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十一年,南方各州刺史趕赴江都麵聖。


    同時,還有一些海外小國也紛紛上來覲見。


    等新年的大朝會完成之後,李柷召來一眾核心大臣。


    “如今,咱們未來的三年的計劃都在這幾年,吏部,朕要求皇家學院在今年要有人入朝為官,具體的考核指標你們擬一個出來。


    戶部,如今南部大定,接下來你們同商部的重心要再南方,那裏多是土司管轄,務必做到民族融合,同化到大唐的圈子中來。


    那邊的靠海沿途而下,很適合種植糧食,你們注意考察,務必要在今年初步解決咱們的糧食問題,


    一年出結果,兩麵出成果,三年內要有能夠支援各地災情的能力。


    工部,如今的水泥路開始普及,朕要求你們修建一條通往嶺南的路,方便行走運輸,同時,三年之內,要持續,動態的治理疏通運河和官道。


    禮部,......。”


    李柷交代之後,眾人散開,剩下一眾武將。


    “陛下,咱們幹啥?”


    李司戈開口問道。


    嚴可求也坐了下來,腦海還在盤算戶部今年的事宜。


    “軍師,軍師”。


    李柷喚了兩聲,徐溫碰了碰嚴可求肩膀。


    嚴可求苦笑醒轉,


    “陛下,臣想戶部事宜入神了,”


    李柷搖了搖頭,


    “無妨,軍師,你給眾人說一說接下來的軍事安排吧!”


    嚴可求帶眾人走到輿圖邊上。


    “諸位,如今咱們大唐疆土迴歸,那麽,原有的防線應該需要調整了。”


    “鎮南軍。”


    聽到嚴可求提到鎮南軍,劉威趕緊集中精神。


    “鎮南軍部隊全線向南推進到廣州府。其中,廣州府作為指揮中心,另外,雷州海峽兩岸,必須要派人看守,這是咱們商貿經濟的重要通道。”


    整個廣州府讓給他們作為營地,劉威聽後眼前大亮。


    不過隨即想到一個問題,鎮南軍,人數不夠了,以往是邊打邊征。


    近年來,安穩了一點兒,許多傷痛將士退下,他們的人就少了一半。


    “陛下,如今我大軍,人數不夠,一下子去嶺南,恐怕鎮不住當地的人”。


    李柷迴複:


    “這個問題,朕已經想過,之前,一方節度使統領一方軍政大權,這是很危險的事。


    安史之亂就是後果,因此,朕決定軍政分離,


    鎮南軍去了之後,接收嶺南的所有軍政權力。


    一州司馬隻能調動本州衙役府兵,軍權由各區域大將全權負責。”


    眾人一聽這話,紛紛弄懂了其中意思,這是要讓軍政相互監督又互不幹擾的意思。


    政不能幹預軍,軍也不能幹預政,如此,確實有些弊端。


    嚴可求吃驚,


    “陛下,這主意,也就你想的出來,這其中,恐怕有很大的弊端。


    若是軍中或者政事內部出問題,恐怕很難解決。”


    李柷搖頭:


    “不必,年前朕已經通知下去,十五組建不良人海陸空三個通訊。一但真發生緊急事件。


    當地主官可以先斬後奏,當然,不良人的密報後麵也會到朕這裏。”


    “行吧,接下來是鎮北軍,......”。


    鎮東軍同時也擴大了範圍,把吳越給囊括了進去。


    吩咐完成。


    最後一件事,李柷等人有些嚴肅。


    “那便是歸義軍的求援,如何處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哀帝,中興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細草攔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細草攔江並收藏唐哀帝,中興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