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唿~唿~唿~唿~”楊舟盡量調整著自己的唿吸,想引導著體內雪蓮的靈氣順暢遊走,有序依存在各處穴位。
但無奈的是,雪蓮的靈氣仿佛頑皮孩子一般跳躍,從天靈穴跳到環跳穴,轉而向下跳到昆侖穴,毫無規律可言。
而楊舟僅憑著自己小小內功的力量,根本無法引導靈氣走向。
體內體外的感覺讓楊舟一度像發高燒一樣,腦海中過著雜亂無章的電影。
一會是自己在四川老家的童年,一會是和柳一起在廚房做飯,一會又是和楊舟共枕而眠。
楊舟腦海中猛地過到了自己看密信時的畫麵,努力使腦海中的畫麵停留在這裏。密信上的三式法門,在此時就是楊舟的救命稻草。
終於,密信上的畫麵逐漸出現在楊舟腦海中,逐漸,逐漸清晰。
楊舟看著腦海中三式法門的第一式,開始默念著上麵的內容。
第一式:身生穀神
氣貫中庭,使五髒定盤,氣盈而遊,靜心處之,腦海,氣海,心海,三處空空。
楊舟跟隨著這句話,使體內各處髒器歸於平靜,心髒平靜的跳著,肺也平靜的唿吸著。
腦海中逐漸刪去所有畫麵,大腦放空一片,渾然無物。
氣海?
楊舟尋思著氣海是什麽玩意,很快便有了答案:丹田。
丹田是練武之人氣勁的來源,也是所有氣儲藏的地方。內化之氣,外運之氣,人身上產生的各種氣,都能在丹田中找到根源。
隨後楊舟運著內勁,將多餘的氣勁移除丹田,這種感覺十分奇妙,以至於楊舟那一瞬間忘記了身上的麻癢。
心海。應該指的就是自己的心境,楊舟將心神全然收到體內,緩緩進入觀想內心的狀態。
心境,心靜。
三處海洋空無一物,楊舟繼續向下看著下一步。
第一式:身生穀神
靜心之後,乃以身生穀神,穀神生而不久,則為氣虛,方再行靜心遊氣。
身生穀神?
楊舟此時有些煩躁,道家的東西總是說的模模糊糊,一切都要修行者自己猜想,很煩。
但楊舟沒法,這個法門可能是現在唯一能救楊舟命的東西,要不然前功盡棄,身體爆炸,靈氣散出,楊舟就得後悔死。
身生穀神,身生穀神,楊舟好像逐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剛才清空的三處“海”,不正是給穀神留的位置嗎?
楊舟趕緊引導著身體裏亂撞的靈氣湧進三處海中,靈氣的遊動也有個勢,三處海中空空如也,這也是楊舟此時能將靈氣引入其中的原因。
靈氣被一分為三,逐漸在氣海,心海,腦海中旋轉匯聚,最終,三個地方的靈氣一齊遊動了起來,在楊舟胸口處匯聚成一處。
楊舟看著胸口的氣團,有點納悶:這就是穀神?或許隻有三式法門的心決能夠給出楊舟答案。
第一式:身生穀神
靜心之後,乃以身生穀神,穀神生而不久,則為氣虛,方再行靜心遊氣。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生而不久,應該說的是穀神產生之後卻不長久存在,但楊舟看著胸口不斷變換著形態的氣團,覺得這玩應穩定的很。
也就是現在自己到了穀神不死的階段。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就是萬物微妙生生之本源,在楊舟體內,就這這一團白色的靈氣團。
這東西在外,是天地的根源,靈氣聚集於此,生生萬物才得以長久存在。
在內則是人的穀神,穀神充盈人的各處穴位氣海,使人們能達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境界。
當然,這個可能是熟悉了穀神之後才能修煉到的境界,至少楊舟此時沒感覺到能用的到這團靈氣的地方。
楊舟看著胸口處的靈氣逐漸趨於穩定,這才緩緩讓自己走出觀內心的狀態,猛一睜眼,楊舟驚喜萬分!
