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兩人都敏銳的發覺出了白素貞方才心裏上異樣的愉悅,前者選擇老持承重的保守之道,而後者則以一種看破不說破的豁達寫意來應對,兩者之間在未出真正結果前很難說誰是對的。
渡真和尚聞言後也不再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法,老持承重的保之道對渡真來說是立身處世的生存之道,對法海卻然未必。
“能持,你過來。”
法海叫過著不成器的弟子時,語態溫和,可是後者也不知何故,自打法海從床上起身,元神分離之後便有種莫名的畏懼,遲疑了片刻方才來到法海的麵前。
將能持這種莫名生分的舉動收入眼底,法海心中並無絲毫芥蒂,他領著能持走到那張坐有元神金身的床前,一指地上道:
“跪下。”
換了別人此時多半要問一句為什麽,可能持當即說跪就跪,天經地義又理所當然。
“磕頭。”
碰碰的磕頭聲中,法海麵上略顯出意思追憶來,緩緩說道:“我這意思很大乘修為,最早啟蒙語你渡真師祖,終成於六祖慧能禪師,你眼前所見,都是他老人家的饋贈。”
待能持磕夠了頭,準備起身之時,端坐在床上寶相莊嚴的元神金身沒有半分預兆的睜開了雙眼,定定望著著這個少年,可是這個異象卻根本沒能吸引住渡真與能持的半分目光,他們目不轉睛的盯著法海,好像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遠比金身睜眼更加的吸引人。
法海麵對渡真與能持兩人驚異的目光視若不見,好像對自身變化的情況早就知悉,也像是渾然不自覺,也不知是不是就要出遠門的關係,他對這個不成器的徒弟能持難得的有些語重心長:
“小子,我記得去天柱山的時候你就是通幽吧?”
能持以為師傅在嫌棄自己的進境不佳,隻會原地打轉,頓時低頭懺悔的嗯了一聲,小聲道:“弟子知錯。”
誰知法海卻笑了,甚至有些格外的開心:“如果腳踏實地,打牢下境根基也算是錯的話,那這世上還有幾個修行人是對的?”
能持愕然抬頭,就連一直與他抄襲相處的渡真和尚都十分驚訝,他先前對能持教導的比法海還要多,可能持進京如此他也隻道是這弟子是真的心善人蠢,不曾想過這小子一直在有意的打牢自身根基。
世間修行者,爭取的都是一個人往高處走,腳步一刻不敢稍停,因為人生苦短,不過通幽最終壽限也不過百年而已,而一旦打磨自身根基底蘊,對比同境之人的修為道行自然遠遠超出,可是同樣的,想要破鏡的難度也相當的大,因此除非是大宗高門之內被選定的力培養之人,否則旁人沒有那等身後的福澤和底蘊的,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能持,你有大毅力,也有大勇氣,修行中人,不,不光是修行,人生在世隻要有這兩點,想要辦成的事大多都不會太難。”
法海笑著看著能持,眼前難免又浮現出那個曾經朝夕陪在自己身邊的另外一個弟子,能忍。
他微微歎息道:“其實從天柱山迴來的時候,我才想明白一個道理,修行之人,特別是衣缽弟子傳承之人,根骨資質無需太過看重,說到底還是要看心性是否合適,是不是吾輩中人最重要。”
法海目光祥和的看著能持,徐徐道:“你就算一個吾道中人,可惜你師弟沒有那個緣分。”
曾在寺中遭受過無數師兄弟欺負嘲諷也僅僅是迴以一個憨厚笑容的能持,每聽法海說一句眼睛便瞪圓了一份,待聽到吾道中人這四個字時,淚水忽然奪眶而出,情緒激動,不能自製。
法海看著下麵哭得淒慘的能持,本想太熟摸下他的光頭,權當作安慰,可臨時又想起了什麽,又強行放下,沒有作出那天在西湖邊上的仙人撫我頂,而是開口教授:
“能持,你修行大乘佛法或許是不開竅的朽木一顆,但於小乘佛法之上將來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你看那裏。”
法海伸手指著床上那一尊寶相莊嚴,坐如死屍的元神金身道:“這尊金身元神雖然是集大成佛法而成的,可細微關節之處卻有許多玄機可以推敲,光是看他打坐之相,便暗含了道家所說的坐忘之境,在小乘佛法中又稱為打坐如小死,故而才會生出寶相莊嚴之感。日後再打坐修行之前,不妨多看看它。”
聽著法海細致入微的耐心講解,能持心中忽然生出一種恐懼,好像眼前的師傅馬上就要一去不迴了似的,就連渡真和尚也察覺出些不對勁,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道:
“臭小子,我怎麽聽著像是給這托孤一樣呢!早去早迴的一件事兒,用得著這樣嗎?”
