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為師在大唐認識很多殺豬的
西遊:集齊三大反骨仔的我強無敵 作者:不死廢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豬剛鬣聞言急忙湊了過來,唐僧碼著張臉說道:“豬剛鬣,貧僧作為一個凡人,聽說你從前吃人度日,你說我該有什麽反應?”
“師父,這個,俺老豬受觀音菩薩勸導,如今早改啦。”豬剛鬣作為天庭的棄子,目前來說還是挺饞佛門編製的,不然也不會為此吃齋三年。
畢竟是聽到昨天唐僧胡話的人,他此刻提起觀音,多少有那麽一丟丟攜觀音以令唐僧的味道。
唐僧點頭道:“嗯,觀音菩薩的麵子,我自然是要給的,不過你自己也要表示表示嘛,對吧?”
豬剛鬣愣了一下,隨即開口道:“師父,俺老豬如今身上沒什麽寶貝,隻有十幾兩紋銀,全奉與師父,當做拜師禮吧。”
他說著往耳朵裏一拍,真給他掏出一把碎銀子來,朝著唐僧遞了過去。
唐僧沒好氣的道:“什麽拜師禮,咱不興這個,不過你馬上也是出家人了,四大皆空嘛,要這銀子也是沒用,悟空,給他沒收了,作為咱們取經團隊的集體財產。”
孫悟空笑嘻嘻的一把將銀子抓了過去,開口道:“豬剛鬣,多謝布施了。”
豬剛鬣尷尬的笑了幾聲,這才有些領悟到了唐僧的意思,於是一個頭磕在地上,說道:“師父,弟子發誓以後絕不再吃人,如有違背,教我不得正果,終身淪為妖魔。”
好家夥,這誓發得,跟沒發一樣!
唐僧搖頭道:“嗯,你拜師吧!”
豬剛鬣哪裏會有二話,當即三拜九叩,開口道:“徒弟拜見師父。”
唐僧將他扶了起來,問道:“有法名嗎?”
“有了,喚作悟能,是觀音菩薩給取的。”
唐僧心道這觀音也真是的,我的徒弟,你老搶在我前麵給人把法名取了幹啥?
“嗯,我聽你說你斷了五葷三厭,持了三年的齋戒?”
豬剛鬣大著膽子道:“師父,俺老豬吃了三年素,早耐不住了,能否不戒葷腥?”
唐僧本就不在意這個,於是說道:“戒還是要戒的,隻是你要是偷偷的吃些葷腥,我也察覺不到。”
豬剛鬣哪裏不知道這話裏的意思,於是歡天喜地的磕頭道:“好好好,多謝師父,多謝師父。”
唐僧又說道:“有些東西是不可不戒的,你以後絕不可吃人,色心最好也要抑製一下,否則……”
“為師在大唐認識很多閹豬、殺豬的,你明白嗎?”
豬剛鬣腿根子一緊,訥訥的道:“明白了……”
“好,你現在就去和高翠蘭和離,然後將自己知道的天庭情況寫出來,還有天規律法,越詳細越好。”
豬剛鬣迴道:“師父,別的都好,就是天規繁雜,老豬我哪裏記得住許多,要不我幹脆找土地討一本好了。”
唐僧“嗯”了一聲,說道:“都出去吧,我再歇息將養一下,等身體好些了就上路。”
處理完高老莊事宜後,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又上路了。
這一天在一處王姓人家借宿的時候,豬剛鬣顯示了自己大胃王的實力,將他家糧食吃得罄盡,也隻是吃個半飽而已。
唐僧覺得照豬剛鬣這種吃法,以後也隻能去大戶人家化緣了,不然豬剛鬣一頓能給人吃破產。
同時也能看出,豬剛鬣這個神仙隻怕是不享受辟穀這件事情的,畢竟連玉帝也要時不時的要搞個宴會,孫悟空在五行山下也會渴、也會餓、就算是銅汁鐵丸也還是要下肚的。
由此來看,這神仙的辟穀,恐怕也不是一輩子、永久都不用吃東西了,最多幾十上百年,還是要搞點東西滿足一下口腹之欲的。
畢竟是套著奇幻冒險的皮而寫人的書,看來人有的煩惱,仙佛也是會有的,隻是所處的種族、身份、立場不同,想法行為也各自不同罷了。
唐僧雖然一路上多次心不在焉,總是想著豬剛鬣口裏神仙的模樣出神。此時還是盡力收斂心神,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山裏打些虎豹財狼、章鹿兔子什麽的,叫他們做了給你吃,多打點迴來,多的算是給他們的報酬,不然你將他家糧食吃光了,我們走了叫他們吃西北風嗎?”
