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兒拖著個箱子,偷偷摸摸的溜進了自己的書房。
剛進去,一看,頓時捂了捂嘴,露出吃驚的表情。
隻見丫環香蘭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香蘭看見大小姐迴來,頓時喜出望外,道:“小姐,老爺已經找你好幾次了,怎麽沒找之後。”
劉雪兒頓時吃了一驚:“呀,我爹迴來了?今天卻這麽早?”
香蘭笑了笑:“是呢,聽說新科狀元被外放了出去,當個知縣,所以特地來府上辭行的,老爺想讓小姐出來見客,想不到小姐今天你玩到這麽晚。。。。?”
“見客?就剛才遇見那個書生?”劉雪兒想到這,那張白淨的小臉卻時耷拉了下來:“完了,完了,這迴可麻煩大了。”
香蘭也在旁看著劉雪兒那傻樣,跟著說:“是啊,狀元中午就來了。”當聞到劉雪兒一嘴酒氣的時候,不禁又叫:“小姐,你在外麵喝酒了?讓老爺知道非打斷你的腿不可。”
“蘭香,你說狀元今天到府上來了?”劉雪兒忽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趕緊打岔問道。
“是啊,中午就來了,老爺還留他在府裏用了飯呢,大少爺也作陪的。直到下午才走。”
劉雪兒默然,那位新科狀元在府外苦等了幾個時辰,原來不是在等父親,而是在等自己啊,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於是,隻好硬著頭皮跟著香蘭走出了書房。
。。。。。。
這次招安還不滿一個月的匪寇,卻被安國郡王親自調入京營禁軍的原太湖水匪頭目寒英再次揭竿造反,重入太湖,舊部紛紛響應,再次聚嘯八百裏太湖。
這件事等於在朝廷臉上打了清脆的一記耳光,尤其是那位協理政事的安國郡王,威望更是落到了穀底,此事之後,老三奪嫡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清晨,水西門外,鼓樂喧天,彩旗招展,數十名文武官員站在道旁翹首以待,數百名禦林軍甲士手持金瓜斧鉞排列著整齊的隊伍,這是在迎接從長安迴來的秦王殿下。
昨夜秦王就到了江北,今早乘船過江,今天是個晴好的天氣,萬裏無雲,大江東去,隨著三聲號炮,一艘金碧輝煌的龍船從江北浦口出發,江上漁船客舟都停航了,漁人旅客紛紛站在甲板上看著龍船過江,皇家威儀平時可不是那麽容易見到的。
龍船走了個之字形,在水西門碼頭停下,船舷接在棧橋上,地上早就鋪好了黃土,又是三聲炮響,兩隊彪悍的軍士先下船,分立兩旁手按腰刀,然後才是秦王殿下。
在長安曆練了一年,昔日英氣勃發的秦王身上多了一分沉穩,一分幹練,他身著赭黃色的蟒袍,頭戴束發紫金冠,龍行虎步下了船,抬頭一看,對麵黃羅傘蓋下麵迎候自己的人正是太子殿下,眼中不由自主閃過一絲失望的顏色。
太子看到弟弟下船,當即迎了過去:“三弟。”
“大哥。”
眾人便看到一幕和諧溫馨的場景,太子和秦王深情對望,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太子端詳著弟弟的麵容,感慨道:“三弟,你瘦了,這一年辛苦你了。”
秦王趕忙道:“這是弟弟的本份,哪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其餘官員這才過來一一和秦王見禮,看了半天沒在人群中看到三皇子的身影,秦王不免有些奇怪,但是也不好開口詢問,邸報的速度慢,他還不知道京中發生的事情,三皇子在家思過,又怎麽能出來拋頭露麵。
兄弟攜手登車,又互相謙讓了一番,最終還是太子先登車,車隊在禦林軍的護送下徑直向皇宮駛去,秦王的隨員自有人接待。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一個拎著簡單行李的年輕人才從龍船上下來,左右看了看,上了路邊一輛不起眼的行腳驢車,對車夫道:“去甘肅會館。”原來此人正是迴京述職的陝西禦史行台監察禦史孟小冬。
甘肅會館,這是元天新近置辦的產業,總是住在周子卿的那所小房子裏不是辦法,陝甘總督的駐京辦總要有點排場才行,現如今元天兼著詹事府的差事,背靠太子這棵大樹,混的是風生水起,甘肅會館亦是高朋滿座,賓客絡繹不絕。
孟小冬站在甘肅會館的照壁前,望著這座占地頗廣的院落頗為感慨,自己這位九哥還真是神龍不見首尾,不管在什麽地方都能混出個人樣來,京城土地寸土寸金,能在繁華地段置辦下這樣的產業,可不是光有錢就能辦到的。
聽說老兄弟來訪,元天親自迎出大門,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隨後又分開互相打量幾眼,狠狠地擂上幾拳,和剛才太子秦王兄弟重逢那種假惺惺的感覺想比,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情。
“九哥,我奉旨迴京,暫時沒有落腳的地方,先住在這裏行不行?”孟小冬問道。
“什麽話,當然得住在這裏,晚上把花無缺叫著,咱們兄弟好好喝兩杯。”
元天親自幫孟小冬拿著行李,兩人進了會館,會館原先是某位高官的府邸,五進的院子,房間頗多,幫孟小冬安排了一間上房住下,安頓好已經是晌午時分,元天想留孟小冬吃飯,他卻推辭道:“我是隨殿下一同來的,行程禦史台都知道,迴了京城不去衙門報到,恐怕被人說三道四。”
這樣一說,元天也不好說什麽,便要送一匹馬,兩個仆役給他,孟小冬收了馬匹,仆役卻推辭不要,元天也不強求,親自送他出了會館。
孟小冬打馬去了,葉天強在一旁露頭道:“當家的,要不要派人跟著?”
