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駱滄瀾疑慮,葉南歸並未表現出絲毫慍色,反倒泰然自若地迴應:“駱幫主的顧慮,自是情理之中。天劍山莊背後靠著齊王府這座大山,又與太虛神宗、問劍心閣等勢力交好,幾股力量一旦聯手,的確能撼動江湖的半壁江山。”
他心中明鏡一般,駱滄瀾能專程來此交談,顯然是對合作有所心動。現在,他要做的,便是增強駱滄瀾入夥的信心。
這海沙派若能完全拉攏掌控,無疑是在天劍山莊和齊王這對死敵的背後,狠狠插上一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葉南歸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千軍萬馬:“駱掌門,他們的合作也隻是利益的結合,並非鐵板一塊。更何況江湖爭霸,首重智謀和消息,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少林寺、唐門、南宮世家、棲鳳齋的支持,隻要合縱連橫,大有可為,長江水運便是明證。”
駱滄瀾的臉色如同湖麵上的雲影,忽明忽暗,他似乎在與內心的掙紮做最後的較量。
終於,一聲長歎,如同破曉前的最後一抹黑暗,隨即是黎明的曙光。
“葉大人的見識和手腕,駱某確實欽佩不已。但是江湖兇險,一旦海沙派選擇公然站隊,恐怕立時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各大勢力聯手打壓,那時我海沙派怕是兇多吉少啊。”
葉淺斟見狀,趁熱打鐵道:“駱掌門,海沙派乃江湖頂尖的門派,但是這些年的業務幾乎被天劍山莊和倭寇蠶食幹淨,這樣的日子,你真的能繼續忍下去嗎?”
葉南歸繼續煽風點火,加重砝碼:“駱幫主,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你們與天劍山莊和倭寇之間的恩怨,早已不可調和。即便你步步退讓,他們也隻會得寸進尺。何況,天劍山莊暗中勾結倭寇,一旦聯手,海沙派將麵臨前後夾擊,處境堪憂啊。”
駱滄瀾聞此,心頭巨石晃動,對六扇門情報之精準、手段之高明由衷感歎。
駱山河年輕氣盛,見父親仍然猶豫不決,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拳砸在船舷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爹,咱們還能忍到何時?既然早晚都要麵對,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戰,也許能殺出一條生路!”
駱滄瀾望向兒子,那雙眼中有著年輕時自己的影子,一股熱血湧上心頭。
他單膝跪地,豪情萬丈道:“葉大人,你既胸懷大局,眼光深遠,駱某不再猶豫。海沙派願從此追隨大人,共譜江湖新篇章!”
葉南歸見狀,連忙起身相扶,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駱幫主不必如此,江湖之中同舟共濟才是正道。我在此鄭重承諾,隻要我一息尚存,必護海沙派周全,不論對手是誰。”
葉淺斟眼底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舉杯慶賀道:“海沙派加入了我們,如同在天劍山莊的背後插了一把銳利的匕首,我們攜手並進,定能扭轉乾坤,重塑江湖版圖!”
西湖的微風帶著幾分涼意,卻也吹不散那醉人的酒香。
送走了海沙派駱家父子後,葉南歸幾人圍坐在屋內,對著滿桌佳肴,舉杯對酌。
玉傾城見白君儀對自己始終保持著敵意,便知趣地迴房休息,留下四人繼續暢談。
酒過三巡,眾人的臉上都泛起了微紅,言語間也多了幾分醉意。
葉淺斟放下手中溫潤的玉杯,眸中掠過一抹深邃複雜的思緒:“葉兄,你入江湖已一月有餘,你覺得這江湖之中,最大的利益糾葛是什麽?”
葉南歸微微一笑,舉杯輕啜,道:“江湖之中,恩怨情仇,利益糾葛,哪一樣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但若真要說起最大的利益糾葛,恐怕還是那私鹽業務。”
葉淺斟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認同。“葉兄所言極是。從江蘇到浙江,鹽業的影子無處不在。天劍山莊和海沙派之間的恩怨,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那販賣私鹽的利益之爭。”
白君儀冷哼一聲,顯然對這些門派之間的利益爭鬥頗為不屑:“這些江湖門派,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真是讓人不齒。”
葉南歸搖頭,目光溫和,語氣中帶著幾分理解。“白師叔此言差矣。江湖中人,雖重情義,但也要生存。販賣私鹽乃是塊肥肉,自然也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不錯,鹽稅,乃立國之根基,朝廷財政血脈。” 葉淺斟輕搖折扇,聲音中飽含憂慮,“本朝初創之時,鹽稅充盈,收入近千萬兩,幾乎撐起了朝廷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是自從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各地鹽務部門腐敗不堪,鹽稅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前年朝廷所收鹽稅隻有一百八十萬兩,去年所收已不到一百六十萬兩。”
葉南歸皺了皺眉,疑惑道:“是何原因?難道當今皇帝昏聵無能”?
