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風帝國南方,
繼王仙芝率領農民軍攻陷京城開封之後,這裏又掀起了一場新的叛亂。
自春秋時期以來,齊國上卿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
後麵的曆代王朝都有樣學樣對鹽鐵這些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國家壟斷經營。
使其成為僅次於土地稅收的國家財政來源。
烈風帝國也不例外,鹽鐵專賣的利潤幾乎占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稅收有餘,成為了國家財政的命根子。
相較於鐵礦開采、冶煉、鍛造的麻煩,鹽這個東西製作起來完全就不需要什麽特別專業的技術和設備上的門檻。
甚至沒有啟動資金的要求。
你拿著瓢,隨便舀一瓢海水,曬幹了,就能製作出粗糙的鹽拿去賣錢。
簡直是億萬創業者心目中最好的創業項目。
而烈風帝國的鹽利大概在800%——900%之間。
也就是說一罐錢的成本,可以賣十塊錢,還不存在什麽競爭對手。
在這樣低門檻,暴利潤的誘惑下,一個古老的職業隨之誕生————私鹽販子。
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裏麵這樣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而販賣私鹽這個職業的利潤何止在三倍,那是八倍,九倍的天價利潤。
所以即使在麵臨最嚴厲的刑罰,但在這樣巨大的利潤之下,曆朝曆代的私鹽販子官府怎麽殺也殺不完。
以至於曆朝曆代的律例由最開始的販賣一石食鹽仗背逐漸演變為販賣一石食鹽死刑。
到後來律例甚至變為提供場地的倉庫房東處死,轄境內的地方官員罰俸撤職,上級官員罰俸一年。
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鹽幫隨之應運而生。
這些鹽幫一方麵要躲避朝廷的搜查,另一方麵互相之間還要黑吃黑,爭搶地盤,各種慘案不斷。
後來老太監發現這樣一味的禁止不是辦法,於是就一改之前曆朝曆代的策略。
將食鹽的售賣權分一部分出去,允許這些鹽幫合法的參與官府的鹽鐵專賣,再從這些鹽幫身上直接收稅。
這個方法不僅明麵上免除了百姓的鹽稅(其實轉嫁到食鹽的價格上),而且相當於官府吃肉,鹽幫喝湯。有效的緩解這些鹽幫與官府的矛盾。
落第之後寫下“衝天香陣透長安”的黃巢也是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本來落第之後他也放棄了再考取功名的想法,專心投入到食鹽的經營上麵。
可是自老太監死後,新執政的太監金禮和金信要給平定寧王叛亂的各軍發放賞錢。
直接開始與他們這些鹽幫爭搶利潤,加大對‘私鹽’的打擊力度,然後處以以高額的罰金。
這一舉動直接將鹽幫借私鹽當官鹽賣的收入斷掉,使得這些地方鹽幫與官府的矛盾越發尖銳。
而同意借私鹽當官鹽賣的黃巢家也被當地官府盯上。
縣令直接帶著一大堆捕快將黃巢家的倉庫查封,沒收裏麵所有的私鹽存貨,甚至連運貨的馬車都當成了贓物給沒生了。
鹽幫頭領黃巢為了免除刑罰立馬攜帶重金賄賂縣令。
可是縣令被上麵發了指標,要求他必須在年底湊夠賞錢,安撫地方軍隊。
看出黃巢家資頗多,於是就一直閉門不見。
而黃巢越是拿出更多的錢來賄賂,也就越加劇了縣令的貪心。
到後來惡向膽邊生,直接趁著黃巢不在家去賄知州府的時候,將他家裏麵的人全部抓了起來殺死,並把他的家產全部充公。
縣令因此成功解決了當地軍隊的賞錢問題,還因此賄賂了上級知府大人,讓知府大人對這件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黃巢迴家之後看到家破人亡的慘象,非常暴怒。
