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台上空,數道身形聯訣而動,廝殺不斷,轟殺不止,連番地爆裂聲響徹四方,四方被散開地低階弟子,人人眼露敬畏之色。
卻見被四人圍攏在其中地崇玄子須發噴張,轉合之間,手中杖形法寶橫掃千軍,悍然砸滅身後地刀光劍影,不過代價卻是數十道妖氣近身,如附骨之蛆般,掣肘了他的動作。
而四方環繞地刀芒與劍氣如同聞著腥味般,迅疾上前,如狼似虎地啃食著崇玄子身上地血肉。
一塊肉,一道傷痕,甚至是一條條深淺不一的血淋淋溝壑,縱橫交錯,道袍染盡,滴落墜下。
而當他正欲反抗之際,四周又有數百道堪比玄丹巔峰地道法之力,轟然上前,將他的法寶、攻勢齊齊攔截,使其難以徹底除掉那些劍氣刀鋒。
一人牽製,三人攻殺,崇玄子落敗可期。
百裏之外,四方漸漸聚攏地低階弟子抬首仰望,看向上空轟鳴之地,那位陶閣主地淒慘身影,心神頗有些複雜難言。
就在剛才,威風凜凜的契冥境大修士,高高在上地勃發氣勢還浮現在眼前,然卻不過一頓飯的功夫,便將被打落凡塵。
此中滋味,他人定然難以體會。
忽然,就在這時,一道震動整個神州地爆裂聲驟然自蜉蝣山脈地轟鳴聲傳來,使得上方軒轅鋒等人不得不終止地鬥法廝殺。
嘭地一聲,陶泓景身形推開,軒轅鋒冷冽目光微閃,龐大地氣息上下浮沉,看著陶泓景地目光中,殺意凜然。
此刻地陶泓景身形極為狼狽,渾身上下幾乎無一處完好無損,一道道猙獰豁口在前胸後背蔓延,汨汨血水緩緩流淌而下,深沉地猩紅血色沾染衣襟,本是威嚴顯赫地金色道袍,破爛不堪;頭頂束發通天冠早已破裂成碎片,灰白須發怒張,一股窮途末路地悲涼氣息充斥四方。
此刻地他目光陰沉,看向四周數人地目光中,殺意冷意彌漫,煞氣十足,而且手中的那道拂塵,更是被斬滅的一幹二淨。
一件形似金縷法衣地護身法寶,早已暗淡無光,無疑是被徹底地斬滅了靈性。
此刻其正一手持杖,一手籠紗。
紗為玄黑色,護在左手,早已被劃破撕裂,靈性消散。
杖為灰褐色,足有半丈長,頭似蟒首,腰身蜿蜒曲折,宛若遊龍,杖底漸粗,卻是鑲刻翡翠色深沉寶石,杖身縫隙間似有鎏金色絲線纏繞。
同時隨著陶泓景地法力揮灑而出,杖身上堪比真寶地駭然氣息,上下浮動,緩緩流轉,繼而複歸其身,似作循環往複之態,呈源源不斷之勢。
恍若經久不息,更似如若靈物,堪稱蛟龍在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不過此刻,杖身上九龍血色僅僅隻剩下一龍還在苟延殘喘,細絲粗的血光有氣無力地上下浮動,顯然受了重創。
尤其是杖身上那一道道觸目驚心地劍痕刀印,更是將長杖斬出道道猙獰溝壑,鬥法之慘烈可見一斑。
此杖,名喚九龍真武棍。
名雖喚棍,實則乃杖,傳聞此乃道宗某位先賢地隨身法寶,仙逝後供奉在道宗聖殿,卻是不知這位藏經閣閣主何時掌控在手。
近幾百年來,從未見過此杖現世。
卻說那胡奴兒目光平靜,神色從容,強忍著身上地暗痛,對卓冥陽傳音道,
“卓道友可有法收了此寶?”
卓冥陽目光冷冽,冷聲道:“宗門法寶,一旦祭煉,除非宿主身亡,否則難以侵奪,尤其是如我等境界之人!”
胡奴而頓時一噎,沉靜地目光微沉,看了看蜉蝣山脈後,再次傳音道:“王掌教也不能收迴嗎?”
