國的入侵,大肆屠殺中國百姓被他們說成是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道義這個東西是一把雙刃劍,會使人受益,也會造成巨大的破壞。關鍵看人們怎麽去使用它。
自己現在就是在利用道義這個東西,讓手下的軍隊們認為我是烈風帝國的正統皇帝,幫助我消滅反賊,平定天下是正義的,是高尚的。
雖然我自己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我並不是烈風帝國皇室的成員。
不過一個沒有戰爭,穩定的國家是會讓百姓少死很多人的。
第四個商討的問題就是關於僰人的安置情況。
人口這個東西從來就是不嫌多的,我讓丞相夏輝擬定運糧問題,準備將靠近僰人地區的一部分糧食就近運送給他們。
並且允許他們從山裏麵搬下來,賜予他們土地和房子,讓他們可以安頓下來。派遣讀書人去教化他們,讓他們學會耕地和穿衣。
然後給予他們和漢人同等的政治地位,不把他們當成牲畜、野人來看。
畢竟自己以後的軍隊構成一定是複雜的,除了漢人還有南詔人。自己不可能搞什麽種族主義。
再者,以中華大地的傳統來說。皇帝是上天選中的人,也叫天子。
是代替蒼天管理世間萬民的,不論是漢人,南詔人,亦或是僰人,契丹人,高麗人。他們都是屬於上天的造物,都是應該歸上天選中之人管理,也就是天子管轄。
不得不說自己有時候真的佩服儒家這一套,成功的將皇權與神權綁定。
皇帝就是正統,皇帝就是天下百姓的信仰。
商討完會議之後,天色已經變黑了。
拉著丞相夏輝和嶽平川二人不讓他們走,讓廚師把飯菜做好送過來,和他們一起用餐。
由於自己的騎兵部隊長時間奔襲,人和馬都太過勞累。在得知成都城已經安全的消息後,沒有選擇今天進城,而是在原地駐紮下來進行休息。
大部隊在九天後也跟著陸續抵達了成都城。
緊隨著大部隊,與之一同過來的還有那位自稱九天玄女侍女的巫婆。
東川節度使孟冠雖然心裏麵早有準備,但是在得知我已經殺死西川軍節度使章俊傑,並吞並西川軍後還是非常害怕。
詢問手下麵的謀士們有什麽良策,可是這些人半天憋不出一個屁來。
氣的孟冠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使勁的用硯台砸桌子,把桌子砸的‘砰砰’響。
手底下的這些謀士還有武將們一個人都不敢動彈,連吞咽唾沫的動作都是慢慢的放到喉嚨裏麵,然後趕快用喉嚨抵住,再稍稍留出來一個小小的縫隙,讓唾沫慢慢滑落。
謀士們素來文雅,還能在這種情況下自由應對身體情況。
可是對於五大三粗,平常大大咧咧的武將們來說那就是災難了。
盡管武將卓大山盡力夾緊自己的屁股,可是管天管地,管不住拉屎放屁。
在東川節度使孟冠生氣的說出“你們連個屁都不如”的這句話後,早晨吃多了肉的武將卓大山再也憋不住了,一聲響屁直接炸滿了整個房間。
氣的孟冠臉都綠了,然後直接用拿著硯台的手指著卓大山:“來來來,卓大山,讓本節度使看看你跟這些屁比起來如何?”
被點了名的卓大山被迫走出隊列,一張臉比哭還難看的看著東川節度使孟冠。
但東川節度使孟冠完全不給他留情麵,直直的用眼睛盯著他,讓他說出個一二三!
如同剛才憋屁一樣,在經過一段時間思考之後。卓大山終於想出來一條改變眼前困境的計策。
興奮的他用自己的大嗓門大聲的叫了起來:“有了,有了。孟大人,末將想出來一條妙計!”
其實孟冠此時並不相信這個頭腦簡單的二貨會想出來什麽好主意,但是在場的這些花費重金養活的謀士們到現在還沒有想出來一個好計策。
本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東川節度使孟冠準許他說出自己的計謀。
卓大山語出驚人,直接說道:“孟大人,我們可以投降皇上啊!”
此言一出,在場的眾人紛紛呲著牙倒吸一口涼氣。
現場統一發出了‘滋——’的一聲。
大家心裏麵都在想這二傻子是不是喝酒把自己喝傻了,連這種餿主意都提了出來。
孟大人都對皇上的禦林軍動手了,這就是大不逆之罪,幾十個頭都不夠砍的。這皇帝又不是當初的傀儡皇帝,而是一個手裏麵有十來萬兵馬的皇帝。
人家不缺你這點兵!
在場的眾人誰都能投降,唯獨孟大人不能投降。不管是從皇帝威嚴來說,還是從吞並東川軍來說,孟大人投降之後都沒有活著的理由。
就算當時為了麵子不殺,難保後麵不會出現一場意外大火,或者泛舟溺水而死。
氣急敗壞的孟冠先是拿著硯台狠狠的砸在桌子上,把桌子砸下來一角。然後用盡最大力氣的將手裏麵的硯台照著卓大山投出去。
別看卓大山胖,但是他身體很靈敏。戰場上的箭他都能躲過,何況是這一方硯台。
一個閃身就把東川節度使孟冠投過來的硯台躲了過去。
這使得東川節度使孟冠更生氣了,又拿起毛筆投擲過去,結果又被卓大山躲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