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抱歉,這兩天斷更,實在是家中變故,重症監護室門口守夜,抽空用手機碼兩章,可能不穩定,還請見諒!)
夜空薄雲,月色朦朧。
一支步兵千人隊,在月下行軍。
這,是梅林間步兵。
這支步兵隊,往北行進,走得不慢,卻也不算太快。
他們,是接到命令,要去北麵做合圍。
聽說,這次大行動的目標已經被圍住。
接到的命令,並不是太急。
因為,他們隻是被作為保障和支援,而調派過去。
就像作為點狀包圍圈的外圍一樣,並不如那些騎兵關鍵。
所以,他們行進得並不是太急。
但,不是關鍵,卻也必不可少,何況給這支軍隊下令的,是那個被稱為梅林間壁壘的人。
因此,他們也不敢過於怠慢。
“我說,有那個大軍團長在,還需要我們去幹嘛?”
步兵中有士兵,小聲的問自己的伍長。
“這叫萬無一失。”
“這次本來是南麵那些騎兵主要負責,最後還不是要我們外圍步兵來擦屁股!”
“要不是做了萬全準備,可能那些人跑到了東境,我們還在這傻等咧!”
那伍長,小聲的迴答到。
“不愧是北方軍的巴利,難怪能讓厄沙軍束手無策。”
那士兵點點頭,語帶崇敬的說到。
“我聽說,我們這次是要抓一個小女孩?”
“調了好幾個軍團,連北方軍的巴利都出動了,是不是有點勞師動眾?”
另一名士兵,也插話問到。
那伍長本想答,可卻突然住了嘴。
因為,他聽到了轟隆聲。
上千人同時行進,腳步聲絕對不小。
但,那轟隆聲,並不是步兵行進發出的。
能在步兵腳步聲中聽到這響動,可見這動靜之大。
這巨大的聲響,就來自於正前方。
而且,越來越近。
“騎兵!”
這時,隊伍前方有人大喊到。
這步兵隊的千人長,早已注意到了那轟隆聲傳來之處。
在喊聲過後,千人長也看清了。
朦朧月色之下,塵土滾滾。
一隊騎兵飛馳而來。
據這千人長所知,這緩衝帶的梅林間騎兵,都調到南麵去了。
這北麵而來的,不知是哪個軍團的騎兵。
不對!
沒見白頭鷹旗。
梅林間軍有規例,百人隊以上,就得配旗幟一麵。
這騎兵的數量,不下千數,不可能沒有軍旗。
“戒備!”
千人長也算是有些經驗,雖還看不清來者,卻也不大意。
這梅林間步兵隊,在命令過後立馬變換了隊形。
從行軍隊形,換做三排序列,荷實火銃。
第一排,端銃平舉對準騎兵來的方向。
後麵兩排,時刻準備,在第一排放完銃後,馬上接上火力。
作戰隊列,隻在稍刻之間,便已經列好。
照理,防禦騎兵,應該用方形銃陣,以防機動性很強的騎兵,繞道側襲。
可,這步兵千人隊,接到的命令,是不放任何人過去。
方形銃陣,攔截的效果並不如排陣。
來者是自己人,還則罷了。
若,不是自己人,要繞過方形銃陣可比衝破排陣容易。
至於,騎兵的正麵衝鋒,隻能用三排火銃不間斷輪射,以求火力壓製。
那騎兵,越來越近,借著並不算清晰的月光,也能看見騎兵的裝束了。
馬背上之人,身著獸皮粗布,頭上插著彩色羽毛。
果然,不是梅林間軍!
“是原住民!”
千人長,大驚。
他,也追剿過騷擾村落和農場的原住民。
在他印象中,這些身穿獸皮,行為野蠻的家夥,都是在山林野地裏,打了就跑的小股人馬。
這上千騎的原住民,他何曾見過。
而且,這次這些以往見了梅林間軍,根本不敢多留的原住民,竟是主動衝鋒而來。
千人長喊過,就見原住民騎兵弓箭齊射。
而,此時的騎兵還未進到火銃的射程。
弓箭射程上的優勢,再次凸顯。
鋪天而來的箭羽,落到了梅林間步兵的排陣之中。
一線排開的陣勢,兵力並不算集中,所以,箭羽並沒有達到太大的殺敵效果。
但,還是有一百來梅林間步兵倒地,或死或傷。
排陣,被弓箭射出了一個缺口。
“補上!”
