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太後此人所有的計策,包括整個在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後世的各大曆史傳記當中都有出現。


    是整個華夏曆史上為數不多的女性領導者,而且其各方見地也頗受後世的各大帝王效仿和學習。


    崇禎皇帝朱由檢他的帝王輔佐之路以及年少帝王的修學之路,有很多都是來自於曆史之上。


    於謙也是有多方學習經驗!


    並且在出兵之前,於謙朱由檢兩個從明朝時期互換過來的人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大宋曆史位麵一個月之前……


    那時候班超還沒有作為天道獎勵而出現。


    大明少保於謙。


    大明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


    兩人靜坐於廳堂之上,對蕭太後此人展開了全麵的論述。


    “陛下,蕭太後剛正不阿行政頗有大唐之風,吸收華夏文化,不管用兵服飾還是日常生活都在效仿,因其立誌改革,如今遼代已經算是北方蠻夷之首,當年趙光義兩次北征也都是敗在了這個女人的手上!”


    “雖然我等在大明對其頗有了解,但不得不說,與其對敵還是受曆史條件製約!”


    “我們為期一個月有餘肅清了大宋的內治,可並不代表著我們有能力與蕭太後決一死戰!”


    “收複燕雲十六州並非易事!”


    於謙通讀史書對蕭太後此人頗為讚賞,一個北方蠻夷出來的女子能夠帶領其契丹子民建立這等霸業,非常人所能比擬。


    “少保所言極是,朕在做少年帝王學習的時候,對於檀淵之盟也好,還是趙光翼高粱河之戰也罷都頗有興趣,那是華夏極少對蠻夷戰爭中失敗的案例!”


    “除卻趙光義性子不沉穩有些拿喬托大,剩下的便是蕭太後的精明之舉!”


    “或許我們得從長計議!”


    總結曆史失敗經驗是每個少年帝王必備的學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若是不懂曆史,這個帝王是做不好的!


    少年功課學的還不錯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現在心裏萬分慶幸。


    這個時間節點就是出現在趙匡胤死前和死後的中間節點上!


    曆史上這個時候趙匡胤已經燭光斧影丟了性命,趙光義立馬繼位,準備重整山河建立功勳,讓天下服了他這個弑兄坐帝位的人。


    所以便發起了北伐之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高粱和車神的由來……高粱河之戰。


    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身份上重新審判整個高梁河之戰,北伐戰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趙光翼自己本身領導能力有問題。


    至於契丹一族他們的騎兵很是厲害,但不足以對大宋的軍隊造成致命的威脅,故所以將這些客觀因素進行避免。


    “不管怎樣,北伐我們一定是要走的,燕雲十六州務必要拿下才能完成天道的任務,否則咱們永遠都會待在大宋。”


    “未來天道因完成不了任務而給出什麽懲罰,不是我們能夠擔當的起!”


    朱由檢如今能夠談心的也就隻有從大明穿越過來的於謙。


    “陛下所言極是,我們廣開政令聽取各方意見,進行相關統籌變化,如今糧草賦稅都已經趨於平穩,隻要在大宋境地之內已經正常實行,底下百姓的稅收也開始進行相應減免!”


    “內部保證了一定的安穩,對於軍功的獎賞也絕對不能效仿趙光義一樣摳搜,也是要大大方方的,大家才會賣命收複燕雲十六州!”


    於謙所講述的確為事實。


    治理國家其實就和治理一個公司一樣,如今大家都不願意吃公司老總畫的餅,那麽在古代的時候,各大帝王畫的餅底下的人也都是吃不消的。


    隻不過如今反抗無非就是離職,但在古代反抗那就是滅九族的罪。


    這個餅得要畫得讓大家有奔頭,但是現在就得讓大家吃到這個甜頭,才能夠跟隨朱由檢一路北伐向上。


    “目前白銀儲備已經到達一個極點,軍餉也被分出了一半,另外一半用於民政,兵馬糧餉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人員也都集齊備了,現在就需要重新審視整個契丹一族的布局!”


    於謙是小心為上。


    而且朱由檢他們有先天優勢,知道如今整個契丹一族的未來走向和變化。


    如今當政的是遼景宗耶律賢當政,但是此人體弱多病,國家政務好不容易有所發展但是卻停滯不前。


    故所以在此條件下,目前還身為皇後的蕭燕燕開始漸漸出現在朝堂之上。


    女人當政。


    而且是後宮當政……


    這不是一件好事。


    契丹一族,他們也多為遊牧民族信仰也是比較深厚,後宮當政一事對於他們來講接受不了。


    雖然有遼景宗耶律賢在背後支持,但是蕭燕燕這一路上也是受到了無窮盡的誹謗,底下的各大官員紛紛上書請奏,哪怕重新立太子重新擇新王都不能讓一個女人當政。


    如今他們這個地方才算是不太平鋪有內亂。


    “如今蕭太後執政不穩,契丹一族頗有內亂,底下大臣也絕對不會容忍一個女人當執,這對於我們來講倒像是一個突破口!”


    這話說到這,於謙已經把話講明了!


    直臣是做不了將軍的,要懂得對方的優勢和劣勢,趁其不備要其性命方才為真,能打勝仗才為主。


    若是要靠仁義道德,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在戰場上廝殺。


    “少保所言極是,正中朕的下懷,如果這個時候不出兵,等到蕭太後執掌政權達到穩固到那個時候恐怕就很難了!”


    “如今正是好時機,處理好一切政務,打探好如今契丹一族的發展我們立即北上!”


    崇禎皇帝和於謙二人連續徹夜長談,迴想起整個高粱河之戰的全部細節,然後將其羅列出來,能夠避免的點全部都列了一遍了然於心!


    並且對整個契丹一族的現如今的發展做了統籌規劃,可所謂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崇禎皇帝知道自己實力不如自己的祖先洪武大帝,也不如祖龍統一六國,更加不如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自然也比不上李世民萬朝來國!


    他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之力,將能夠避免的東西全部避免掉,這也算是對得起這一次天道給的互換!


    不管是普羅大眾還是帝王將相,聰明不聰明的無所謂,懂得笨鳥先飛,已經優於常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夢無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夢無休並收藏皇帝互換開局:阿鬥開局半壁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