如果真如豬剛鬣所說,神仙不覺得自己和凡人是同類,但我唐僧覺得是;神仙不在意這他們的生存條件,但我唐僧在意!
這就夠了,不是嗎?
豬剛鬣聽到這話,十分高興的就去了,畢竟這話就等於在說可以在唐僧麵前明目張膽的吃肉了,順便還將白龍馬一塊兒帶了去。
到天黑時,豬剛鬣果然帶了一座小山似的獵物迴來,讓這王家的婆姨烹煮一番,他自己就吃了一半多,剩下的獵物自然歸了王家,喜得他一家人連夜炮製、將其製成肉幹,如此不僅可以存著自己吃,還可以去鎮上換成錢糧。
別了王家,又走了幾日,見前麵突起一座大山,高聳入雲。到了山腳下,突然又吹起了一陣大風,唐僧當即頓馬不前:“悟空,看看。”
看到唐僧這番作態,豬剛鬣忍不笑道:“師父,你別的什麽都好,就是忒膽小了,吹個風而已,有什麽好怕的。”
唐僧不理他,心想我還能不知道,西遊路上,隻要有風、有山,就必定會有狀況,不是有神仙就是有妖怪。
果然,就聽豬剛鬣又說道:“猴哥,不用去,這山我知道,叫做浮屠山,山上住著一個烏巢禪師,是個有道行的,早年間曾經勸我跟他修行,我老豬自有道法修行,才不願跟著他過苦日子哩,所以拒絕了他好幾次。”
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怎麽銜接的唐僧記不清楚,但要是提個名字,唐僧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
這一趟沒什麽災難,就是烏巢禪師傳了唐三藏一篇經文,然後打趣了一番孫悟空和豬剛鬣而已。
於是唐僧放心上山而去,到了山上,四周風景怡人,果然一看是個修行的好地方。
山南有青鬆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奇。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雲。真個是景致非常幽雅處,寂然不見往來人。
又走了幾步,唐僧見前麵一棵香檜樹上,懸掛著一形似鳥巢的木屋。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摘果。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鹹集,一位禪師坐在樹下,盤膝閉目。
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唐僧不由得在心裏感歎,豬剛鬣指著那樹下的人說道:“師父,那位就是烏巢禪師了。”又對著烏巢禪師叫道:“老和尚,來客了。”
烏巢禪師睜眼起身,走了過來,唐僧同樣下馬走了過去,雙方各自見禮。
“玄奘,我知道你,你卻還不知道我呢。”
烏巢禪師這樣說道。
唐僧心想知道我的人多了去了,西遊路上,哪個不知道唐僧?
想是這樣想,口中還是說道:“哦,不知道尊駕從何處得知貧僧名諱?”
烏巢禪師笑道:“你還記得你那六覺化身嗎?”
唐僧一愣,孫悟空同樣眼光淩厲的對著烏巢禪師看了過來,不過烏巢禪師渾不在意的說道:“我受了觀音菩薩的請,在那裏設了個陣法,剝了你的六覺,好讓你一心西去,不做他想。原本你隻需由著你那徒弟將他們一並打殺,便不會有問題,可惜,可惜……”
唐僧聽了這話,不以為然的問道:“可惜什麽,難道自身丟了東西反倒是好事嗎?”
同時心裏多少也是有點憤怒的,他們把自己當成什麽了,隨意拿捏、任人擺布的玩偶嗎?
烏巢禪師搖頭道:“那六覺本是你多餘過剩的雜念欲望,思想多變繁雜且生性固執,修行本就是摒除多餘欲望的過程,除了自然是好事。”
這麽一說,唐僧忽然又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了,道家講清心寡欲、佛家講四大皆空,似乎的確是這麽迴事。
不過烏巢禪師又轉折了一下,道:“你有善心,不願斬殺他們,菩薩也是慈悲,又將他們塞進了你體內。不過拿出來容易,還迴去卻不是這麽簡單的事兒,好在你不曾修行,不然隻怕現在已經被雜念影響、入了魔道。”
唐僧眉頭一皺道:“莫非當時觀音菩薩叮囑我收斂雜念、又不準我向人請教修真法門,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烏巢禪師點頭道:“不錯,貧道本是好心助人,不曾想卻是好心做了壞事,你近來必定心思不定,憂慮過多,少不得要生一場大病。”
孫悟空等三個徒弟相互看了一眼,知道他所言不虛,不僅生了場病,而且口中的確胡言亂語了一通。
唐僧的感觸比他們更深的多,畢竟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裏在琢磨些什麽。
“禪師所言不虛,貧僧近來確實病了一場。”
烏巢禪師頷首,笑道:“玄奘,你也莫要煩心憂慮,既是貧道種下的因,自然由貧道來解,我傳你一篇《多心經》,助你協調五心六覺,通明本性。”
“師父,這個,俺老豬受觀音菩薩勸導,如今早改啦。”豬剛鬣作為天庭的棄子,目前來說還是挺饞佛門編製的,不然也不會為此吃齋三年。
畢竟是聽到昨天唐僧胡話的人,他此刻提起觀音,多少有那麽一丟丟攜觀音以令唐僧的味道。
唐僧點頭道:“嗯,觀音菩薩的麵子,我自然是要給的,不過你自己也要表示表示嘛,對吧?”
