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一切,隻為柳葉的喜宴做好準備!
大唐:每天簽到,獎勵太多了 作者:水果抹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聊著聊著李泰也過來了,看著那張髒兮兮的小胖臉,柳葉忍不住笑出聲來。
“越王殿下,怎麽搞成這個樣子?”
李泰低著頭不說話。
之前他雖然對柳葉有些畏懼,但心底裏還是有些瞧不上柳葉的。
這年頭,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某一個人的最大成就。
看看朝中的那些官員就知道,基本上沒什麽寒門子弟。
至於連‘門’都算不上的普通百姓,那更是連一個都沒有。
五姓七望之所以強大,一部分源於他們本身的實力,更多的卻是在他們家鄉的聲望。
簡單的說,若是朝廷想動五姓七望,除了要掂量掂量他們本身的底蘊之外,還要看他們家鄉老百姓的態度。
若是當地的老百姓不願意,朝廷還偏偏動了他們,那些老百姓自然是二話不說,直接就反他娘的!
之前李泰覺得柳葉這個永陽坊出身的人,沒有什麽根基可言。
畢竟永陽坊是整個長安城中出了名的貧民窟,這裏的百姓往前倒好幾輩人,都沒幾個有出息的。
可真正到了這裏,李泰才發現,柳葉在永陽坊的唿聲實在是太高了!
在這裏,柳葉說的話比聖旨還好用!
聖旨執行下來還要打幾分折扣,而柳葉說出來的話自然要毫不猶豫,而且要加倍的努力!
在軍糧的製作上,隻要知道流程,並不算太難。
無非是收購糧食之後,再進行加工罷了。
即便如此,永陽坊的百姓,也付出了極大的辛苦。
看著連老婦人和孩子,都齊齊上陣的場麵,李泰忍不住打心裏膽寒!
若是柳葉看自己不順眼,隨隨便便透露一點口風,說不準永陽坊的這些人,就真敢偷偷把自己給滅掉!
他覺得,柳葉已經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人了。
不誇張的說,整個永陽坊的人都能夠被稱之為柳葉的家臣!
相比之下,就算擁有王爵的爵位,所能挑選的家臣部曲,也不過是八百人罷了...
見李泰低著頭不說話,柳葉輕輕一笑,倒也沒說別的。
他讓李泰來到永陽坊的目的之一,其實就是為了讓他見識見識,什麽叫做人民群眾的海洋!
這是彰顯實力的一種手段!
既然已經見識到了,那麽李泰以後也會多一些顧忌。
至少,不會明裏暗裏的,給柳家的產業使絆子。
雖說他從未針對過柳葉...
“你們兩個去忙吧,這裏用不著你們了!”
柳葉衝著李承乾擺了擺手。
李承乾衝他擠了擠眼睛,拉著滿肚子心事的李泰又去作坊幫忙了。
柳葉讓劉全,沏了一壺茶。
又去馬車裏,取了幾樣家裏廚房製作的小點心。
“老叔公,坊裏頭您的輩分最高,威望也最大,就全交托給您了!”
既然是要擺喜宴,自然不能忘記老家的鄉親們。
說是大操大辦,打算把朝中那些大人物全都叫齊。
實際上,柳葉還真沒把他們當迴事。
除了交好的那幾個之外,剩下的都可有可無。
因此,柳葉特意把喜宴的地點選擇在永陽坊!
老叔公輕輕拍了拍柳葉的手,神情極其感慨。
“你這孩子從小就知冷知熱...”
“其實犯不著,為了鄉親們,特意把喜宴辦在咱們這兒!”
“你認識的大人物多,家裏也是開酒肆的,何必讓那些大人物多跑十幾裏的路?”
老叔公這輩子雖然沒經曆過什麽大風大浪,但是歲數擺在這裏。
什麽事情,都能一眼看透!
他當然知道柳葉之所以想要把喜宴擺在永陽坊,完全就是為了鄉親們考慮。
姑且不說鄉親們能在喜宴上賺多少錢,至少能讓這個偏僻的坊市,入得那些大人物的法眼。
但凡有一兩個,能為他們在朝中說幾句好話,鄉親們都能受用無窮!
柳葉嗬嗬一笑。
他本來就是一個鄉土情節很重的人。
“老叔公多慮了,雖然我現在住在皇城根,但也知道自己從小是吃什麽飯長大的!”
