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著珍珠笑了笑說道:“珍珠啊,你要學會入鄉隨俗嘛,很多事情都是有第一次的。我記得小時候,當我第一次看到某些東西時,我也非常抗拒呢,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曆的增多,我逐漸有了更多嚐試新事物的機會,然後我就開始接受它們啦。比如,我第一次吃鴨頭的時候,心裏特別抵觸,覺得這玩意兒有點惡心。不過當時請我們吃飯的人說,如果我能吃掉半隻鴨頭,他就會給我二十元作為獎勵。為了這二十元,我也是豁出去了,硬著頭皮吃了半隻鴨頭。結果沒想到,等我吃完之後,發現味道其實還不錯,而且那種反感的感覺也消失了。所以後來我索性把剩下的五隻鴨頭全都包了下來!”


    聽到這裏,珍珠露出驚訝的表情,問道:“真的嗎?一個人的感覺可以變化得這麽快?你所說的鴨頭是不是那種麻辣鴨頭或者五香鴨頭呀?”


    我說:“那都不是吧,那應該屬於嘉興文虎醬鴨的鴨頭,反正上麵又甜又粘糊糊的,但是切開以後裏邊卻沒有那種蜂蜜加醬汁的感覺,用來下酒還真不錯!”


    我們一邊閑聊,一邊漫步前行,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豬圈旁邊的一幢破舊不堪的老房子前。這些房屋都是磚木結構,屋頂上覆蓋著一些茅草,顯得十分陳舊。盡管它們已經破敗不堪,但與周圍的其他房屋相比,並沒有太大差別。從外觀來看,這些房子應該有二三十年的曆史了。


    門口還有幾棵高大的桑樹,樹葉隨風搖曳。旁邊的池塘裏,幾隻鴨子悠閑地遊來遊去,一會兒將頭潛入水中,一會兒又浮出水麵,仿佛在嬉戲玩耍。


    柳紅兒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疑惑地說道:“這裏看起來像是我家,但又不完全一樣!”


    我想了想,迴答道:“也許這是你們家的老房子呢?畢竟這裏的建築風格和年代都不太明確,有可能是二三十年前的模樣。”


    珍珠一臉興奮地說道:“對啊,是不是就像葉凱旋之前碰到年幼時的自己?說不定柳紅二姐姐也會碰到年幼時的自己呢!”


    其實說實話,我心裏對於小時候的柳紅兒到底是什麽模樣,還是有些好奇和期待的。畢竟,要想象出她當時的形象並不容易,究竟是個滿身髒兮兮、梳著亂亂麻花辮的野丫頭,還是個幹淨整潔、穿著得體的乖巧女孩,還真是讓人難以預料。


    就在這時,我們注意到眼前出現了一個年邁的身影——一位老奶奶正在廚房裏忙碌著,似乎在用力拉扯著什麽東西,顯得有些吃力。這個場景立刻引起了我們的興趣,因為隻要向這位老人詢問一下,或許就能找到答案。於是,我們便朝著廚房走去。


    柳紅兒一眼認出那是她的奶奶,但她奶奶卻沒有表現出任何反應。當我們走近時,她甚至都沒有抬頭看我們一眼,仿佛我們根本不存在似的。


    柳紅兒忍不住開口問道:“奶奶,這裏是柳正紅家裏嗎?”她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疑惑和急切。


    聽到柳紅兒提到柳正紅這個名字,我不禁猜測起來。如果這是柳紅兒父親的名字,那麽他應該是柳正紅;但如果是她母親的名字,那就另當別論了。


    但是老奶奶卻沒有什麽反應,好像也沒有聽清說什麽。


    柳紅兒有點焦慮地看著周圍的環境,心裏暗自嘀咕著。她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迴到了熟悉的地方,畢竟時間已經過去了很久,一切都可能發生了變化。然而,當她看到那位老奶奶時,內心深處卻湧起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仿佛這位老人就是她曾經的奶奶。


    \"要不我們再往外看看吧,或許你認錯了!\" 我提議道。


    柳紅兒點點頭,表示同意。\"好吧,那就往後走走吧,也不知道來這裏要完成什麽樣的任務才能迴去呢!\" 她一邊說著,一邊邁開腳步向後方走去。


    走著走著,我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便開口問道:\"那個柳正紅是誰啊?\"