豬剛鬣愣了一下,隨即開口道:“師父,俺老豬如今身上沒什麽寶貝,隻有十幾兩紋銀,全奉與師父,當做拜師禮吧。”
他說著往耳朵裏一拍,真給他掏出一把碎銀子來,朝著唐僧遞了過去。
唐僧沒好氣的道:“什麽拜師禮,咱不興這個,不過你馬上也是出家人了,四大皆空嘛,要這銀子也是沒用,悟空,給他沒收了,作為咱們取經團隊的集體財產。”
孫悟空笑嘻嘻的一把將銀子抓了過去,開口道:“豬剛鬣,多謝布施了。”
豬剛鬣尷尬的笑了幾聲,這才有些領悟到了唐僧的意思,於是一個頭磕在地上,說道:“師父,弟子發誓以後絕不再吃人,如有違背,教我不得正果,終身淪為妖魔。”
好家夥,這誓發得,跟沒發一樣!
唐僧搖頭道:“嗯,你拜師吧!”
豬剛鬣哪裏會有二話,當即三拜九叩,開口道:“徒弟拜見師父。”
唐僧將他扶了起來,問道:“有法名嗎?”
“有了,喚作悟能,是觀音菩薩給取的。”
唐僧心道這觀音也真是的,我的徒弟,你老搶在我前麵給人把法名取了幹啥?
“嗯,我聽你說你斷了五葷三厭,持了三年的齋戒?”
豬剛鬣大著膽子道:“師父,俺老豬吃了三年素,早耐不住了,能否不戒葷腥?”
唐僧本就不在意這個,於是說道:“戒還是要戒的,隻是你要是偷偷的吃些葷腥,我也察覺不到。”
豬剛鬣哪裏不知道這話裏的意思,於是歡天喜地的磕頭道:“好好好,多謝師父,多謝師父。”
唐僧又說道:“有些東西是不可不戒的,你以後絕不可吃人,色心最好也要抑製一下,否則……”
“為師在大唐認識很多閹豬、殺豬的,你明白嗎?”
豬剛鬣腿根子一緊,訥訥的道:“明白了……”
“好,你現在就去和高翠蘭和離,然後將自己知道的天庭情況寫出來,還有天規律法,越詳細越好。”
豬剛鬣迴道:“師父,別的都好,就是天規繁雜,老豬我哪裏記得住許多,要不我幹脆找土地討一本好了。”
唐僧“嗯”了一聲,說道:“都出去吧,我再歇息將養一下,等身體好些了就上路。”
處理完高老莊事宜後,唐僧帶著三個徒弟又上路了。
這一天在一處王姓人家借宿的時候,豬剛鬣顯示了自己大胃王的實力,將他家糧食吃得罄盡,也隻是吃個半飽而已。
唐僧覺得照豬剛鬣這種吃法,以後也隻能去大戶人家化緣了,不然豬剛鬣一頓能給人吃破產。
同時也能看出,豬剛鬣這個神仙隻怕是不享受辟穀這件事情的,畢竟連玉帝也要時不時的要搞個宴會,孫悟空在五行山下也會渴、也會餓、就算是銅汁鐵丸也還是要下肚的。
由此來看,這神仙的辟穀,恐怕也不是一輩子、永久都不用吃東西了,最多幾十上百年,還是要搞點東西滿足一下口腹之欲的。
畢竟是套著奇幻冒險的皮而寫人的書,看來人有的煩惱,仙佛也是會有的,隻是所處的種族、身份、立場不同,想法行為也各自不同罷了。
唐僧雖然一路上多次心不在焉,總是想著豬剛鬣口裏神仙的模樣出神。此時還是盡力收斂心神,想了想,吩咐道:“,你去山裏打些虎豹財狼、章鹿兔子什麽的,叫他們做了給你吃,多打點迴來,多的算是給他們的報酬,不然你將他家糧食吃光了,我們走了叫他們吃西北風嗎?”
如果真如豬剛鬣所說,神仙不覺得自己和凡人是同類,但我唐僧覺得是;神仙不在意這他們的生存條件,但我唐僧在意!
這就夠了,不是嗎?
