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餘波未平,善後事宜
低調修仙的我,被皇帝看見日記 作者:暮白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冷玉將注意力轉向荊州鼎。
在妖蟲之禍中,是它困住了漫天妖蟲,護佑了一方安寧。
當時,鼎身周遭還聚集著一些幸存者。
由於荊州鼎及時出現,他們才幸免於難,眼中自然閃爍著對這座巨鼎的敬畏與感激。
然而,當楚冷玉的遁光在空中折返來時,那些幸存者頓時麵露驚恐之色,仿佛見到了什麽可怕之物,慌忙四散奔逃。
見狀,她心中明了,這些人是被嚇壞了。
她沒有停頓,免得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與誤解,直接拂袖收走了荊州鼎。
待她收鼎離開之後,那些逃散的幸存者,才漸漸意識到之前的誤會。
他們紛紛停下腳步,轉身望向楚冷玉離開的方向。
隨後,他們不約而同地跪倒在地,誠心誠意地磕起頭來,感謝這位神秘仙人的救命之恩。
沿途所見,那些受難者的身影依舊令人心生憐憫。
然而,楚冷玉深知,自己雖有能力相助,卻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
凡俗勢力自有其職責所在,她隻需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便已足夠。
黃老魔既失肉身,想必會安穩一段時日,老老實實覓一隱秘之所,隱匿形跡,蟄伏養傷,不敢再輕易現世。
楚冷玉輕輕抬手,荊州鼎飛出,露出其中密密麻麻、躁動不安的妖蟲。
這些妖蟲在鼎內四處衝撞,試圖尋找逃脫的辦法,卻始終無法撼動荊州鼎分毫。
楚冷玉立於鼎旁,仔細觀察著鼎內妖蟲的動靜。
她心中明白,這些妖蟲雖兇猛異常,但若能善加利用,未嚐不是一股助力。
她從黃老魔的儲物袋中,取出一些特製的餌料,她輕輕一揮,餌料便如細雨般落入鼎中。
妖蟲們立刻被餌料的香氣所吸引,紛紛停下衝撞,轉而撲向那些餌料。
它們或張口吞噬,或細細咀嚼,原本狂暴的氣息在食物的誘惑下逐漸平息,鼎內也漸漸恢複了平靜。
這些妖蟲在得到食物後,變得溫順了許多,不再像起初那樣兇殘,充滿攻擊性。
隻是,如今她事務繁忙,無暇顧及此事,不如將它們暫時安置在靈寵袋中,待日後有時間再慢慢馴化。
想到此處,她立刻取出黃老魔遺落的靈寵袋,隻見鼎內的妖蟲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紛紛飛入靈寵袋中。
與此同時,各地的損害文書陸續傳來。
黃老魔與楚冷玉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所造成的破壞簡直難以估量。
有的地方天崩地裂,山河移位;有的地方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在那些受災之地,百姓們個個惶恐不安,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他們望著那滿目瘡痍的家園,心中除了悲痛,更多的是對這天降之災的無奈與畏懼。
大夏朝廷雖未直接遭受災難波及,但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皆能感受到那沉重的陰霾。
文武百官紛紛恭維,稱讚皇帝高瞻遠矚,提前選擇尊楚冷玉為國師,為大夏帶來了福澤。
然而,皇帝的臉上卻並未露出絲毫喜悅之色,反而更加凝重深沉。
在禦書房內,皇帝獨自一人翻閱著,楚冷玉近幾個月的修仙日記。
那些日記中,字裏行間透露出的寄生族的可怕之處,讓他數日難以安寢。
寄生族本體雖脆弱不堪,但那隨意寄生他人乃至物品的天賦,簡直令人聞之色變。
皇帝甚至開始留意起身邊的人來,生怕有哪個已經被暗中寄生,成為那可怕敵人的耳目。
而各地送來的報告,更是讓皇帝的心沉到了穀底。
他們戰鬥的餘波便能輕易毀去一座城鎮,隨手放出的妖蟲便能吞噬一切,還有一張輕飄飄的符紙落下,便能蒸發江河……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皇帝深刻體會到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殘酷現實。
然而,在這份憂心忡忡之中,皇帝卻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早朝。
文武百官齊聚朝堂,討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皇帝高坐龍椅,麵色凝重。
“陛下,此次災難雖未波及我大夏,但周邊小國已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我大夏作為中原大國,理應伸出援手,速速派兵援助,以顯我大夏之仁德。”一位文官出列,聲音鏗鏘有力,言辭懇切。
皇帝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讚許:“此為應有之道。我大夏豈能坐視他國受災而不顧?”