老叔公歎了一口氣,又點了點頭。
“你有心了...”
“把軍糧的產業放在永陽坊,鄉親們已經吃喝不愁,若是能讓一些大人物,多看看咱們,鄉親們就能過得更好!”
“旁的事情你不用考慮,老頭子我就算豁出命去,也保證把你的喜宴辦得風風光光!”
柳葉拱了拱手。
“那就有勞老叔公了!”
“這幾日把劉全留在坊裏,聽老叔公差遣!”
“需要什麽花銷,您直接跟他說就行!”
其實,倒也沒什麽需要準備的。
關於喜宴上的陳設布置,還有一應用品,侯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在這件事上,侯家比柳家積極的多。
侯君集鬼精鬼精的,當然要抓緊機會,抱住這顆大粗腿!
他在朝中的根基淺薄。
若是能借助柳葉的關係,未必不能成為軍中大佬。
真正需要永陽坊鄉親們做的,無非是打掃打掃衛生。
連酒菜都不需要他們準備。
因此老叔公很清楚,柳葉純粹是為了給永陽坊一個崛起的機會!
說幹就幹!
柳葉離開之後,整個永陽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掃除行動!
老叔公一聲令下!
為此連軍糧的事情都擱置了!
他們才懶得管朝廷的大軍會不會餓肚子,柳家小郎君的喜宴辦得風光,比他們的命都重要!
老頭老太太齊齊上陣!
除了月子裏的娃,全都拎著掃帚上街!
坊市裏的狗隨地大小便,愣是讓坊裏的年輕後生,攆出去四裏地!
清掃完之後,主幹道像被犁過一遍似的,硬生生下沉了半寸多!
一切,隻為柳葉的喜宴做好準備!
整整一天時間,等永陽坊的鄉親們,打掃完衛生之後。
一個身型高大,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帶著一個麵白無須的老頭,來到永陽坊。
眼瞅著坊門都要關了,兩人還是執意要進來。
在坊正的白眼裏,兩人大搖大擺的來到主幹道,對著周圍的民居品頭論足。
李二穿著一件青衣,像個教書先生。
他一邊往坊市深處走,一邊對身後的張阿難道:“朕還是頭一次,來到這永陽坊!”
“這等偏僻之地,竟然比毗鄰皇宮的興道坊,還要幹淨幾分!”
“越王殿下,怎麽搞成這個樣子?”
李泰低著頭不說話。
之前他雖然對柳葉有些畏懼,但心底裏還是有些瞧不上柳葉的。
這年頭,出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決定了某一個人的最大成就。
看看朝中的那些官員就知道,基本上沒什麽寒門子弟。
至於連‘門’都算不上的普通百姓,那更是連一個都沒有。
五姓七望之所以強大,一部分源於他們本身的實力,更多的卻是在他們家鄉的聲望。
簡單的說,若是朝廷想動五姓七望,除了要掂量掂量他們本身的底蘊之外,還要看他們家鄉老百姓的態度。
若是當地的老百姓不願意,朝廷還偏偏動了他們,那些老百姓自然是二話不說,直接就反他娘的!
之前李泰覺得柳葉這個永陽坊出身的人,沒有什麽根基可言。
畢竟永陽坊是整個長安城中出了名的貧民窟,這裏的百姓往前倒好幾輩人,都沒幾個有出息的。
可真正到了這裏,李泰才發現,柳葉在永陽坊的唿聲實在是太高了!
在這裏,柳葉說的話比聖旨還好用!
聖旨執行下來還要打幾分折扣,而柳葉說出來的話自然要毫不猶豫,而且要加倍的努力!
在軍糧的製作上,隻要知道流程,並不算太難。
無非是收購糧食之後,再進行加工罷了。
即便如此,永陽坊的百姓,也付出了極大的辛苦。
看著連老婦人和孩子,都齊齊上陣的場麵,李泰忍不住打心裏膽寒!
若是柳葉看自己不順眼,隨隨便便透露一點口風,說不準永陽坊的這些人,就真敢偷偷把自己給滅掉!
他覺得,柳葉已經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人了。
不誇張的說,整個永陽坊的人都能夠被稱之為柳葉的家臣!
相比之下,就算擁有王爵的爵位,所能挑選的家臣部曲,也不過是八百人罷了...
見李泰低著頭不說話,柳葉輕輕一笑,倒也沒說別的。
他讓李泰來到永陽坊的目的之一,其實就是為了讓他見識見識,什麽叫做人民群眾的海洋!
