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尊昊天上帝冷眼旁觀,並沒有一種被東嶽帝君當庭發落那秦廣王而掃落麵皮的感覺——天庭之上,終究不同於凡間王朝,沒有那許多忌諱。更何況,東嶽帝君也不是外人,與昊天上帝之間,也更是以“皇兄皇弟”相互稱謂。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簡單的臣屬,彼此之間,也是一榮共榮,一辱同辱。更何況,東嶽帝君發落秦廣王,本來就是其司職之內的事情,昊天上帝冷眼旁觀,也算是情理之中了。
非隻是大天尊昊天上帝不以為怪,便是滿堂仙卿,也都絲毫沒有詫異之色——事實上,早在東嶽帝君破天荒的參與炒匯的時候,一些消息靈通的文武天官,對於這一幕已經有所預見了……
當然了,要說都沒有意見,那也是假的。天庭天庭乃是三界的天庭,又不是道家玄門的一言堂,怎麽會少得了一些傾向佛門亦或者本身就是佛門出身的天官?不說別個,地府之中的十殿閻羅可以是佛門出生,那麽天庭之上,有一兩個佛門散官,也就合乎常理了。
隻不過,這些個佛門出身的仙官,說到底仙職不高,地位不彰,便是對東嶽帝君問責秦廣王心有不忿,卻又如何敢“仗義執言”,為那秦廣王發聲?最多,也就做些小動作,把消息傳遞出去,讓佛門的大佬們酌情應變,是否保下秦廣王,終究是看大佬們的博弈,他們這些小嘍囉,盡一份心也就是了……
閑言碎語,少說為妙。卻說那秦廣王麵對東嶽帝君的步步緊逼,終究難以支應。在東嶽帝君宣判之後,更是腿腳都軟了,哪裏還說得出來話——到底不是自身苦修的來的道行,而是被那閻羅司職的果位拔擢而成的金仙,哪裏能夠抗衡得了東嶽帝君?話說,要不是自身著實不堪造就,又豈會被一隻猴子大鬧地府,打的滿頭是包?那猴子的道行境界又不咋地……
隻是在那東嶽帝君對秦廣王出手的時候,一聲佛號響起,漫天金蓮綻放。但聽得“阿彌陀佛”一聲,一隻金色佛掌,忽忽間憑空出現,迎向了那東嶽帝君。
下一刻,一聲悶響,金色佛掌消散無形,漫天金蓮蕩然無存。原地便多了一個慈眉善目,滿眼悲憫的大和尚。大和尚灰色僧衣,芒鞋竹杖,卻牽著一條名喚作“諦聽”的身手,在出現之後,便將那秦廣王掩在身後,又是一聲阿彌陀佛。不消說,這位大和尚,便是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了!
東嶽帝君對那秦廣王出手,原本就沒有用幾分力道。猝不及防之下,迎上了那地藏王菩薩的一隻佛掌。隻是地藏王出其不意,卻也不曾奈何得了東嶽帝君,那一聲悶響,卻是因為東嶽帝君臨時加了一分力道,與那地藏王菩薩拚了一個“不相上下”,兩者發出的力道相互湮滅無形。隻不過,東嶽帝君一片雲淡風輕,那地藏王菩薩,卻難免麵上多了一點點苦澀……
這時候,其實完全不用東嶽帝君出手,早有仙將出言嗬斥:“大膽妖僧!安敢擅闖淩霄殿!”說時間,仙劍出鞘,便有了將其拿下的趨勢。隻不過,郝偉動手,便被昊天上帝給製止了。
“地藏王菩薩不在那小陰山超度惡鬼,何以擅闖朕的淩霄殿中?若不給寡人一個交代,菩薩怕是要留下來,在我天庭做客一些時日了。”
地藏王菩薩一聲苦笑,對那昊天上帝謝罪道:“阿彌陀佛,情急之下,貧僧多有冒犯,還請大天尊多多包涵則個。若非不得已,貧僧便是天大的膽子,又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攪亂天庭朝會?隻是秦廣王畢竟勞苦功高,安定輪迴秩序,功莫大焉。若是今朝隕落,貧僧唯恐輪迴失常,亂了三屆秩序。在這個時候,怕會惹出不少亂子。貧僧鬥膽,觸犯天顏,伏為陛下天心慈悲,且寬恕貧僧一迴……”
大天尊微微一笑,卻不搭話。其中莫測高深,讓那地藏王菩薩由不住心頭一陣不安,這大天尊,這一遭怎的就沒有就坡下驢,順道應下?便在這時候,地藏王菩薩便聽得了東嶽帝君一聲冷哼:“菩薩倒是好算計!朕卻是不知道,這秦廣王亂勾生魂,霍亂喲普名秩序,何以在菩薩口中,就成了一筆帶過的事情?怎麽,菩薩莫不是以六道輪迴為威脅,他秦廣王因為身負司職,便動他不得了?若真如此,他日天庭諸神都能肆意妄為,待到天罰臨身,一句恐引出亂子,亂了三屆秩序便可以一筆揭過了?”
