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宛並沒有對風吹雨的猜測做出反駁,隻是輕聲道:“事到如今,也瞞不過你,你所猜想,正是事實。你應當知道,這種事若是傳了出去,天下將會變成什麽樣子。”
風吹雨沉默不言。作為皇室,卻創立了令一十三州聞風喪膽的宗門,此事若是昭告天下,怕是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
到那時,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屍橫遍野,白骨鋪路。這不是風吹雨想看到的畫麵。
“可歐陽鴻文既然已經成為他的麾下,又何必在千年後屠盡陳家坳數百口人?”風吹雨心有不甘,他還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宋文宛眉頭微皺,坐下身來,娓娓道出當年舊事。
原來,當年四位異姓王身死後,當場便化作亡魂,戾氣極重,以致陰間鬼差莫敢近身。四人由歐陽鴻文牽頭,於頭七之日,將劉助殺死在宮內。
人間帝王駕崩,自然是影響頗大。劉助繼位不過數十日,便駕崩於寢宮之中。此事一經傳出,各州牧極為震驚,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
沒過數日,宮內傳來消息,由五歲的劉淼登基,繼承皇位。消息傳開,各州州牧暗道時機已成。
起先,由涼州州牧拉起大旗,率眾二十萬,進京勤王。
緊接著,青州、徐州、荊州、兗州,甚至久居山內的益州,都各發大軍,奔赴京都。
人多了,總會出些亂子。這幾位州牧,本就各懷鬼胎。打著勤王的旗號,欲主朝政。皆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誰不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六州州牧各率麾下,於司隸展開血戰。此戰,乃是一十三州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一戰。
各州相加,有七十餘萬生靈戰死,耗時一年零三個月。劉淼年幼,哪裏見過這種場麵?這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呆在帝陵,看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嚎啕大哭。
就在六州州牧準備決戰之日,帝陵內忽然衝起一道血芒,染紅了整個司隸上空。
甲士們看著這奇景,又看到身邊堆積成山的屍骨,不由以為天降神罰,一時間竟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廝殺的動作。
司隸上方紅雲滾滾,雷鳴電閃,時不時又有哀嚎之聲傳出。
忽然,一道炸雷響起,隻見紅霞當中走出五道身影。為首一位手持一柄血色長刀,那長刀瘋狂吸收著戰場上的血肉,光芒逐漸旺盛。
六位州牧見到此情此景,不由下令後撤。誰知那持刀之人身後四道血影登時掠出,六位州牧在一瞬間便被割去了頭顱。
樹倒猢猻散,那些軍士見州牧已死,哪裏還有戀戰之心?
一時間,哀嚎聲,奔逃聲不絕於耳。
持刀之人手中血色長刀發出一聲哀嚎,那聲音貫徹雲霄,仿佛是這世間最為淒厲的嘶吼。
血刀劃破長空,那些奔逃的士卒無一幸免,盡皆腰斬。
看著下方堆積成山的屍骨,司隸城內有人看到,那持刀之人竟是落下兩行血淚。
驟然間,血刀綻放出一陣華光,下方的殘肢斷臂,瞬間化作濃血,被其吸入其中。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司隸城中的百姓軍士有膽大者,爬上城頭向下看去。這修羅戰場上,哪裏還找到一具屍體?
眾人以為天神下凡,救萬民於水火,不由朝著那血色身影朝拜。
待眾人迴神時,那五道血色身影早已不知所蹤。此戰之後,六州實力大減,一十三州又進入了戰亂年代。
莫約相隔數十年,血宗於蒼山開府。創建伊始,隻有五人。而宗主,便是當年在司隸上方斬殺六州兵丁的那位持刀之人。
原來,當年在司隸,從帝陵當中射出的那道紅芒,正是先帝劉助,以及四位異姓王。
四人雖對劉助十分怨恨,但一十三州畢竟是他們打拚下來的,怎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替先帝打下的基業被這群亂臣賊子毀於一旦?
