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孽畜,還不現形!
西遊:集齊三大反骨仔的我強無敵 作者:不死廢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麽一說,唐僧就記起來了,烏雞國國王,應該就是那個被某位菩薩的坐騎推進水裏弄死、取而代之的那個國王了,本來該是他本人托夢給唐僧的,不過唐僧身邊都是什麽人啊,他能近身托夢本來就是個笑話!
如果不是孫悟空等人不管事,就是有神仙插手了,但現在唐僧當了天庭的司非府君,而且還是個1-10戰績可查、擁有複活甲的狠人,所以想來那幫人也的確是該換了個方式了。
知道了這一劫的情況,唐僧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下手了。
這事到底是從靈山的那個菩薩起來的,好像是因為那個菩薩來度化這烏雞國王時、被這烏雞國王放在河水裏泡了三天,所以便讓座下的一個坐騎還是什麽的來了這一套連招。
要說起來,的確是這菩薩小心眼了一些,不過那頭坐騎是個被閹了的貨、沒有動著烏雞國王的後宮,這幾年也把國政治理得很好,國王後來也活了。
真要論起來,對菩薩這種段位的神仙不敬,這麽處罰他三年也說得過去,尤其是人家菩薩原本是要來度化他去靈山當羅漢的,反被他這麽對待,有點脾氣也正常。
這麽一想,唐僧頓時就覺得索然無味了,這一劫對他來說算不得是劫難。
見唐僧久不說話,孫悟空開口道:“師父,管他什麽背景不背景、身份不身份的,咱們不妨先打上門去拿了他再說,若有人出頭時,咱再做計較!”
唐僧聞言也是對著井龍王與烏雞國王道:“嗯,就是這樣,你們迴去吧。”
那井龍王又道:“上仙,這烏雞國王的屍首被我用定顏珠護住了,三年來不曾損壞,不知功成後可能許他還陽?”
唐僧沒好氣地道:“他魂魄、屍首都在你這裏,你問我做什麽?”
唐僧說著一擺手讓他們下去了。
孫悟空問道:“師父,這一遭咱們怎麽弄?”
唐僧道:“睡覺,明天再說!”
第二天,師徒幾人繼續趕路,不過半日路程,便遠遠望見了一處城池,想來便是那烏雞國了。
進了城,隻見街市上人物齊整,風光鬧熱,又見那皇宮鳳閣龍樓,十分壯麗,看來對方還真是有在好好治理國家。
於是唐僧帶著幾個徒弟直接往皇宮走去,向那宮門的侍衛遞了文書,等著召見。
不多時就見黃門官過來傳召,唐僧跟著他進了金鑾殿裏。
隻見朝上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相貌軒昂。那黃門引唐僧站立在白玉階前,唐僧自然挺身不動。
見此,那階下的眾官員,無不憤慨,但卻沒有敢大聲喧嘩,隻是竊竊私語道:“這和尚十分愚濁!怎麽見我王便不下拜,亦不開言唿祝?喏也不唱一個,好大膽無禮!”
而那殿上的假國王也是看了唐僧一眼,開口問道:“你這和尚是哪方來的,不知禮嗎?”
唐僧瞪了他一眼道:“貧僧已經見過了那烏雞國王,你好好說話!”
那假國王一怔,一時間驚疑不定,心道菩薩三年之期確實已滿,莫非應在此處?隻是為何不見菩薩來告知我?
他自然是不敢擅自就放棄任務的,於是說道:“你這和尚想來是糊塗了,朕何時曾見過你?”
唐僧沒心情跟他廢話,直接道:“不要裝了,知道我是誰嗎?你要是就此承認了,我還可以聽你講一番緣由,不過若是你冥頑不靈、於這金鑾殿上動起手來,到時傷的生、造的孽,全都得算在你的頭上!”
聽聞此言,一眾文武百官紛紛側目、怒罵唐僧無禮,被孫悟空舞著金箍棒、齜牙咧嘴地嚇了迴去。
假國王聽了唐僧的話就、又見他是個僧人,越發小心了,於是又問道:“請教聖僧名諱?”
唐僧知道他的底細,於是開口道:“我便是觀音菩薩指定的取經人,這事兒你知道嗎?”
