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十三聯軍入荷蘭
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 作者:大夢無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匡胤在爪哇國待了三天時間。
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物產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爪哇國有非常好的金絲楠木。
幾乎遍地都是,這裏的金絲楠木非常粗壯。
金絲楠木代表著什麽?代表著皇家典範,代表著極度珍貴。
大明皇帝死了之後,所有的棺材都是用金絲楠木製作的,大明皇宮也大抵上都是些金絲楠木,這些木材的開采比較較容易,但是大明疆域裏的金絲楠木還是比較稀缺。
大宋時期金絲楠木也頗為珍貴,可是他們始終想象不到這小小的轉爪哇國竟然有這麽多金絲楠木。
“這盤子是金絲楠木做的,凳子也是金絲楠木眼,前使用的桌子,還有他們這部落裏架起來的棚子,都是用金絲楠木做的?”
趙匡胤上下打量,看著這成批金絲楠木的建築叫一個眼饞。
“陛下,微臣確認過了,確實都是金絲楠木!”
鄭成功也頗為驚訝。
知道這個地方好,但是卻不知道這個地方這麽好。
“朕現現在總算知道了,怎麽非得費勁巴拉的來這彈丸之地,蠻夷之處,金絲楠木這東西是真好啊!”
“得虧朕 駕著戰艦出來見了見世麵,在大宋的時候倒也有金絲楠木,隻不過是從東南地帶進行開采而已,沒想到這蠻夷之地用的這麽好?”
寇有,我亦可有。
怪不得荷蘭要來這裏瘋狂開采,這一看很值得啊!
趙匡胤稍一不留神,如果沒有華夏仁義理智道德觀念的束縛他,趙匡胤還真想當個強盜,這麽多金絲楠木誰看了不眼饞。
“天王陛下,這些金絲楠木您都可以隨便用的!”
爪哇國唯獨會華夏語言的這個人,在一旁訴說。
爪哇國所有華夏語言使用者都是一對一進行傳承的,就是上一輩人會說的,傳給下麵天賦比較高的,就這樣近兩百年來不間斷的傳承了下來。
就算是被荷蘭帝國搶占地方,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傳承,一點都不曾斷。
因為他們總在幻想著那個天朝上國,如同神仙般的王朝有朝一日能過來的時候,部落裏還有人會華夏語言。
“這些,朕都可以?”
趙匡胤有些驚訝。
當然可以,非常可以,那叫一個相當可以。
“金絲楠木在宋朝的時候那麽一小節都價值千金,專供皇室王朝使用,如果要等價交換,這得多少?掏空國庫也不夠把這些東西帶迴去!”
趙匡胤真動了這個心思,可是一想到需要掏空國庫來弄這麽多金絲楠木,又覺得不值得!
隻能說,大宋皇帝你多慮了,用不了那麽多錢。
所行的鄭和下西洋所著作的相關記錄當中顯示表明,金絲楠木在鄭和下西洋期間進行等價交換的時候相當的便宜。
僅僅隻需要一些絲綢瓷器就可以換取金絲楠木,而且可以大量開采。
更主要的是大明在爪哇國有著長久的開采權力。
這可不是什麽所謂的荷蘭在這裏搶占之後的開采,如同強盜一般的偷竊,大明的開采權那是真正的被爪哇國上下認同的。
了解了其中內容後,趙匡胤有些氣憤。
“早知道就該了解一下鄭和下西洋所有的曆史記錄,征戰荷蘭過程當中咱們的船上裝的都是糧草棉被,也該裝一點瓷器過來換一點金絲楠木,到時候迴去直接貨物運滿!”
趙匡胤邊說底下的人邊叩頭說道。
“不用這樣,天王陛下,我現在立刻為您開采,所有的金絲楠木您都可以帶走,什麽時候有空過來拉就行,我們一定會為您保管好!”
爪哇國的族人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極度虔誠,這可不是像哄騙的。
這都能行?
大明的餘威還能夠刷?
還能夠先用後付?
老天爺呀,真是把一輩子孱弱無比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羨慕到透頂。
這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既然人家誠心要送,那自己自然收著就行,隻不過要在歸途的旅程中把這些帶迴來。
“你這份心思朕知道了!華夏之地乃天王上朝,絕對不會虧待爾等,爾等還有什麽訴求?一並說來!”
趙匡胤真是當皇帝當上癮了。
不對,他就是真正的開國皇帝,隻不過是在大明當皇帝當上癮了,這在大明當皇帝可真的是比在大宋當皇帝要消遣的多。
大宋唯唯諾諾出個手都得再三思量,底下文官各路勸阻,在大明君臣骨子裏都是剛硬的,做起事來那真是一個男人做派。
大明的做派更符合兵變出身的趙匡胤!
“天王陛下,我等還真的有要事相商!”
趙匡胤閃了一個機靈。
看來以後和蠻夷之地說話還真的不能拐彎抹角,趙匡胤隻是嘴上說一說,真沒想到對麵竟然當真了,這麽不客氣?
