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桓帝到青屏宮,聽完青妃梨花帶雨的哭訴,他方才知道愛妃受了王後的氣。這其間有多少真多少假,有多少愛有多少怨,他能辯解,隻是暫沒心思管兩個女人之間的爭鬥。雲敬梧迴盛都,給他帶迴不少消息,關於邊疆百姓,關於周邊諸國,關於四大諸侯國,關於中州共主。天下和女人,孰輕孰重,他桓帝自是拎的清。
隻是雲敬梧給他講了一天一夜,例舉了無數曆史事件和現實條件,固執地為他規劃了“尊王攘夷”的國策。這個所謂的“王”,自然是中州共主,以前是幽暮,現在是幽震。桓帝對於雲敬梧的建議始終拿不定主意去落實,倒不是因為讒臣的閑言碎語,而是他心有不甘,他不甘心屈於空虛的幽源王朝,屈於共主幽震小兒之下。
“大王,大王。你在聽妾說話嗎?”
在桓帝為雲敬梧的國策彳亍不定的時候,青妃已經喚過他數聲了。
“哦!哦!愛妃,”桓帝迴過神,攬青妃入懷,替她擦去委屈的眼淚,安撫說:“愛妃受委屈了,孤這就去為愛妃討說法。”
桓帝攜青妃,往儀仁宮而去。
似乎早已預料到自己得罪大王寵妃的後果,桓帝到儀仁宮的時候,王後已經在中庭等著了。
當著眾人麵,桓帝斥責王後應該把身份多用在為國為民,而不是與後宮妃嬪的爭風吃醋上。說什麽現在每日都有其他使臣來東霽盛都,人多口雜,他不想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王後是個沒有氣度的俗人。桓帝厲色警告王後,時時刻刻記住自己的身份,好好珍惜這個身份。
王後帶著宮人,跪在庭中,一一應諾。見到青妃終於展出笑顏,桓帝方停止了斥責。隻輕描淡寫問了句:“王後可明白孤意?”
“妾明白。”
桓帝長舒一口氣,繼續問:“那王後有什麽想說的。”
“妾身體時常不適,這是妾控製不住動怒的原因,為大王計,為青妃計,可否準許妾住到宮外別苑?”
“王後,看來你還是沒懂孤的意思?”王後不住儀仁宮,住其他地方,像話嗎?
“妾想去聽風別苑小住。”
聽風別苑?桓帝有多少年沒去了?王後此前也偶爾去那裏住過一兩天,不過多是在病重的時候,也並沒有特地向桓帝說明。如今之所以向桓帝提出這個請求,意為,她為了不摻雜他的後宮爭鬥,所以要住到宮外去,但是如果東霽需要她這個王後,桓帝也能隨時召喚她。
桓帝思忖半晌,同意了她這個請求。至少他覺得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青妃的爭鬥。
。。。
與桓帝爭論了一天一夜,大王似被雲敬梧說動了,但仍有疑慮,隻說他再考慮,等他做出決定,會再召自己入宮。
雲敬梧出了王宮,一時間竟不知道往哪去,派去打探混沌青蓮下落的小廝還沒迴來,舒義不在盛都,端木前段時間在南杵行商,這段時間應該在衛國做他的悠閑丞相,隰元也去了較遠的皋地,而自己的府邸,妻女不在,想必也是冷清難耐。
“大人,我們往何處去?”駕車的小仆問。
“從東走到西,再從南走到北吧。我在車裏小睡一會兒,到了各國使臣,各國商人聚集的地方,就叫醒我。”雲敬梧吩咐,拉上簾子,還真躺進了馬車裏。
小仆聽命,伸手進一步幫他固定好簾子,繞開崎嶇凹凸的地方,選了更平坦的地方,引繩輕駕而行。
因為東霽積極的營商政策,盛都吸引了比其他任何國都多數倍的人口,造就了如今盛都的繁華。
等小仆帶著大人逛了幾處各國人士雜居的地方,再迴到雲府,已經入夜多時。打探混沌青蓮的小廝迴來了,說斜陽老人最後出現在生靈藥坊,之後說是去尋藥,便再沒迴盛都。雲敬梧歎一口氣,吩咐小廝守著生靈藥坊,一旦見到疑似斜陽老人的人,即刻稟報自己。小廝領命而去。