千人長顧不得救治倒下之人,馬上命令到。
士兵們不敢怠慢迅速補上了缺口,並端銃瞄準騎兵。
弓箭射程有優勢,但在騎兵衝鋒之間也射不了幾箭,便到跟前了。
比起弓箭,騎兵近戰的衝擊力,更為可怕。
所以,就算是在弓箭的威脅下,這些士兵也不能亂。
他們,必須要在騎兵進入射程之後,用火銃的火力,將其壓製住。
可,那些原住民騎兵,在進入火銃射程之前,便劃做了兩隊,左右分了開來。
“分散。”
“左右瞄準!”
千人長,命令到。
以他圍剿原住民的經驗來看,這些野蠻人雖說打打躲躲很是難纏。
但,在戰術上卻沒有什麽高明之處。
畢竟,這些人,在失去土地之前,都不是軍人。
左右分開,要麽是想繞道,要麽就是想避開火銃的集中火力,再用弓箭襲擾。
繞道,那必定會有破綻。
隻要抓住這些破綻,火銃依然可以對目標巨大的騎兵造成殺傷。
銃響之後,附近的友軍會靠過來,原住民依然會有麻煩。
而分散站位,也能減少弓箭的有效殺傷。
梅林間步兵,遵照命令,稍做了分散,並也分做了兩隊。
兩隊步兵的火銃,也隨著騎兵的動向,左右移動開來。
果然,那些原住民騎兵又射出了弓箭。
不過,這次弓箭麵對比先前更分散的兵線,殺傷大減。
箭支落定,梅林間軍卻也隻有數十人的傷亡。
可,這時卻突然響了一銃。
這一銃並不是來自梅林間軍,而是原住民奔來的方向。
一顆彈丸,不偏不倚,正中那千人長的眉心。
墮馬,千人長一命嗚唿!
這一銃來得突然,甚至注意力在原住民騎兵身上的梅林間士兵,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長官被一銃擊斃。
銃響隻是其一,真正的殺招,緊隨其後。
方才原住民左右分開之處,又一支騎兵衝鋒而來。
這一支騎兵,沒有偏移半分,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向那注意力轉移到左右的梅林間步兵隊。
而,這支直衝而來的騎兵最前方,一人手持弧刃刀身先士卒。
這人,便是唐斬……
……
夜空薄雲,月色朦朧。
一支步兵千人隊,在月下行軍。
這,是梅林間步兵。
這支步兵隊,往北行進,走得不慢,卻也不算太快。
他們,是接到命令,要去北麵做合圍。
聽說,這次大行動的目標已經被圍住。
接到的命令,並不是太急。
因為,他們隻是被作為保障和支援,而調派過去。
就像作為點狀包圍圈的外圍一樣,並不如那些騎兵關鍵。
所以,他們行進得並不是太急。
但,不是關鍵,卻也必不可少,何況給這支軍隊下令的,是那個被稱為梅林間壁壘的人。
因此,他們也不敢過於怠慢。
“我說,有那個大軍團長在,還需要我們去幹嘛?”
步兵中有士兵,小聲的問自己的伍長。
“這叫萬無一失。”
“這次本來是南麵那些騎兵主要負責,最後還不是要我們外圍步兵來擦屁股!”
“要不是做了萬全準備,可能那些人跑到了東境,我們還在這傻等咧!”
那伍長,小聲的迴答到。
“不愧是北方軍的巴利,難怪能讓厄沙軍束手無策。”
那士兵點點頭,語帶崇敬的說到。
“我聽說,我們這次是要抓一個小女孩?”
“調了好幾個軍團,連北方軍的巴利都出動了,是不是有點勞師動眾?”
另一名士兵,也插話問到。
那伍長本想答,可卻突然住了嘴。
因為,他聽到了轟隆聲。
上千人同時行進,腳步聲絕對不小。
但,那轟隆聲,並不是步兵行進發出的。
能在步兵腳步聲中聽到這響動,可見這動靜之大。
這巨大的聲響,就來自於正前方。
而且,越來越近。
“騎兵!”
這時,隊伍前方有人大喊到。
這步兵隊的千人長,早已注意到了那轟隆聲傳來之處。
在喊聲過後,千人長也看清了。
朦朧月色之下,塵土滾滾。
一隊騎兵飛馳而來。
據這千人長所知,這緩衝帶的梅林間騎兵,都調到南麵去了。
這北麵而來的,不知是哪個軍團的騎兵。
不對!