身上麻癢的感覺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輕鬆舒暢之感。
這種輕鬆的感覺,不是相比於剛才的沉重之感,而是相比於楊舟之前正常的感覺。
楊舟緩慢的站起身來,興奮的跳了跳,又開心的扭著四肢,仿佛這胳膊腿是剛長出來的一般。
渾身上下充盈這一股輕鬆的感覺,就連大腦也變得晴朗明晰,楊舟瞬間有種重獲新生之感。
感受著胸口處的一團微熱,楊舟輕聲道:“這就是穀神?”
“是的,嗝~”阿青的聲音在楊舟腦海中迴蕩著,楊舟的腦海仿佛經過了一場大洗禮,變得輕輕鬆鬆,祛除了汙濁與雜質。
阿青的聲音居然都帶有一陣陣迴音。
楊舟問道:“阿青,你知道穀神。”
阿青的聲音自信滿滿:“當然知道,別問我怎麽知道,我就是知道。”
“好,”楊舟停頓了一會道:“沒想問你。”
感受著全身上下煥然一新的輕鬆感覺,楊舟終於明白了“舉重若輕”四個字的含義。就連此刻走路,身體都輕飄飄,仿佛隨時隨地都要飛起來了。
“那這麽說,我隻要再練成其他兩式,就能穿梭宇宙時空了?”楊舟像是問自己,也像是問穀神,但一團氣又會迴答個什麽呢?
“應該是吧,我也沒練過這玩意。”阿青的聲音再次迴蕩起來,楊舟撓了撓頭,恨不得現在就練會剩下的兩個法門。
但道家之術沒有一蹴而就的東西,楊舟憑借著天山雪蓮凝聚的穀神,是多少修道之人一生的追求?
人能內化出穀梁之神,已經是超脫凡人的存在了。
這種感覺讓楊舟蠢蠢欲動,很想趕緊找個人打一架,看看自己這輕飄飄的身體是否能將各武學發揮到極致。
但此處荒山野嶺,楊舟總不能把阿青從身體裏拽出來揍一頓。況且楊舟現在也不確定嫩故不能打過這個青色的蛟龍獸魂。
想了些無聊的問題,楊舟極目遠眺,人間又一個充滿希望的白天開始了,目前卻有一個重大的問題擺在楊舟麵前。
我該怎麽下山?
依然是不能用輕功,楊舟實在不想像狗一樣爬著下去了,況且有些陡峭的地方,下坡路也根本沒法爬。
但無奈的是,雪蓮的靈氣仿佛頑皮孩子一般跳躍,從天靈穴跳到環跳穴,轉而向下跳到昆侖穴,毫無規律可言。
而楊舟僅憑著自己小小內功的力量,根本無法引導靈氣走向。
體內體外的感覺讓楊舟一度像發高燒一樣,腦海中過著雜亂無章的電影。
一會是自己在四川老家的童年,一會是和柳一起在廚房做飯,一會又是和楊舟共枕而眠。
楊舟腦海中猛地過到了自己看密信時的畫麵,努力使腦海中的畫麵停留在這裏。密信上的三式法門,在此時就是楊舟的救命稻草。
終於,密信上的畫麵逐漸出現在楊舟腦海中,逐漸,逐漸清晰。
楊舟看著腦海中三式法門的第一式,開始默念著上麵的內容。
第一式:身生穀神
氣貫中庭,使五髒定盤,氣盈而遊,靜心處之,腦海,氣海,心海,三處空空。
楊舟跟隨著這句話,使體內各處髒器歸於平靜,心髒平靜的跳著,肺也平靜的唿吸著。
腦海中逐漸刪去所有畫麵,大腦放空一片,渾然無物。
氣海?
楊舟尋思著氣海是什麽玩意,很快便有了答案:丹田。
丹田是練武之人氣勁的來源,也是所有氣儲藏的地方。內化之氣,外運之氣,人身上產生的各種氣,都能在丹田中找到根源。
隨後楊舟運著內勁,將多餘的氣勁移除丹田,這種感覺十分奇妙,以至於楊舟那一瞬間忘記了身上的麻癢。
心海。應該指的就是自己的心境,楊舟將心神全然收到體內,緩緩進入觀想內心的狀態。
心境,心靜。
三處海洋空無一物,楊舟繼續向下看著下一步。
第一式:身生穀神
靜心之後,乃以身生穀神,穀神生而不久,則為氣虛,方再行靜心遊氣。
身生穀神?