“昏聵無能?”葉淺斟一陣苦笑,意味深長地說道:“當今聖上勤政愛民,為了這個傾注了不少心血,但是卻無法改變局勢。究其原因,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白君儀輕輕為葉淺斟夾了一筷子菜,那動作輕柔而細膩:“這些年我行走江湖,也聽說了不少關於當今聖上的事情。他確實有心整頓鹽業,可惜朝廷內部勢力錯綜複雜,諸侯割據,卻是力不從心。”
葉淺斟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搖頭歎道:“為了穩定鹽稅收入,當今聖上不斷調整鹽業管理製度,設立了巡鹽禦史製度,和戶部鹽道司的各路運使相互監督。本以為這樣能驅弊存清,迅速解決鹽務問題,但可惜……”
葉南歸見葉淺斟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和平時的瀟灑不羈判若兩人,一時也無法分辨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他。
為了讓他不再陷入那種沉重的心態,葉南歸開起玩笑來:“這都怪皇帝老兒無能,太單純了,這些尋常招數,怎麽玩得過那些老奸巨猾的家夥。”
“臭小子,這話要是傳出去,你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葉淺斟氣不過,拿起折扇敲了他的頭,教訓道:“先不說陛下對你有知遇之恩,單他是你姑父,你都不能說出這種混賬話來。”
葉南歸被敲得齜牙咧嘴,卻也不敢反駁,隻能微微聳肩,心中暗道:“這小白臉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沒想到發起火來這麽嚇人。難不成當初這個巡鹽禦史的製度都是出自他手筆?畢竟他可是內閣首輔的智囊,說不定還真有他的份兒。”
他心中明鏡一般,駱滄瀾能專程來此交談,顯然是對合作有所心動。現在,他要做的,便是增強駱滄瀾入夥的信心。
這海沙派若能完全拉攏掌控,無疑是在天劍山莊和齊王這對死敵的背後,狠狠插上一刀。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葉南歸微微一笑,那笑容裏藏著千軍萬馬:“駱掌門,他們的合作也隻是利益的結合,並非鐵板一塊。更何況江湖爭霸,首重智謀和消息,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少林寺、唐門、南宮世家、棲鳳齋的支持,隻要合縱連橫,大有可為,長江水運便是明證。”
駱滄瀾的臉色如同湖麵上的雲影,忽明忽暗,他似乎在與內心的掙紮做最後的較量。
終於,一聲長歎,如同破曉前的最後一抹黑暗,隨即是黎明的曙光。
“葉大人的見識和手腕,駱某確實欽佩不已。但是江湖兇險,一旦海沙派選擇公然站隊,恐怕立時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各大勢力聯手打壓,那時我海沙派怕是兇多吉少啊。”
葉淺斟見狀,趁熱打鐵道:“駱掌門,海沙派乃江湖頂尖的門派,但是這些年的業務幾乎被天劍山莊和倭寇蠶食幹淨,這樣的日子,你真的能繼續忍下去嗎?”
葉南歸繼續煽風點火,加重砝碼:“駱幫主,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你們與天劍山莊和倭寇之間的恩怨,早已不可調和。即便你步步退讓,他們也隻會得寸進尺。何況,天劍山莊暗中勾結倭寇,一旦聯手,海沙派將麵臨前後夾擊,處境堪憂啊。”
駱滄瀾聞此,心頭巨石晃動,對六扇門情報之精準、手段之高明由衷感歎。
駱山河年輕氣盛,見父親仍然猶豫不決,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猛地一拳砸在船舷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爹,咱們還能忍到何時?既然早晚都要麵對,其坐以待斃,不如拚死一戰,也許能殺出一條生路!”