法海笑道:“托孤倒也不至於,不過早去早迴多半是不行的。”
他伸手指了下自己的眉心,曾經在這個地方留有一個鮮紅印記的佛門祥瑞之象,被稱作白毫相的佛陀貴相,此時蕩然無存,一片憑他。
渡真和尚笑容漸漸沉下,半晌後歎了口氣,卻什麽也沒說。
白素貞提供的這套元神分離之術,表麵上可以幫助法海在人間行走,而且還可以避開如來的耳目,但是等到法海真的修成之後卻發現,何止是元神金身分離了出來,就連佛門一直以來對他的種種限製也一並隨著那尊元神的分離而離開了自己。
既然柔舌能行走天下的法海,可以避開佛祖耳目,同樣也沒有了白毫相的種種限製,那法海還有必要借著當法海嗎?答案當然是沒必要!
所以法海當即作出了決定,那就是還俗出家!
對於師門道統而言,他早已是問心無愧,金山寺開枝散葉,早在他擔任國師之際便已隱然成為天下佛門之首,寺中眾多弟子也當得起後繼有人一說。
相比較之下,這座幽州城裏卻有著許多他愧對的人。
林府之中年紀越發老邁的老父林清和,在鎮撫司等了自己許多年,連綿都沒見過一次的南綺容,如今還要再加上一個傅青風。
他又豈能辜負?
法海難得十分嚴肅的神情,對著渡真和尚俯身下拜,一連三叩首:
“弟子不孝,自出家入佛門以來,自問對得起佛祖道統,唯有與師傅隻見的緣分恐怕要難以為繼。”
渡真和尚寶相莊嚴的口誦佛號,之後又忽然笑罵:“臭小子,我早知道你就是個靠不住的,幸好還有能持!”
笑罵過後,這個步入暮年的老人神色又轉惆悵:“我這個酒肉和尚其實沒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呆板規矩,還俗之後你仍是我徒弟,記名弟子如何就不能養老送終了?不耽誤的”
法海俯身在拜,待到他起身之時,忽然覺得頭皮傳來一陣麻癢,剛想伸手抓撓一下,卻被渡真笑嗬嗬的製止了:
“別撓,忍著,先往外頭跨出一步試試。”
法海依言向著窗外而去,雷峰塔上下共計十八層,雖下九層深入地底,可上麵的九層相疊依舊是這幽州城中通天接地的最高頂峰,法海一身白色僧袍立於決定,俯瞰而下,幾乎一眼就將城風光盡收眼底,長袖迎風而動,直欲乘風歸去。
此時的能持就算再蠢也曉得師傅就要離開金山寺了,少年人哭哭啼啼的起身拋向那道迎風而立的白衣身影,他也不知自己跑過去要幹什麽,隻是情發乎於自然,想到便做了,可剛沒走幾步便被渡真一手攔住。
能持這才清醒了幾分,淚眼朦朧的喚了聲師祖,隻見這個從來都欠缺一份高人氣度的老和尚,此時居然擁有了幾分難以言說的佛門高僧氣象。
渡真含笑對法海輕聲道:“邁一步試試?”
法海頓時福至心靈,深處右腳朝著下方人間一步踏出,當他腳步剛剛抬起下落之時,頭皮之上的那股麻癢立時轉為鑽心,而後發生的景象足以叫任何人都歎為觀止。
法海那片寸草不生的光潔頭皮上,三千青絲如瀑流瀉,直垂腰際。
法海或許已經該改口稱作是臨海的年輕人,就這麽懸空著一隻腳迴頭望了渡真與能持一眼,微微一笑間,披散的長發與袍袖齊飛翻舞,引得老和尚私底下很是恬不知恥的說道:
“真有我年輕時的風範。”
聽的能持連連腹議不止,就算他不知師祖年輕時長的如何,可對照他老人家如今的尊榮,想必年輕的時候也帥不到哪裏去。
“走了!”
