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流芳百世的於謙。


    大明王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東漢時期征戰西域治理二三十年的班超將軍。


    三位強者齊聚於此,而且背後還有大宋十萬精兵強將,對戰契丹,開始變得有趣了起來。


    三位一體,征戰契丹有勇有謀者非於謙莫屬,治理北方邊境蠻夷之地頗有經驗的當屬班超,崇禎皇帝朱由儉如今是趙匡胤,對整個大宋來講有著一唿百應的能力。


    三方共聚在這裏大戰一觸即發。


    ……


    契丹遼朝。


    蕭燕燕一介女流承擔起了契丹一族未來的發展,如今遼景宗耶律賢已死,立起來的皇子也是一個年幼之人,所有的都靠著蕭燕燕。


    西邊有西夏一族的迅猛發展,南邊有大宋的突飛猛進,契丹一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就在高粱河之戰中。


    若高粱可勝,可保邊疆百年平穩。


    若高粱河此戰失敗,那契丹一族是死是活隻能任由大宋處理。


    蕭燕燕整夜未眠此戰必打。


    不過令其想象不到的是大宋對於此戰的想法。


    ……


    “皇後,如今契丹一族的發展就仰仗您了!”


    南京留守大丞相韓德讓為蕭皇後所用,也是以蕭皇後馬首是瞻。


    “太子即位,本宮現在已是太後,日後還請大丞相叫本宮蕭太後!”


    蕭燕燕為女子想要在這個朝代中立足,必定要有自己一番勢力,不然壓不住契丹一族的群臣!


    到現在為止,不滿於蕭太後統治的還有很多,有勇有謀者也不在少數但絕對不能讓他們亂了這一鍋粥。


    “微臣叩拜蕭太後!”


    蕭太後正式成為蕭太後,成為曆史上那個有名的蕭太後。


    “國喪期間,大宋時為華夏禮儀之邦,斷然不會在這種時機轟然攻擊,否則他們會被往後曆史詬病怒罵!”


    “我們蠻夷之地雖不講情麵,也不講禮法,但是華夏之地遵守禮規,斷然不會在這個時候冒出頭來展開大戰!”


    “現在我們所做的就是集全國上下為一體,隻要大宋開戰我們必應戰!”


    沒辦法。


    隻能這樣做。


    如蕭太後所講,華夏之地的確是禮儀之邦,這個時候不管再怎麽想急於求成,也絕對不會貿然發起兵亂!


    漢高祖劉邦以楚河為界和項羽共治天下,但是又趁其虛弱之時帶領大軍圍剿項羽。


    就算漢高祖劉邦建立了大漢盛世,並且後麵延續了幾百年之久,截至目前中華民族裏漢族依舊是認同最高的民族。


    就算漢高祖劉邦有這麽長的盛世之舉,但在史書上各大曆史對麵的帝王裏對劉邦的評價,那是非常的惡心。


    崇禎皇帝朱由儉他不會這樣做。


    但是班超不一樣,對待西域之事,他自己清楚那些蠻夷之地都是什麽德行,他們當然不會拿這種事情當作自己的禮規,能戰勝了才是重要的。


    畢竟像這種蠻夷之地吃不飽喝不足,古話說到倉廩足而知榮辱,南蠻之地斷然不會的。


    “不如我們此時攻上去,趁遼朝大亂一舉拿下攻其不備必定能夠平定北方,拿下燕雲十六州!”


    班超講完後朱由檢和於謙兩個人目瞪口呆。


    “此乃契丹一族國殤期間我們貿然出兵,這種為好嗎?”


    朱由檢此話一說,班超眉目緊鎖。


    “陛下,在行軍路途中您和我講述了大宋之後的發展,澶淵之盟靖康之恥都是他蠻夷之地引起來的!”


    “他們尚且都不管這些,我們又何必拿這種綱常禮教困住自己?”


    班超說得倒是在理。


    但這話也隻能夠這樣說而已。


    “定遠侯,您說的確實是在理,的確應該攻其不備拿下契丹一族!”


    “可是如若真是這樣,那大宋趙匡胤也好,還是我大明王朝也罷,他後人曆史裏必定會被加以指責,帝王所做之事就是要留給後世的評價,可這也實在是不符禮儀之邦!”


    於謙能夠流芳百世是因為其所做的事情都符合道義。


    但凡在他人生當中有這麽一檔子事兒,流芳百世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雖然一致對外,但都是在華夏大地上討生活的,無非是兩國利益出現矛盾才會有戰亂發生,不然自是和平相處。


    “少保我知道您是什麽意思,可這是蠻夷之地對他們留存良善之心,他們可不會反哺為我們啊!”


    班超見識了整個西域的惡性,知道他們人心善惡所以才有這一番良言之舉。


    “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必在他國喪期間行使動亂十天國殤必會處理妥當,即使如此那我們也需要做出禮儀之邦的該有的樣子!”


    什麽意思?


    於謙所講述的是什麽意思?


    朱由檢一下子就懂得了。


    “派使臣前往契丹一族的皇宮吊唁!”


    這話一說出來於謙滿意地點頭,這才是大明帝王應該有的氣度。


    而不是如同他蠻夷之地丟失自己本心,丟失禮儀之舉,做那禽獸不如之事。


    “什麽?”


    “不僅不去打,還去他們的皇宮吊唁?”


    “莫不是有些太過迂腐?”


    這話可真把班超給嚇了一大跳。


    前所未有啊。


    可是班超也不是傻子。


    於謙給其簡單明了地分析說這個時候挑起對於契丹一族的軍事戰爭。


    契丹一族必定會立馬反抗,而且他們也已經早做準備了,景宗耶律賢的死比曆史上提前了很多,必定是蕭燕燕設下來的軌跡圈套。


    而且是以整個契丹一族的國運作為賭注。


    他們也相信契丹一族必定奮力抗敵,畢竟這種恥辱放在哪個朝代當中都咽不下這口氣,甭管他是不是禮儀之地!


    然而這個時候就要以四兩撥千斤之力,將這種契丹一族凝結上下之力分散掉。


    這也是好的曆史時機,蕭太後剛剛晉升為太後,統管整個契丹一族的大權。


    正是鬆散時刻,貿然來了這麽一招四兩撥千斤之力,蕭太後怕是還未曾反應過來,整個契丹一族從內部已經開始發生暴動。


    大家族向外殺通常都是殺不死的,隻有從內裏亂了起來才能一潰而散!


    安穩布置一切水到渠成,日後進行大戰一切將兵出有名。


    ……


    “實在是高,是我班超有些眼界較低,至於這個使臣該誰去呢?”


    於謙挺身而出。


    “自然是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無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無休並收藏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