東嶽帝君上綱上線,繼續道:“倘若按菩薩之言,他日我天庭到底是維持天道秩序的首善之地,還是那沉淪萬界的魔窟?”
地藏王菩薩苦笑一聲,東嶽帝君的話雖然極端,但也並非毫無道理。隻是秦廣王做事,乃是應了他的指派,若是不保下秦廣王,他日隻怕十殿閻羅個個離心離德。本來就因為太乙救苦天尊的滲透,十殿閻羅,已經有五個轉投道門,若是在抱不下秦廣王,毫無疑問,太乙救苦天尊繼續施展手段,到時候,隻怕十殿閻羅,可就沒有一個會跟著他了。
甚至於,地藏王菩薩對於東嶽帝君為什麽一直拿捏秦廣王不放的緣由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要知道,東嶽帝君和那太乙救苦天尊交情不錯,前麵的五殿閻羅背叛地藏王菩薩,變美少了東嶽帝君的影子。這一會很明顯,東嶽帝君依然在拿他地藏王作伐子,偏生對方占據道義,大勢之下,當真是難有巧策應對!
總不能真個把那秦廣王放棄了吧?若是失去了十殿閻羅查收輪迴,他這個地藏王菩薩,可就完全左右不了幽冥,那時候,於佛門而言,有地藏王菩薩和沒有,可就沒有什麽區別了。到時候,地藏王菩薩可就包不住他在佛門的地位,什麽四大菩薩,大約是要被除名的了……
如是種種念頭,在那地藏王菩薩心中隻是一念而過。這位大和尚苦笑之後,悲憫的麵容苦澀更甚:“帝君所言甚是。隻是秦廣王所謂,雖有大過,卻也情有可原,還請帝君明鑒。”
東嶽帝君道:“願聞菩薩高見!”
地藏王菩薩便道:“帝君當知,這周天之內,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蟲:蠃鱗毛羽昆。那妖猴卻不在這十類之中,乃是混世四猴之一,生死簿固然神妙,但畢竟隻是一件法寶,不曾感應得到那妖猴成仙的氣機變幻,是以那妖猴雖然成仙,超脫生死輪迴,但生死簿上卻並沒有隱去名姓。正因如此,曹老廚亦莊誤會,若說追責,秦廣王委實當不得帝君重判!”
地藏王這當然是詭辯了。不過他原本打算報下秦廣王,當然會知道所要麵臨的挑戰,自然不會毫無準備的就過來了。東嶽帝君對此心知肚明,好無印紋,那生死簿,必然已經被地藏王菩薩做了手腳,便是這時候去追查一二,也必然會與地藏王菩薩所言一般無二。今日打落秦廣王,顯然是沒什麽可能得了。
不過東嶽帝君對此卻並沒有什麽好失望的,本就是借題發揮,成固然喜,不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倒是因為這一件事情,東嶽帝君對那地藏王菩薩的評價又拔高了幾分,很顯然,這位佛門菩薩當真是有擔當的。要知道,今日之事,在地藏王菩薩闖入淩霄點鍾之後,秦廣王之事便已經不值一提,反倒是地藏王將要麵臨的處境才叫艱難。也正因為如此,東嶽帝君微微一笑,不為己甚,卻道:“既是如此,秦廣王也少不了一個失察之罪,當罰其五百年不出幽冥,若是再有差池,兩罪並罰,屆時,可就容不得菩薩第二次為其張目了!這一點,菩薩當心中有數!”
