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釣魚
年代饑荒:我家有個小菜園 作者:南陽古城的仇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河流拐彎處可能因為水流比較湍急,水位也會比其他地方深,所以這些地方統稱為老鱉潭,大家都說老鱉潭裏有怪物,如果不小心掉進了潭裏,就不好脫身了。
久而久之大家對那裏就有一種天然的畏懼,即使去那附近逮魚也是好幾個人一起,一般都是站在岸上。
馮國良繼續爭取:“我才不會去老鱉潭呢!我就在離咱家近的那片,很多小孩都在那裏。不信的話,你問問大哥,他今天也去看了。”
馮拴柱聽到馮國良竟然把他出賣了,急忙解釋:“娘,我們隻是站在岸邊看,沒有下水。”
馮母看了他一眼,下沒下水她還能看不出來,幾人的衣服都是幹的。
馮父:“你們想要,一會兒我給你們做一個。”
“真的嗎?爹。”馮國良立刻興奮得跳了起來。
看馮父不幫著勸,還帶頭支持,馮母沒好氣地說道:“咱家哪有網啊!”
馮父想了想:“我記得咱以前還有一個爛網?”
有時候漁網爛的窟窿太大了,就需要剪一塊破網去補,家裏有破網,馮母能不知道?隻不過不想拿出來罷了。於是她說道,“不知道放哪裏去了,想要你們自己找。”
“找就找。”馮拴柱和馮國良跑去倉房裏扒拉。
馮父,“你就不怕他們找不到,把咱家的漁網剪了。”
馮母一聽馬上站了起來,她家孩子還真幹得出這種事,過了一會馮母一手揪著馮國良的耳朵,一手拿著漁網走出來,生氣地說道,“我在晚一會兒,他就真把好好的漁網剪了。”
馮青青這才看到,馮國良的手裏還拿著一把剪刀。
被逮到了,馮國良還沒有放棄,繼續和馮母商量,“娘,我就剪一點。”
馮母氣得又想去打他了,馮國良看到不對趕緊朝院門的方向跑,馮母把漁網放在院子裏,又走進倉房,過了一會手裏拿了一個破漁網走了出來。
把破漁網扔在地上,對著馮國良威脅道,“要是再敢惦記我的漁網,小心我打爛你的屁股。”看到跟在她後麵走出來的馮拴柱說,“拴柱,我說的也有你。”
馮母正準備把漁網重新拿進倉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轉頭問馮父,“咱那幾個池塘裏的魚是不是也要分分了?”
馮父點頭:“估計也就這一兩天,不過裏麵的魚也不多。”
聽說要分魚,馮母也就不把漁網拿進倉房了,而是直接放在了外麵。
果然,當天下午,村裏就通知要把池塘裏的魚分掉。
因為幹旱,村裏兩個池塘裏的水位落下去了很多,有些魚也露了出來,周圍的人看到了,就會偷偷的逮迴去,再不分估計就沒得分了,不過魚不多,都是去年冬天剩下的。
所以這次的逮魚分魚的速度也很快,水少魚好逮,一些以前漏掉的大魚也被找了出來。
“你們三個聽好了,池塘裏的淤泥很深,你們不要下去。”馮父囑咐。河裏的水一直在流動著,河底也有淤泥,但是淤泥不深,池塘就不一樣了,池塘的水淤泥深得能把人陷進去,特別是一些隱蔽的角落。
雖然他們已經逮得很仔細了,但是淤泥多的地方也沒人敢去,所以誰也不能保證那裏沒有漏網之魚。馮父怕三個孩子好奇,也跟著大孩子去池塘摸魚。
馮國良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爹,我們不去,我們去北河玩,你不說要給我們做抄網麽?”
他擔心再不催著點,他爹又忘了。
“一會兒就做。”馮父還是不放心再次強調:“青青可不能下水喲。”
馮青青連忙保證:“我不下水。”
她心裏清楚,就算河水變少,也不是她這麽大的小孩能下的。她最多也就是做個魚鉤,坐在岸邊釣釣魚罷了。
他們村離河很近,村裏很多大人小孩都會遊泳,就連馮拴柱也學會了點狗爬式。啥時候,她也要跟著學學。
趁著馮母做晚飯的功夫,馮父就給他們做了一個小抄網。馮母看著做好的手抄網對著馮父說:“他們衣服弄濕了,迴來你給他們洗呀。”
那怎麽可能,馮父看著三兄妹,吩咐道:“迴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聽到沒?”三兄妹齊點頭。
第二天,天剛亮,馮拴柱和馮國良就早早起床,催著馮青青出門。馮青青在後麵磨磨唧唧的,直到馮母也出門了,她才偷偷摸摸地從屋裏跑出來。
“青青,你在幹什麽?一會魚都被撈完了。”馮國良著急地催促。
馮青青才不理他呢,她拉著馮拴柱的手說:“大哥,你給我做個魚鉤吧?”
