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6~25論述中風、雜十二症病證名。


    指十二種原因不同的症病。《中藏經》:“症有勞、氣、冷、熱、虛、實、風、濕、食、藥、思、憂之十二名也。”


    指婦科的十二種經帶病證。


    《備急千金要方·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第三》:“何謂十二症?是所下之物,一曰狀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膿痂,六曰如豆汁,七曰如葵羹,八曰如凝血,九曰如清血,血似水,十曰如米泔,十一曰如月浣,乍前乍卻,十二曰經度不應期也。”


    十七椎穴經外穴名。


    出《千金翼方》。


    在第五腰椎棘突下方。


    主治轉胞,腰痛等。


    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鍾。病、高分子癰等;卷26~28係針灸;卷29~30為禁經,其中雖有禁咒之術,但亦不乏心理療法內容。


    《千金翼方》係統論述了傷寒六經辨證、內科雜病、外科瘡腫、診病察色,辨別陰陽表裏虛實以及治療技術等方麵,都提供了寶貴經驗。


    其書分為:婦人方上178方。


    (婦人方中)200方。


    (婦人方下)127方。


    (少小嬰孺方上82方少小嬰孺方下)242方。


    (七竅病上)217方。


    (七竅病下)223方。


    (風毒腳氣)67方。


    (諸風)60方。


    (傷寒上)99方


    …………


    手心,手心經外穴名。


    《千金要方》:“鬼魅灸入發一寸百壯,又灸間使、手心各五十壯。”《千金翼方》稱:“灸黃法,手心中灸七壯。”


    現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謂此穴位於手掌正中央。


    主治黃疸,百日咳,小兒疳疾,口腔炎,高血壓,指端知覺異常,癔病,精神分裂症等。直刺0.3-0.5寸。


    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鍾。


    手足髓孔,手足髓孔經外穴名。


    天牖,天牖經穴名。


    出《素問·氣穴論》。別名天聽。屬手少陽三焦經。


    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後方直下,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後緣;或於天容穴與天柱穴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頭衝,頭衝經穴別名。出《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作頸衝,並曰:“一名臂臑。”


    後世將此穴作為臂臑穴之又名。


    《千金方》,《千金方》書名。統指《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燥濕痔,燥濕痔病名。指肛門周圍所生之贅生物,出《千金翼方》卷二四。


    有:“燥濕痔,痔有雌雄者。”相當於外痔。


    足陽明穴,足陽明穴經外穴名。


    據《千金翼方》灸煨退風半身不遂法載,穴在“足拇指奇三寸。”


    奇,指奇縫。


    即在足背,當一、二趾趾縫端直上3寸處。


    一說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針灸經外奇穴圖譜》)。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灸5-10分鍾。


    啞門,啞門經穴名。《素問·氣穴論》:“名喑門。”


    《千金翼方》,又作瘂症,近作啞門。


    別名舌橫、舌厭,屬督脈。


    督脈、陽維之會,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一頸椎下。


    布有第三枕神經和枕動、靜脈分支。主治暴暴喑,失語,頭痛,項強,脊強反折,聾啞,癲癇,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腦發育不全,腦性癱瘓等。


    直刺0.5-1寸,禁深刺。


    眼暗,眼暗證名。


    係指眼目昏暗的證候,見《千金翼方》卷十一,又名眼闇,也即目昏。


    眼闇,眼闇證名。


    出《千金翼方》卷十一,同眼暗,也即目昏。


    陽維,陽維陽維脈,經外穴名。


    《千金翼方》:“耳風聾雷鳴,灸陽維五十壯。


    在耳後,引耳令前,弦弦筋上是。”


    在耳廓根部,用手拉耳向前時,當耳根後出現的弦筋上是穴。


    主治耳鳴,耳聾。直刺0.1-0.2寸。


    陽澤,陽澤經穴別名。出《千金翼方》,即曲池。


    掖門,掖門經外穴名。


    《千金要方》:“掖門在掖下攢毛中一寸,名太陽陰,一名掖間,灸五十壯,主風。”


    《千金翼方》作腋門。在腋中線上,腋窩下1寸處,主治諸風驚妄,呃逆,狐臭,瘰鬁等,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鍾,經穴別穴,即液門。


    月忌。月忌古代針灸宜忌說之一。


    見《千金翼方》,將十二月配屬十二地支,按其變化推算血忌日、血支日、月厭日、四激日、月殺日、月刑日、六(月)害日等。據以避忌針灸。


    膝外,膝外經外穴名。


    《千金翼方》:“鬁瘍灸法……五月五日午時,灸膝外屈腳當紋頭,隨年壯兩處灸,一時下火,不得轉動。”


    《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為經外穴,名膝外,定位在膝橫紋外側端,股二頭肌前緣處,灸治鬁瘍。


    膝下,膝下經外穴名。


    《千金翼方》:“治轉筋經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橫筋上三壯。”近代《針灸經外奇穴圖譜》列作經外穴,定位在髕骨尖下緣髕韌帶處。


    下極俞,下極俞經外穴名。


    出《千金翼方》。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三腰椎棘突下。


    主治腹痛,泄瀉,腰痛;及膀胱炎,腸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鍾。


    孤尿刺,狐尿刺病名,接觸昆蟲分泌物等引致之皮膚疹瘡等病者。


    出《千金翼方》卷二十,又名狐狸刺。


    孫氏雲:“凡諸螳螂之類,盛暑之時,多有孕育,著諸物上,必有精汁,其汁乾久必有毒,人手觸之,……則成其疾,名曰狐尿刺,日夜磣痛,不失眠睡。”


    證見初起皮膚幹燥,起紅紫色疹斑,腫脹焮痛,甚則潰爛成瘡,膿水淋漓,治宜清熱解毒,內服黃連解毒湯,外用蒲公英搗汁塗貼,或以蒲公英根煎湯溫洗局部。相當於接觸性皮炎。


    忌穴,忌穴某一時日不能施行針灸的穴位。


    古代有針灸擇日之說,認為某日時宜針灸,或不宜針灸,或某部忌針灸,《千金翼方》針灸宜忌:“既得吉辰,當知忌穴”,即指此。


    頸中,頸中經穴別名,出《千金翼方》,即臂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敵至尊書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劍落酒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劍落酒歌並收藏無敵至尊書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