地藏王菩薩點點頭:“帝君寬宏仁慈,貧僧在此謝過!”言畢,轉向那秦廣王:“還不謝過帝君慈悲。寬恕你這一遭罪過?”
那秦廣王哭著一張臉,瑟瑟發抖卻又不得不強自鎮定,上前謝罪。隻是東嶽帝君卻沒給他好臉色,冷哼一聲:“若非地藏王菩薩為你擔待,你此時已經魂入九幽,何必謝我?他日若再有過失,休怪朕律令之下,無數容不得半點含混!”
秦廣王諾諾退下,東嶽帝君哼了一聲,對那昊天上帝抱了抱拳,言道:“臣弟失察,至有幽冥混亂之事。便自請離去,整頓幽冥秩序,還請皇兄海涵。”
昊天上帝目光幽幽,與東嶽帝君對視一眼,雙方便各自心中有數。但聽得昊天上帝言道:“幽冥之中,錯綜複雜。皇弟若是不介意,不妨去那平心娘娘那裏走上一遭,想來娘娘對於幽冥秩序,也有不少想法,皇弟酌情處理便是。”
東嶽帝君點點頭,告辭離去,那地藏王菩薩卻是心頭暗暗叫苦,要知道,東嶽帝君和那真正的幽冥主宰平心娘娘聯手的話,隻怕佛門埋在那幽冥之中的釘子,會一個不剩的全給拔出了!到時候,隻怕幽冥之中,除了小陰山和依舊掌握在手的五殿閻羅,他地藏王菩薩的法旨,便毫無用處了。自幽冥開辟到如今無數年來的努力,基本就會化為流水,這其中的代價,便是地藏王菩薩四大皆空,也免不了心疼不已……
大天尊昊天上帝看那地藏王菩薩潛藏在眉心之中的一抹肉疼之色,心中暗笑不已,卻也為東嶽帝君給他送上的這一份“大禮”滿意不已。最重要的是,這一遭算是地藏王菩薩自行送上門來“挨宰”,便是清洗了幽冥之中佛門的釘子,佛門也無二話可說,隻能含恨咬下苦果,而這其中的反噬,也合該地藏王菩薩自己消受。
地藏王菩薩也是在這個時候,方才覺悟過來,敢情那秦廣王之事,若是自己不出麵,那也就隻會是就事論事,折了一個秦廣王,卻並不會影響佛門在幽冥之中的大局。反倒是自己沉不住氣,跳將出來,被人家順水推舟,算計到自身頭上。這可倒好,保了芝麻,丟了西瓜,偏偏一切都唯有自己承受!
“所以說,天庭的大神通者,到底還是心太髒了!貧僧久居幽冥超度亡魂,哪裏算計的過這些黑心的!”
心裏煩庫,腹誹不已,那地藏王菩薩卻還不得不麵對如何給那昊天上帝一個交代。雖說對方和東嶽帝君一曲雙簧,清理幽冥地府,本身就是對自己今日冒失的一種反製,但明麵上,昊天上帝既然沒有把事情一筆揭過,他就免不了還要給出一個交代!到底還是這個紀元,佛門處處被針對,氣運大跌,諸事不順。不然的話,何至於此?想到這裏,地藏王便是一陣頭疼……
“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藏王菩薩心裏轉過這一句話,旋即看向那大天尊言道:“大天尊,貧僧觸犯天顏,闖入淩霄殿中。雖說事急從權,但終究是一場大罪過。貧僧願自請封閉道場五百年反思己過,大天尊以為如何?”
昊天上帝微微一笑:“菩薩既有此心,朕自然無不允之理。隻是他日可莫要再有今日之事,否則,朕可不見得這般好說話了。”
“呸!你這黑心的!若非是咬下了幽冥之中的利益,你這廝焉會鬆口?”心裏付費,麵上卻是不好表露,謝過大天尊昊天上帝的寬恕,便即請辭。昊天上帝也不挽留,任他來去。
在地藏王菩薩離去之後,昊天上帝望著滿堂文武仙卿:“眾仙卿,那妖猴如何處置,哪路神將願意擒拿?”
