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澤手掌甫一推到,大壯覺得肩頭雖不疼痛,然而卻感覺有一股極大力量,把他向後推去。
大壯知道腳步稍一移動,那算輸了,忙運全力,和身向前猛撞,抗拒對方這一推。
這隻是一刹那之事,哪知馬天澤這一掌發得快,收得更快,勁未使足,倏然收迴。
大壯千斤之力都在向前猛挺,前麵忽然失了憑依,要想收勢,哪裏還來得及?
隻見馬天澤身子微偏,大壯已是臉孔朝下,一個巨大的身軀,疾向地麵撞去。
“咹???”旁觀諸人,齊齊為之側目。
這是怎麽迴事?按照設想來說,以大壯這等強悍的體格,馬天澤應該萬萬推不動他才是。
而按照常理來說,算馬天澤內力深厚,最終推動大壯,那大壯也該向後退步,怎地這會兒非但不往後退,反倒向前俯跌?
眼見大壯要和地的泥土來個結結實實的親吻,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刹那,馬天澤忽地出手了。
見他反手一撈,看著倒也並不如何迅疾,從容卻精準無,剛好撈住了大壯的右肩,止住了他的下跌之勢。
在此時,大壯也已反應過來,雙手撐地微一用力,已是站起身來。
起身之後,先是快速運氣檢查了一下,發現並無受傷,大壯才急忙抱拳開口:“丁兄弟,你推我的力道真大,而且還變化莫測的,我大壯服了你了。”
說話的同時,他滿臉羞愧之『色』,一張黑臉也漲得通紅。
好在他的臉本來黑,這會兒算羞紅,倒也不甚顯眼。
圍觀眾人聽了大壯的話,便均想到大壯之所以往前俯跌,肯定是因為馬天澤的內力吞吐閃爍,變化多端所導致。
再加之前馬天澤對抗大壯之時不閃不避,僅憑自身內氣便將大壯的力道改變方向,眾人都不傻,到了現在,哪裏還不知道馬天澤極難對付?
雖不知道馬天澤的武技怎麽樣,但他展現出的內氣,也已經足夠驚人了。
內力渾厚自不必說,關鍵是內氣的運使之妙,簡直可以說是隨心所欲。
至於武技,能從擂台第一輪台,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一輪,想想也知道了。
念及於此,周邊頓時一片肅靜。不光之前不怎麽說話的人族繼續沉默,連剛才議論紛紛的異類高手,此刻也沒一個吱聲的了。
實則有一點眾人均都不知,或是說不甚知之,那是,尋常世俗武功的內力與道家靈氣,還是很有區別的。
若要分辨兩者的不同,還需了解這兩種力,都是怎麽得來的,以及來自於哪裏。
所謂內力,一般均是由武者,通過唿吸吐納,吸收天地之間的精華,繼而存儲在丹田,慢慢積累而來。
這些天地間的精華,說白了,其實是五行之氣。
五行之氣可存在於天地萬物,吃的喝的用的甚至是喘的,其都蘊含五行之氣。
因此,世間的大部分補品,對武者都有補充內力,提高內力之效。素神丹裏所含的那些大補之『藥』,能讓眾人提升內力,也不怪了。
而道家靈氣則不然。
雖然同樣是唿吸吐納得來的,但靈氣卻非五行之氣,而是包涵更廣闊的陰陽二氣。
這陰陽二氣也非時刻都有,非得天地清明,三界同開的情況下,陰陽二氣貫穿三界之時,道門弟子通過唿吸吐納,吸收得來,儲於氣海,方才是靈氣。
但若是到了世間遭逢大變,兵禍連年或是天下易主之時,天庭與地府,通常都會在這時候,選擇暫時關閉。
一旦關閉天庭地府,此時的三界便不再連通,陰陽二氣也隨之與以前不同。
這時候,道家弟子便無靈氣可吸收了,如果自身的靈氣全部耗光,則本人即與普通人沒什麽兩樣了。
所以說,尋常的內力與道家靈氣,也是各有利弊。
若論威力,世俗武者修習的內力,絕對無法同道家靈氣相擬。
一個是武修,一個是仙修,根本沒法。
而且道家靈氣不單是威力大,還可驅動各種道家法術。或用符籙、或引天雷,這等借法天地的威力,一旦施出,又豈是尋常內力所能望其項背的?