馮拴柱看著馮青青手裏的大粗針,疑惑地問道:“你偷娘的針了,你就不怕娘迴來打你?”
馮青青解釋:“這是我在夾縫裏找到的,娘可能忘了,你給我做個魚鉤,我坐在河邊釣魚。”
馮拴柱有些猶豫,馮國良躍躍欲試:“我給你做。”說完,他將針放在一塊石頭上,拿起一塊石頭準備砸上去。
馮栓柱連忙阻止:“唉,我來,你會不會,別砸到自己手了。”然後,他將馮國良擠到一邊,開始小心地砸了起來。
很快,針被砸成了魚鉤形狀。馮青青找來一根馮母補魚網的線,馮栓柱給她綁好,又找了一一個長竹竿,把魚線綁在長竹竿上,上麵又綁了一截高粱杆子做魚標。
馮國良興奮地揮舞著手中的抄網和小桶,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大聲喊道:“出發!”
馮拴柱則走在最後麵,扛著釣魚竿,手裏也拎著一個小水桶。而馮青青走在他們倆中間,手裏拿著一小團麵團,這是她用來做魚餌的。
北河裏,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群小孩,三兄妹到的時候,這一片也已經聚集了好幾個小孩,有他們村的,也有鄰村的。拿手抄網的小孩並不多。
他們挨著河,一個村最少有十幾家有漁網的,但是很多漁網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就像他們家的漁網是分家的時候分到的。
漁網上補了很多補丁,每次用完漁網,馮母都會好好的放起來。
願意拿破網給孩子做手抄網的就更少了,所以有些孩子拿著竹編的簍子,但這種簍子比較重,用起來很不方便,有一點,要是遇到大魚,簍子比手抄網好使,還有一些孩子拿著草編網。
久而久之大家對那裏就有一種天然的畏懼,即使去那附近逮魚也是好幾個人一起,一般都是站在岸上。
馮國良繼續爭取:“我才不會去老鱉潭呢!我就在離咱家近的那片,很多小孩都在那裏。不信的話,你問問大哥,他今天也去看了。”
馮拴柱聽到馮國良竟然把他出賣了,急忙解釋:“娘,我們隻是站在岸邊看,沒有下水。”
馮母看了他一眼,下沒下水她還能看不出來,幾人的衣服都是幹的。
馮父:“你們想要,一會兒我給你們做一個。”
“真的嗎?爹。”馮國良立刻興奮得跳了起來。
看馮父不幫著勸,還帶頭支持,馮母沒好氣地說道:“咱家哪有網啊!”
馮父想了想:“我記得咱以前還有一個爛網?”
有時候漁網爛的窟窿太大了,就需要剪一塊破網去補,家裏有破網,馮母能不知道?隻不過不想拿出來罷了。於是她說道,“不知道放哪裏去了,想要你們自己找。”
“找就找。”馮拴柱和馮國良跑去倉房裏扒拉。
馮父,“你就不怕他們找不到,把咱家的漁網剪了。”
馮母一聽馬上站了起來,她家孩子還真幹得出這種事,過了一會馮母一手揪著馮國良的耳朵,一手拿著漁網走出來,生氣地說道,“我在晚一會兒,他就真把好好的漁網剪了。”
馮青青這才看到,馮國良的手裏還拿著一把剪刀。
被逮到了,馮國良還沒有放棄,繼續和馮母商量,“娘,我就剪一點。”
馮母氣得又想去打他了,馮國良看到不對趕緊朝院門的方向跑,馮母把漁網放在院子裏,又走進倉房,過了一會手裏拿了一個破漁網走了出來。
把破漁網扔在地上,對著馮國良威脅道,“要是再敢惦記我的漁網,小心我打爛你的屁股。”看到跟在她後麵走出來的馮拴柱說,“拴柱,我說的也有你。”
馮母正準備把漁網重新拿進倉房,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她轉頭問馮父,“咱那幾個池塘裏的魚是不是也要分分了?”