言罷,他沉聲繼續說道:“楚國師確實是我大夏之幸。朕已得知,此次災難乃是修真界中的強者對決所引發。他們手段通天,我大夏雖強,但在這等強者麵前,也不過是地上小國,切不可掉以輕心。”
百官聞言,皆麵露凝重之色。
若是放在以前,他們可能還會對這段話感到懷疑,甚至不屑,但現在已經有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們齊聲應道:“陛下英明,我等必將加強防範,確保大夏安寧。”
皇帝的目光緩緩掃過眾臣,最後落在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身上:“李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老臣聞言,緩緩出列,神情肅穆:“陛下,此次事件雖未波及我大夏,但已是警鍾長鳴。老臣以為,我大夏應加強與楚國師的合作,借助她的力量,以保我大夏周全。此外,還應加強對百姓的保護,百姓乃國家之根本,百姓不安,國何以寧?”
皇帝聞言,點頭表示讚同:“李愛卿所言極是,朕也有此意。傳朕旨意,各地要加強防禦,提高警惕。同時,朕會親自寫信給楚國師,感謝她為大夏所做的一切,並請求她繼續為我大夏保駕護航。”
……
楚冷玉雖在仙都山洞中,卻也同步通過靈犀玉簡,了解了大夏的動向。
她雖身處這幽靜之地,卻能洞察世間風雲變幻。
大夏朝廷的反應,在她的預料之中。
皇帝並非短視之輩,自然懂得未雨綢繆,無需她過多提醒。
而陸丹師等人已遵照她的吩咐,前往受災之地,為那些無辜的百姓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處理完妖蟲後,楚冷玉的思緒轉向了青州鼎中的金雷。
這家夥的生死皆在她一念之間,她決定暫且將他晾在一旁,畢竟此刻她還有更為緊迫的事務需要處理。
昨日,她在日記中記述了對付寄生族一行人的經過與結果。
今日係統便獎勵了一件法寶——風行珠,
這風行珠,能化為一層堅韌的保護罩,讓她能自由行走於罡風之中,無懼侵蝕。
收下風行珠,楚冷玉的眸中閃過一絲寒光。
此物來得正好,現在那個寄生族的化神,正處於最為虛弱的狀態。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她絕不會讓這個潛在的威脅,繼續逍遙自在。
身形微動,她已消失在仙都山洞中,宛如一道劃破天際的流光,速度快得驚人,向著九天之上疾馳而去。
在妖蟲之禍中,是它困住了漫天妖蟲,護佑了一方安寧。
當時,鼎身周遭還聚集著一些幸存者。
由於荊州鼎及時出現,他們才幸免於難,眼中自然閃爍著對這座巨鼎的敬畏與感激。
然而,當楚冷玉的遁光在空中折返來時,那些幸存者頓時麵露驚恐之色,仿佛見到了什麽可怕之物,慌忙四散奔逃。
見狀,她心中明了,這些人是被嚇壞了。
她沒有停頓,免得引發不必要的恐慌與誤解,直接拂袖收走了荊州鼎。
待她收鼎離開之後,那些逃散的幸存者,才漸漸意識到之前的誤會。
他們紛紛停下腳步,轉身望向楚冷玉離開的方向。
隨後,他們不約而同地跪倒在地,誠心誠意地磕起頭來,感謝這位神秘仙人的救命之恩。
沿途所見,那些受難者的身影依舊令人心生憐憫。
然而,楚冷玉深知,自己雖有能力相助,卻也不能事事親力親為。
凡俗勢力自有其職責所在,她隻需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便已足夠。
黃老魔既失肉身,想必會安穩一段時日,老老實實覓一隱秘之所,隱匿形跡,蟄伏養傷,不敢再輕易現世。
楚冷玉輕輕抬手,荊州鼎飛出,露出其中密密麻麻、躁動不安的妖蟲。
這些妖蟲在鼎內四處衝撞,試圖尋找逃脫的辦法,卻始終無法撼動荊州鼎分毫。
楚冷玉立於鼎旁,仔細觀察著鼎內妖蟲的動靜。
她心中明白,這些妖蟲雖兇猛異常,但若能善加利用,未嚐不是一股助力。
她從黃老魔的儲物袋中,取出一些特製的餌料,她輕輕一揮,餌料便如細雨般落入鼎中。
妖蟲們立刻被餌料的香氣所吸引,紛紛停下衝撞,轉而撲向那些餌料。
它們或張口吞噬,或細細咀嚼,原本狂暴的氣息在食物的誘惑下逐漸平息,鼎內也漸漸恢複了平靜。
這些妖蟲在得到食物後,變得溫順了許多,不再像起初那樣兇殘,充滿攻擊性。
隻是,如今她事務繁忙,無暇顧及此事,不如將它們暫時安置在靈寵袋中,待日後有時間再慢慢馴化。
想到此處,她立刻取出黃老魔遺落的靈寵袋,隻見鼎內的妖蟲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紛紛飛入靈寵袋中。
與此同時,各地的損害文書陸續傳來。
黃老魔與楚冷玉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所造成的破壞簡直難以估量。
