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契丹……亡了
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 作者:大夢無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這是為何?此經一戰已經進入最後階段,攻入城內剿滅契丹一族,為奴為婢或者統領整個契丹所有的土地。已經進入燕雲十六州最後大戰!”
“陛下不應該歡欣鼓舞嗎?這簡直是揚整個華夏國之威,陛下也一定會成為千古之君的!”
班超現在戰鬥力頗強而且整個人心情非常之興奮。
曆來能夠開疆拓土統一中原的帝王都頗有能力,而且必會在青史上留名,未來不管他做什麽功勞都比不過這統一之功。
正要建立千秋基業的時候,怎麽感覺他朱由檢有些心慈手軟?
於謙明白,剛過來這裏的時候朱由檢已經表明自己的身份,並且和於謙講述後麵自己所經曆的一切,於謙也就隻能夠扼腕歎息。
大明積重難返,不是靠他一個臣子一個君王就能夠將幾百年的大明弊端一舉破滅翻轉,重新恢複中興之姿。
難確實是難。
故所以於謙知道。
“陛下不用妄自菲薄 自然也不需要暗自神傷。此經一戰結束後迴到大明,有的是陛下建功立業的機會!”
“人這一生怎麽可能一路平穩順遂,總是在大起大落,生死之間悟到天道,受天道垂憐迴去之後才會倍感珍惜!”
於謙不僅僅是說給朱由檢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這一對來自大明的臣子說的什麽話?
班超著實不理解,朱由儉有些自嘲地看著班超說道。
“對麵契丹王國的所有景象朕都經曆過!”
朱由檢心事重重。
“原來是這樣,那陛下一定是開疆拓土無數,想必大明江山在陛下的手裏一定是擴大了不知道多少,想必也是大一統的王朝?”
班超自從被天道換過來之後,目前就隻了解整個契丹一族的發展實力,對於明朝於謙和朱由檢兩個人是隻字未提。
不是不想告訴而是覺得太過丟人,最起碼朱由檢心裏是這樣想的。
“若真是像定遠侯這樣說的,那朕何須苦惱!”
“這樣的亡國景象朕親自經曆過,就是在朕的手上,大明沒了,朕就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朱由檢講這件事情一直講不出來,現在說出來後忽然一下子心裏邊的石頭落了地一樣,整個人鬆快了不少。
哪怕他互換過來,也很難接受自己的大明朝已經亡了的事實,自己是大明朝最後一代君王。
自己死在了歪脖子樹上,也算得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以身殉國也算給大明的氣節留下了最好的句號。
可是終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大明朝完了。
互換過來後每日都在承受心理上的折磨,直到於謙過來這才稍微好了一些。
“什麽,陛下是大明亡國之君?”
班超都有些驚訝了。
朱由儉並非無勇無謀,隻是在各大千古帝王麵前還稍微稚嫩。
沒有人說崇禎皇帝不是個好皇帝,帝王將相之術用得還是非常好。
“沒錯,朕就是一個亡國之君!”
朱由檢接受了曆史給予自己的頭銜。
“那陛下這個時候是在幹什麽?”
班超突然有些好奇。
“朕正拿著劍,拿著刀和朕的臣子一同守著國門!”
朱由檢莫名的驕傲。
聽到這裏的班超,眼睛都瞪大了……
天子守國門,這是怎樣的氣節!
要知道班超可是生活在東漢時期,整個東漢堪比大唐之所在,對整個西域的治理那絕對是實力加持,要是不聽話直接派兵過來滅國。
殺雞儆猴,整個西域便在班超的手上安穩了幾十年之久。
他向來不知道這亡國之路該如何,但是縱觀整個曆史自有興衰更替,這亡國之君要不然被殺,要不然就逃竄。
想必眼前這個大明王朝的亡國之君朱由檢也是如此。
沒想到他竟然是拿著刀劍和自己的臣子將士一起在守著國門。
怎麽能夠不驚訝?
“陛下,臣萬分佩服!”
要說以前班超覺得自己互換過來,重新有了一世的生命倍感珍惜,但是總覺得朱由儉並非明君,跟在他身邊甚是覺得無趣。
如今一聽卻發現此人甚好!
“佩服,有什麽可佩服的?朕依舊是無力迴天,覺得愧對列祖列宗死在了亡國之路上!”
“算作以身殉國,這也絕對不會讓外族之人在朕的皇宮把朕給殺了,這絕對不給他們這樣揚名立萬的機會!”
“朕的大年末年打輸了,朕認了,朕該死便死了,但是朕絕對不認輸!”