在雲府門口,雲敬梧還遇到了一個他始料未及的人,東霽堂堂未丞相已經恭恭敬敬等候他多時。聽說雲大人迴了盛都,他從午後一直等到現在。
自己還沒來得及找他,他倒先找來了。在宮裏的時候,決定對這個東霽未丞相稍微敲打一下,是大王和他一句話就達成的默契。正好,關於獨孤獵和李邕的事,關於公子開方,關於豎刁,關於易牙,聽說這三個人是最能哄桓帝開心的人,雲敬梧希望從未丞相這裏得知他們究竟品性如何。
隻是沒想到,未丞相等著雲大人,亦是想向他吐露自己的為難,而讓自己為難的,也正是雲大人提到的這三個人,哦,還加一個青妃娘娘。對於雲大人想要知道的,未丞相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許是藏在心裏的話實在太多了,雲府的仆人已經進來換過兩次茶,天也快亮了,未丞相才終於把自己想說的說得差不多。
雲敬梧在他夾敘夾評夾怨的措辭中簡單總結了下。公子開方身為開國王子,為了兩國之誼,自他來到東霽,就再未離開過,時常搜羅各諸侯國尤其是開國的稀奇玩意贈予青妃,討好桓帝。豎刁本是一個被貶出宮的宮人,後來大王因為犯頭痛病,有外國使臣不知從何處得知,吃童子肉能醫治此病,豎刁便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獻給了大王,大王感念他的忠心,便把他留在了身邊。而易牙,是因為獨孤獵喜歡各類美食,易牙是東霽最頂級的廚師,每日都能做出不同的美食讓獨孤獵滿意。至於青妃娘娘,她並沒有如世人所擔心地結交官員,收攬權勢,她隻是全身心服侍大王,不斷激發大王的欲望,並盡力滿足之。
這四個人,沒權沒兵,隻為一人服務。他們的存在似乎微不足道,可雲敬梧卻有預感,這四個人或許會徹底影響甚至改變東霽的未來,造成東霽大亂也未可知。
未丞相離開後,本來極困的雲敬梧卻是睡不著。他在屋裏來迴踱步,之後,在竹簡上鄭重寫下兩個字:法,義。
隻是雲敬梧給他講了一天一夜,例舉了無數曆史事件和現實條件,固執地為他規劃了“尊王攘夷”的國策。這個所謂的“王”,自然是中州共主,以前是幽暮,現在是幽震。桓帝對於雲敬梧的建議始終拿不定主意去落實,倒不是因為讒臣的閑言碎語,而是他心有不甘,他不甘心屈於空虛的幽源王朝,屈於共主幽震小兒之下。
“大王,大王。你在聽妾說話嗎?”
在桓帝為雲敬梧的國策彳亍不定的時候,青妃已經喚過他數聲了。
“哦!哦!愛妃,”桓帝迴過神,攬青妃入懷,替她擦去委屈的眼淚,安撫說:“愛妃受委屈了,孤這就去為愛妃討說法。”
桓帝攜青妃,往儀仁宮而去。
似乎早已預料到自己得罪大王寵妃的後果,桓帝到儀仁宮的時候,王後已經在中庭等著了。
當著眾人麵,桓帝斥責王後應該把身份多用在為國為民,而不是與後宮妃嬪的爭風吃醋上。說什麽現在每日都有其他使臣來東霽盛都,人多口雜,他不想聽到別人說自己的王後是個沒有氣度的俗人。桓帝厲色警告王後,時時刻刻記住自己的身份,好好珍惜這個身份。
王後帶著宮人,跪在庭中,一一應諾。見到青妃終於展出笑顏,桓帝方停止了斥責。隻輕描淡寫問了句:“王後可明白孤意?”
“妾明白。”
桓帝長舒一口氣,繼續問:“那王後有什麽想說的。”
“妾身體時常不適,這是妾控製不住動怒的原因,為大王計,為青妃計,可否準許妾住到宮外別苑?”
“王後,看來你還是沒懂孤的意思?”王後不住儀仁宮,住其他地方,像話嗎?