    柳紅兒聽到這個問題,轉過頭來,用異樣的眼神看著我,臉上露出一絲驚訝。隨後,她恍然大悟地說道:\"啊,都怪我不好,沒有告訴你,當初大家都叫我柳紅兒,其實我的名字是叫柳正紅,隻是最後在上戶口本的時候被寫成了柳紅兒,但我家鄉的人都會叫我柳正紅的。\"


    我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沒想到你的名字還有這麽一段故事。不過我還是覺得你叫柳紅二更好聽一點,如果叫你柳正紅的話,感覺你就像是個男生的名字\" 我笑著說道。


    柳紅兒笑著說:\"去!”


    珍珠說:“前麵好像已經沒有人家了,一條小路通向山上。”


    柳紅兒說:“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往山上走,拐彎的地方還有幾戶人家,那裏應該還有一個小寺廟,不過很久沒有人去了。”


    我說:“上麵的人住在那裏,實在是太不方便了,下來取水也要比別人多走一些路呢!”


    柳紅兒說:“上麵的人的確不方便,不過也有一些好處啊!”


    我說:“這麽好處?“


    很多很多年前,這裏還有一些土匪,他們經常會搶劫村莊裏的雞鴨豬狗,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搶黃花閨女,住在下麵的人都先遭殃了,而住在上麵的人就有時間逃跑和躲起來,所以很多人選擇上麵是因為這種關係!”


    我也幡然醒悟,原來每個時代不一樣,他們的策略也都是不一樣的,現在是和平年代了,所以不需要躲在深山裏邊。


    來到了山上,山上的房子似乎已經完全破掉了,好像很久沒有人來一樣,隻剩下幾根梁子和那些掉了一半的瓦片,而之前柳紅兒說到的那個廟也是如此,破爛不堪,基本上廢棄了我們連去的欲望都沒有了。


    柳紅兒說:“算了,我們還是迴到剛才那老奶奶家吧,她應該就是我的奶奶,隻不過我現在記得並不是特別清楚,我問他話,他好像也有點聽不太懂,如果能碰到更多的人就好了!”


    於是我們便往迴走,邊聊天,討論著接下來去往哪裏,這時候路邊看見一個小女孩,她正在采花,並且把采來的小花插到自己的頭上,我一看這小而幼稚的臉,跟柳紅兒長得實在是太像了,我就對柳紅兒說:“看,這是誰來了?”


    珍珠也一眼就認出了,這就應該是兒時的柳紅兒,那個時候好像也才七八歲的樣子,非常的可愛,在田間地頭采野花。


    柳猴兒看到這一眼,似乎有點羞羞的臉上紅紅的,不過他很快就恢複了,自然他走到小女孩的邊上問:“你是不是叫柳正紅?”


    小姑娘睜大了眼睛,看著眼前的這個大姐姐,覺得好奇怪,於是說:“你怎麽知道的?你是誰?我不認識你!”


    沒想到小小的柳紅二,他的警覺性還是蠻高的,應該是他的父母教他的,柳紅兒說:“你的爸爸媽媽是不是去廣州打工了呢?”


    很明顯,柳紅兒是知道家裏的情況的,而小女孩也是一睜發現這個大姐姐說的,完全都是正確的,於是一邊玩著手裏的話,一邊說:“對呀,是的,他們都去廣州了,你找他沒有什麽事嗎?”


    柳紅兒說:“啊,沒什麽事,我是他們的老朋友了,我想到你家去玩一會,好不好?我剛才看你的奶奶在家呢!”


    雖然小姑娘很警覺,但是柳紅兒的模樣看起來也是很有親和力的,所以小女孩也是蹦蹦跳跳的把我們帶到剛才那個豬圈邊上的,有老奶奶正在拉風箱的房子。


    小女孩直接對奶奶說:“阿捏,她們要來我們家玩!”


    這時候老奶奶聽到小孩的喊叫聲,才慢慢的站起身來,走到我的麵前說:“你們找誰?”