有的地方天崩地裂,山河移位;有的地方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
在那些受災之地,百姓們個個惶恐不安,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
他們望著那滿目瘡痍的家園,心中除了悲痛,更多的是對這天降之災的無奈與畏懼。
大夏朝廷雖未直接遭受災難波及,但上至帝王,下至百官,皆能感受到那沉重的陰霾。
文武百官紛紛恭維,稱讚皇帝高瞻遠矚,提前選擇尊楚冷玉為國師,為大夏帶來了福澤。
然而,皇帝的臉上卻並未露出絲毫喜悅之色,反而更加凝重深沉。
在禦書房內,皇帝獨自一人翻閱著,楚冷玉近幾個月的修仙日記。
那些日記中,字裏行間透露出的寄生族的可怕之處,讓他數日難以安寢。
寄生族本體雖脆弱不堪,但那隨意寄生他人乃至物品的天賦,簡直令人聞之色變。
皇帝甚至開始留意起身邊的人來,生怕有哪個已經被暗中寄生,成為那可怕敵人的耳目。
而各地送來的報告,更是讓皇帝的心沉到了穀底。
他們戰鬥的餘波便能輕易毀去一座城鎮,隨手放出的妖蟲便能吞噬一切,還有一張輕飄飄的符紙落下,便能蒸發江河……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皇帝深刻體會到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的殘酷現實。
然而,在這份憂心忡忡之中,皇帝卻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
早朝。
文武百官齊聚朝堂,討論著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皇帝高坐龍椅,麵色凝重。
“陛下,此次災難雖未波及我大夏,但周邊小國已是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
“我大夏作為中原大國,理應伸出援手,速速派兵援助,以顯我大夏之仁德。”一位文官出列,聲音鏗鏘有力,言辭懇切。
皇帝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一絲讚許:“此為應有之道。我大夏豈能坐視他國受災而不顧?”
言罷,他沉聲繼續說道:“楚國師確實是我大夏之幸。朕已得知,此次災難乃是修真界中的強者對決所引發。他們手段通天,我大夏雖強,但在這等強者麵前,也不過是地上小國,切不可掉以輕心。”
百官聞言,皆麵露凝重之色。
若是放在以前,他們可能還會對這段話感到懷疑,甚至不屑,但現在已經有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他們齊聲應道:“陛下英明,我等必將加強防範,確保大夏安寧。”
皇帝的目光緩緩掃過眾臣,最後落在了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身上:“李愛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老臣聞言,緩緩出列,神情肅穆:“陛下,此次事件雖未波及我大夏,但已是警鍾長鳴。老臣以為,我大夏應加強與楚國師的合作,借助她的力量,以保我大夏周全。此外,還應加強對百姓的保護,百姓乃國家之根本,百姓不安,國何以寧?”
皇帝聞言,點頭表示讚同:“李愛卿所言極是,朕也有此意。傳朕旨意,各地要加強防禦,提高警惕。同時,朕會親自寫信給楚國師,感謝她為大夏所做的一切,並請求她繼續為我大夏保駕護航。”
……
楚冷玉雖在仙都山洞中,卻也同步通過靈犀玉簡,了解了大夏的動向。
她雖身處這幽靜之地,卻能洞察世間風雲變幻。
大夏朝廷的反應,在她的預料之中。
皇帝並非短視之輩,自然懂得未雨綢繆,無需她過多提醒。
而陸丹師等人已遵照她的吩咐,前往受災之地,為那些無辜的百姓帶去力所能及的幫助。
處理完妖蟲後,楚冷玉的思緒轉向了青州鼎中的金雷。
這家夥的生死皆在她一念之間,她決定暫且將他晾在一旁,畢竟此刻她還有更為緊迫的事務需要處理。
昨日,她在日記中記述了對付寄生族一行人的經過與結果。
今日係統便獎勵了一件法寶——風行珠,
這風行珠,能化為一層堅韌的保護罩,讓她能自由行走於罡風之中,無懼侵蝕。
收下風行珠,楚冷玉的眸中閃過一絲寒光。
此物來得正好,現在那個寄生族的化神,正處於最為虛弱的狀態。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她絕不會讓這個潛在的威脅,繼續逍遙自在。
身形微動,她已消失在仙都山洞中,宛如一道劃破天際的流光,速度快得驚人,向著九天之上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