再有是,靈氣吸收的速度要快的多,消耗起來卻慢的多。
兩個不同修行、又相同修為的人相鬥,那最後死的,肯定是尋常武修。
因為使用靈氣之人,會對方耐耗的多,鬥到最後,肯定是尋常武者內力耗盡,最終送命。
而如果兩人在都力竭的情況下相遇,那最後先死的,肯定還是尋常的武修。因為先恢複修為的,亦肯定是修習靈氣之人。
尋常內力唯一占有優勢的情形,是天下大『亂』,天庭與地府封閉之時。
到了那時,道家弟子一旦耗光靈氣,再沒有陰陽二氣可以吸收吐納,便泯然眾人矣。
而尋常武者,則可繼續吸收五行之氣,該是武學高手,還是武學高手。
那時孰強孰弱,可謂一目了然。
隻是,縱觀古今,天地封閉的情況很少。最近一次還是劉項爭霸,天下大『亂』之時。
距今也已有近千餘年了。
或許有人問,既然道家所修習的靈氣源自陰陽二氣,而陰陽二氣又高於或是說包容於五行之氣,那為什麽天地封閉之時,道家弟子無法吸收尋常的五行之氣呢?
這……這話怎麽說呢?
一者,道家弟子受籙於天,代天巡狩,監察三界,匡扶過失。每逢遇到魑魅魍魎,便會出手誅殺。
須知,道家弟子可不是滿口慈悲的佛門弟子,該出手時出手,半分婆婆媽媽都沒有。
而降妖除魔時所施展的法術,大都是需要借法天地。此時所使用的靈氣,非能溝通天地的陰陽二氣不可。
再者,若靈氣與尋常內氣無甚分別,那豈不是世俗之武者,隻要偶然得到法術,都可以任意施展了?
如果碰膽大任『性』,恣意妄為之人怎麽辦?
哪怕算以後發現了,道家弟子除去此人,恐怕也已經做下了惡,造成了一些無可估量的損失了。
所以說,天庭,或是說祖師,考量的很周到,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考量到。
要知道,祖師是永遠不會犯錯的。
還一層意思呢是,即便是道家弟子,也不能占盡所有便宜。既身擁威力大的靈氣,又取之不盡不虞枯竭,長此以往,也恐道家弟子容易滋生自大自矜之心,對修行也頗為不利。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所以說,有時候抱殘守缺,亦是必要。
這事兒說起來,也算暗合天道,一句話,好事兒不能讓一個人全占了。
大壯知道腳步稍一移動,那算輸了,忙運全力,和身向前猛撞,抗拒對方這一推。
這隻是一刹那之事,哪知馬天澤這一掌發得快,收得更快,勁未使足,倏然收迴。
大壯千斤之力都在向前猛挺,前麵忽然失了憑依,要想收勢,哪裏還來得及?
隻見馬天澤身子微偏,大壯已是臉孔朝下,一個巨大的身軀,疾向地麵撞去。
“咹???”旁觀諸人,齊齊為之側目。
這是怎麽迴事?按照設想來說,以大壯這等強悍的體格,馬天澤應該萬萬推不動他才是。
而按照常理來說,算馬天澤內力深厚,最終推動大壯,那大壯也該向後退步,怎地這會兒非但不往後退,反倒向前俯跌?
眼見大壯要和地的泥土來個結結實實的親吻,在這電光石火的一刹那,馬天澤忽地出手了。
見他反手一撈,看著倒也並不如何迅疾,從容卻精準無,剛好撈住了大壯的右肩,止住了他的下跌之勢。
在此時,大壯也已反應過來,雙手撐地微一用力,已是站起身來。
起身之後,先是快速運氣檢查了一下,發現並無受傷,大壯才急忙抱拳開口:“丁兄弟,你推我的力道真大,而且還變化莫測的,我大壯服了你了。”
說話的同時,他滿臉羞愧之『色』,一張黑臉也漲得通紅。
好在他的臉本來黑,這會兒算羞紅,倒也不甚顯眼。
圍觀眾人聽了大壯的話,便均想到大壯之所以往前俯跌,肯定是因為馬天澤的內力吞吐閃爍,變化多端所導致。
再加之前馬天澤對抗大壯之時不閃不避,僅憑自身內氣便將大壯的力道改變方向,眾人都不傻,到了現在,哪裏還不知道馬天澤極難對付?