直接糾結手下的鹽幫小弟衝進縣衙將縣令亂刀砍死。
在古代造反的評定就是看殺不殺官,不殺官可能就是單純的民變性質,上麵會派一個官員安撫一下就好了。
但是如果把官給殺了,那朝廷就認定你是鐵了心的要造反了。
本來像黃巢這種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很容易就會被鎮壓。
可是因為王仙芝帶領農民軍攻破京城開封,進攻鄭縣。
太監金禮向天下各地發布勤王令,導致黃巢所在地方的兵力空虛。
再加上之前被處死的反賊田大力餘黨也有一部分逃難於此,所以黃巢的勢力迅速擴大,接連攻克州府。與西麵的王仙芝隔空唿應。
古往今來,但凡造反都是需要一個名頭來籠絡眾人。
這樣才能叫名正言順,才能讓手下的二五仔一條道跟著你走到黑。
而攻克京城開封的王仙芝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因為攻克了烈風帝國二百四十年來從未被攻破的首都,再加上擊敗了前來勤王平叛的兩位帝國名將嶽平川和王積朗。
一時間聲名大噪,附近的地痞流氓,盜匪山賊爭相來投。
為了聚集人氣,籠絡人心。農民軍首領王仙芝想到了一個非常厲害的稱號。
一個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地球無敵艦隊統帥,銀河係總司令,宇宙最高軍事指揮官的的職位————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
大意就是我王仙芝要給你們均田免糧,是烈風帝國所有軍隊的最高統帥。
當然,這隻是王仙芝跳梁小醜般的意淫。
真正對烈風帝國殺傷巨大的是那句“天補平均”。
因為對於烈風帝國這樣立國二百多年的老王朝來說,其內部土地兼並早已經非常嚴重。
大部分普通百姓或在自己的這一輩沒有了土地,或在上一輩或者上上一輩沒有了土地。
被迫一輩子都在給地主家種地,生下來的子子孫孫也都在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
民眾早已麻木,貪官汙吏橫行,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社會的階級矛盾已經臨近爆發的邊緣,就差一顆小火苗就能點燃。
繼王仙芝率領農民軍攻陷京城開封之後,這裏又掀起了一場新的叛亂。
自春秋時期以來,齊國上卿管仲改革推行“官山海”。
後麵的曆代王朝都有樣學樣對鹽鐵這些重要的戰略物資進行國家壟斷經營。
使其成為僅次於土地稅收的國家財政來源。
烈風帝國也不例外,鹽鐵專賣的利潤幾乎占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稅收有餘,成為了國家財政的命根子。
相較於鐵礦開采、冶煉、鍛造的麻煩,鹽這個東西製作起來完全就不需要什麽特別專業的技術和設備上的門檻。
甚至沒有啟動資金的要求。
你拿著瓢,隨便舀一瓢海水,曬幹了,就能製作出粗糙的鹽拿去賣錢。
簡直是億萬創業者心目中最好的創業項目。
而烈風帝國的鹽利大概在800%——900%之間。
也就是說一罐錢的成本,可以賣十塊錢,還不存在什麽競爭對手。
在這樣低門檻,暴利潤的誘惑下,一個古老的職業隨之誕生————私鹽販子。
偉大的哲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裏麵這樣說過: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而販賣私鹽這個職業的利潤何止在三倍,那是八倍,九倍的天價利潤。
所以即使在麵臨最嚴厲的刑罰,但在這樣巨大的利潤之下,曆朝曆代的私鹽販子官府怎麽殺也殺不完。
以至於曆朝曆代的律例由最開始的販賣一石食鹽仗背逐漸演變為販賣一石食鹽死刑。