    柳紅兒說道:“奶奶您好,請問您認識柳根祥和程眸音嗎?我是他們的朋友,過來看看他們。不知道他們夫妻倆現在是否在家呢?”


    顯然,柳紅兒並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以免給這對祖孫帶來困擾。她心裏清楚,父母此刻正在廣州打工,肯定不在家中。她隻是想借故進入屋內,看看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老奶奶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為我們每個人都倒了杯茶,然後請我們坐下。這座充滿鄉村氣息、土味十足的房屋,仿佛帶著歲月的痕跡。房子是半地下室結構,地麵由板磚鋪設而成,上麵布滿了塵土。四周擺放著一些陳舊的桌椅,有些椅子腿細得讓人擔心它是否能承受重量,但它們卻依然穩穩地立在那裏。走進屋子,一眼便能看到房間中央的桌子上擺著幾張照片。


    照片裏麵大多都是合影,雖然數量並不多,但每一張都展現出了這個家庭和睦融洽的氛圍。柳紅兒的父母分別站在左右兩側,緊緊地牽住年幼的柳紅兒的小手。小時候的柳紅兒身著一件紅色的、帶有兩個口袋的略顯土氣的衣服,但那純真無邪的模樣卻令人心生喜愛。


    看到眼前這溫馨的場景,我毫不猶豫地拿出手機將其拍攝下來。這些照片被壓在桌麵的玻璃板下,由於時間的流逝,色彩已有些許褪去,但仍然清晰可辨。而在此之前,還有幾張黑白照片,上麵是幾位麵容慈祥的老人。


    柳紅兒略帶歉意地對老奶奶說道:“奶奶,我這次沒來得及給您帶什麽禮物,真的很抱歉啊!”


    盡管老奶奶的聽力似乎有所下降,但還是基本理解了柳紅兒的意思。她微笑著迴應道:“沒關係的,孩子。程眸音和柳根祥在廣州的工地上幹活,一年才能迴來一趟啊!”


    是啊,小小的柳紅兒已經成了那時候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了,和自己的奶奶一起過,他看到父母的時間可能也隻有過年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時候吧,這樣的留守兒童在那個年代,實在是太多了,多的都數不過來。 為了開發建設,許多人背井離鄉到大城市去打工賺錢,迴來的時候就帶著之前的積蓄蓋房子,村莊裏邊也存在著一定的互相攀比的心態,所以就一幢幢新房子拔地而起


    這眼前的場景一定是房子還沒有蓋之前的樣子,所以顯得非常的原始。當他們年複一年的去在工地上麵搬磚糊水泥,打工賺到了錢,迴來以後第一件頭等大事就會翻新房屋裝修房屋,而他們的年紀也在不停的變大,直到後麵柳紅兒長大以後,也就是應該十多年的樣子,她自己也去了浙江打工,到最後卻成了一縷孤魂。


    我仿佛能看見柳紅兒在這個破舊的小屋裏度過的童年時光,她應該就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她是否曾在這片土地上歡笑哭泣著,她的內心是否充滿了對父母的思念和渴望,也許每次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他還有村裏其他和他一樣的小孩都那麽的無助彷徨,都是可憐的孩子啊,這些問題讓我感到一陣沉重。


    看著這破舊的房屋,我不禁想起那些曾經離開家鄉追求夢想的人們。他們背負著家庭的期望,遠離親人,來到陌生的城市努力工作。然而,歲月流轉,他們的青春漸漸逝去,而家鄉的記憶卻始終縈繞心頭。


    或許,我們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關愛身邊的人,不讓親情被距離所隔閡。同時,也要關注那些留守在家鄉的孩子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愛護,讓他們感受到溫暖與幸福。


    心裏就這麽隨便聯想了一下,不免覺得有點心酸。我們這一代人似乎很多時候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父母遠離自己去打工賺錢,而自己則和老人留在一起,老人隻能顧得上孩子的吃飽穿暖,但卻沒有辦法給孩子身心或者是思想上做任何的引導,即使有些老人會引導,但由於固化的思想也顯得不合時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騎行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花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花子並收藏騎行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