林海一句話後,這懸空一步便真真切切的邁了下去,他的整個身子頓時也隨著這一步猛地倒墜而下,雷峰塔雖算得上幽州城最高的地方,可真要從頂層一躍而下也不過是幾個唿吸的功夫,下墜中的林海隻覺勁風撲麵,幾乎不能睜眼,他幹脆就閉上了眼睛,在心中默念兩個字。
“劍起。”
深藏在體內多年趁機無聲的劍胎,豁然振動而起,在這浩大天地間發出清越的劍吟,刹那間劍氣流轉充斥諸穴,在體表外形成一股護體罡氣,林海也由此而得以睜眼,他又在心中默念道:
“劍去。”
這一次林海整個下墜的身影都化作劍光,無論是逆風而上,還是乘風而下,劍光騰挪運轉間毫無半點生澀,就這麽繞著雷峰塔左右閃現,宛如雲中乍現的真龍探爪,肆意又瀟灑,好像是在與塔頂的祖孫兩人告別。
渡真和尚笑看林海在雲海間來去自如的劍光,感歎道:“好自在啊!”
徒孫能持似乎有些不能釋懷,站在渡真身邊依舊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渡真看了他兩眼,忽然問道:
“乖徒孫,剛才你師傅好像也沒有說什麽特別煽情的話,怎麽你就突然哭的稀裏嘩啦的?”
忙著善感的能持聞言一愣,下意識的伸手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盡管渡真本就不指望這小子能說出什麽發人深省的道理,可在聽到他迴答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連翻白眼。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當時很想哭,然後就哭了。”
還真是個能持式的標準答案,渡真很是惆悵的看著那道劍光劈開雲海,漸漸消失於茫茫天地,覺得金山寺的前途一片黑暗,不過幸好能持就算在本,給自己養老送終總歸還是可以勝任的。
這麽一想心裏就好受了許多的渡真,也慢慢釋懷了。
其實有關能持說不清楚的答案很簡單,也很奇怪,因為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受過無數打擊和嘲諷,都可以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但是卻往往在別人一句安慰下泣不成聲,能持大概就屬於這種。
渡真和尚聞言後也不再勸,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緣法,老持承重的保之道對渡真來說是立身處世的生存之道,對法海卻然未必。
“能持,你過來。”
法海叫過著不成器的弟子時,語態溫和,可是後者也不知何故,自打法海從床上起身,元神分離之後便有種莫名的畏懼,遲疑了片刻方才來到法海的麵前。
將能持這種莫名生分的舉動收入眼底,法海心中並無絲毫芥蒂,他領著能持走到那張坐有元神金身的床前,一指地上道:
“跪下。”
換了別人此時多半要問一句為什麽,可能持當即說跪就跪,天經地義又理所當然。
“磕頭。”
碰碰的磕頭聲中,法海麵上略顯出意思追憶來,緩緩說道:“我這意思很大乘修為,最早啟蒙語你渡真師祖,終成於六祖慧能禪師,你眼前所見,都是他老人家的饋贈。”
待能持磕夠了頭,準備起身之時,端坐在床上寶相莊嚴的元神金身沒有半分預兆的睜開了雙眼,定定望著著這個少年,可是這個異象卻根本沒能吸引住渡真與能持的半分目光,他們目不轉睛的盯著法海,好像發現了什麽了不得的事情,遠比金身睜眼更加的吸引人。
法海麵對渡真與能持兩人驚異的目光視若不見,好像對自身變化的情況早就知悉,也像是渾然不自覺,也不知是不是就要出遠門的關係,他對這個不成器的徒弟能持難得的有些語重心長:
“小子,我記得去天柱山的時候你就是通幽吧?”
能持以為師傅在嫌棄自己的進境不佳,隻會原地打轉,頓時低頭懺悔的嗯了一聲,小聲道:“弟子知錯。”
誰知法海卻笑了,甚至有些格外的開心:“如果腳踏實地,打牢下境根基也算是錯的話,那這世上還有幾個修行人是對的?”