沒見白頭鷹旗。
梅林間軍有規例,百人隊以上,就得配旗幟一麵。
這騎兵的數量,不下千數,不可能沒有軍旗。
“戒備!”
千人長也算是有些經驗,雖還看不清來者,卻也不大意。
這梅林間步兵隊,在命令過後立馬變換了隊形。
從行軍隊形,換做三排序列,荷實火銃。
第一排,端銃平舉對準騎兵來的方向。
後麵兩排,時刻準備,在第一排放完銃後,馬上接上火力。
作戰隊列,隻在稍刻之間,便已經列好。
照理,防禦騎兵,應該用方形銃陣,以防機動性很強的騎兵,繞道側襲。
可,這步兵千人隊,接到的命令,是不放任何人過去。
方形銃陣,攔截的效果並不如排陣。
來者是自己人,還則罷了。
若,不是自己人,要繞過方形銃陣可比衝破排陣容易。
至於,騎兵的正麵衝鋒,隻能用三排火銃不間斷輪射,以求火力壓製。
那騎兵,越來越近,借著並不算清晰的月光,也能看見騎兵的裝束了。
馬背上之人,身著獸皮粗布,頭上插著彩色羽毛。
果然,不是梅林間軍!
“是原住民!”
千人長,大驚。
他,也追剿過騷擾村落和農場的原住民。
在他印象中,這些身穿獸皮,行為野蠻的家夥,都是在山林野地裏,打了就跑的小股人馬。
這上千騎的原住民,他何曾見過。
而且,這次這些以往見了梅林間軍,根本不敢多留的原住民,竟是主動衝鋒而來。
千人長喊過,就見原住民騎兵弓箭齊射。
而,此時的騎兵還未進到火銃的射程。
弓箭射程上的優勢,再次凸顯。
鋪天而來的箭羽,落到了梅林間步兵的排陣之中。
一線排開的陣勢,兵力並不算集中,所以,箭羽並沒有達到太大的殺敵效果。
但,還是有一百來梅林間步兵倒地,或死或傷。
排陣,被弓箭射出了一個缺口。
“補上!”
千人長顧不得救治倒下之人,馬上命令到。
士兵們不敢怠慢迅速補上了缺口,並端銃瞄準騎兵。
弓箭射程有優勢,但在騎兵衝鋒之間也射不了幾箭,便到跟前了。
比起弓箭,騎兵近戰的衝擊力,更為可怕。
所以,就算是在弓箭的威脅下,這些士兵也不能亂。
他們,必須要在騎兵進入射程之後,用火銃的火力,將其壓製住。
可,那些原住民騎兵,在進入火銃射程之前,便劃做了兩隊,左右分了開來。
“分散。”
“左右瞄準!”
千人長,命令到。
以他圍剿原住民的經驗來看,這些野蠻人雖說打打躲躲很是難纏。
但,在戰術上卻沒有什麽高明之處。
畢竟,這些人,在失去土地之前,都不是軍人。
左右分開,要麽是想繞道,要麽就是想避開火銃的集中火力,再用弓箭襲擾。
繞道,那必定會有破綻。
隻要抓住這些破綻,火銃依然可以對目標巨大的騎兵造成殺傷。
銃響之後,附近的友軍會靠過來,原住民依然會有麻煩。
而分散站位,也能減少弓箭的有效殺傷。
梅林間步兵,遵照命令,稍做了分散,並也分做了兩隊。
兩隊步兵的火銃,也隨著騎兵的動向,左右移動開來。
果然,那些原住民騎兵又射出了弓箭。
不過,這次弓箭麵對比先前更分散的兵線,殺傷大減。
箭支落定,梅林間軍卻也隻有數十人的傷亡。
可,這時卻突然響了一銃。
這一銃並不是來自梅林間軍,而是原住民奔來的方向。
一顆彈丸,不偏不倚,正中那千人長的眉心。
墮馬,千人長一命嗚唿!
這一銃來得突然,甚至注意力在原住民騎兵身上的梅林間士兵,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長官被一銃擊斃。
銃響隻是其一,真正的殺招,緊隨其後。
方才原住民左右分開之處,又一支騎兵衝鋒而來。
這一支騎兵,沒有偏移半分,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向那注意力轉移到左右的梅林間步兵隊。
而,這支直衝而來的騎兵最前方,一人手持弧刃刀身先士卒。
這人,便是唐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