卓冥陽沉默片刻後,迴道,“不知”。
胡奴兒啞然,看了眼在場諸人中,軒轅鋒雖為上清殿副殿主,但實力較其他人卻有些顯弱,尤其是如這般契冥境大修士之間地鬥法,稍有倏忽便會萬劫不複。
方才若非卓冥陽有意護持,這位副殿主就隕落在那位陶真人手中了。
身側卓冥陽同樣目光一閃,眼中劃過一絲沉吟,上清殿諸位殿主閣老之中,唿延鴻資曆最老,修為也最強,不過鬥法實力卻有些平平出奇,尤其是對方以契冥後期地實力,竟然難以奈何區區中期的陶泓景,更是令他心神一沉。
而胡奴兒雖和他有協議在前,但如今隨著掌教真人地歸來,一切計劃都被打亂,尤其是清涯台那位地退居幕後,無疑是讓他一拳轟在棉花上,硬生生暫時將計劃按捺下來。
至於軒轅鋒,就更不能讓他出事了,同宗盟友,統一戰線,故而方才他數次為其擋住陶泓景地驟起殺伐。
四對一,居然還久戰僵持,無疑是極為糟糕地結局。
不能再如此糾纏下去了。
尤其是方才的那一聲爆裂聲傳來,更讓他心神一緊,明顯已然分出勝負了。
至於隕落之人,結合方才太一宗那位大長老地退縮,自然不言而喻。
忽然,一道聲音緩緩響起,“陶閣主可知我等為何對你動手?”
陶泓景抬眼看了看軒轅鋒,冷笑,“軒轅道友可是還想編排陶某?陶某不是輸不起的人,勝者王敗者寇的道理無須道友言明。”
軒轅鋒明白對方曲解意思了,他搖了搖頭,“道友錯了,其實此令非是掌教真人所下。”
此言一出,卓冥陽無動於衷,胡奴兒目光閃爍,難道道宗兩位掌執有了分歧,或者說乃是明目張膽地搶班奪權?
唿延鴻目光深沉,陰鷙地眼眸深處掠過一絲幽暗,看了看這位曾經地轂中棋子,心神有些複雜。
掌教到是走了一步好棋。
陶泓景陰沉目光微動,漠然言道,“師弟此話何意?”
他人不知那位大真人與掌教真人地關係,他有豈會不知,同出一脈,又是親師叔侄關係,權柄落入誰手,自然無關緊要。
軒轅鋒沉聲道,“陶閣主乃是我道宗一閣之主,數百年來為宗門立下無數赫赫之功,豈能因為區區勾結魔宗言語而擒殺,因此軒轅認為,此事定是天元真人誤會陶閣主了,我相信勾結魔宗之人,定然另有其人。”
身側卓冥陽麵無表情地看了軒轅鋒一眼,隨即便收迴目光。
軒轅鋒置若罔聞。
對麵地陶泓景聞言眼皮微顫,勾結魔宗,自然是有的,而且上清殿諸位大閣主大殿主誰沒有一點外援?
或是三十六福地之人,或是十大洞天之主,當然也或許真有人與妖族或者魔宗之人,商議裏應外合。
他自然也有過這方麵地謀劃,故而先前動手之際,軒轅鋒以‘勾結魔宗’地名義拿他,他自然未曾反對。
“陶閣主乃我道宗老人,怎可如此輕易擒殺,倘若真如此,豈不讓宗門弟子寒了心?軒轅相信,陶閣主定然是冤枉的!”
陶泓景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軒轅鋒地維護之意,他雖不明白對方到底有何打算,但既然給了台階,那就借坡下驢吧。
他沉默片刻後,沉聲道,“陶某身為我道宗藏經閣閣主,位同三公,已然顯赫至極,豈會屈就於那些魑魅魍魎之輩,若說陶某有野心,此話我認,但若說陶某意欲勾結魔宗,此事真是笑掉大牙!”
他冷笑地環視一周後,“而且,陶某敢斷言,在場諸位中,必然有人勾結了魔宗了。陶某尚有入獄之日,他日也必有你隕落之時。”
場上諸人神色各異,唿延鴻習慣性地眯了眯陰鷙雙眼,忽然他嘿然一聲,語聲沙啞地言道:
“陶師弟所言極是,仙獄之內,必有我等一席之地!”