豬剛鬣聽到這話,十分高興的就去了,畢竟這話就等於在說可以在唐僧麵前明目張膽的吃肉了,順便還將白龍馬一塊兒帶了去。
到天黑時,豬剛鬣果然帶了一座小山似的獵物迴來,讓這王家的婆姨烹煮一番,他自己就吃了一半多,剩下的獵物自然歸了王家,喜得他一家人連夜炮製、將其製成肉幹,如此不僅可以存著自己吃,還可以去鎮上換成錢糧。
別了王家,又走了幾日,見前麵突起一座大山,高聳入雲。到了山腳下,突然又吹起了一陣大風,唐僧當即頓馬不前:“悟空,看看。”
看到唐僧這番作態,豬剛鬣忍不笑道:“師父,你別的什麽都好,就是忒膽小了,吹個風而已,有什麽好怕的。”
唐僧不理他,心想我還能不知道,西遊路上,隻要有風、有山,就必定會有狀況,不是有神仙就是有妖怪。
果然,就聽豬剛鬣又說道:“猴哥,不用去,這山我知道,叫做浮屠山,山上住著一個烏巢禪師,是個有道行的,早年間曾經勸我跟他修行,我老豬自有道法修行,才不願跟著他過苦日子哩,所以拒絕了他好幾次。”
九九八十一難、每一難怎麽銜接的唐僧記不清楚,但要是提個名字,唐僧多少還是有些印象的。
這一趟沒什麽災難,就是烏巢禪師傳了唐三藏一篇經文,然後打趣了一番孫悟空和豬剛鬣而已。
於是唐僧放心上山而去,到了山上,四周風景怡人,果然一看是個修行的好地方。
山南有青鬆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鬧聒聒,山禽對語;舞翩翩,仙鶴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冉冉,雜草萬般奇。澗下有滔滔綠水,崖前有朵朵祥雲。真個是景致非常幽雅處,寂然不見往來人。
又走了幾步,唐僧見前麵一棵香檜樹上,懸掛著一形似鳥巢的木屋。左邊有麋鹿銜花,右邊有山猴摘果。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鹹集,一位禪師坐在樹下,盤膝閉目。
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
唐僧不由得在心裏感歎,豬剛鬣指著那樹下的人說道:“師父,那位就是烏巢禪師了。”又對著烏巢禪師叫道:“老和尚,來客了。”
烏巢禪師睜眼起身,走了過來,唐僧同樣下馬走了過去,雙方各自見禮。
“玄奘,我知道你,你卻還不知道我呢。”
烏巢禪師這樣說道。
唐僧心想知道我的人多了去了,西遊路上,哪個不知道唐僧?
想是這樣想,口中還是說道:“哦,不知道尊駕從何處得知貧僧名諱?”
烏巢禪師笑道:“你還記得你那六覺化身嗎?”
唐僧一愣,孫悟空同樣眼光淩厲的對著烏巢禪師看了過來,不過烏巢禪師渾不在意的說道:“我受了觀音菩薩的請,在那裏設了個陣法,剝了你的六覺,好讓你一心西去,不做他想。原本你隻需由著你那徒弟將他們一並打殺,便不會有問題,可惜,可惜……”
唐僧聽了這話,不以為然的問道:“可惜什麽,難道自身丟了東西反倒是好事嗎?”
同時心裏多少也是有點憤怒的,他們把自己當成什麽了,隨意拿捏、任人擺布的玩偶嗎?
烏巢禪師搖頭道:“那六覺本是你多餘過剩的雜念欲望,思想多變繁雜且生性固執,修行本就是摒除多餘欲望的過程,除了自然是好事。”
這麽一說,唐僧忽然又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了,道家講清心寡欲、佛家講四大皆空,似乎的確是這麽迴事。
不過烏巢禪師又轉折了一下,道:“你有善心,不願斬殺他們,菩薩也是慈悲,又將他們塞進了你體內。不過拿出來容易,還迴去卻不是這麽簡單的事兒,好在你不曾修行,不然隻怕現在已經被雜念影響、入了魔道。”
唐僧眉頭一皺道:“莫非當時觀音菩薩叮囑我收斂雜念、又不準我向人請教修真法門,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烏巢禪師點頭道:“不錯,貧道本是好心助人,不曾想卻是好心做了壞事,你近來必定心思不定,憂慮過多,少不得要生一場大病。”
孫悟空等三個徒弟相互看了一眼,知道他所言不虛,不僅生了場病,而且口中的確胡言亂語了一通。
唐僧的感觸比他們更深的多,畢竟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心裏在琢磨些什麽。
“禪師所言不虛,貧僧近來確實病了一場。”
烏巢禪師頷首,笑道:“玄奘,你也莫要煩心憂慮,既是貧道種下的因,自然由貧道來解,我傳你一篇《多心經》,助你協調五心六覺,通明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