原本在帝陵當中沉睡的五道亡魂,聽到劉淼的哭嚎之聲,便放出自己的元神查探外界。
當劉助等人見到司隸城外的戰事時,勃然大怒。
劉助當即拔出封印在帝陵當中的帝恨邪刀,率四位異姓王奔赴戰場。
這帝恨邪刀乃是用曆代帝王之亡魂所鑄,非帝王之魂無法拔出。劉助本就心狠手辣,加上帝恨邪刀修為更是突飛猛進。
帝恨吸納了八十餘萬亡魂血肉之後,逐漸產生了靈識。它告訴劉助,有一種功法,能夠控人心神,奪人魂魄。隻要修習了這門功法,天下便能再次一統。
至此,血宗之命開始逐漸傳播,直到後來,才有了血衣所過,百鬼開路這麽個說法。
一切似乎都在劉助複興計劃當中,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乾元前一千二百六十八年,鬼府大舉入侵人間界,而血宗所在蒼山下有道暗河,連接著人間界與鬼府的大門。
如此一來,鬼府入侵,首當其衝的便是血宗。
倘若劉助等人肉身尚在,或許還能抵擋一二。可鬼府大軍亦是魂體,剛好不畏。
五人且戰且退,最終退迴司隸,休養生息,直到如今。
聽到此處,風吹雨不由疑惑,既然同為江山,為何劉助還要行此喪盡天良之事?
宋文宛苦笑一聲,補全了這個充滿血色的故事。
千年後,皇室無後,劉助覺得不能再這麽下去,便決定東山再起,收複天下。
然而歐陽鴻文有感當年,不願成為劉助的助力,劉助便以其族人作為要挾。歐陽鴻文萬死不從,劉助便對陳家坳痛下殺手。
千年以來,血宗雖散,但其弟子遍布天下。人數不多,卻個個修為高深,且一心一意替劉助辦事。
數十年前,陳家坳的血案,便是這群血宗弟子所為。而幕後黑手,便是劉助。
雖說殺了陳家坳三百餘口,歐陽鴻文也難逃一死,為了湊齊四鬼道人,劉助在一十三州又找到一份助力。
至於此人是誰,宋文宛並不知曉。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風吹雨最終道:“從今往後,風吹雨不再是凰琊之人。”
宋文宛雖說不舍,但若風吹雨不離開凰琊,她便要行門規。誰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離開,或許是他最好的選擇。
“去吧,莫在迴來。我便當凰琊從未有你,你也從未入過凰琊。”
風吹雨沉默不言。作為皇室,卻創立了令一十三州聞風喪膽的宗門,此事若是昭告天下,怕是揭竿而起者,比比皆是。
到那時,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屍橫遍野,白骨鋪路。這不是風吹雨想看到的畫麵。
“可歐陽鴻文既然已經成為他的麾下,又何必在千年後屠盡陳家坳數百口人?”風吹雨心有不甘,他還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
宋文宛眉頭微皺,坐下身來,娓娓道出當年舊事。
原來,當年四位異姓王身死後,當場便化作亡魂,戾氣極重,以致陰間鬼差莫敢近身。四人由歐陽鴻文牽頭,於頭七之日,將劉助殺死在宮內。
人間帝王駕崩,自然是影響頗大。劉助繼位不過數十日,便駕崩於寢宮之中。此事一經傳出,各州牧極為震驚,各自打著各自的算盤。
沒過數日,宮內傳來消息,由五歲的劉淼登基,繼承皇位。消息傳開,各州州牧暗道時機已成。
起先,由涼州州牧拉起大旗,率眾二十萬,進京勤王。
緊接著,青州、徐州、荊州、兗州,甚至久居山內的益州,都各發大軍,奔赴京都。
人多了,總會出些亂子。這幾位州牧,本就各懷鬼胎。打著勤王的旗號,欲主朝政。皆是混跡官場多年的老狐狸,誰不知道對方心中所想?
六州州牧各率麾下,於司隸展開血戰。此戰,乃是一十三州規模最大,耗時最長的一戰。
各州相加,有七十餘萬生靈戰死,耗時一年零三個月。劉淼年幼,哪裏見過這種場麵?這一年零三個月的時間,他一直呆在帝陵,看著列祖列宗的牌位,嚎啕大哭。
就在六州州牧準備決戰之日,帝陵內忽然衝起一道血芒,染紅了整個司隸上空。
甲士們看著這奇景,又看到身邊堆積成山的屍骨,不由以為天降神罰,一時間竟不約而同的停下了手中廝殺的動作。
司隸上方紅雲滾滾,雷鳴電閃,時不時又有哀嚎之聲傳出。
忽然,一道炸雷響起,隻見紅霞當中走出五道身影。為首一位手持一柄血色長刀,那長刀瘋狂吸收著戰場上的血肉,光芒逐漸旺盛。
六位州牧見到此情此景,不由下令後撤。誰知那持刀之人身後四道血影登時掠出,六位州牧在一瞬間便被割去了頭顱。
樹倒猢猻散,那些軍士見州牧已死,哪裏還有戀戰之心?