“不用了,我們畢竟是兄弟,早晚都會攤牌的。”
直到掌燈時分,孟小冬才迴到會館,疲憊之中帶了一點欣慰,元天早已備下宴席等候他,看他麵帶喜色便問道:“升官了?”
“都察院經曆司正六品經曆,算是往上邁了一個台階吧。”
“那可得好好喝一杯了。”元天由衷的替兄弟感到高興。
大周朝的禦史台結構比較奇怪,上層的都禦使,僉都禦使都是兼職,即是由各部大各省督撫兼任,隻有下麵的十三省行台的監察禦史是專業的,雖然隻是七品官,但權力很大,這也產生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很多禦史終其一生就是個七品官,再無升遷可能。
禦史台六品經曆,不算什麽大官,但卻是一個質的飛躍,這說明朝廷準備重用孟小冬了,這隻是一個過渡期,要不了多久,他就能脫離禦史台係統,擔任府縣主官或者有實權的六部京官,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剛進去,一看,頓時捂了捂嘴,露出吃驚的表情。
隻見丫環香蘭已經在這裏等候多時了,香蘭看見大小姐迴來,頓時喜出望外,道:“小姐,老爺已經找你好幾次了,怎麽沒找之後。”
劉雪兒頓時吃了一驚:“呀,我爹迴來了?今天卻這麽早?”
香蘭笑了笑:“是呢,聽說新科狀元被外放了出去,當個知縣,所以特地來府上辭行的,老爺想讓小姐出來見客,想不到小姐今天你玩到這麽晚。。。。?”
“見客?就剛才遇見那個書生?”劉雪兒想到這,那張白淨的小臉卻時耷拉了下來:“完了,完了,這迴可麻煩大了。”
香蘭也在旁看著劉雪兒那傻樣,跟著說:“是啊,狀元中午就來了。”當聞到劉雪兒一嘴酒氣的時候,不禁又叫:“小姐,你在外麵喝酒了?讓老爺知道非打斷你的腿不可。”
“蘭香,你說狀元今天到府上來了?”劉雪兒忽然想到一個重要的問題,趕緊打岔問道。
“是啊,中午就來了,老爺還留他在府裏用了飯呢,大少爺也作陪的。直到下午才走。”
劉雪兒默然,那位新科狀元在府外苦等了幾個時辰,原來不是在等父親,而是在等自己啊,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於是,隻好硬著頭皮跟著香蘭走出了書房。
。。。。。。
這次招安還不滿一個月的匪寇,卻被安國郡王親自調入京營禁軍的原太湖水匪頭目寒英再次揭竿造反,重入太湖,舊部紛紛響應,再次聚嘯八百裏太湖。
這件事等於在朝廷臉上打了清脆的一記耳光,尤其是那位協理政事的安國郡王,威望更是落到了穀底,此事之後,老三奪嫡的希望更加渺茫了。
清晨,水西門外,鼓樂喧天,彩旗招展,數十名文武官員站在道旁翹首以待,數百名禦林軍甲士手持金瓜斧鉞排列著整齊的隊伍,這是在迎接從長安迴來的秦王殿下。
昨夜秦王就到了江北,今早乘船過江,今天是個晴好的天氣,萬裏無雲,大江東去,隨著三聲號炮,一艘金碧輝煌的龍船從江北浦口出發,江上漁船客舟都停航了,漁人旅客紛紛站在甲板上看著龍船過江,皇家威儀平時可不是那麽容易見到的。
龍船走了個之字形,在水西門碼頭停下,船舷接在棧橋上,地上早就鋪好了黃土,又是三聲炮響,兩隊彪悍的軍士先下船,分立兩旁手按腰刀,然後才是秦王殿下。
在長安曆練了一年,昔日英氣勃發的秦王身上多了一分沉穩,一分幹練,他身著赭黃色的蟒袍,頭戴束發紫金冠,龍行虎步下了船,抬頭一看,對麵黃羅傘蓋下麵迎候自己的人正是太子殿下,眼中不由自主閃過一絲失望的顏色。
太子看到弟弟下船,當即迎了過去:“三弟。”
“大哥。”