就見得那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那妖猴固然侵犯龍宮,罪莫大焉,但念在那秦廣王也可戴罪立功,何不對這猴頭也慈悲一迴,招上天好生教導?
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二罪並罰,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非隻是大天尊昊天上帝不以為怪,便是滿堂仙卿,也都絲毫沒有詫異之色——事實上,早在東嶽帝君破天荒的參與炒匯的時候,一些消息靈通的文武天官,對於這一幕已經有所預見了……
當然了,要說都沒有意見,那也是假的。天庭天庭乃是三界的天庭,又不是道家玄門的一言堂,怎麽會少得了一些傾向佛門亦或者本身就是佛門出身的天官?不說別個,地府之中的十殿閻羅可以是佛門出生,那麽天庭之上,有一兩個佛門散官,也就合乎常理了。
隻不過,這些個佛門出身的仙官,說到底仙職不高,地位不彰,便是對東嶽帝君問責秦廣王心有不忿,卻又如何敢“仗義執言”,為那秦廣王發聲?最多,也就做些小動作,把消息傳遞出去,讓佛門的大佬們酌情應變,是否保下秦廣王,終究是看大佬們的博弈,他們這些小嘍囉,盡一份心也就是了……
閑言碎語,少說為妙。卻說那秦廣王麵對東嶽帝君的步步緊逼,終究難以支應。在東嶽帝君宣判之後,更是腿腳都軟了,哪裏還說得出來話——到底不是自身苦修的來的道行,而是被那閻羅司職的果位拔擢而成的金仙,哪裏能夠抗衡得了東嶽帝君?話說,要不是自身著實不堪造就,又豈會被一隻猴子大鬧地府,打的滿頭是包?那猴子的道行境界又不咋地……
隻是在那東嶽帝君對秦廣王出手的時候,一聲佛號響起,漫天金蓮綻放。但聽得“阿彌陀佛”一聲,一隻金色佛掌,忽忽間憑空出現,迎向了那東嶽帝君。
下一刻,一聲悶響,金色佛掌消散無形,漫天金蓮蕩然無存。原地便多了一個慈眉善目,滿眼悲憫的大和尚。大和尚灰色僧衣,芒鞋竹杖,卻牽著一條名喚作“諦聽”的身手,在出現之後,便將那秦廣王掩在身後,又是一聲阿彌陀佛。不消說,這位大和尚,便是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了!
東嶽帝君對那秦廣王出手,原本就沒有用幾分力道。猝不及防之下,迎上了那地藏王菩薩的一隻佛掌。隻是地藏王出其不意,卻也不曾奈何得了東嶽帝君,那一聲悶響,卻是因為東嶽帝君臨時加了一分力道,與那地藏王菩薩拚了一個“不相上下”,兩者發出的力道相互湮滅無形。隻不過,東嶽帝君一片雲淡風輕,那地藏王菩薩,卻難免麵上多了一點點苦澀……
這時候,其實完全不用東嶽帝君出手,早有仙將出言嗬斥:“大膽妖僧!安敢擅闖淩霄殿!”說時間,仙劍出鞘,便有了將其拿下的趨勢。隻不過,郝偉動手,便被昊天上帝給製止了。
“地藏王菩薩不在那小陰山超度惡鬼,何以擅闖朕的淩霄殿中?若不給寡人一個交代,菩薩怕是要留下來,在我天庭做客一些時日了。”
地藏王菩薩一聲苦笑,對那昊天上帝謝罪道:“阿彌陀佛,情急之下,貧僧多有冒犯,還請大天尊多多包涵則個。若非不得已,貧僧便是天大的膽子,又何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攪亂天庭朝會?隻是秦廣王畢竟勞苦功高,安定輪迴秩序,功莫大焉。若是今朝隕落,貧僧唯恐輪迴失常,亂了三屆秩序。在這個時候,怕會惹出不少亂子。貧僧鬥膽,觸犯天顏,伏為陛下天心慈悲,且寬恕貧僧一迴……”
大天尊微微一笑,卻不搭話。其中莫測高深,讓那地藏王菩薩由不住心頭一陣不安,這大天尊,這一遭怎的就沒有就坡下驢,順道應下?便在這時候,地藏王菩薩便聽得了東嶽帝君一聲冷哼:“菩薩倒是好算計!朕卻是不知道,這秦廣王亂勾生魂,霍亂喲普名秩序,何以在菩薩口中,就成了一筆帶過的事情?怎麽,菩薩莫不是以六道輪迴為威脅,他秦廣王因為身負司職,便動他不得了?若真如此,他日天庭諸神都能肆意妄為,待到天罰臨身,一句恐引出亂子,亂了三屆秩序便可以一筆揭過了?”