胡奴兒目光微閃,看了看身側數人,她明白此戰到此算是落下帷幕了,方才那些話自然是說給他們聽的,既然是同宗之人,若無生死大仇,豈會無故相鬥。
他們方才或許早已商量出結果了。
尤其是在那位掌教真人歸來之際,此事或許尚有迴旋的餘地。
卓冥陽抬首,氣息冷冽,語氣生硬地言道,“此事雖然尚未定論,但陶閣主畢竟是我等擒拿之人,若是安然無恙離去,大真人定會責怪我等辦事不力。”
他看了眼眾人一眼後,對陶泓景冷聲道,“所以陶閣主不妨隨我等去麵見掌教真人,陳述事實,解除誤會。當然,屆時倘若陶閣主勾結魔宗之事卻是屬實,自然由掌教親自發落!”
此言落下,場麵頓時寂靜,氣氛徒然凝重,落針可聞。
同時卓冥陽緩緩向前一步踏出,直視陶泓景,軒轅鋒眉頭悄然一皺,繼而不動聲色地將陶泓景包圍在內。
唿延鴻亦然。
胡奴兒似笑非笑,同樣圍住了陶泓景。
卻見他微微垂首沉默不語,低下地麵孔之上似有陰晴不定之色,猶豫不決,有掙紮,有決然,也有瘋狂。
然而最終,卻是化為一絲頹然。
半響,他方才抬首,長長地歎息了一聲後,灑然一笑,
“走吧”。
隨即主動向前,走向蜉蝣山。
胡奴兒倩眸一閃,看著陶泓景地身影走向上清殿方向。
有些佝僂,蕭索,與一絲頹然。
不知為何,此刻她的心中,徒然浮現出一絲悲涼,說不清道不明。
那種感覺,如同一位昂揚向上攀爬道途地修道者,突然有一天發現了自身衰朽地軀殼,好似感覺前路無望,掙紮多年之後,終於認命地作出放棄攀爬地舉動。
無奈?心酸?亦或者絕望?
她無法體會,隻是從這一襲蕭索地背影中,窺探了萬分之一罷了。
卻見被四人圍攏在其中地崇玄子須發噴張,轉合之間,手中杖形法寶橫掃千軍,悍然砸滅身後地刀光劍影,不過代價卻是數十道妖氣近身,如附骨之蛆般,掣肘了他的動作。
而四方環繞地刀芒與劍氣如同聞著腥味般,迅疾上前,如狼似虎地啃食著崇玄子身上地血肉。
一塊肉,一道傷痕,甚至是一條條深淺不一的血淋淋溝壑,縱橫交錯,道袍染盡,滴落墜下。
而當他正欲反抗之際,四周又有數百道堪比玄丹巔峰地道法之力,轟然上前,將他的法寶、攻勢齊齊攔截,使其難以徹底除掉那些劍氣刀鋒。
一人牽製,三人攻殺,崇玄子落敗可期。
百裏之外,四方漸漸聚攏地低階弟子抬首仰望,看向上空轟鳴之地,那位陶閣主地淒慘身影,心神頗有些複雜難言。
就在剛才,威風凜凜的契冥境大修士,高高在上地勃發氣勢還浮現在眼前,然卻不過一頓飯的功夫,便將被打落凡塵。
此中滋味,他人定然難以體會。
忽然,就在這時,一道震動整個神州地爆裂聲驟然自蜉蝣山脈地轟鳴聲傳來,使得上方軒轅鋒等人不得不終止地鬥法廝殺。
嘭地一聲,陶泓景身形推開,軒轅鋒冷冽目光微閃,龐大地氣息上下浮沉,看著陶泓景地目光中,殺意凜然。
此刻地陶泓景身形極為狼狽,渾身上下幾乎無一處完好無損,一道道猙獰豁口在前胸後背蔓延,汨汨血水緩緩流淌而下,深沉地猩紅血色沾染衣襟,本是威嚴顯赫地金色道袍,破爛不堪;頭頂束發通天冠早已破裂成碎片,灰白須發怒張,一股窮途末路地悲涼氣息充斥四方。
此刻地他目光陰沉,看向四周數人地目光中,殺意冷意彌漫,煞氣十足,而且手中的那道拂塵,更是被斬滅的一幹二淨。