此刻朱由儉身上感覺散發著無盡的光芒。
班超對其頗為讚賞。
班超上一輩子過得極為好,這一世重新活了一世,跟隨著明朝末年皇帝朱由儉,就算迴到大明也有用武之地。
想來也必定是一番不平凡的境遇。
……
三下五除二便攻開了城門,契丹一族的人軍心渙散,逃竄的逃竄,很容易便打開了這樣的國門。
開了國門之後,眼前所有的景象讓朱由檢的心裏倍感震驚。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蕭太後,如今還正值貌美之年。
身著戎裝手拿刀劍奮力抗敵。
旁邊便是韓德讓,再有另外一側便是耶律斜軫,他契丹一族的能夠上場的不管老弱病殘全部都在城門口守著。
朱由檢看到後滿心佩服。
“他們是忠臣良將,隻是生錯的地方,或者說他們是為自己的民族而征戰,朕從心底裏佩服他們,佩服眼前這個女人!”
火光當中蕭太後一點都沒有畏懼和害怕,眼神當中滿滿的都是死守,從無認命一說。
就這樣靜靜地站在城門口,看著底下烏泱泱的大宋之軍,看著兵馬失火的皇宮仰天大笑。
“本宮無力迴天,契丹一族的王朝命運將決於此,此乃天道輪迴本宮欣然接受,但本宮絕不給他大宋之人任何淩辱的機會,就算死也要死在我契丹王朝的土地上!”
蕭太後扯著嗓子站在中央,騎在馬上和底下的人怒吼!
“爭做刀下鬼,不做亡國奴!”
這聲音迴響在整個四周。
底下的各大契丹一族的將士備受鼓舞,最後開啟了皇城保衛的決戰。
可以說殺的是昏天黑地。
大宋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可是這戰鬥也將近持續了快整整一天,直到殺光了契丹一族的所有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精疲力竭的蕭太後身上到處都是傷,整個人眼睛已經疲憊不堪。
人沒了。
就剩下這幾個人了。
韓德讓死了,耶律斜軫也死了。
隻留下蕭太後!
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兩個人準備帶著一批兵馬,讓蕭太後坐在馬車上,帶領著皇家血脈一同離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是蕭太後拒絕了。
她要留下來為了這片土地而奮戰,而如今就剩了她一個人。
“大宋皇帝,我認輸了,但是我不認命,中原之地富庶無比契丹一族怎麽就不能統領中原,若是有來日必然會帶領著契丹一族離開,但是今天別想用你大宋的劍來殺了我,我也絕對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
說完。
蕭太後直接一刀砍在了脖子上,自刎了。
此女人剛節烈婦……該在青史留名的!
屬於華夏人的忠貞血液,這個女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陛下不應該歡欣鼓舞嗎?這簡直是揚整個華夏國之威,陛下也一定會成為千古之君的!”
班超現在戰鬥力頗強而且整個人心情非常之興奮。
曆來能夠開疆拓土統一中原的帝王都頗有能力,而且必會在青史上留名,未來不管他做什麽功勞都比不過這統一之功。
正要建立千秋基業的時候,怎麽感覺他朱由檢有些心慈手軟?
於謙明白,剛過來這裏的時候朱由檢已經表明自己的身份,並且和於謙講述後麵自己所經曆的一切,於謙也就隻能夠扼腕歎息。
大明積重難返,不是靠他一個臣子一個君王就能夠將幾百年的大明弊端一舉破滅翻轉,重新恢複中興之姿。
難確實是難。
故所以於謙知道。
“陛下不用妄自菲薄 自然也不需要暗自神傷。此經一戰結束後迴到大明,有的是陛下建功立業的機會!”
“人這一生怎麽可能一路平穩順遂,總是在大起大落,生死之間悟到天道,受天道垂憐迴去之後才會倍感珍惜!”
於謙不僅僅是說給朱由檢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這一對來自大明的臣子說的什麽話?
班超著實不理解,朱由儉有些自嘲地看著班超說道。
“對麵契丹王國的所有景象朕都經曆過!”
朱由檢心事重重。
“原來是這樣,那陛下一定是開疆拓土無數,想必大明江山在陛下的手裏一定是擴大了不知道多少,想必也是大一統的王朝?”
班超自從被天道換過來之後,目前就隻了解整個契丹一族的發展實力,對於明朝於謙和朱由檢兩個人是隻字未提。
不是不想告訴而是覺得太過丟人,最起碼朱由檢心裏是這樣想的。
“若真是像定遠侯這樣說的,那朕何須苦惱!”
“這樣的亡國景象朕親自經曆過,就是在朕的手上,大明沒了,朕就是大明的亡國之君!”
朱由檢講這件事情一直講不出來,現在說出來後忽然一下子心裏邊的石頭落了地一樣,整個人鬆快了不少。
哪怕他互換過來,也很難接受自己的大明朝已經亡了的事實,自己是大明朝最後一代君王。
自己死在了歪脖子樹上,也算得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以身殉國也算給大明的氣節留下了最好的句號。
可是終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大明朝完了。
互換過來後每日都在承受心理上的折磨,直到於謙過來這才稍微好了一些。
“什麽,陛下是大明亡國之君?”
