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子剛開始擦拭著牆上的灰塵還沒發現什麽,但隨著不斷的擦拭,禿子的眼神也變得越來越驚悚。
的確是驚悚。
這種眼神好像看見了人世間不該有的東西一般,又好像親眼目睹了最為可怕的東西。即使是禿子這樣的大心髒,依然被嚇得不輕。
“這……這是啥玩意??”禿子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問出來。
虛清看了看禿子擦拭的成果,布滿灰塵的牆被擦得鋥明瓦亮,灰色的石磚上刻著古怪的圖案。
這圖案在禿子心中不是什麽好兆頭,看上去有些鬼怪,不明所以。
隨後,楊舟和李柏也都相繼在牆上擦出了圖案。
楊舟看著自己牆上圖案,並沒有像禿子一般驚恐,既然虛清有意指示我們擦牆。那這牆上的圖案肯定另有含義。
楊舟看了看自己擦淨的牆,牆上的圖案是用鋒利的器物刻畫出來的,曆經滄桑依然清晰可見。
楊舟看著這鋒利器物刻畫出的圖案,料想到:這不是由古蜀國人親手刻畫的,也是後人刻畫描寫古蜀國風土人情的,應該對任務很有幫助。
隨後,楊舟又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圖案的樣式,整張圖案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圖案左右兩側畫著幾隻小人兒,應該是代表古蜀國的人民。
這些人並不像楊舟想象的,身著獸皮衣,頭戴草環,而是穿的厚厚的獸皮大衣。古蜀國更在夏朝之前,至於那是有沒有完備的製衣技術,楊舟不敢妄下結論。
周圍一圈小人兒的眼神和雙手都衝著中間一個巨大的圓形器物。
這器物看起來像是一個香爐,但其大小,楊舟比量了一下,至少有三人高。這很明顯,是一個祭祀的場景,中間的大器物應該就是古蜀國的大祭壇。
遠古時期,先民們相信自己收獲的一切都是上天賜予的,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的祭祀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古蜀國人善於養蠶,《詩經》曰:“蜎(yuān)蜎者蜀,蒸在桑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直至今日,四大名繡中依然有蜀繡的地位。
而楊舟順著大祭壇往上看去,則瞬間吃了一驚!
離大祭壇不遠的上空,古蜀國先民們祭祀的並不是什麽神仙而是一隻蜷曲著身體的:蟲子!?
“這是蠶桑之神。”虛清仿佛聽到了楊舟心中的疑問,在一旁悠悠道。
隨後三人的目光一齊看向虛清,楊舟明顯能看到,其他兩人的眼神帶著些撲朔,都被麵前的壁畫吸引住了。
這壁畫的一刀一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千萬年前的古老文明,不知不覺,便將自己代入到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代。
虛清見三人的目光都向自己投來,又接著緩緩道:“古蜀國的開端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黃帝的正妻名叫嫘(léi)祖,是一位出身於“西陵氏”的女子。所謂“西陵氏”,“西”指方位,“陵”指山陵,“西陵”便是西方的山陵。”
西陵,西陵……
楊舟跟著虛清的講述,在心中默念著。
“西方的山陵,在當時,也就是蜀山。而在甲骨文中,蜀字,就是一隻扭曲的蠶蟲。”
楊舟心中一咯噔,這種上古時代的秘辛,配合上文字的解讀,更讓人心馳神往了。
要是現在自己能掌握穿越的技巧,肯定穿越迴古蜀國,看看華夏大地文明始祖究竟是什麽模樣的。
現代人數典忘祖,社會科技不斷進步,卻對文明發展沒有什麽興趣,在這一方麵,楊舟認為俠文化做的非常到位,除了把自己困在這倒黴的遊戲裏,俠文化各個方麵都是楊舟理想的大公司。
虛清接著道:“蜀人起源於蜀山氏,從蠶叢氏稱王開始,曆經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氏族的統治。在氏族的不斷更迭中,蜀人也頻繁的進行著戰爭。”
隨後,虛清抖了抖僧袍的袖子,將雙手背在身後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句詩文的感歎,也是念到了楊舟的心坎裏,又為這神秘的上古文明,揭開了一層麵紗。
“高山峽穀,棧道橫空;平原千裏,冬夏播琴。”這是楊舟身處蜀地的感受,也是他對於古蜀國的想象和期望。
虛清聽聞楊舟的話,點了點頭道:“古蜀國曆經無數戰爭,但國內的生產水平絲毫不受影響,這歸功於古蜀先民的無窮智慧。”
楊舟心中大驚,看來虛清很快就能講述到益州之靈的事情了。
虛清換了個角度,像是麵壁思過,其實是在一邊看著壁畫一邊道:“蜀先民的青銅器水準非常高超,人們也發現過很多來自古蜀國的青銅大尊。”
楊舟敏銳的察覺到:難道古蜀國流傳下來的益州之靈,是一件青銅器?