不過也無所謂,他們能有什麽非分之舉,但凡提的出來大明總歸能完成的,就算他趙匡胤完成不了,大不了把這爛攤子扔給崇禎朱由檢。
“我爪哇國上下族群,希望天王陛下能夠帶領我方部落之人進入紅毛番,消滅荷蘭!”
他們真是恨的牙癢癢。
不怪他們。
荷蘭帝國他們做的確實過分,過來路途當中幾乎將這個地方絕子絕孫,讓他們子子孫孫都為奴隸,怎能不恨?就算是彈丸之地,就算是他國之人,可是也有血氣方剛,怎容外人來犯?
他們自然恭候像大明這樣的天王上朝,有能力並且德德兼備之人來到此處進行貿易往來,哪怕跟隨在其背後共同發展上去都可以。
但絕不允許荷蘭帝國如此巧取豪奪霸占土地,欺辱族人。
“正隨朕的意思!”
“挑選一批精幹戰士,隨朕一起北伐!”
爪哇國的人聽到趙匡胤答應之後痛哭流涕,亡國之時出來天兵神將,天王上朝拯救自已國度於水火,此恩情必然以全國之命運生死相報。
爪哇國以最高的祭祀之禮祈求本次北伐成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番道理,深處歐洲中心腹地的荷蘭帝國,他們不明白,他們隻知道眼前之利而不懂百年之久。
華夏大地就好像是已經富裕了幾千年的人一般,對待任何事情自然知道曆史往來,懂得留存博弈,而在荷蘭帝國就好像暴發戶,恨不得現在能夠把全天下的錢都落在自個兒手裏。
趙匡胤帶走了爪哇國的精幹戰士,這一路在東南沿海進入到印度洋,一路北上抵達歐洲的漫長海圖當中。
沿途走了將近有十幾二十個部落和國家,所行之處幾乎都和爪哇國的處境一樣,紛紛地對天王上朝的大明表示極度尊重,表示臣服,而且是異常的虔誠!!
在得知爪哇國派兵之後,他們紛紛效仿,找出國內最精幹的戰士,派遣了戰船,跟隨趙匡胤一同參與到剿滅荷蘭的大隊伍中!
甚至為了不給大明王朝拖後腿,這些異族戰士臨走之前都帶好了自己的口糧,簽了生死狀,此戰就是奔著赴死去的!
快抵達歐洲海域之時百艘戰艦背後還跟了幾十艘的各國沿海地帶的船艦,這是他們能夠拿得出來最好的,上麵坐著的都是各自的戰士。
天王上朝大明,在大宋皇帝趙匡胤的帶領之下,統領十幾國的集合之軍,共同北伐。
這場麵空前絕後。
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物產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爪哇國有非常好的金絲楠木。
幾乎遍地都是,這裏的金絲楠木非常粗壯。
金絲楠木代表著什麽?代表著皇家典範,代表著極度珍貴。
大明皇帝死了之後,所有的棺材都是用金絲楠木製作的,大明皇宮也大抵上都是些金絲楠木,這些木材的開采比較較容易,但是大明疆域裏的金絲楠木還是比較稀缺。
大宋時期金絲楠木也頗為珍貴,可是他們始終想象不到這小小的轉爪哇國竟然有這麽多金絲楠木。
“這盤子是金絲楠木做的,凳子也是金絲楠木眼,前使用的桌子,還有他們這部落裏架起來的棚子,都是用金絲楠木做的?”
趙匡胤上下打量,看著這成批金絲楠木的建築叫一個眼饞。
“陛下,微臣確認過了,確實都是金絲楠木!”
鄭成功也頗為驚訝。
知道這個地方好,但是卻不知道這個地方這麽好。
“朕現現在總算知道了,怎麽非得費勁巴拉的來這彈丸之地,蠻夷之處,金絲楠木這東西是真好啊!”
“得虧朕 駕著戰艦出來見了見世麵,在大宋的時候倒也有金絲楠木,隻不過是從東南地帶進行開采而已,沒想到這蠻夷之地用的這麽好?”
寇有,我亦可有。
怪不得荷蘭要來這裏瘋狂開采,這一看很值得啊!
趙匡胤稍一不留神,如果沒有華夏仁義理智道德觀念的束縛他,趙匡胤還真想當個強盜,這麽多金絲楠木誰看了不眼饞。
“天王陛下,這些金絲楠木您都可以隨便用的!”
爪哇國唯獨會華夏語言的這個人,在一旁訴說。
爪哇國所有華夏語言使用者都是一對一進行傳承的,就是上一輩人會說的,傳給下麵天賦比較高的,就這樣近兩百年來不間斷的傳承了下來。
就算是被荷蘭帝國搶占地方,也是用這樣的方式傳承,一點都不曾斷。
因為他們總在幻想著那個天朝上國,如同神仙般的王朝有朝一日能過來的時候,部落裏還有人會華夏語言。
“這些,朕都可以?”
趙匡胤有些驚訝。
當然可以,非常可以,那叫一個相當可以。
“金絲楠木在宋朝的時候那麽一小節都價值千金,專供皇室王朝使用,如果要等價交換,這得多少?掏空國庫也不夠把這些東西帶迴去!”