能持愕然抬頭,就連一直與他抄襲相處的渡真和尚都十分驚訝,他先前對能持教導的比法海還要多,可能持進京如此他也隻道是這弟子是真的心善人蠢,不曾想過這小子一直在有意的打牢自身根基。
世間修行者,爭取的都是一個人往高處走,腳步一刻不敢稍停,因為人生苦短,不過通幽最終壽限也不過百年而已,而一旦打磨自身根基底蘊,對比同境之人的修為道行自然遠遠超出,可是同樣的,想要破鏡的難度也相當的大,因此除非是大宗高門之內被選定的力培養之人,否則旁人沒有那等身後的福澤和底蘊的,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能持,你有大毅力,也有大勇氣,修行中人,不,不光是修行,人生在世隻要有這兩點,想要辦成的事大多都不會太難。”
法海笑著看著能持,眼前難免又浮現出那個曾經朝夕陪在自己身邊的另外一個弟子,能忍。
他微微歎息道:“其實從天柱山迴來的時候,我才想明白一個道理,修行之人,特別是衣缽弟子傳承之人,根骨資質無需太過看重,說到底還是要看心性是否合適,是不是吾輩中人最重要。”
法海目光祥和的看著能持,徐徐道:“你就算一個吾道中人,可惜你師弟沒有那個緣分。”
曾在寺中遭受過無數師兄弟欺負嘲諷也僅僅是迴以一個憨厚笑容的能持,每聽法海說一句眼睛便瞪圓了一份,待聽到吾道中人這四個字時,淚水忽然奪眶而出,情緒激動,不能自製。
法海看著下麵哭得淒慘的能持,本想太熟摸下他的光頭,權當作安慰,可臨時又想起了什麽,又強行放下,沒有作出那天在西湖邊上的仙人撫我頂,而是開口教授:
“能持,你修行大乘佛法或許是不開竅的朽木一顆,但於小乘佛法之上將來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你看那裏。”
法海伸手指著床上那一尊寶相莊嚴,坐如死屍的元神金身道:“這尊金身元神雖然是集大成佛法而成的,可細微關節之處卻有許多玄機可以推敲,光是看他打坐之相,便暗含了道家所說的坐忘之境,在小乘佛法中又稱為打坐如小死,故而才會生出寶相莊嚴之感。日後再打坐修行之前,不妨多看看它。”
聽著法海細致入微的耐心講解,能持心中忽然生出一種恐懼,好像眼前的師傅馬上就要一去不迴了似的,就連渡真和尚也察覺出些不對勁,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道:
“臭小子,我怎麽聽著像是給這托孤一樣呢!早去早迴的一件事兒,用得著這樣嗎?”
法海笑道:“托孤倒也不至於,不過早去早迴多半是不行的。”
他伸手指了下自己的眉心,曾經在這個地方留有一個鮮紅印記的佛門祥瑞之象,被稱作白毫相的佛陀貴相,此時蕩然無存,一片憑他。
渡真和尚笑容漸漸沉下,半晌後歎了口氣,卻什麽也沒說。
白素貞提供的這套元神分離之術,表麵上可以幫助法海在人間行走,而且還可以避開如來的耳目,但是等到法海真的修成之後卻發現,何止是元神金身分離了出來,就連佛門一直以來對他的種種限製也一並隨著那尊元神的分離而離開了自己。
既然柔舌能行走天下的法海,可以避開佛祖耳目,同樣也沒有了白毫相的種種限製,那法海還有必要借著當法海嗎?答案當然是沒必要!
所以法海當即作出了決定,那就是還俗出家!
對於師門道統而言,他早已是問心無愧,金山寺開枝散葉,早在他擔任國師之際便已隱然成為天下佛門之首,寺中眾多弟子也當得起後繼有人一說。
相比較之下,這座幽州城裏卻有著許多他愧對的人。
林府之中年紀越發老邁的老父林清和,在鎮撫司等了自己許多年,連綿都沒見過一次的南綺容,如今還要再加上一個傅青風。
他又豈能辜負?
法海難得十分嚴肅的神情,對著渡真和尚俯身下拜,一連三叩首:
“弟子不孝,自出家入佛門以來,自問對得起佛祖道統,唯有與師傅隻見的緣分恐怕要難以為繼。”
渡真和尚寶相莊嚴的口誦佛號,之後又忽然笑罵:“臭小子,我早知道你就是個靠不住的,幸好還有能持!”