虛清也不賣關子,很快便給出了答案:“你們來此尋找古蜀國的蹤跡,實際上也是為了它而來。”
虛清說著,走到楊舟擦拭幹淨的那麵牆壁前,示意三人將這麵牆壁推開。
楊舟看著自己的這麵牆,從外麵看去,這牆是倚靠在後麵的山岩上,萬萬沒想到,內中居然另有玄機。
楊舟看了看禿子和李柏,三人合力,開始對整麵牆施加力量。
但這畢竟沒有楊舟想象的那麽簡單,推了半天,除了自己身上關節響動的生音,再沒有其他變化。
禿子向來對自己的力量十分有自信,但幹推不動,此時也有些焦躁。
而楊舟這才發現,任務欄不知道什麽時候刷新為:【石門】:堅石之門,宜用巧。
用巧?
三人都注意到了任務欄的變化,麵麵相覷,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透出一個問題:什麽是用巧?
“反正不是用力推的意思。”李柏在一旁悠悠道,楊舟正想問問虛清,但往身後一看,哪裏還有什麽和尚!?
整個屋子隻有三個推牆的大漢,再無其他人。
楊舟疑惑不解,虛清就算推門出去還要些時間,怎麽這麽快就跑了?
的確是驚悚。
這種眼神好像看見了人世間不該有的東西一般,又好像親眼目睹了最為可怕的東西。即使是禿子這樣的大心髒,依然被嚇得不輕。
“這……這是啥玩意??”禿子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問出來。
虛清看了看禿子擦拭的成果,布滿灰塵的牆被擦得鋥明瓦亮,灰色的石磚上刻著古怪的圖案。
這圖案在禿子心中不是什麽好兆頭,看上去有些鬼怪,不明所以。
隨後,楊舟和李柏也都相繼在牆上擦出了圖案。
楊舟看著自己牆上圖案,並沒有像禿子一般驚恐,既然虛清有意指示我們擦牆。那這牆上的圖案肯定另有含義。
楊舟看了看自己擦淨的牆,牆上的圖案是用鋒利的器物刻畫出來的,曆經滄桑依然清晰可見。
楊舟看著這鋒利器物刻畫出的圖案,料想到:這不是由古蜀國人親手刻畫的,也是後人刻畫描寫古蜀國風土人情的,應該對任務很有幫助。
隨後,楊舟又仔細的分析了一下圖案的樣式,整張圖案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圖案左右兩側畫著幾隻小人兒,應該是代表古蜀國的人民。
這些人並不像楊舟想象的,身著獸皮衣,頭戴草環,而是穿的厚厚的獸皮大衣。古蜀國更在夏朝之前,至於那是有沒有完備的製衣技術,楊舟不敢妄下結論。
周圍一圈小人兒的眼神和雙手都衝著中間一個巨大的圓形器物。
這器物看起來像是一個香爐,但其大小,楊舟比量了一下,至少有三人高。這很明顯,是一個祭祀的場景,中間的大器物應該就是古蜀國的大祭壇。
遠古時期,先民們相信自己收獲的一切都是上天賜予的,因此每隔一段時間的祭祀活動,就顯得尤為重要。
古蜀國人善於養蠶,《詩經》曰:“蜎(yuān)蜎者蜀,蒸在桑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直至今日,四大名繡中依然有蜀繡的地位。
而楊舟順著大祭壇往上看去,則瞬間吃了一驚!