趙匡胤真動了這個心思,可是一想到需要掏空國庫來弄這麽多金絲楠木,又覺得不值得!
隻能說,大宋皇帝你多慮了,用不了那麽多錢。
所行的鄭和下西洋所著作的相關記錄當中顯示表明,金絲楠木在鄭和下西洋期間進行等價交換的時候相當的便宜。
僅僅隻需要一些絲綢瓷器就可以換取金絲楠木,而且可以大量開采。
更主要的是大明在爪哇國有著長久的開采權力。
這可不是什麽所謂的荷蘭在這裏搶占之後的開采,如同強盜一般的偷竊,大明的開采權那是真正的被爪哇國上下認同的。
了解了其中內容後,趙匡胤有些氣憤。
“早知道就該了解一下鄭和下西洋所有的曆史記錄,征戰荷蘭過程當中咱們的船上裝的都是糧草棉被,也該裝一點瓷器過來換一點金絲楠木,到時候迴去直接貨物運滿!”
趙匡胤邊說底下的人邊叩頭說道。
“不用這樣,天王陛下,我現在立刻為您開采,所有的金絲楠木您都可以帶走,什麽時候有空過來拉就行,我們一定會為您保管好!”
爪哇國的族人說這話的時候眼神極度虔誠,這可不是像哄騙的。
這都能行?
大明的餘威還能夠刷?
還能夠先用後付?
老天爺呀,真是把一輩子孱弱無比的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羨慕到透頂。
這真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既然人家誠心要送,那自己自然收著就行,隻不過要在歸途的旅程中把這些帶迴來。
“你這份心思朕知道了!華夏之地乃天王上朝,絕對不會虧待爾等,爾等還有什麽訴求?一並說來!”
趙匡胤真是當皇帝當上癮了。
不對,他就是真正的開國皇帝,隻不過是在大明當皇帝當上癮了,這在大明當皇帝可真的是比在大宋當皇帝要消遣的多。
大宋唯唯諾諾出個手都得再三思量,底下文官各路勸阻,在大明君臣骨子裏都是剛硬的,做起事來那真是一個男人做派。
大明的做派更符合兵變出身的趙匡胤!
“天王陛下,我等還真的有要事相商!”
趙匡胤閃了一個機靈。
看來以後和蠻夷之地說話還真的不能拐彎抹角,趙匡胤隻是嘴上說一說,真沒想到對麵竟然當真了,這麽不客氣?
不過也無所謂,他們能有什麽非分之舉,但凡提的出來大明總歸能完成的,就算他趙匡胤完成不了,大不了把這爛攤子扔給崇禎朱由檢。
“我爪哇國上下族群,希望天王陛下能夠帶領我方部落之人進入紅毛番,消滅荷蘭!”
他們真是恨的牙癢癢。
不怪他們。
荷蘭帝國他們做的確實過分,過來路途當中幾乎將這個地方絕子絕孫,讓他們子子孫孫都為奴隸,怎能不恨?就算是彈丸之地,就算是他國之人,可是也有血氣方剛,怎容外人來犯?
他們自然恭候像大明這樣的天王上朝,有能力並且德德兼備之人來到此處進行貿易往來,哪怕跟隨在其背後共同發展上去都可以。
但絕不允許荷蘭帝國如此巧取豪奪霸占土地,欺辱族人。
“正隨朕的意思!”
“挑選一批精幹戰士,隨朕一起北伐!”
爪哇國的人聽到趙匡胤答應之後痛哭流涕,亡國之時出來天兵神將,天王上朝拯救自已國度於水火,此恩情必然以全國之命運生死相報。
爪哇國以最高的祭祀之禮祈求本次北伐成功。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這番道理,深處歐洲中心腹地的荷蘭帝國,他們不明白,他們隻知道眼前之利而不懂百年之久。
華夏大地就好像是已經富裕了幾千年的人一般,對待任何事情自然知道曆史往來,懂得留存博弈,而在荷蘭帝國就好像暴發戶,恨不得現在能夠把全天下的錢都落在自個兒手裏。
趙匡胤帶走了爪哇國的精幹戰士,這一路在東南沿海進入到印度洋,一路北上抵達歐洲的漫長海圖當中。
沿途走了將近有十幾二十個部落和國家,所行之處幾乎都和爪哇國的處境一樣,紛紛地對天王上朝的大明表示極度尊重,表示臣服,而且是異常的虔誠!!
在得知爪哇國派兵之後,他們紛紛效仿,找出國內最精幹的戰士,派遣了戰船,跟隨趙匡胤一同參與到剿滅荷蘭的大隊伍中!
甚至為了不給大明王朝拖後腿,這些異族戰士臨走之前都帶好了自己的口糧,簽了生死狀,此戰就是奔著赴死去的!
快抵達歐洲海域之時百艘戰艦背後還跟了幾十艘的各國沿海地帶的船艦,這是他們能夠拿得出來最好的,上麵坐著的都是各自的戰士。
天王上朝大明,在大宋皇帝趙匡胤的帶領之下,統領十幾國的集合之軍,共同北伐。
這場麵空前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