一時間,哀嚎聲,奔逃聲不絕於耳。
持刀之人手中血色長刀發出一聲哀嚎,那聲音貫徹雲霄,仿佛是這世間最為淒厲的嘶吼。
血刀劃破長空,那些奔逃的士卒無一幸免,盡皆腰斬。
看著下方堆積成山的屍骨,司隸城內有人看到,那持刀之人竟是落下兩行血淚。
驟然間,血刀綻放出一陣華光,下方的殘肢斷臂,瞬間化作濃血,被其吸入其中。
空氣中彌漫著血腥的味道,司隸城中的百姓軍士有膽大者,爬上城頭向下看去。這修羅戰場上,哪裏還找到一具屍體?
眾人以為天神下凡,救萬民於水火,不由朝著那血色身影朝拜。
待眾人迴神時,那五道血色身影早已不知所蹤。此戰之後,六州實力大減,一十三州又進入了戰亂年代。
莫約相隔數十年,血宗於蒼山開府。創建伊始,隻有五人。而宗主,便是當年在司隸上方斬殺六州兵丁的那位持刀之人。
原來,當年在司隸,從帝陵當中射出的那道紅芒,正是先帝劉助,以及四位異姓王。
四人雖對劉助十分怨恨,但一十三州畢竟是他們打拚下來的,怎會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替先帝打下的基業被這群亂臣賊子毀於一旦?
原本在帝陵當中沉睡的五道亡魂,聽到劉淼的哭嚎之聲,便放出自己的元神查探外界。
當劉助等人見到司隸城外的戰事時,勃然大怒。
劉助當即拔出封印在帝陵當中的帝恨邪刀,率四位異姓王奔赴戰場。
這帝恨邪刀乃是用曆代帝王之亡魂所鑄,非帝王之魂無法拔出。劉助本就心狠手辣,加上帝恨邪刀修為更是突飛猛進。
帝恨吸納了八十餘萬亡魂血肉之後,逐漸產生了靈識。它告訴劉助,有一種功法,能夠控人心神,奪人魂魄。隻要修習了這門功法,天下便能再次一統。
至此,血宗之命開始逐漸傳播,直到後來,才有了血衣所過,百鬼開路這麽個說法。
一切似乎都在劉助複興計劃當中,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乾元前一千二百六十八年,鬼府大舉入侵人間界,而血宗所在蒼山下有道暗河,連接著人間界與鬼府的大門。
如此一來,鬼府入侵,首當其衝的便是血宗。
倘若劉助等人肉身尚在,或許還能抵擋一二。可鬼府大軍亦是魂體,剛好不畏。
五人且戰且退,最終退迴司隸,休養生息,直到如今。
聽到此處,風吹雨不由疑惑,既然同為江山,為何劉助還要行此喪盡天良之事?
宋文宛苦笑一聲,補全了這個充滿血色的故事。
千年後,皇室無後,劉助覺得不能再這麽下去,便決定東山再起,收複天下。
然而歐陽鴻文有感當年,不願成為劉助的助力,劉助便以其族人作為要挾。歐陽鴻文萬死不從,劉助便對陳家坳痛下殺手。
千年以來,血宗雖散,但其弟子遍布天下。人數不多,卻個個修為高深,且一心一意替劉助辦事。
數十年前,陳家坳的血案,便是這群血宗弟子所為。而幕後黑手,便是劉助。
雖說殺了陳家坳三百餘口,歐陽鴻文也難逃一死,為了湊齊四鬼道人,劉助在一十三州又找到一份助力。
至於此人是誰,宋文宛並不知曉。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風吹雨最終道:“從今往後,風吹雨不再是凰琊之人。”
宋文宛雖說不舍,但若風吹雨不離開凰琊,她便要行門規。誰都不希望這種事情發生,離開,或許是他最好的選擇。
“去吧,莫在迴來。我便當凰琊從未有你,你也從未入過凰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