離大祭壇不遠的上空,古蜀國先民們祭祀的並不是什麽神仙而是一隻蜷曲著身體的:蟲子!?
“這是蠶桑之神。”虛清仿佛聽到了楊舟心中的疑問,在一旁悠悠道。
隨後三人的目光一齊看向虛清,楊舟明顯能看到,其他兩人的眼神帶著些撲朔,都被麵前的壁畫吸引住了。
這壁畫的一刀一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千萬年前的古老文明,不知不覺,便將自己代入到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代。
虛清見三人的目光都向自己投來,又接著緩緩道:“古蜀國的開端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黃帝的正妻名叫嫘(léi)祖,是一位出身於“西陵氏”的女子。所謂“西陵氏”,“西”指方位,“陵”指山陵,“西陵”便是西方的山陵。”
西陵,西陵……
楊舟跟著虛清的講述,在心中默念著。
“西方的山陵,在當時,也就是蜀山。而在甲骨文中,蜀字,就是一隻扭曲的蠶蟲。”
楊舟心中一咯噔,這種上古時代的秘辛,配合上文字的解讀,更讓人心馳神往了。
要是現在自己能掌握穿越的技巧,肯定穿越迴古蜀國,看看華夏大地文明始祖究竟是什麽模樣的。
現代人數典忘祖,社會科技不斷進步,卻對文明發展沒有什麽興趣,在這一方麵,楊舟認為俠文化做的非常到位,除了把自己困在這倒黴的遊戲裏,俠文化各個方麵都是楊舟理想的大公司。
虛清接著道:“蜀人起源於蜀山氏,從蠶叢氏稱王開始,曆經蠶叢、柏灌、魚鳧、杜宇、開明五個氏族的統治。在氏族的不斷更迭中,蜀人也頻繁的進行著戰爭。”
隨後,虛清抖了抖僧袍的袖子,將雙手背在身後道:“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這句詩文的感歎,也是念到了楊舟的心坎裏,又為這神秘的上古文明,揭開了一層麵紗。
“高山峽穀,棧道橫空;平原千裏,冬夏播琴。”這是楊舟身處蜀地的感受,也是他對於古蜀國的想象和期望。
虛清聽聞楊舟的話,點了點頭道:“古蜀國曆經無數戰爭,但國內的生產水平絲毫不受影響,這歸功於古蜀先民的無窮智慧。”
楊舟心中大驚,看來虛清很快就能講述到益州之靈的事情了。
虛清換了個角度,像是麵壁思過,其實是在一邊看著壁畫一邊道:“蜀先民的青銅器水準非常高超,人們也發現過很多來自古蜀國的青銅大尊。”
楊舟敏銳的察覺到:難道古蜀國流傳下來的益州之靈,是一件青銅器?
虛清也不賣關子,很快便給出了答案:“你們來此尋找古蜀國的蹤跡,實際上也是為了它而來。”
虛清說著,走到楊舟擦拭幹淨的那麵牆壁前,示意三人將這麵牆壁推開。
楊舟看著自己的這麵牆,從外麵看去,這牆是倚靠在後麵的山岩上,萬萬沒想到,內中居然另有玄機。
楊舟看了看禿子和李柏,三人合力,開始對整麵牆施加力量。
但這畢竟沒有楊舟想象的那麽簡單,推了半天,除了自己身上關節響動的生音,再沒有其他變化。
禿子向來對自己的力量十分有自信,但幹推不動,此時也有些焦躁。
而楊舟這才發現,任務欄不知道什麽時候刷新為:【石門】:堅石之門,宜用巧。
用巧?
三人都注意到了任務欄的變化,麵麵相覷,每個人的眼神中都透出一個問題:什麽是用巧?
“反正不是用力推的意思。”李柏在一旁悠悠道,楊舟正想問問虛清,但往身後一看,哪裏還有什麽和尚!?
整個屋子隻有三個推牆的大漢,再無其他人。
楊舟疑惑不解,虛清就算推門出去還要些時間,怎麽這麽快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