“妾想去聽風別苑小住。”
聽風別苑?桓帝有多少年沒去了?王後此前也偶爾去那裏住過一兩天,不過多是在病重的時候,也並沒有特地向桓帝說明。如今之所以向桓帝提出這個請求,意為,她為了不摻雜他的後宮爭鬥,所以要住到宮外去,但是如果東霽需要她這個王後,桓帝也能隨時召喚她。
桓帝思忖半晌,同意了她這個請求。至少他覺得這樣可以避免王後和青妃的爭鬥。
。。。
與桓帝爭論了一天一夜,大王似被雲敬梧說動了,但仍有疑慮,隻說他再考慮,等他做出決定,會再召自己入宮。
雲敬梧出了王宮,一時間竟不知道往哪去,派去打探混沌青蓮下落的小廝還沒迴來,舒義不在盛都,端木前段時間在南杵行商,這段時間應該在衛國做他的悠閑丞相,隰元也去了較遠的皋地,而自己的府邸,妻女不在,想必也是冷清難耐。
“大人,我們往何處去?”駕車的小仆問。
“從東走到西,再從南走到北吧。我在車裏小睡一會兒,到了各國使臣,各國商人聚集的地方,就叫醒我。”雲敬梧吩咐,拉上簾子,還真躺進了馬車裏。
小仆聽命,伸手進一步幫他固定好簾子,繞開崎嶇凹凸的地方,選了更平坦的地方,引繩輕駕而行。
因為東霽積極的營商政策,盛都吸引了比其他任何國都多數倍的人口,造就了如今盛都的繁華。
等小仆帶著大人逛了幾處各國人士雜居的地方,再迴到雲府,已經入夜多時。打探混沌青蓮的小廝迴來了,說斜陽老人最後出現在生靈藥坊,之後說是去尋藥,便再沒迴盛都。雲敬梧歎一口氣,吩咐小廝守著生靈藥坊,一旦見到疑似斜陽老人的人,即刻稟報自己。小廝領命而去。
在雲府門口,雲敬梧還遇到了一個他始料未及的人,東霽堂堂未丞相已經恭恭敬敬等候他多時。聽說雲大人迴了盛都,他從午後一直等到現在。
自己還沒來得及找他,他倒先找來了。在宮裏的時候,決定對這個東霽未丞相稍微敲打一下,是大王和他一句話就達成的默契。正好,關於獨孤獵和李邕的事,關於公子開方,關於豎刁,關於易牙,聽說這三個人是最能哄桓帝開心的人,雲敬梧希望從未丞相這裏得知他們究竟品性如何。
隻是沒想到,未丞相等著雲大人,亦是想向他吐露自己的為難,而讓自己為難的,也正是雲大人提到的這三個人,哦,還加一個青妃娘娘。對於雲大人想要知道的,未丞相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許是藏在心裏的話實在太多了,雲府的仆人已經進來換過兩次茶,天也快亮了,未丞相才終於把自己想說的說得差不多。
雲敬梧在他夾敘夾評夾怨的措辭中簡單總結了下。公子開方身為開國王子,為了兩國之誼,自他來到東霽,就再未離開過,時常搜羅各諸侯國尤其是開國的稀奇玩意贈予青妃,討好桓帝。豎刁本是一個被貶出宮的宮人,後來大王因為犯頭痛病,有外國使臣不知從何處得知,吃童子肉能醫治此病,豎刁便把自己唯一的兒子獻給了大王,大王感念他的忠心,便把他留在了身邊。而易牙,是因為獨孤獵喜歡各類美食,易牙是東霽最頂級的廚師,每日都能做出不同的美食讓獨孤獵滿意。至於青妃娘娘,她並沒有如世人所擔心地結交官員,收攬權勢,她隻是全身心服侍大王,不斷激發大王的欲望,並盡力滿足之。
這四個人,沒權沒兵,隻為一人服務。他們的存在似乎微不足道,可雲敬梧卻有預感,這四個人或許會徹底影響甚至改變東霽的未來,造成東霽大亂也未可知。
未丞相離開後,本來極困的雲敬梧卻是睡不著。他在屋裏來迴踱步,之後,在竹簡上鄭重寫下兩個字: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