駱滄瀾望向兒子,那雙眼中有著年輕時自己的影子,一股熱血湧上心頭。
他單膝跪地,豪情萬丈道:“葉大人,你既胸懷大局,眼光深遠,駱某不再猶豫。海沙派願從此追隨大人,共譜江湖新篇章!”
葉南歸見狀,連忙起身相扶,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駱幫主不必如此,江湖之中同舟共濟才是正道。我在此鄭重承諾,隻要我一息尚存,必護海沙派周全,不論對手是誰。”
葉淺斟眼底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舉杯慶賀道:“海沙派加入了我們,如同在天劍山莊的背後插了一把銳利的匕首,我們攜手並進,定能扭轉乾坤,重塑江湖版圖!”
西湖的微風帶著幾分涼意,卻也吹不散那醉人的酒香。
送走了海沙派駱家父子後,葉南歸幾人圍坐在屋內,對著滿桌佳肴,舉杯對酌。
玉傾城見白君儀對自己始終保持著敵意,便知趣地迴房休息,留下四人繼續暢談。
酒過三巡,眾人的臉上都泛起了微紅,言語間也多了幾分醉意。
葉淺斟放下手中溫潤的玉杯,眸中掠過一抹深邃複雜的思緒:“葉兄,你入江湖已一月有餘,你覺得這江湖之中,最大的利益糾葛是什麽?”
葉南歸微微一笑,舉杯輕啜,道:“江湖之中,恩怨情仇,利益糾葛,哪一樣不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但若真要說起最大的利益糾葛,恐怕還是那私鹽業務。”
葉淺斟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認同。“葉兄所言極是。從江蘇到浙江,鹽業的影子無處不在。天劍山莊和海沙派之間的恩怨,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那販賣私鹽的利益之爭。”
白君儀冷哼一聲,顯然對這些門派之間的利益爭鬥頗為不屑:“這些江湖門派,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真是讓人不齒。”
葉南歸搖頭,目光溫和,語氣中帶著幾分理解。“白師叔此言差矣。江湖中人,雖重情義,但也要生存。販賣私鹽乃是塊肥肉,自然也成了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不錯,鹽稅,乃立國之根基,朝廷財政血脈。” 葉淺斟輕搖折扇,聲音中飽含憂慮,“本朝初創之時,鹽稅充盈,收入近千萬兩,幾乎撐起了朝廷收入的半壁江山。但是自從當今聖上登基以來,各地鹽務部門腐敗不堪,鹽稅收入一年比一年少,前年朝廷所收鹽稅隻有一百八十萬兩,去年所收已不到一百六十萬兩。”
葉南歸皺了皺眉,疑惑道:“是何原因?難道當今皇帝昏聵無能”?
“昏聵無能?”葉淺斟一陣苦笑,意味深長地說道:“當今聖上勤政愛民,為了這個傾注了不少心血,但是卻無法改變局勢。究其原因,非不願也,是不能也”。
白君儀輕輕為葉淺斟夾了一筷子菜,那動作輕柔而細膩:“這些年我行走江湖,也聽說了不少關於當今聖上的事情。他確實有心整頓鹽業,可惜朝廷內部勢力錯綜複雜,諸侯割據,卻是力不從心。”
葉淺斟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搖頭歎道:“為了穩定鹽稅收入,當今聖上不斷調整鹽業管理製度,設立了巡鹽禦史製度,和戶部鹽道司的各路運使相互監督。本以為這樣能驅弊存清,迅速解決鹽務問題,但可惜……”
葉南歸見葉淺斟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和平時的瀟灑不羈判若兩人,一時也無法分辨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他。
為了讓他不再陷入那種沉重的心態,葉南歸開起玩笑來:“這都怪皇帝老兒無能,太單純了,這些尋常招數,怎麽玩得過那些老奸巨猾的家夥。”
“臭小子,這話要是傳出去,你十個腦袋都不夠砍”!
葉淺斟氣不過,拿起折扇敲了他的頭,教訓道:“先不說陛下對你有知遇之恩,單他是你姑父,你都不能說出這種混賬話來。”
葉南歸被敲得齜牙咧嘴,卻也不敢反駁,隻能微微聳肩,心中暗道:“這小白臉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沒想到發起火來這麽嚇人。難不成當初這個巡鹽禦史的製度都是出自他手筆?畢竟他可是內閣首輔的智囊,說不定還真有他的份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