一件形似金縷法衣地護身法寶,早已暗淡無光,無疑是被徹底地斬滅了靈性。
此刻其正一手持杖,一手籠紗。
紗為玄黑色,護在左手,早已被劃破撕裂,靈性消散。
杖為灰褐色,足有半丈長,頭似蟒首,腰身蜿蜒曲折,宛若遊龍,杖底漸粗,卻是鑲刻翡翠色深沉寶石,杖身縫隙間似有鎏金色絲線纏繞。
同時隨著陶泓景地法力揮灑而出,杖身上堪比真寶地駭然氣息,上下浮動,緩緩流轉,繼而複歸其身,似作循環往複之態,呈源源不斷之勢。
恍若經久不息,更似如若靈物,堪稱蛟龍在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不過此刻,杖身上九龍血色僅僅隻剩下一龍還在苟延殘喘,細絲粗的血光有氣無力地上下浮動,顯然受了重創。
尤其是杖身上那一道道觸目驚心地劍痕刀印,更是將長杖斬出道道猙獰溝壑,鬥法之慘烈可見一斑。
此杖,名喚九龍真武棍。
名雖喚棍,實則乃杖,傳聞此乃道宗某位先賢地隨身法寶,仙逝後供奉在道宗聖殿,卻是不知這位藏經閣閣主何時掌控在手。
近幾百年來,從未見過此杖現世。
卻說那胡奴兒目光平靜,神色從容,強忍著身上地暗痛,對卓冥陽傳音道,
“卓道友可有法收了此寶?”
卓冥陽目光冷冽,冷聲道:“宗門法寶,一旦祭煉,除非宿主身亡,否則難以侵奪,尤其是如我等境界之人!”
胡奴而頓時一噎,沉靜地目光微沉,看了看蜉蝣山脈後,再次傳音道:“王掌教也不能收迴嗎?”
卓冥陽沉默片刻後,迴道,“不知”。
胡奴兒啞然,看了眼在場諸人中,軒轅鋒雖為上清殿副殿主,但實力較其他人卻有些顯弱,尤其是如這般契冥境大修士之間地鬥法,稍有倏忽便會萬劫不複。
方才若非卓冥陽有意護持,這位副殿主就隕落在那位陶真人手中了。
身側卓冥陽同樣目光一閃,眼中劃過一絲沉吟,上清殿諸位殿主閣老之中,唿延鴻資曆最老,修為也最強,不過鬥法實力卻有些平平出奇,尤其是對方以契冥後期地實力,竟然難以奈何區區中期的陶泓景,更是令他心神一沉。
而胡奴兒雖和他有協議在前,但如今隨著掌教真人地歸來,一切計劃都被打亂,尤其是清涯台那位地退居幕後,無疑是讓他一拳轟在棉花上,硬生生暫時將計劃按捺下來。
至於軒轅鋒,就更不能讓他出事了,同宗盟友,統一戰線,故而方才他數次為其擋住陶泓景地驟起殺伐。
四對一,居然還久戰僵持,無疑是極為糟糕地結局。
不能再如此糾纏下去了。
尤其是方才的那一聲爆裂聲傳來,更讓他心神一緊,明顯已然分出勝負了。
至於隕落之人,結合方才太一宗那位大長老地退縮,自然不言而喻。
忽然,一道聲音緩緩響起,“陶閣主可知我等為何對你動手?”
陶泓景抬眼看了看軒轅鋒,冷笑,“軒轅道友可是還想編排陶某?陶某不是輸不起的人,勝者王敗者寇的道理無須道友言明。”
軒轅鋒明白對方曲解意思了,他搖了搖頭,“道友錯了,其實此令非是掌教真人所下。”
此言一出,卓冥陽無動於衷,胡奴兒目光閃爍,難道道宗兩位掌執有了分歧,或者說乃是明目張膽地搶班奪權?
唿延鴻目光深沉,陰鷙地眼眸深處掠過一絲幽暗,看了看這位曾經地轂中棋子,心神有些複雜。
掌教到是走了一步好棋。
陶泓景陰沉目光微動,漠然言道,“師弟此話何意?”
