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運動
年代饑荒:我家有個小菜園 作者:南陽古城的仇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母輕輕應了一聲。
吃完飯,馮母便匆匆趕去上工,而馮父則留在大隊部門口等著分工。然而,他以為的除草工作並沒有等來,反而迎來了公社的緊急通知——全民煉鋼。
公社提出的口號是:“趕超鷹國,做到世界最強。”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選擇大隊西邊的,也就是馮青青家的右後方作為煉鋼的試驗點。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一是這裏地勢較高,二是考慮到這裏靠近水源,便於取水。
於是,馮父他們就開始動手搭建煉鋼爐。煉鋼爐需要大量的磚頭,他們便去扒地主家的廢棄牆頭。
他們大隊是按姓氏居住的,一共兩個姓,馮姓是占據一大半,村東麵有幾家姓洪,兩個姓氏姻親關係錯綜複雜,所以相處的也很好。
地主也是和他們一個姓。當初分產到戶的時候,地主主動搬離了自家的院子,在旁邊重新建了房,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於是那個院子便空了出來。
這次煉鋼時,隊員們索性將那院子的牆給扒掉了,如果磚頭不夠,就繼續扒房子。最後馮家村用磚頭和黏土建成了大大小小七八座煉鋼爐,每座煉鋼爐外麵都配有一個小小的台階。
馮青青遠遠地看著已經建好的煉鋼爐,心中感慨萬分。十幾座煉鋼爐占地麵積頗大,周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那片地裏的莊稼不用想了,肯定是報廢了。不過不隻那片地,其他地方也不用想了,大家現在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心煉鋼,地裏早就沒人去上工了。
現在除了食堂的嬸子大娘們還帶著幾位婦女種些蔬菜之外,其他人都在煉鋼爐旁忙碌著。
至於工分,這個時候誰還管工分不工分,吃的都一樣,又管飽。
馮青青也顧不得暴露還是忍不住提醒:“爹,糧食吃完了怎麽辦?”
馮父完全沒有了之前的擔憂,一臉輕鬆地說道:“這個不用擔心,今年好多地方的產量達到萬斤,這麽高的產量怎麽可能餓肚子?”
馮青青皺著眉頭,語氣擔憂地反駁:“可是爹,咱家這裏都沒有下雨呢。”
馮父:“其他地方下了唄,報紙上都寫了還能有假?你小孩家家的,吃飽就行,跟誰學的還操大人的心。”
好吧,馮父馮母也被報紙上的消息蒙蔽了。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馮父和馮母就已經醒了,但兩人並沒有立刻起身,而是摸黑在床上交談起來。
馮青青是被他們的談話聲吵醒的,隱約聽到馮母問道:“建設,咱家兩個鍋都交上去嗎?”
馮父猶豫了片刻後迴答道:“要不先交一個,看看其他人怎麽交的再說?”
馮母又問:“那我們交大鍋還是小鍋?”
馮父:“交大鍋。”
馮父頓了頓,又接著說:“三個孩子怎麽辦,估計咱們得去山上一天呢。”
馮青青迷迷蒙蒙地聽著。
馮母沉默了一會,她也發愁。
她家孩子還太小,最大的才六歲,平時他們下地幹活時,半途還可以抽空迴家看一下,但這次要去山上,離得遠,得去一天。
於是,馮母提議:“要不,把青青帶上,讓拴柱帶著國良留家裏。”
馮父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個辦法,便迴答道:“也行。”
天剛蒙蒙亮,馮父和馮母就起床了。他們先去食堂吃了早餐,然後帶上中午的飯,又把孩子們的早飯端迴家裏。
馮母輕輕叫醒了睡眼惺忪的拴柱,並叮囑他好好照顧弟弟,之後,她小心翼翼地把睡得正香的馮青青抱進背簍裏,背在自己的身後。
當他們到達山腳下時,天空已經大亮。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背簍裏也有光斜照進來,外麵傳來陣陣嘈雜的人聲和腳步聲。
馮青青迷迷糊糊地從晃晃悠悠的背簍中醒來,伸手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抬頭向上看一片漆黑。
過了一會兒,她才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原來是被馮母放在背簍中,馮母還用布將背簍口蓋住了,以免太陽直射到她身上。她下意識地喊了一聲:“娘!”