馮父點頭:“估計也就這一兩天,不過裏麵的魚也不多。”
聽說要分魚,馮母也就不把漁網拿進倉房了,而是直接放在了外麵。
果然,當天下午,村裏就通知要把池塘裏的魚分掉。
因為幹旱,村裏兩個池塘裏的水位落下去了很多,有些魚也露了出來,周圍的人看到了,就會偷偷的逮迴去,再不分估計就沒得分了,不過魚不多,都是去年冬天剩下的。
所以這次的逮魚分魚的速度也很快,水少魚好逮,一些以前漏掉的大魚也被找了出來。
“你們三個聽好了,池塘裏的淤泥很深,你們不要下去。”馮父囑咐。河裏的水一直在流動著,河底也有淤泥,但是淤泥不深,池塘就不一樣了,池塘的水淤泥深得能把人陷進去,特別是一些隱蔽的角落。
雖然他們已經逮得很仔細了,但是淤泥多的地方也沒人敢去,所以誰也不能保證那裏沒有漏網之魚。馮父怕三個孩子好奇,也跟著大孩子去池塘摸魚。
馮國良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爹,我們不去,我們去北河玩,你不說要給我們做抄網麽?”
他擔心再不催著點,他爹又忘了。
“一會兒就做。”馮父還是不放心再次強調:“青青可不能下水喲。”
馮青青連忙保證:“我不下水。”
她心裏清楚,就算河水變少,也不是她這麽大的小孩能下的。她最多也就是做個魚鉤,坐在岸邊釣釣魚罷了。
他們村離河很近,村裏很多大人小孩都會遊泳,就連馮拴柱也學會了點狗爬式。啥時候,她也要跟著學學。
趁著馮母做晚飯的功夫,馮父就給他們做了一個小抄網。馮母看著做好的手抄網對著馮父說:“他們衣服弄濕了,迴來你給他們洗呀。”
那怎麽可能,馮父看著三兄妹,吩咐道:“迴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聽到沒?”三兄妹齊點頭。
第二天,天剛亮,馮拴柱和馮國良就早早起床,催著馮青青出門。馮青青在後麵磨磨唧唧的,直到馮母也出門了,她才偷偷摸摸地從屋裏跑出來。
“青青,你在幹什麽?一會魚都被撈完了。”馮國良著急地催促。
馮青青才不理他呢,她拉著馮拴柱的手說:“大哥,你給我做個魚鉤吧?”
馮拴柱看著馮青青手裏的大粗針,疑惑地問道:“你偷娘的針了,你就不怕娘迴來打你?”
馮青青解釋:“這是我在夾縫裏找到的,娘可能忘了,你給我做個魚鉤,我坐在河邊釣魚。”
馮拴柱有些猶豫,馮國良躍躍欲試:“我給你做。”說完,他將針放在一塊石頭上,拿起一塊石頭準備砸上去。
馮栓柱連忙阻止:“唉,我來,你會不會,別砸到自己手了。”然後,他將馮國良擠到一邊,開始小心地砸了起來。
很快,針被砸成了魚鉤形狀。馮青青找來一根馮母補魚網的線,馮栓柱給她綁好,又找了一一個長竹竿,把魚線綁在長竹竿上,上麵又綁了一截高粱杆子做魚標。
馮國良興奮地揮舞著手中的抄網和小桶,走在隊伍的最前麵,大聲喊道:“出發!”
馮拴柱則走在最後麵,扛著釣魚竿,手裏也拎著一個小水桶。而馮青青走在他們倆中間,手裏拿著一小團麵團,這是她用來做魚餌的。
北河裏,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群小孩,三兄妹到的時候,這一片也已經聚集了好幾個小孩,有他們村的,也有鄰村的。拿手抄網的小孩並不多。
他們挨著河,一個村最少有十幾家有漁網的,但是很多漁網都是一代代傳下來的,就像他們家的漁網是分家的時候分到的。
漁網上補了很多補丁,每次用完漁網,馮母都會好好的放起來。
願意拿破網給孩子做手抄網的就更少了,所以有些孩子拿著竹編的簍子,但這種簍子比較重,用起來很不方便,有一點,要是遇到大魚,簍子比手抄網好使,還有一些孩子拿著草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