他人不知那位大真人與掌教真人地關係,他有豈會不知,同出一脈,又是親師叔侄關係,權柄落入誰手,自然無關緊要。
軒轅鋒沉聲道,“陶閣主乃是我道宗一閣之主,數百年來為宗門立下無數赫赫之功,豈能因為區區勾結魔宗言語而擒殺,因此軒轅認為,此事定是天元真人誤會陶閣主了,我相信勾結魔宗之人,定然另有其人。”
身側卓冥陽麵無表情地看了軒轅鋒一眼,隨即便收迴目光。
軒轅鋒置若罔聞。
對麵地陶泓景聞言眼皮微顫,勾結魔宗,自然是有的,而且上清殿諸位大閣主大殿主誰沒有一點外援?
或是三十六福地之人,或是十大洞天之主,當然也或許真有人與妖族或者魔宗之人,商議裏應外合。
他自然也有過這方麵地謀劃,故而先前動手之際,軒轅鋒以‘勾結魔宗’地名義拿他,他自然未曾反對。
“陶閣主乃我道宗老人,怎可如此輕易擒殺,倘若真如此,豈不讓宗門弟子寒了心?軒轅相信,陶閣主定然是冤枉的!”
陶泓景又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軒轅鋒地維護之意,他雖不明白對方到底有何打算,但既然給了台階,那就借坡下驢吧。
他沉默片刻後,沉聲道,“陶某身為我道宗藏經閣閣主,位同三公,已然顯赫至極,豈會屈就於那些魑魅魍魎之輩,若說陶某有野心,此話我認,但若說陶某意欲勾結魔宗,此事真是笑掉大牙!”
他冷笑地環視一周後,“而且,陶某敢斷言,在場諸位中,必然有人勾結了魔宗了。陶某尚有入獄之日,他日也必有你隕落之時。”
場上諸人神色各異,唿延鴻習慣性地眯了眯陰鷙雙眼,忽然他嘿然一聲,語聲沙啞地言道:
“陶師弟所言極是,仙獄之內,必有我等一席之地!”
胡奴兒目光微閃,看了看身側數人,她明白此戰到此算是落下帷幕了,方才那些話自然是說給他們聽的,既然是同宗之人,若無生死大仇,豈會無故相鬥。
他們方才或許早已商量出結果了。
尤其是在那位掌教真人歸來之際,此事或許尚有迴旋的餘地。
卓冥陽抬首,氣息冷冽,語氣生硬地言道,“此事雖然尚未定論,但陶閣主畢竟是我等擒拿之人,若是安然無恙離去,大真人定會責怪我等辦事不力。”
他看了眼眾人一眼後,對陶泓景冷聲道,“所以陶閣主不妨隨我等去麵見掌教真人,陳述事實,解除誤會。當然,屆時倘若陶閣主勾結魔宗之事卻是屬實,自然由掌教親自發落!”
此言落下,場麵頓時寂靜,氣氛徒然凝重,落針可聞。
同時卓冥陽緩緩向前一步踏出,直視陶泓景,軒轅鋒眉頭悄然一皺,繼而不動聲色地將陶泓景包圍在內。
唿延鴻亦然。
胡奴兒似笑非笑,同樣圍住了陶泓景。
卻見他微微垂首沉默不語,低下地麵孔之上似有陰晴不定之色,猶豫不決,有掙紮,有決然,也有瘋狂。
然而最終,卻是化為一絲頹然。
半響,他方才抬首,長長地歎息了一聲後,灑然一笑,
“走吧”。
隨即主動向前,走向蜉蝣山。
胡奴兒倩眸一閃,看著陶泓景地身影走向上清殿方向。
有些佝僂,蕭索,與一絲頹然。
不知為何,此刻她的心中,徒然浮現出一絲悲涼,說不清道不明。
那種感覺,如同一位昂揚向上攀爬道途地修道者,突然有一天發現了自身衰朽地軀殼,好似感覺前路無望,掙紮多年之後,終於認命地作出放棄攀爬地舉動。
無奈?心酸?亦或者絕望?
她無法體會,隻是從這一襲蕭索地背影中,窺探了萬分之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