加國王想了想,還是說道:“我也曾聽過聖僧的名諱,不過我自在這裏治理國家,你要取經,我便給你換了文牒、你自去取經就是。”
唐僧知道他的意思:你的事兒我知道,不過我這裏也有任務,咱們各走各的就是。
不過按照原著來講,這事兒本來就是留給他來處理的,再加上那烏雞國的國王也找到他頭上了,自然是要管一管的,否則對方既沒有害人、也是領了任務來的,等著靈山的貧僧後麵自己來處理也是可以的。
看在對方還算不錯的份上,唐僧於是跟他解釋道:“苦主告到我這裏來了,我見你還是在用心治理國家,所以好好跟你講話,你明白嗎?”
假國王依舊裝糊塗道:“你若不要換文牒,自去便是,我也不治你失禮之罪。”
唐僧於是怒喝道:“孽畜,還不現形!”
說著他直接放開紫府,將神格彰顯出來,一時間神威臨身、令人不敢直視。
那假國王見狀急忙走下殿來,參拜道:“小王參見上仙。”
唐僧不耐道:“怎麽講?”
那假國王無奈,現了初成人道時的模樣,依舊是個人形,隻是頭、臉,全身都是些青毛。
這模樣令得殿上百官驚唿不已。
他開口道:“聖僧,小王乃是文殊菩薩座下的一頭猞猁王獸得道,因奉了佛祖的法旨來此處了斷因果,請聖僧明察。”
先叫上仙,拜的是天庭,此刻改叫聖僧,就是再論佛門的關係了。
唐僧皺眉,佛祖?不是文殊菩薩嗎?
於是他收斂了神格,問道:“仔細說。”
那猞猁王解釋道:“好叫聖僧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是以佛祖便差遣文殊菩薩來度他歸西、讓他早證金身羅漢。”
“因是度人成就正果,故而菩薩不以原身相見,變了一個凡僧,問他化些齋供。期間用言語與他相難,好讓他有仁慈之心,可他不識好心,將菩薩一條繩捆了、押在禦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菩薩迴去奏稟了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於是令我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菩薩三日水災之恨、了了這場因果。”
謔,還真是如來!
唐僧默默看了孫悟空一眼,心道孫悟空平時曾說如來小心眼,原本以為是私人恩怨,沒想到極有可能是實話!
如果不是孫悟空等人不管事,就是有神仙插手了,但現在唐僧當了天庭的司非府君,而且還是個1-10戰績可查、擁有複活甲的狠人,所以想來那幫人也的確是該換了個方式了。
知道了這一劫的情況,唐僧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麽下手了。
這事到底是從靈山的那個菩薩起來的,好像是因為那個菩薩來度化這烏雞國王時、被這烏雞國王放在河水裏泡了三天,所以便讓座下的一個坐騎還是什麽的來了這一套連招。
要說起來,的確是這菩薩小心眼了一些,不過那頭坐騎是個被閹了的貨、沒有動著烏雞國王的後宮,這幾年也把國政治理得很好,國王後來也活了。
真要論起來,對菩薩這種段位的神仙不敬,這麽處罰他三年也說得過去,尤其是人家菩薩原本是要來度化他去靈山當羅漢的,反被他這麽對待,有點脾氣也正常。
這麽一想,唐僧頓時就覺得索然無味了,這一劫對他來說算不得是劫難。
見唐僧久不說話,孫悟空開口道:“師父,管他什麽背景不背景、身份不身份的,咱們不妨先打上門去拿了他再說,若有人出頭時,咱再做計較!”
唐僧聞言也是對著井龍王與烏雞國王道:“嗯,就是這樣,你們迴去吧。”
那井龍王又道:“上仙,這烏雞國王的屍首被我用定顏珠護住了,三年來不曾損壞,不知功成後可能許他還陽?”
唐僧沒好氣地道:“他魂魄、屍首都在你這裏,你問我做什麽?”
唐僧說著一擺手讓他們下去了。
孫悟空問道:“師父,這一遭咱們怎麽弄?”
唐僧道:“睡覺,明天再說!”