“哎呀,你家青青醒了。”隻聽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傳來。
馮母聽到後,扭頭看了一眼,輕輕揭開布的一角,溫柔地對背簍中的女兒說:“青青醒了呀,是不是要尿尿?我們馬上就要到了,再忍耐一下哦。如果你餓了,背簍裏放的有吃的。”
馮青青朝身旁看去,果然發現旁邊放著一個用布包起來的包裹,摸上去還熱乎乎的,顯然是剛剛出鍋不久。
然而此刻的她剛剛睡醒,並沒有饑餓感。她把手伸向背簍邊緣,用力把布拉下來,借力站了起來,隔著背簍趴在馮母的背上,眼睛卻在向四周張望。
這還是馮青青第一次來這裏,她好奇地打量著。進入山腳之後,或許是因為樹木繁多的緣故,氣溫明顯降低了許多,讓人感到涼爽宜人。
這座靠近馮家村的山並不算高,但由於山上石頭眾多,所以村民們都習慣稱之為石頭山。實際上,石頭山並非完全由石頭構成,山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各類植物,還有許多小動物。而石頭山的背後,則是連綿起伏的山脈。
過去,每年秋收結束後,村裏的人們都會來到這裏撿拾山貨。平時一些年紀較大的孩子也會跑到這裏挖野菜、采摘野果。
不過馮家村的人都是在石頭山附近活動,很少進入深山。據說,在四二年大旱的時候,曾有人冒險進入過,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青青,我們到了。”
馮母將背簍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女兒從背簍裏抱出來。這時,馮青青才發現,原來一同跟來的還有幾個小孩子,其中兩個還不會走路。
馮母把馮青青帶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解決了個人問題,又貼心地倒了點水讓她洗了洗手,然後才拿出一個饅頭遞給她。
馮青青抱著一個比她臉還大的饅頭,坐在馮母身邊慢慢地吃著。其他幾個孩子也和她一樣,安靜地吃著手裏的食物。
吃完飯,馮母便匆匆趕去上工,而馮父則留在大隊部門口等著分工。然而,他以為的除草工作並沒有等來,反而迎來了公社的緊急通知——全民煉鋼。
公社提出的口號是:“趕超鷹國,做到世界最強。”
經過一番商議,他們決定選擇大隊西邊的,也就是馮青青家的右後方作為煉鋼的試驗點。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一是這裏地勢較高,二是考慮到這裏靠近水源,便於取水。
於是,馮父他們就開始動手搭建煉鋼爐。煉鋼爐需要大量的磚頭,他們便去扒地主家的廢棄牆頭。
他們大隊是按姓氏居住的,一共兩個姓,馮姓是占據一大半,村東麵有幾家姓洪,兩個姓氏姻親關係錯綜複雜,所以相處的也很好。
地主也是和他們一個姓。當初分產到戶的時候,地主主動搬離了自家的院子,在旁邊重新建了房,融入了大家的生活,於是那個院子便空了出來。
這次煉鋼時,隊員們索性將那院子的牆給扒掉了,如果磚頭不夠,就繼續扒房子。最後馮家村用磚頭和黏土建成了大大小小七八座煉鋼爐,每座煉鋼爐外麵都配有一個小小的台階。
馮青青遠遠地看著已經建好的煉鋼爐,心中感慨萬分。十幾座煉鋼爐占地麵積頗大,周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那片地裏的莊稼不用想了,肯定是報廢了。不過不隻那片地,其他地方也不用想了,大家現在像打了雞血一樣一心煉鋼,地裏早就沒人去上工了。
現在除了食堂的嬸子大娘們還帶著幾位婦女種些蔬菜之外,其他人都在煉鋼爐旁忙碌著。
至於工分,這個時候誰還管工分不工分,吃的都一樣,又管飽。
馮青青也顧不得暴露還是忍不住提醒:“爹,糧食吃完了怎麽辦?”
馮父完全沒有了之前的擔憂,一臉輕鬆地說道:“這個不用擔心,今年好多地方的產量達到萬斤,這麽高的產量怎麽可能餓肚子?”
