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金忠公公。”我看向他繼續說道:“第二,我們應該把潞州城的百姓全部送出城,然後將他們的物資分配給軍隊。”
老太監聽後感覺有些不妥,畢竟他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當年做的惡事贖罪,想要幫老百姓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給百姓謀福利。他自己並不是一個殘酷無情的人,太原那次主要是為了清理河東的貴族和地方世家大族,手下的人沒有章法,執行起來比較粗暴才導致那樣的結果。他拒絕了我的提議,認為把這些人趕出潞州城,這些人最終會被凍死的。
我繼續勸諫道:“恩師。現在不是太平時期。現在是戰爭時期,是兩軍打仗,是你死我活的時刻。如果此時表現仁慈可是會害了我們的!”
老太監還是沒有同意我的意見。
我繼續給他分析道:“按照目前的這個情況發展下去,我們手裏麵的不論是糧食還是木柴遲早會有用完的一天。當這些士兵們無法保證自己生存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像今天去搶劫潞州百姓手裏麵的棉衣一樣去搶劫潞州老百姓手裏麵的糧食和木柴。如果老百姓拒絕的話,習慣用武器說話不習慣用嘴說話的的士兵們一定會把屠刀對準這些人的。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蓖,到時候肯定會比讓他們出城死的人更多!”
老太監終於被說動了,同意了我的意見。
於是下令將潞州所有百姓驅逐出城,同時派遣軍隊在城牆附近加強防禦,防止敵人偷襲。
潞州城內一片哀聲哉道,很多百姓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家園,故意拖延著不走。‘義禮信’三位公公打仗不行,可是欺負老百姓那可是很在行的。將不願意搬走了老百姓直接扒光了衣服讓他們站到屋子外麵,同意搬走了就迴來穿衣服,不同意搬走就等著被凍死。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凍了不到五分鍾都紛紛衝進房間開始穿衣服並答應搬走。幾個骨頭硬、嘴強的也沒有撐過十分鍾。
百姓搬是答應搬了,可是搬家的速度慢的讓人不敢恭維。三天才搬走兩千多人。讓老太監答應的讓潞州城的地方軍隊可以有暖和地方住的命令沒有被很好執行。這些地方軍開始聚集起來抗議說朝廷言而無信,似乎有兵變的苗頭。
老太監給‘義禮信’三位幹兒子下達死命令要求三天內必須把潞州城的百姓搬出城去,不然就砍他們三個人的頭。
這是他們幹爹這段時間來第一次對他們發火,聯想到之前他們幹爹發火的樣子,三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於是直接帶著軍隊使用暴力手段,挨家挨戶的開始把人給趕出去,強行命令他們搬家。後來看這個方法太慢,照這樣三天內可能還完不成任務。於是不挨家挨戶的趕了,而是派兵把一條一條街道包圍起來,告訴他們半天內搬不走士兵直接衝進去殺人。
潞州城的百姓非常恐懼,也不再大包小包的收拾了,自己帶上身上值錢的物件開始走出街道表示搬走。
後來潞州南門這邊擁擠的百姓太多,一時間出不去太多人,於是‘義禮信’三位公公又讓一部分人先迴去住,等後麵再搬。
不知道崔耀祖是不是出於仁義,並沒有趁這個機會進攻潞州城。潞州城的老百姓陸陸續續的通過南門向外撤退。