到後來律例甚至變為提供場地的倉庫房東處死,轄境內的地方官員罰俸撤職,上級官員罰俸一年。
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有組織的犯罪集團————鹽幫隨之應運而生。
這些鹽幫一方麵要躲避朝廷的搜查,另一方麵互相之間還要黑吃黑,爭搶地盤,各種慘案不斷。
後來老太監發現這樣一味的禁止不是辦法,於是就一改之前曆朝曆代的策略。
將食鹽的售賣權分一部分出去,允許這些鹽幫合法的參與官府的鹽鐵專賣,再從這些鹽幫身上直接收稅。
這個方法不僅明麵上免除了百姓的鹽稅(其實轉嫁到食鹽的價格上),而且相當於官府吃肉,鹽幫喝湯。有效的緩解這些鹽幫與官府的矛盾。
落第之後寫下“衝天香陣透長安”的黃巢也是這些人其中的一員。
本來落第之後他也放棄了再考取功名的想法,專心投入到食鹽的經營上麵。
可是自老太監死後,新執政的太監金禮和金信要給平定寧王叛亂的各軍發放賞錢。
直接開始與他們這些鹽幫爭搶利潤,加大對‘私鹽’的打擊力度,然後處以以高額的罰金。
這一舉動直接將鹽幫借私鹽當官鹽賣的收入斷掉,使得這些地方鹽幫與官府的矛盾越發尖銳。
而同意借私鹽當官鹽賣的黃巢家也被當地官府盯上。
縣令直接帶著一大堆捕快將黃巢家的倉庫查封,沒收裏麵所有的私鹽存貨,甚至連運貨的馬車都當成了贓物給沒生了。
鹽幫頭領黃巢為了免除刑罰立馬攜帶重金賄賂縣令。
可是縣令被上麵發了指標,要求他必須在年底湊夠賞錢,安撫地方軍隊。
看出黃巢家資頗多,於是就一直閉門不見。
而黃巢越是拿出更多的錢來賄賂,也就越加劇了縣令的貪心。
到後來惡向膽邊生,直接趁著黃巢不在家去賄知州府的時候,將他家裏麵的人全部抓了起來殺死,並把他的家產全部充公。
縣令因此成功解決了當地軍隊的賞錢問題,還因此賄賂了上級知府大人,讓知府大人對這件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黃巢迴家之後看到家破人亡的慘象,非常暴怒。
直接糾結手下的鹽幫小弟衝進縣衙將縣令亂刀砍死。
在古代造反的評定就是看殺不殺官,不殺官可能就是單純的民變性質,上麵會派一個官員安撫一下就好了。
但是如果把官給殺了,那朝廷就認定你是鐵了心的要造反了。
本來像黃巢這種小規模的農民起義很容易就會被鎮壓。
可是因為王仙芝帶領農民軍攻破京城開封,進攻鄭縣。
太監金禮向天下各地發布勤王令,導致黃巢所在地方的兵力空虛。
再加上之前被處死的反賊田大力餘黨也有一部分逃難於此,所以黃巢的勢力迅速擴大,接連攻克州府。與西麵的王仙芝隔空唿應。
古往今來,但凡造反都是需要一個名頭來籠絡眾人。
這樣才能叫名正言順,才能讓手下的二五仔一條道跟著你走到黑。
而攻克京城開封的王仙芝也遇到了這個問題。
因為攻克了烈風帝國二百四十年來從未被攻破的首都,再加上擊敗了前來勤王平叛的兩位帝國名將嶽平川和王積朗。
一時間聲名大噪,附近的地痞流氓,盜匪山賊爭相來投。
為了聚集人氣,籠絡人心。農民軍首領王仙芝想到了一個非常厲害的稱號。
一個相當於天下兵馬大元帥,地球無敵艦隊統帥,銀河係總司令,宇宙最高軍事指揮官的的職位————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
大意就是我王仙芝要給你們均田免糧,是烈風帝國所有軍隊的最高統帥。
當然,這隻是王仙芝跳梁小醜般的意淫。
真正對烈風帝國殺傷巨大的是那句“天補平均”。
因為對於烈風帝國這樣立國二百多年的老王朝來說,其內部土地兼並早已經非常嚴重。
大部分普通百姓或在自己的這一輩沒有了土地,或在上一輩或者上上一輩沒有了土地。
被迫一輩子都在給地主家種地,生下來的子子孫孫也都在不斷的重複這個過程。
民眾早已麻木,貪官汙吏橫行,各種苛捐雜稅多如牛毛。
社會的階級矛盾已經臨近爆發的邊緣,就差一顆小火苗就能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