東嶽帝君上綱上線,繼續道:“倘若按菩薩之言,他日我天庭到底是維持天道秩序的首善之地,還是那沉淪萬界的魔窟?”
地藏王菩薩苦笑一聲,東嶽帝君的話雖然極端,但也並非毫無道理。隻是秦廣王做事,乃是應了他的指派,若是不保下秦廣王,他日隻怕十殿閻羅個個離心離德。本來就因為太乙救苦天尊的滲透,十殿閻羅,已經有五個轉投道門,若是在抱不下秦廣王,毫無疑問,太乙救苦天尊繼續施展手段,到時候,隻怕十殿閻羅,可就沒有一個會跟著他了。
甚至於,地藏王菩薩對於東嶽帝君為什麽一直拿捏秦廣王不放的緣由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要知道,東嶽帝君和那太乙救苦天尊交情不錯,前麵的五殿閻羅背叛地藏王菩薩,變美少了東嶽帝君的影子。這一會很明顯,東嶽帝君依然在拿他地藏王作伐子,偏生對方占據道義,大勢之下,當真是難有巧策應對!
總不能真個把那秦廣王放棄了吧?若是失去了十殿閻羅查收輪迴,他這個地藏王菩薩,可就完全左右不了幽冥,那時候,於佛門而言,有地藏王菩薩和沒有,可就沒有什麽區別了。到時候,地藏王菩薩可就包不住他在佛門的地位,什麽四大菩薩,大約是要被除名的了……
如是種種念頭,在那地藏王菩薩心中隻是一念而過。這位大和尚苦笑之後,悲憫的麵容苦澀更甚:“帝君所言甚是。隻是秦廣王所謂,雖有大過,卻也情有可原,還請帝君明鑒。”
東嶽帝君道:“願聞菩薩高見!”
地藏王菩薩便道:“帝君當知,這周天之內,有五仙:天地神人鬼,有五蟲:蠃鱗毛羽昆。那妖猴卻不在這十類之中,乃是混世四猴之一,生死簿固然神妙,但畢竟隻是一件法寶,不曾感應得到那妖猴成仙的氣機變幻,是以那妖猴雖然成仙,超脫生死輪迴,但生死簿上卻並沒有隱去名姓。正因如此,曹老廚亦莊誤會,若說追責,秦廣王委實當不得帝君重判!”
地藏王這當然是詭辯了。不過他原本打算報下秦廣王,當然會知道所要麵臨的挑戰,自然不會毫無準備的就過來了。東嶽帝君對此心知肚明,好無印紋,那生死簿,必然已經被地藏王菩薩做了手腳,便是這時候去追查一二,也必然會與地藏王菩薩所言一般無二。今日打落秦廣王,顯然是沒什麽可能得了。
不過東嶽帝君對此卻並沒有什麽好失望的,本就是借題發揮,成固然喜,不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倒是因為這一件事情,東嶽帝君對那地藏王菩薩的評價又拔高了幾分,很顯然,這位佛門菩薩當真是有擔當的。要知道,今日之事,在地藏王菩薩闖入淩霄點鍾之後,秦廣王之事便已經不值一提,反倒是地藏王將要麵臨的處境才叫艱難。也正因為如此,東嶽帝君微微一笑,不為己甚,卻道:“既是如此,秦廣王也少不了一個失察之罪,當罰其五百年不出幽冥,若是再有差池,兩罪並罰,屆時,可就容不得菩薩第二次為其張目了!這一點,菩薩當心中有數!”
地藏王菩薩點點頭:“帝君寬宏仁慈,貧僧在此謝過!”言畢,轉向那秦廣王:“還不謝過帝君慈悲。寬恕你這一遭罪過?”