到了後麵幾天,有一些之前因為潞州南門太擁擠讓先迴家的百姓整理好家裏的大部分東西。全家人大包小包的背著東西向南門走去,但是這讓本來就沒有開多大門縫的南門疏散速度變得更加慢。在城牆上看到這一幕的‘義禮信’三位公公非常生氣,直接命令看守南門的士兵去把東西給搶過來,老百姓不願意,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官兵強行搶奪老百姓不願意,拽著在地上滑了很久都沒有搶過來。他的妻女也跟著過來幫忙拉扯。潞州南門的疏散速度變得更慢了。
帶隊的百夫長看著城牆上三位公公的臉色越來越黑,害怕責罰,知道得罪這三位火閻王的下場。直接推開拖拽老百姓的士兵,拔出佩刀,一刀將麵前的這個老百姓和他的妻女砍死。
周圍百姓嚇得都想要逃迴城裏,但是刀子已經見紅了怎麽可能收迴去。這名百夫長追上一部分向城裏逃跑的百姓把他們砍死,然後警告他們趕緊跑迴來向城外疏散,如果繼續向城內跑,別怪他不客氣。
潞州南門的百姓發現向城外跑去是安全的,於是開始紛紛向城外跑去。
看到這個百夫長的方法這麽有用,‘義禮信’三位公公互相對視了一眼,嘴角陰險的笑了起來。
調集了一支軍隊直接在這次百姓後麵開殺,一時間攜帶沉重物資的百姓紛紛丟棄身上的負擔,開始向潞州南門瘋狂跑去。潞州南門本來隻有四個人的縫隙,現在被驚慌失措的百姓活活衝開。
潞州百姓的疏散計劃一天就完了。
城內的十幾萬地方軍隊歡歡喜喜的住進暖和的房子裏麵,烤著火盆裏麵的炭火,穿上厚厚的棉衣。
高唿“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太監看到‘義禮信’三位幹兒子辦事效率這麽高,也對他們進行口頭鼓勵,表達自己的欣慰之情。
‘義禮信’三位公公得到幹爹的表揚後晚上美美的吃上一頓,高興點喝醉了過去。
隻有我望著潞州南門下麵那一具具屍體原地發呆。
可自己又能怪誰呢?
這個提議本來就是自己提出來的,犧牲潞州百姓來救濟守城軍隊,保證城內守軍的戰鬥力和軍心。
原本隻是想先把潞州城的百姓先搬走,為潞州城的守軍騰地方。讓他們等到大戰結束再迴來,這樣也能保證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後麵不被軍隊搶劫。但是沒有想到‘義禮信’那三個來自地獄的劊子手竟然如此粗暴,為了盡快疏散潞州百姓,竟然把屠刀對準了這些人。
老太監聽後感覺有些不妥,畢竟他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當年做的惡事贖罪,想要幫老百姓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給百姓謀福利。他自己並不是一個殘酷無情的人,太原那次主要是為了清理河東的貴族和地方世家大族,手下的人沒有章法,執行起來比較粗暴才導致那樣的結果。他拒絕了我的提議,認為把這些人趕出潞州城,這些人最終會被凍死的。
我繼續勸諫道:“恩師。現在不是太平時期。現在是戰爭時期,是兩軍打仗,是你死我活的時刻。如果此時表現仁慈可是會害了我們的!”
老太監還是沒有同意我的意見。
我繼續給他分析道:“按照目前的這個情況發展下去,我們手裏麵的不論是糧食還是木柴遲早會有用完的一天。當這些士兵們無法保證自己生存的情況下,他們就會像今天去搶劫潞州百姓手裏麵的棉衣一樣去搶劫潞州老百姓手裏麵的糧食和木柴。如果老百姓拒絕的話,習慣用武器說話不習慣用嘴說話的的士兵們一定會把屠刀對準這些人的。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蓖,到時候肯定會比讓他們出城死的人更多!”