第二天,師徒幾人繼續趕路,不過半日路程,便遠遠望見了一處城池,想來便是那烏雞國了。
進了城,隻見街市上人物齊整,風光鬧熱,又見那皇宮鳳閣龍樓,十分壯麗,看來對方還真是有在好好治理國家。
於是唐僧帶著幾個徒弟直接往皇宮走去,向那宮門的侍衛遞了文書,等著召見。
不多時就見黃門官過來傳召,唐僧跟著他進了金鑾殿裏。
隻見朝上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一個個威嚴端肅,相貌軒昂。那黃門引唐僧站立在白玉階前,唐僧自然挺身不動。
見此,那階下的眾官員,無不憤慨,但卻沒有敢大聲喧嘩,隻是竊竊私語道:“這和尚十分愚濁!怎麽見我王便不下拜,亦不開言唿祝?喏也不唱一個,好大膽無禮!”
而那殿上的假國王也是看了唐僧一眼,開口問道:“你這和尚是哪方來的,不知禮嗎?”
唐僧瞪了他一眼道:“貧僧已經見過了那烏雞國王,你好好說話!”
那假國王一怔,一時間驚疑不定,心道菩薩三年之期確實已滿,莫非應在此處?隻是為何不見菩薩來告知我?
他自然是不敢擅自就放棄任務的,於是說道:“你這和尚想來是糊塗了,朕何時曾見過你?”
唐僧沒心情跟他廢話,直接道:“不要裝了,知道我是誰嗎?你要是就此承認了,我還可以聽你講一番緣由,不過若是你冥頑不靈、於這金鑾殿上動起手來,到時傷的生、造的孽,全都得算在你的頭上!”
聽聞此言,一眾文武百官紛紛側目、怒罵唐僧無禮,被孫悟空舞著金箍棒、齜牙咧嘴地嚇了迴去。
假國王聽了唐僧的話就、又見他是個僧人,越發小心了,於是又問道:“請教聖僧名諱?”
唐僧知道他的底細,於是開口道:“我便是觀音菩薩指定的取經人,這事兒你知道嗎?”
加國王想了想,還是說道:“我也曾聽過聖僧的名諱,不過我自在這裏治理國家,你要取經,我便給你換了文牒、你自去取經就是。”
唐僧知道他的意思:你的事兒我知道,不過我這裏也有任務,咱們各走各的就是。
不過按照原著來講,這事兒本來就是留給他來處理的,再加上那烏雞國的國王也找到他頭上了,自然是要管一管的,否則對方既沒有害人、也是領了任務來的,等著靈山的貧僧後麵自己來處理也是可以的。
看在對方還算不錯的份上,唐僧於是跟他解釋道:“苦主告到我這裏來了,我見你還是在用心治理國家,所以好好跟你講話,你明白嗎?”
假國王依舊裝糊塗道:“你若不要換文牒,自去便是,我也不治你失禮之罪。”
唐僧於是怒喝道:“孽畜,還不現形!”
說著他直接放開紫府,將神格彰顯出來,一時間神威臨身、令人不敢直視。
那假國王見狀急忙走下殿來,參拜道:“小王參見上仙。”
唐僧不耐道:“怎麽講?”
那假國王無奈,現了初成人道時的模樣,依舊是個人形,隻是頭、臉,全身都是些青毛。
這模樣令得殿上百官驚唿不已。
他開口道:“聖僧,小王乃是文殊菩薩座下的一頭猞猁王獸得道,因奉了佛祖的法旨來此處了斷因果,請聖僧明察。”
先叫上仙,拜的是天庭,此刻改叫聖僧,就是再論佛門的關係了。
唐僧皺眉,佛祖?不是文殊菩薩嗎?
於是他收斂了神格,問道:“仔細說。”
那猞猁王解釋道:“好叫聖僧知道,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是以佛祖便差遣文殊菩薩來度他歸西、讓他早證金身羅漢。”
“因是度人成就正果,故而菩薩不以原身相見,變了一個凡僧,問他化些齋供。期間用言語與他相難,好讓他有仁慈之心,可他不識好心,將菩薩一條繩捆了、押在禦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
“菩薩迴去奏稟了如來佛祖,如來佛祖於是令我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菩薩三日水災之恨、了了這場因果。”
謔,還真是如來!
唐僧默默看了孫悟空一眼,心道孫悟空平時曾說如來小心眼,原本以為是私人恩怨,沒想到極有可能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