這是彰顯實力的一種手段!
既然已經見識到了,那麽李泰以後也會多一些顧忌。
至少,不會明裏暗裏的,給柳家的產業使絆子。
雖說他從未針對過柳葉...
“你們兩個去忙吧,這裏用不著你們了!”
柳葉衝著李承乾擺了擺手。
李承乾衝他擠了擠眼睛,拉著滿肚子心事的李泰又去作坊幫忙了。
柳葉讓劉全,沏了一壺茶。
又去馬車裏,取了幾樣家裏廚房製作的小點心。
“老叔公,坊裏頭您的輩分最高,威望也最大,就全交托給您了!”
既然是要擺喜宴,自然不能忘記老家的鄉親們。
說是大操大辦,打算把朝中那些大人物全都叫齊。
實際上,柳葉還真沒把他們當迴事。
除了交好的那幾個之外,剩下的都可有可無。
因此,柳葉特意把喜宴的地點選擇在永陽坊!
老叔公輕輕拍了拍柳葉的手,神情極其感慨。
“你這孩子從小就知冷知熱...”
“其實犯不著,為了鄉親們,特意把喜宴辦在咱們這兒!”
“你認識的大人物多,家裏也是開酒肆的,何必讓那些大人物多跑十幾裏的路?”
老叔公這輩子雖然沒經曆過什麽大風大浪,但是歲數擺在這裏。
什麽事情,都能一眼看透!
他當然知道柳葉之所以想要把喜宴擺在永陽坊,完全就是為了鄉親們考慮。
姑且不說鄉親們能在喜宴上賺多少錢,至少能讓這個偏僻的坊市,入得那些大人物的法眼。
但凡有一兩個,能為他們在朝中說幾句好話,鄉親們都能受用無窮!
柳葉嗬嗬一笑。
他本來就是一個鄉土情節很重的人。
“老叔公多慮了,雖然我現在住在皇城根,但也知道自己從小是吃什麽飯長大的!”
老叔公歎了一口氣,又點了點頭。
“你有心了...”
“把軍糧的產業放在永陽坊,鄉親們已經吃喝不愁,若是能讓一些大人物,多看看咱們,鄉親們就能過得更好!”
“旁的事情你不用考慮,老頭子我就算豁出命去,也保證把你的喜宴辦得風風光光!”
柳葉拱了拱手。
“那就有勞老叔公了!”
“這幾日把劉全留在坊裏,聽老叔公差遣!”
“需要什麽花銷,您直接跟他說就行!”
其實,倒也沒什麽需要準備的。
關於喜宴上的陳設布置,還有一應用品,侯家早就已經準備好了!
在這件事上,侯家比柳家積極的多。
侯君集鬼精鬼精的,當然要抓緊機會,抱住這顆大粗腿!
他在朝中的根基淺薄。
若是能借助柳葉的關係,未必不能成為軍中大佬。
真正需要永陽坊鄉親們做的,無非是打掃打掃衛生。
連酒菜都不需要他們準備。
因此老叔公很清楚,柳葉純粹是為了給永陽坊一個崛起的機會!
說幹就幹!
柳葉離開之後,整個永陽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掃除行動!
老叔公一聲令下!
為此連軍糧的事情都擱置了!
他們才懶得管朝廷的大軍會不會餓肚子,柳家小郎君的喜宴辦得風光,比他們的命都重要!
老頭老太太齊齊上陣!
除了月子裏的娃,全都拎著掃帚上街!
坊市裏的狗隨地大小便,愣是讓坊裏的年輕後生,攆出去四裏地!
清掃完之後,主幹道像被犁過一遍似的,硬生生下沉了半寸多!
一切,隻為柳葉的喜宴做好準備!
整整一天時間,等永陽坊的鄉親們,打掃完衛生之後。
一個身型高大,三十歲上下的男子,帶著一個麵白無須的老頭,來到永陽坊。
眼瞅著坊門都要關了,兩人還是執意要進來。
在坊正的白眼裏,兩人大搖大擺的來到主幹道,對著周圍的民居品頭論足。
李二穿著一件青衣,像個教書先生。
他一邊往坊市深處走,一邊對身後的張阿難道:“朕還是頭一次,來到這永陽坊!”
“這等偏僻之地,竟然比毗鄰皇宮的興道坊,還要幹淨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