馮青青皺著眉頭,語氣擔憂地反駁:“可是爹,咱家這裏都沒有下雨呢。”
馮父:“其他地方下了唄,報紙上都寫了還能有假?你小孩家家的,吃飽就行,跟誰學的還操大人的心。”
好吧,馮父馮母也被報紙上的消息蒙蔽了。
第二天清晨,天還沒亮,馮父和馮母就已經醒了,但兩人並沒有立刻起身,而是摸黑在床上交談起來。
馮青青是被他們的談話聲吵醒的,隱約聽到馮母問道:“建設,咱家兩個鍋都交上去嗎?”
馮父猶豫了片刻後迴答道:“要不先交一個,看看其他人怎麽交的再說?”
馮母又問:“那我們交大鍋還是小鍋?”
馮父:“交大鍋。”
馮父頓了頓,又接著說:“三個孩子怎麽辦,估計咱們得去山上一天呢。”
馮青青迷迷蒙蒙地聽著。
馮母沉默了一會,她也發愁。
她家孩子還太小,最大的才六歲,平時他們下地幹活時,半途還可以抽空迴家看一下,但這次要去山上,離得遠,得去一天。
於是,馮母提議:“要不,把青青帶上,讓拴柱帶著國良留家裏。”
馮父想了想,覺得這也是個辦法,便迴答道:“也行。”
天剛蒙蒙亮,馮父和馮母就起床了。他們先去食堂吃了早餐,然後帶上中午的飯,又把孩子們的早飯端迴家裏。
馮母輕輕叫醒了睡眼惺忪的拴柱,並叮囑他好好照顧弟弟,之後,她小心翼翼地把睡得正香的馮青青抱進背簍裏,背在自己的身後。
當他們到達山腳下時,天空已經大亮。
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背簍裏也有光斜照進來,外麵傳來陣陣嘈雜的人聲和腳步聲。
馮青青迷迷糊糊地從晃晃悠悠的背簍中醒來,伸手揉了揉酸澀的雙眼,抬頭向上看一片漆黑。
過了一會兒,她才意識到自己身在何處,原來是被馮母放在背簍中,馮母還用布將背簍口蓋住了,以免太陽直射到她身上。她下意識地喊了一聲:“娘!”
“哎呀,你家青青醒了。”隻聽一個陌生女人的聲音傳來。
馮母聽到後,扭頭看了一眼,輕輕揭開布的一角,溫柔地對背簍中的女兒說:“青青醒了呀,是不是要尿尿?我們馬上就要到了,再忍耐一下哦。如果你餓了,背簍裏放的有吃的。”
馮青青朝身旁看去,果然發現旁邊放著一個用布包起來的包裹,摸上去還熱乎乎的,顯然是剛剛出鍋不久。
然而此刻的她剛剛睡醒,並沒有饑餓感。她把手伸向背簍邊緣,用力把布拉下來,借力站了起來,隔著背簍趴在馮母的背上,眼睛卻在向四周張望。
這還是馮青青第一次來這裏,她好奇地打量著。進入山腳之後,或許是因為樹木繁多的緣故,氣溫明顯降低了許多,讓人感到涼爽宜人。
這座靠近馮家村的山並不算高,但由於山上石頭眾多,所以村民們都習慣稱之為石頭山。實際上,石頭山並非完全由石頭構成,山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各類植物,還有許多小動物。而石頭山的背後,則是連綿起伏的山脈。
過去,每年秋收結束後,村裏的人們都會來到這裏撿拾山貨。平時一些年紀較大的孩子也會跑到這裏挖野菜、采摘野果。
不過馮家村的人都是在石頭山附近活動,很少進入深山。據說,在四二年大旱的時候,曾有人冒險進入過,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青青,我們到了。”
馮母將背簍放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女兒從背簍裏抱出來。這時,馮青青才發現,原來一同跟來的還有幾個小孩子,其中兩個還不會走路。
馮母把馮青青帶到一個隱蔽的角落解決了個人問題,又貼心地倒了點水讓她洗了洗手,然後才拿出一個饅頭遞給她。
馮青青抱著一個比她臉還大的饅頭,坐在馮母身邊慢慢地吃著。其他幾個孩子也和她一樣,安靜地吃著手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