楊舟此時有些煩躁,道家的東西總是說的模模糊糊,一切都要修行者自己猜想,很煩。
但楊舟沒法,這個法門可能是現在唯一能救楊舟命的東西,要不然前功盡棄,身體爆炸,靈氣散出,楊舟就得後悔死。
身生穀神,身生穀神,楊舟好像逐漸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剛才清空的三處“海”,不正是給穀神留的位置嗎?
楊舟趕緊引導著身體裏亂撞的靈氣湧進三處海中,靈氣的遊動也有個勢,三處海中空空如也,這也是楊舟此時能將靈氣引入其中的原因。
靈氣被一分為三,逐漸在氣海,心海,腦海中旋轉匯聚,最終,三個地方的靈氣一齊遊動了起來,在楊舟胸口處匯聚成一處。
楊舟看著胸口的氣團,有點納悶:這就是穀神?或許隻有三式法門的心決能夠給出楊舟答案。
第一式:身生穀神
靜心之後,乃以身生穀神,穀神生而不久,則為氣虛,方再行靜心遊氣。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生而不久,應該說的是穀神產生之後卻不長久存在,但楊舟看著胸口不斷變換著形態的氣團,覺得這玩應穩定的很。
也就是現在自己到了穀神不死的階段。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就是萬物微妙生生之本源,在楊舟體內,就這這一團白色的靈氣團。
這東西在外,是天地的根源,靈氣聚集於此,生生萬物才得以長久存在。
在內則是人的穀神,穀神充盈人的各處穴位氣海,使人們能達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的境界。
當然,這個可能是熟悉了穀神之後才能修煉到的境界,至少楊舟此時沒感覺到能用的到這團靈氣的地方。
楊舟看著胸口處的靈氣逐漸趨於穩定,這才緩緩讓自己走出觀內心的狀態,猛一睜眼,楊舟驚喜萬分!
身上麻癢的感覺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陣輕鬆舒暢之感。
這種輕鬆的感覺,不是相比於剛才的沉重之感,而是相比於楊舟之前正常的感覺。
楊舟緩慢的站起身來,興奮的跳了跳,又開心的扭著四肢,仿佛這胳膊腿是剛長出來的一般。
渾身上下充盈這一股輕鬆的感覺,就連大腦也變得晴朗明晰,楊舟瞬間有種重獲新生之感。
感受著胸口處的一團微熱,楊舟輕聲道:“這就是穀神?”
“是的,嗝~”阿青的聲音在楊舟腦海中迴蕩著,楊舟的腦海仿佛經過了一場大洗禮,變得輕輕鬆鬆,祛除了汙濁與雜質。
阿青的聲音居然都帶有一陣陣迴音。
楊舟問道:“阿青,你知道穀神。”
阿青的聲音自信滿滿:“當然知道,別問我怎麽知道,我就是知道。”
“好,”楊舟停頓了一會道:“沒想問你。”
感受著全身上下煥然一新的輕鬆感覺,楊舟終於明白了“舉重若輕”四個字的含義。就連此刻走路,身體都輕飄飄,仿佛隨時隨地都要飛起來了。
“那這麽說,我隻要再練成其他兩式,就能穿梭宇宙時空了?”楊舟像是問自己,也像是問穀神,但一團氣又會迴答個什麽呢?
“應該是吧,我也沒練過這玩意。”阿青的聲音再次迴蕩起來,楊舟撓了撓頭,恨不得現在就練會剩下的兩個法門。
但道家之術沒有一蹴而就的東西,楊舟憑借著天山雪蓮凝聚的穀神,是多少修道之人一生的追求?
人能內化出穀梁之神,已經是超脫凡人的存在了。
這種感覺讓楊舟蠢蠢欲動,很想趕緊找個人打一架,看看自己這輕飄飄的身體是否能將各武學發揮到極致。
但此處荒山野嶺,楊舟總不能把阿青從身體裏拽出來揍一頓。況且楊舟現在也不確定嫩故不能打過這個青色的蛟龍獸魂。
想了些無聊的問題,楊舟極目遠眺,人間又一個充滿希望的白天開始了,目前卻有一個重大的問題擺在楊舟麵前。
我該怎麽下山?
依然是不能用輕功,楊舟實在不想像狗一樣爬著下去了,況且有些陡峭的地方,下坡路也根本沒法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