班超都有些驚訝了。
朱由儉並非無勇無謀,隻是在各大千古帝王麵前還稍微稚嫩。
沒有人說崇禎皇帝不是個好皇帝,帝王將相之術用得還是非常好。
“沒錯,朕就是一個亡國之君!”
朱由檢接受了曆史給予自己的頭銜。
“那陛下這個時候是在幹什麽?”
班超突然有些好奇。
“朕正拿著劍,拿著刀和朕的臣子一同守著國門!”
朱由檢莫名的驕傲。
聽到這裏的班超,眼睛都瞪大了……
天子守國門,這是怎樣的氣節!
要知道班超可是生活在東漢時期,整個東漢堪比大唐之所在,對整個西域的治理那絕對是實力加持,要是不聽話直接派兵過來滅國。
殺雞儆猴,整個西域便在班超的手上安穩了幾十年之久。
他向來不知道這亡國之路該如何,但是縱觀整個曆史自有興衰更替,這亡國之君要不然被殺,要不然就逃竄。
想必眼前這個大明王朝的亡國之君朱由檢也是如此。
沒想到他竟然是拿著刀劍和自己的臣子將士一起在守著國門。
怎麽能夠不驚訝?
“陛下,臣萬分佩服!”
要說以前班超覺得自己互換過來,重新有了一世的生命倍感珍惜,但是總覺得朱由儉並非明君,跟在他身邊甚是覺得無趣。
如今一聽卻發現此人甚好!
“佩服,有什麽可佩服的?朕依舊是無力迴天,覺得愧對列祖列宗死在了亡國之路上!”
“算作以身殉國,這也絕對不會讓外族之人在朕的皇宮把朕給殺了,這絕對不給他們這樣揚名立萬的機會!”
“朕的大年末年打輸了,朕認了,朕該死便死了,但是朕絕對不認輸!”
此刻朱由儉身上感覺散發著無盡的光芒。
班超對其頗為讚賞。
班超上一輩子過得極為好,這一世重新活了一世,跟隨著明朝末年皇帝朱由儉,就算迴到大明也有用武之地。
想來也必定是一番不平凡的境遇。
……
三下五除二便攻開了城門,契丹一族的人軍心渙散,逃竄的逃竄,很容易便打開了這樣的國門。
開了國門之後,眼前所有的景象讓朱由檢的心裏倍感震驚。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蕭太後,如今還正值貌美之年。
身著戎裝手拿刀劍奮力抗敵。
旁邊便是韓德讓,再有另外一側便是耶律斜軫,他契丹一族的能夠上場的不管老弱病殘全部都在城門口守著。
朱由檢看到後滿心佩服。
“他們是忠臣良將,隻是生錯的地方,或者說他們是為自己的民族而征戰,朕從心底裏佩服他們,佩服眼前這個女人!”
火光當中蕭太後一點都沒有畏懼和害怕,眼神當中滿滿的都是死守,從無認命一說。
就這樣靜靜地站在城門口,看著底下烏泱泱的大宋之軍,看著兵馬失火的皇宮仰天大笑。
“本宮無力迴天,契丹一族的王朝命運將決於此,此乃天道輪迴本宮欣然接受,但本宮絕不給他大宋之人任何淩辱的機會,就算死也要死在我契丹王朝的土地上!”
蕭太後扯著嗓子站在中央,騎在馬上和底下的人怒吼!
“爭做刀下鬼,不做亡國奴!”
這聲音迴響在整個四周。
底下的各大契丹一族的將士備受鼓舞,最後開啟了皇城保衛的決戰。
可以說殺的是昏天黑地。
大宋十萬大軍兵臨城下,可是這戰鬥也將近持續了快整整一天,直到殺光了契丹一族的所有人,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精疲力竭的蕭太後身上到處都是傷,整個人眼睛已經疲憊不堪。
人沒了。
就剩下這幾個人了。
韓德讓死了,耶律斜軫也死了。
隻留下蕭太後!
韓德讓和耶律斜軫兩個人準備帶著一批兵馬,讓蕭太後坐在馬車上,帶領著皇家血脈一同離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但是蕭太後拒絕了。
她要留下來為了這片土地而奮戰,而如今就剩了她一個人。
“大宋皇帝,我認輸了,但是我不認命,中原之地富庶無比契丹一族怎麽就不能統領中原,若是有來日必然會帶領著契丹一族離開,但是今天別想用你大宋的劍來殺了我,我也絕對不會給你這樣的機會!”
說完。
蕭太後直接一刀砍在了脖子上,自刎了。
此女人剛節烈婦……該在青史留名的!
屬於華夏人的忠貞血液,這個女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