笑罵過後,這個步入暮年的老人神色又轉惆悵:“我這個酒肉和尚其實沒有那麽多亂七八糟的呆板規矩,還俗之後你仍是我徒弟,記名弟子如何就不能養老送終了?不耽誤的”
法海俯身在拜,待到他起身之時,忽然覺得頭皮傳來一陣麻癢,剛想伸手抓撓一下,卻被渡真笑嗬嗬的製止了:
“別撓,忍著,先往外頭跨出一步試試。”
法海依言向著窗外而去,雷峰塔上下共計十八層,雖下九層深入地底,可上麵的九層相疊依舊是這幽州城中通天接地的最高頂峰,法海一身白色僧袍立於決定,俯瞰而下,幾乎一眼就將城風光盡收眼底,長袖迎風而動,直欲乘風歸去。
此時的能持就算再蠢也曉得師傅就要離開金山寺了,少年人哭哭啼啼的起身拋向那道迎風而立的白衣身影,他也不知自己跑過去要幹什麽,隻是情發乎於自然,想到便做了,可剛沒走幾步便被渡真一手攔住。
能持這才清醒了幾分,淚眼朦朧的喚了聲師祖,隻見這個從來都欠缺一份高人氣度的老和尚,此時居然擁有了幾分難以言說的佛門高僧氣象。
渡真含笑對法海輕聲道:“邁一步試試?”
法海頓時福至心靈,深處右腳朝著下方人間一步踏出,當他腳步剛剛抬起下落之時,頭皮之上的那股麻癢立時轉為鑽心,而後發生的景象足以叫任何人都歎為觀止。
法海那片寸草不生的光潔頭皮上,三千青絲如瀑流瀉,直垂腰際。
法海或許已經該改口稱作是臨海的年輕人,就這麽懸空著一隻腳迴頭望了渡真與能持一眼,微微一笑間,披散的長發與袍袖齊飛翻舞,引得老和尚私底下很是恬不知恥的說道:
“真有我年輕時的風範。”
聽的能持連連腹議不止,就算他不知師祖年輕時長的如何,可對照他老人家如今的尊榮,想必年輕的時候也帥不到哪裏去。
“走了!”
林海一句話後,這懸空一步便真真切切的邁了下去,他的整個身子頓時也隨著這一步猛地倒墜而下,雷峰塔雖算得上幽州城最高的地方,可真要從頂層一躍而下也不過是幾個唿吸的功夫,下墜中的林海隻覺勁風撲麵,幾乎不能睜眼,他幹脆就閉上了眼睛,在心中默念兩個字。
“劍起。”
深藏在體內多年趁機無聲的劍胎,豁然振動而起,在這浩大天地間發出清越的劍吟,刹那間劍氣流轉充斥諸穴,在體表外形成一股護體罡氣,林海也由此而得以睜眼,他又在心中默念道:
“劍去。”
這一次林海整個下墜的身影都化作劍光,無論是逆風而上,還是乘風而下,劍光騰挪運轉間毫無半點生澀,就這麽繞著雷峰塔左右閃現,宛如雲中乍現的真龍探爪,肆意又瀟灑,好像是在與塔頂的祖孫兩人告別。
渡真和尚笑看林海在雲海間來去自如的劍光,感歎道:“好自在啊!”
徒孫能持似乎有些不能釋懷,站在渡真身邊依舊有些悶悶不樂的樣子,渡真看了他兩眼,忽然問道:
“乖徒孫,剛才你師傅好像也沒有說什麽特別煽情的話,怎麽你就突然哭的稀裏嘩啦的?”
忙著善感的能持聞言一愣,下意識的伸手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盡管渡真本就不指望這小子能說出什麽發人深省的道理,可在聽到他迴答的那一刻還是忍不住連翻白眼。
“我我也不知道,就是當時很想哭,然後就哭了。”
還真是個能持式的標準答案,渡真很是惆悵的看著那道劍光劈開雲海,漸漸消失於茫茫天地,覺得金山寺的前途一片黑暗,不過幸好能持就算在本,給自己養老送終總歸還是可以勝任的。
這麽一想心裏就好受了許多的渡真,也慢慢釋懷了。
其實有關能持說不清楚的答案很簡單,也很奇怪,因為人有時候就是這樣,明明受過無數打擊和嘲諷,都可以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但是卻往往在別人一句安慰下泣不成聲,能持大概就屬於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