那秦廣王哭著一張臉,瑟瑟發抖卻又不得不強自鎮定,上前謝罪。隻是東嶽帝君卻沒給他好臉色,冷哼一聲:“若非地藏王菩薩為你擔待,你此時已經魂入九幽,何必謝我?他日若再有過失,休怪朕律令之下,無數容不得半點含混!”
秦廣王諾諾退下,東嶽帝君哼了一聲,對那昊天上帝抱了抱拳,言道:“臣弟失察,至有幽冥混亂之事。便自請離去,整頓幽冥秩序,還請皇兄海涵。”
昊天上帝目光幽幽,與東嶽帝君對視一眼,雙方便各自心中有數。但聽得昊天上帝言道:“幽冥之中,錯綜複雜。皇弟若是不介意,不妨去那平心娘娘那裏走上一遭,想來娘娘對於幽冥秩序,也有不少想法,皇弟酌情處理便是。”
東嶽帝君點點頭,告辭離去,那地藏王菩薩卻是心頭暗暗叫苦,要知道,東嶽帝君和那真正的幽冥主宰平心娘娘聯手的話,隻怕佛門埋在那幽冥之中的釘子,會一個不剩的全給拔出了!到時候,隻怕幽冥之中,除了小陰山和依舊掌握在手的五殿閻羅,他地藏王菩薩的法旨,便毫無用處了。自幽冥開辟到如今無數年來的努力,基本就會化為流水,這其中的代價,便是地藏王菩薩四大皆空,也免不了心疼不已……
大天尊昊天上帝看那地藏王菩薩潛藏在眉心之中的一抹肉疼之色,心中暗笑不已,卻也為東嶽帝君給他送上的這一份“大禮”滿意不已。最重要的是,這一遭算是地藏王菩薩自行送上門來“挨宰”,便是清洗了幽冥之中佛門的釘子,佛門也無二話可說,隻能含恨咬下苦果,而這其中的反噬,也合該地藏王菩薩自己消受。
地藏王菩薩也是在這個時候,方才覺悟過來,敢情那秦廣王之事,若是自己不出麵,那也就隻會是就事論事,折了一個秦廣王,卻並不會影響佛門在幽冥之中的大局。反倒是自己沉不住氣,跳將出來,被人家順水推舟,算計到自身頭上。這可倒好,保了芝麻,丟了西瓜,偏偏一切都唯有自己承受!
“所以說,天庭的大神通者,到底還是心太髒了!貧僧久居幽冥超度亡魂,哪裏算計的過這些黑心的!”
心裏煩庫,腹誹不已,那地藏王菩薩卻還不得不麵對如何給那昊天上帝一個交代。雖說對方和東嶽帝君一曲雙簧,清理幽冥地府,本身就是對自己今日冒失的一種反製,但明麵上,昊天上帝既然沒有把事情一筆揭過,他就免不了還要給出一個交代!到底還是這個紀元,佛門處處被針對,氣運大跌,諸事不順。不然的話,何至於此?想到這裏,地藏王便是一陣頭疼……
“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藏王菩薩心裏轉過這一句話,旋即看向那大天尊言道:“大天尊,貧僧觸犯天顏,闖入淩霄殿中。雖說事急從權,但終究是一場大罪過。貧僧願自請封閉道場五百年反思己過,大天尊以為如何?”
昊天上帝微微一笑:“菩薩既有此心,朕自然無不允之理。隻是他日可莫要再有今日之事,否則,朕可不見得這般好說話了。”
“呸!你這黑心的!若非是咬下了幽冥之中的利益,你這廝焉會鬆口?”心裏付費,麵上卻是不好表露,謝過大天尊昊天上帝的寬恕,便即請辭。昊天上帝也不挽留,任他來去。
在地藏王菩薩離去之後,昊天上帝望著滿堂文武仙卿:“眾仙卿,那妖猴如何處置,哪路神將願意擒拿?”
就見得那太白長庚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那妖猴固然侵犯龍宮,罪莫大焉,但念在那秦廣王也可戴罪立功,何不對這猴頭也慈悲一迴,招上天好生教導?
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籙,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二罪並罰,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