老太監終於被說動了,同意了我的意見。
於是下令將潞州所有百姓驅逐出城,同時派遣軍隊在城牆附近加強防禦,防止敵人偷襲。
潞州城內一片哀聲哉道,很多百姓都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家園,故意拖延著不走。‘義禮信’三位公公打仗不行,可是欺負老百姓那可是很在行的。將不願意搬走了老百姓直接扒光了衣服讓他們站到屋子外麵,同意搬走了就迴來穿衣服,不同意搬走就等著被凍死。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凍了不到五分鍾都紛紛衝進房間開始穿衣服並答應搬走。幾個骨頭硬、嘴強的也沒有撐過十分鍾。
百姓搬是答應搬了,可是搬家的速度慢的讓人不敢恭維。三天才搬走兩千多人。讓老太監答應的讓潞州城的地方軍隊可以有暖和地方住的命令沒有被很好執行。這些地方軍開始聚集起來抗議說朝廷言而無信,似乎有兵變的苗頭。
老太監給‘義禮信’三位幹兒子下達死命令要求三天內必須把潞州城的百姓搬出城去,不然就砍他們三個人的頭。
這是他們幹爹這段時間來第一次對他們發火,聯想到之前他們幹爹發火的樣子,三人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於是直接帶著軍隊使用暴力手段,挨家挨戶的開始把人給趕出去,強行命令他們搬家。後來看這個方法太慢,照這樣三天內可能還完不成任務。於是不挨家挨戶的趕了,而是派兵把一條一條街道包圍起來,告訴他們半天內搬不走士兵直接衝進去殺人。
潞州城的百姓非常恐懼,也不再大包小包的收拾了,自己帶上身上值錢的物件開始走出街道表示搬走。
後來潞州南門這邊擁擠的百姓太多,一時間出不去太多人,於是‘義禮信’三位公公又讓一部分人先迴去住,等後麵再搬。
不知道崔耀祖是不是出於仁義,並沒有趁這個機會進攻潞州城。潞州城的老百姓陸陸續續的通過南門向外撤退。
到了後麵幾天,有一些之前因為潞州南門太擁擠讓先迴家的百姓整理好家裏的大部分東西。全家人大包小包的背著東西向南門走去,但是這讓本來就沒有開多大門縫的南門疏散速度變得更加慢。在城牆上看到這一幕的‘義禮信’三位公公非常生氣,直接命令看守南門的士兵去把東西給搶過來,老百姓不願意,跪在地上苦苦哀求。
官兵強行搶奪老百姓不願意,拽著在地上滑了很久都沒有搶過來。他的妻女也跟著過來幫忙拉扯。潞州南門的疏散速度變得更慢了。
帶隊的百夫長看著城牆上三位公公的臉色越來越黑,害怕責罰,知道得罪這三位火閻王的下場。直接推開拖拽老百姓的士兵,拔出佩刀,一刀將麵前的這個老百姓和他的妻女砍死。
周圍百姓嚇得都想要逃迴城裏,但是刀子已經見紅了怎麽可能收迴去。這名百夫長追上一部分向城裏逃跑的百姓把他們砍死,然後警告他們趕緊跑迴來向城外疏散,如果繼續向城內跑,別怪他不客氣。
潞州南門的百姓發現向城外跑去是安全的,於是開始紛紛向城外跑去。
看到這個百夫長的方法這麽有用,‘義禮信’三位公公互相對視了一眼,嘴角陰險的笑了起來。
調集了一支軍隊直接在這次百姓後麵開殺,一時間攜帶沉重物資的百姓紛紛丟棄身上的負擔,開始向潞州南門瘋狂跑去。潞州南門本來隻有四個人的縫隙,現在被驚慌失措的百姓活活衝開。
潞州百姓的疏散計劃一天就完了。
城內的十幾萬地方軍隊歡歡喜喜的住進暖和的房子裏麵,烤著火盆裏麵的炭火,穿上厚厚的棉衣。
高唿“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太監看到‘義禮信’三位幹兒子辦事效率這麽高,也對他們進行口頭鼓勵,表達自己的欣慰之情。
‘義禮信’三位公公得到幹爹的表揚後晚上美美的吃上一頓,高興點喝醉了過去。
隻有我望著潞州南門下麵那一具具屍體原地發呆。
可自己又能怪誰呢?
這個提議本來就是自己提出來的,犧牲潞州百姓來救濟守城軍隊,保證城內守軍的戰鬥力和軍心。
原本隻是想先把潞州城的百姓先搬走,為潞州城的守軍騰地方。讓他們等到大戰結束再迴來,這樣也能保證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後麵不被軍隊搶劫。但是沒有想到‘義禮信’那三個來自地獄的劊子手竟然如此粗暴,為了盡快疏散潞州百姓,竟然把屠刀對準了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