眾人便看到一幕和諧溫馨的場景,太子和秦王深情對望,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太子端詳著弟弟的麵容,感慨道:“三弟,你瘦了,這一年辛苦你了。”
秦王趕忙道:“這是弟弟的本份,哪有什麽辛苦不辛苦的。”
兩人又寒暄了幾句,其餘官員這才過來一一和秦王見禮,看了半天沒在人群中看到三皇子的身影,秦王不免有些奇怪,但是也不好開口詢問,邸報的速度慢,他還不知道京中發生的事情,三皇子在家思過,又怎麽能出來拋頭露麵。
兄弟攜手登車,又互相謙讓了一番,最終還是太子先登車,車隊在禦林軍的護送下徑直向皇宮駛去,秦王的隨員自有人接待。
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一個拎著簡單行李的年輕人才從龍船上下來,左右看了看,上了路邊一輛不起眼的行腳驢車,對車夫道:“去甘肅會館。”原來此人正是迴京述職的陝西禦史行台監察禦史孟小冬。
甘肅會館,這是元天新近置辦的產業,總是住在周子卿的那所小房子裏不是辦法,陝甘總督的駐京辦總要有點排場才行,現如今元天兼著詹事府的差事,背靠太子這棵大樹,混的是風生水起,甘肅會館亦是高朋滿座,賓客絡繹不絕。
孟小冬站在甘肅會館的照壁前,望著這座占地頗廣的院落頗為感慨,自己這位九哥還真是神龍不見首尾,不管在什麽地方都能混出個人樣來,京城土地寸土寸金,能在繁華地段置辦下這樣的產業,可不是光有錢就能辦到的。
聽說老兄弟來訪,元天親自迎出大門,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隨後又分開互相打量幾眼,狠狠地擂上幾拳,和剛才太子秦王兄弟重逢那種假惺惺的感覺想比,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情。
“九哥,我奉旨迴京,暫時沒有落腳的地方,先住在這裏行不行?”孟小冬問道。
“什麽話,當然得住在這裏,晚上把花無缺叫著,咱們兄弟好好喝兩杯。”
元天親自幫孟小冬拿著行李,兩人進了會館,會館原先是某位高官的府邸,五進的院子,房間頗多,幫孟小冬安排了一間上房住下,安頓好已經是晌午時分,元天想留孟小冬吃飯,他卻推辭道:“我是隨殿下一同來的,行程禦史台都知道,迴了京城不去衙門報到,恐怕被人說三道四。”
這樣一說,元天也不好說什麽,便要送一匹馬,兩個仆役給他,孟小冬收了馬匹,仆役卻推辭不要,元天也不強求,親自送他出了會館。
孟小冬打馬去了,葉天強在一旁露頭道:“當家的,要不要派人跟著?”
“不用了,我們畢竟是兄弟,早晚都會攤牌的。”
直到掌燈時分,孟小冬才迴到會館,疲憊之中帶了一點欣慰,元天早已備下宴席等候他,看他麵帶喜色便問道:“升官了?”
“都察院經曆司正六品經曆,算是往上邁了一個台階吧。”
“那可得好好喝一杯了。”元天由衷的替兄弟感到高興。
大周朝的禦史台結構比較奇怪,上層的都禦使,僉都禦使都是兼職,即是由各部大各省督撫兼任,隻有下麵的十三省行台的監察禦史是專業的,雖然隻是七品官,但權力很大,這也產生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很多禦史終其一生就是個七品官,再無升遷可能。
禦史台六品經曆,不算什麽大官,但卻是一個質的飛躍,這說明朝廷準備重用孟小冬了,這隻是一個過渡期,要不了多久,他就能脫離禦史台係統,擔任府縣主官或者有實權的六部京官,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