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舟雖然知道現在是修行之法,但這種痛苦的感覺讓他一刻也不想持續下去了。


    觀內心的境界能暫時解了楊舟身體上的疲憊麻痛感,但依然要經受這一道道綠色東西的折磨。


    楊舟看著穀神在身體裏四處亂竄,猛地想到了三式法門。


    第二式……


    第二式……


    楊舟在心中默念著第二式三個字,終於在穀神衝進大腦的一刹那,想起了第二式法門的內容!


    穀神漸盈,則周身氣血充足,是溝通萬物之始。天清地濁,太古而開,人生其中,上懸下沉。


    大道自天而垂,連結與地。人所能溝通著,故成其本身。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嬌,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二式法門的要訣在於溝通天地萬物,楊舟努力用意誌力對抗著一條條綠線帶來的難受感覺,一邊不斷的感受第二式法門的玄妙。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楊舟想到這裏,怎麽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含義,什麽叫以其不自生?


    難道要我楊某人自斷經脈不成?


    楊舟一邊尋思著,一邊努力用內勁驅使穀神在身體裏歸位,但穀神卻依然像耗子一般亂竄,沒有任何效果。


    以其不自生……


    以其不自生……


    楊舟逐漸明白了關鍵所在,就是這句以其不自生,是楊舟最難理解的話。


    糾結了半天,楊舟試著給它做了許多的解釋,但總是感覺說不通,最後放棄了,呆呆的盯著體內的穀神發愣。


    但也正是這種呆呆的狀態,讓楊舟柳暗花明!


    楊舟呆滯的時候真的像一隻木魚一般,渾身上下沒有任何動作,卻引發了一些神奇的變化。


    原本從土壤裏往楊舟身上鑽的綠色線條,在楊舟呆呆發愣的時候,居然停止了腳步!而楊舟體內原本駐留的線條,正在向楊舟身體外伸展著。


    楊舟看著這些線條向身體外部不斷延伸,卻驚訝的發現,這些線條即使飛出了楊舟的身體,楊舟依然能看見它們!


    每一條綠色的線條就像楊舟的一隻眼睛,互相看著彼此,又注視著天地萬物。


    從楊舟體內竄出來的線條越來越多,楊舟通過它們,視線居然已經飛到了海麵!


    而且越往後,每一條綠線飛行的速度也越快,楊舟的腦海中似乎是無數雙眼睛組成的大畫卷!


    詩詞歌賦,漢樂典章;


    本草綱目,千金要方;


    橫豎撇捺,篆隸行楷;


    敦煌莫高,雲岡龍門;


    富春山居,清明上河;


    魯川粵閩,蘇浙湘徽;


    長城桂林,故宮西湖;


    高山流水,平沙落雁;


    京劇黃梅,豫劇昆曲;


    黃河濤濤,長江浩浩;


    詩經楚辭,水滸三國;


    中秋重陽,春節上元;


    太極詠春,武當少林;


    陰陽八卦,儒道釋易;


    嫦娥後羿,牛郎織女;


    瓷器彩陶,紫砂蠟染;


    ……


    所有具象的,抽象的,物質的精神的,一切華夏恢弘壯麗的詩篇,此時都在楊舟腦海中呈現了出來!


    楊舟也頓時醒悟了過來:以其不自生!


    就是不為自己而生的意思,一雙眼睛看遍天下河山,楊舟逐漸感受著這種觀萬物的感覺。


    如果說觀內心是無比靜謐幽深的境界,那觀萬物就是宏大開闊之境界。此時天地之間的所有東西都被楊舟一眼看盡,楊舟似乎感覺,自己對於穀神和這些綠色的線,又能夠擁有控製權了。


    楊舟指引著這些綠線飛往大江南北,飛往自己從來沒有去到過的地方,飛往遙遠的遠方。


    這種感覺讓楊舟一度有種得道成仙的錯覺,難不成這就是穿越?


    但仔細尋思了一下,看著重新迴到胸口處跳動著的穀神,楊舟發覺並不是這麽迴事。無數條綠色線隻能充當他的眼睛,但卻不能當楊舟的腿,即使能當做楊舟的腿,也隻是能穿越空間,說白了,會飛罷了。


    離穿越時間的偉大夢想還差一些。


    功成身退,天之道。


    楊舟知道這種狀態不宜持續太長時間,便匆匆將視線收迴身體裏,然後離開了觀內心的狀態。


    一睜開眼睛,楊舟被眼前的景象著實嚇了一跳!


    麵前的青銅神樹已經長到了十幾米的高度,而神樹的枝幹也變成了普通的木頭質感,完全看不出之前居然是一塊銅!


    楊舟摳著腦殼,看著枝繁葉茂的大樹,心中萬般感慨。


    也許是我把它抽幹了吧?對不起了,神樹。楊舟對著神樹深深的鞠了一躬,表達歉意。正當楊舟想要離開的時候,卻猛然感覺到身後有人接近,雖然無聲無息,但楊舟還是敏銳的捕捉到了。


    或許這就是通了第二法門的作用,天下萬物的生生變化,都在楊舟心裏有了定數。


    楊舟緊張的一迴頭,一張大臉正好撞在了逍遙的頭發上。


    逍遙負手而立,站在一旁,似乎已經在這裏駐足好久了。


    楊舟疑惑的看著他,兩人都沒有說話,時間又凝固在了這一刻。


    逍遙最終還是先開口道:“既然第二式法門都會了,何不趁熱打鐵?”


    逍遙的話雖然是建議,但語氣中帶著堅決,好像楊舟現在不趁熱打鐵,逍遙就會把他撕了。


    無奈,楊舟隻能乖乖的迴到神樹下,緩緩打坐,開始研究起了第三式法門。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我觀天地萬物,各有其常,人若得萬物之常,則渺渺間穿梭萬代,忽忽時遊刃千山,都為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三式的內容似乎完全是拗口的道理,沒有具體施行的辦法。


    楊舟想了半天,自然沒有什麽思路,便迴頭看著逍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俠之網遊漿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有緣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有緣哉並收藏武俠之網遊漿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