雖不知道馬天澤的武技怎麽樣,但他展現出的內氣,也已經足夠驚人了。
內力渾厚自不必說,關鍵是內氣的運使之妙,簡直可以說是隨心所欲。
至於武技,能從擂台第一輪台,一直堅持到了最後一輪,想想也知道了。
念及於此,周邊頓時一片肅靜。不光之前不怎麽說話的人族繼續沉默,連剛才議論紛紛的異類高手,此刻也沒一個吱聲的了。
實則有一點眾人均都不知,或是說不甚知之,那是,尋常世俗武功的內力與道家靈氣,還是很有區別的。
若要分辨兩者的不同,還需了解這兩種力,都是怎麽得來的,以及來自於哪裏。
所謂內力,一般均是由武者,通過唿吸吐納,吸收天地之間的精華,繼而存儲在丹田,慢慢積累而來。
這些天地間的精華,說白了,其實是五行之氣。
五行之氣可存在於天地萬物,吃的喝的用的甚至是喘的,其都蘊含五行之氣。
因此,世間的大部分補品,對武者都有補充內力,提高內力之效。素神丹裏所含的那些大補之『藥』,能讓眾人提升內力,也不怪了。
而道家靈氣則不然。
雖然同樣是唿吸吐納得來的,但靈氣卻非五行之氣,而是包涵更廣闊的陰陽二氣。
這陰陽二氣也非時刻都有,非得天地清明,三界同開的情況下,陰陽二氣貫穿三界之時,道門弟子通過唿吸吐納,吸收得來,儲於氣海,方才是靈氣。
但若是到了世間遭逢大變,兵禍連年或是天下易主之時,天庭與地府,通常都會在這時候,選擇暫時關閉。
一旦關閉天庭地府,此時的三界便不再連通,陰陽二氣也隨之與以前不同。
這時候,道家弟子便無靈氣可吸收了,如果自身的靈氣全部耗光,則本人即與普通人沒什麽兩樣了。
所以說,尋常的內力與道家靈氣,也是各有利弊。
若論威力,世俗武者修習的內力,絕對無法同道家靈氣相擬。
一個是武修,一個是仙修,根本沒法。
而且道家靈氣不單是威力大,還可驅動各種道家法術。或用符籙、或引天雷,這等借法天地的威力,一旦施出,又豈是尋常內力所能望其項背的?
再有是,靈氣吸收的速度要快的多,消耗起來卻慢的多。
兩個不同修行、又相同修為的人相鬥,那最後死的,肯定是尋常武修。
因為使用靈氣之人,會對方耐耗的多,鬥到最後,肯定是尋常武者內力耗盡,最終送命。
而如果兩人在都力竭的情況下相遇,那最後先死的,肯定還是尋常的武修。因為先恢複修為的,亦肯定是修習靈氣之人。
尋常內力唯一占有優勢的情形,是天下大『亂』,天庭與地府封閉之時。
到了那時,道家弟子一旦耗光靈氣,再沒有陰陽二氣可以吸收吐納,便泯然眾人矣。
而尋常武者,則可繼續吸收五行之氣,該是武學高手,還是武學高手。
那時孰強孰弱,可謂一目了然。
隻是,縱觀古今,天地封閉的情況很少。最近一次還是劉項爭霸,天下大『亂』之時。
距今也已有近千餘年了。
或許有人問,既然道家所修習的靈氣源自陰陽二氣,而陰陽二氣又高於或是說包容於五行之氣,那為什麽天地封閉之時,道家弟子無法吸收尋常的五行之氣呢?
這……這話怎麽說呢?
一者,道家弟子受籙於天,代天巡狩,監察三界,匡扶過失。每逢遇到魑魅魍魎,便會出手誅殺。
須知,道家弟子可不是滿口慈悲的佛門弟子,該出手時出手,半分婆婆媽媽都沒有。
而降妖除魔時所施展的法術,大都是需要借法天地。此時所使用的靈氣,非能溝通天地的陰陽二氣不可。
再者,若靈氣與尋常內氣無甚分別,那豈不是世俗之武者,隻要偶然得到法術,都可以任意施展了?
如果碰膽大任『性』,恣意妄為之人怎麽辦?
哪怕算以後發現了,道家弟子除去此人,恐怕也已經做下了惡,造成了一些無可估量的損失了。
所以說,天庭,或是說祖師,考量的很周到,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考量到。
要知道,祖師是永遠不會犯錯的。
還一層意思呢是,即便是道家弟子,也不能占盡所有便宜。既身擁威力大的靈氣,又取之不盡不虞枯竭,長此以往,也恐道家弟子容易滋生自大自矜之心,對修行也頗為不利。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所以說,有時候抱殘守缺,亦是必要。
這事兒說起來,也算暗合天道,一句話,好事兒不能讓一個人全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