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舟心裏總覺得迴桃花島還有什麽事情,一時又想不起,頗為焦躁。
索性胡亂翻了翻人物屬性頁,才發現萬分重要的大事!
一是聽一聽師父的碧海潮生曲,驗證“無生江湖”的稱號進程會不會因為這個而增長。
這個其實不重要,一個根本不知道什麽作用的稱號,況且又不是什麽寶貝,楊舟根本不是很在意。
還有一件事!
楊舟翻開屬性頁才看到,原本隻有八重的玉簫曲和彈指神通,在經過中都城一場戰鬥後,也都剛剛達到九重。堪稱完美!
四種武功都已經磨練到了九重,楊舟便火急火燎的向黃藥師道:“師父,徒兒的四門功夫都修煉到了瓶頸,還請師父再行指點。”
楊舟本以為還要什麽試煉之類的,卻沒料到黃藥師答應的痛快:“輕功,內功,曲子,暗器打穴,我一一傳你。”
黃藥師話音剛落,無比親切的係統提示音便傳來:恭喜獲得《坐忘憂》(明),《落霞飛》(明),《平沙落雁》(明),《彈指神通打穴》(明)。
楊舟看著背包裏多的四本秘籍,心中無比舒暢。
不光是因為四門武功的進境,更重要的是,攢了半輩子的一本《進境典》終於派上用場了!
楊舟激動的拜謝過師父,便在桃花島中尋了個清靜的亭子研究起四本秘籍來。
《坐忘憂》和《落霞飛》分別是內功和輕功,進境後變化不大,除了增加一些基礎屬性外,《坐忘憂》相比桃花內功多了一條:在輕功狀態下同時提升100%外勁。依然是個前期沒卵用,後期爆炸的技能。
落霞飛就是單純的輕功,隻是相比桃花輕功飛的更快更高了。
楊舟自從進入桃花島以來,目光的重點就一直在曲譜上。猴急的點開《平沙落雁》看了看,在原有的四招曲調上,《平沙落雁》又增加了一條說明:按照曲調順序完整演奏《平沙落雁》後,會立即重置平沙落雁的冷卻。
楊舟並沒有很驚喜,而是仔細的思量了一番。
如果是平常戰鬥,可以悠遠曲起手,打一套完整的曲子。可戰鬥往往不會盡如人意。
追擊時要悲鳴曲留人,防禦反擊時要天河曲解控,很難做到完全按順序來。
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彈指神通入門也變成了彈指神通打穴,原有的兩招後果然又加了一招:匯勁封穴:以點穴的手法打出彈指神通,如果敵人已經被施加了【彈指神通?凝神擊】那麽定身他兩秒。如果敵人己經被施加了【彈指神通?奔流衝脈】那麽將他擊退十米。
楊舟又仔仔細細讀了讀匯勁封穴的效果,才有所體會。
這招式單獨打出來沒有任何效果,但配合其他兩招,似乎能扭轉乾坤。彈指神通在楊舟心目中也不再是個混子技能了。
糾結了兩秒多一點,楊舟最終決定痛苦的把《進境典》用到《平沙落雁》上。
楊舟先修煉了其他三個技能,最好的平沙落雁當然留在最後。
楊舟緊閉雙眼,屏息凝神,同時修煉起平沙落雁和進境典。
一陣淡粉色的光芒在楊舟周身乍現,隨後便無影無蹤。楊舟長舒了一口氣,修煉的進度達到100%,進境典也消失不見了。
此時楊舟的技能欄已經煥然一新,正式成為一名勉強合格的桃花大師兄。
內功:坐忘憂一重
輕功:落霞飛一重
器械:高山流水曲一重
暗器:彈指神通打穴一重
拳腳:花圈繡腿三重
清品質的花拳繡腿,在和金六王爺家仆這樣強度的戰鬥中,直接升到了三重。
高山流水是平沙落雁加進境典的產物,已經是很恐怖的元品質武學了。
楊舟看了看高山流水的介紹,相比於平沙落雁,又多了一種曲調:奔湧曲:黃河之水濤濤而來,立即擊退周身所有敵人,並造成大量內勁傷害。悠遠曲下:將輕功狀態的敵人擊落,並且使該敵人輕功進入雙倍冷卻。
“完。”
雖然增加了強勁的保命手段,但楊舟卻高興不起來。奔湧曲的機製意味著更難打出一套完整的高山流水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何況楊舟得的還是熊掌。
對著空氣挨個把技能放了幾遍,楊舟才大致掌握了每個技能的精髓。
這幾個技能如果用的巧妙,殺人紅塵中,托身白刃裏就隻是日常操作了。
桃花島也正以其逍遙縹緲的門派絕學而讓中原武林都畏懼三分。吸聚天下靈氣的桃花仙島,偏偏生養出天下第一的邪怪之人。
楊舟活動了一下全身筋骨,練完功後果然神清氣爽。
繞著桃花島閑散的走了兩圈,楊舟看著四季常春的桃花林,行蹤不免感慨萬千。
這片李林中曾經埋葬了多少江湖風雨,又有多少人至今聽到桃花島三個字而心驚膽顫?
不論多少血雨洗刷著桃花島的土地,桃花依然照常開豔。
郭襄從這裏出去時,也許也會留戀每一片桃花。翩翩然悠落的桃花,見證了她的母親與父親的俠情無雙;見證了老頑童與五絕東邪的巔峰之戰;見證了令天下人聞風喪膽的黃藥師兩鬢斑白……
楊舟或許選錯了場景,他確實想親眼看看郭靖黃蓉的絕美之愛,也確實想見識見識滿頭黑發意氣風發的黃藥師。
這種落幕的場麵總讓楊舟心中帶些酸楚,不知道百年千年後,桃花島還是否存在?峨眉山上出家為尼的女子,是否還會迴來看看?
楊舟似乎找到了幫助郭襄的理由。
楊舟隻是不希望執著了一生的郭襄,最終也垂垂而暮,桃花島常有盛開不敗的鮮花,峨眉山上卻沒有再綻放的煙火。
楊舟記得當初看《射雕》時,無意間翻閱到網上一首小詩。時至今日,楊舟依然能完整的背下來:
《致郭襄》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小毛驢踢踢噠噠,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實我隻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楊舟眼前一片霧蒙蒙,東海上確實常常起風,在朦朧中,楊舟似乎看到了郭襄的樣貌。
這時楊舟才猛然想起,相處幾日總覺得郭襄眼熟,她不正是當日排隊在自己前麵的小姑娘嗎!
楊舟渾身上下驚的一震,隻覺得桃花島有無窮魔力,還是快些離開為好。
索性胡亂翻了翻人物屬性頁,才發現萬分重要的大事!
一是聽一聽師父的碧海潮生曲,驗證“無生江湖”的稱號進程會不會因為這個而增長。
這個其實不重要,一個根本不知道什麽作用的稱號,況且又不是什麽寶貝,楊舟根本不是很在意。
還有一件事!
楊舟翻開屬性頁才看到,原本隻有八重的玉簫曲和彈指神通,在經過中都城一場戰鬥後,也都剛剛達到九重。堪稱完美!
四種武功都已經磨練到了九重,楊舟便火急火燎的向黃藥師道:“師父,徒兒的四門功夫都修煉到了瓶頸,還請師父再行指點。”
楊舟本以為還要什麽試煉之類的,卻沒料到黃藥師答應的痛快:“輕功,內功,曲子,暗器打穴,我一一傳你。”
黃藥師話音剛落,無比親切的係統提示音便傳來:恭喜獲得《坐忘憂》(明),《落霞飛》(明),《平沙落雁》(明),《彈指神通打穴》(明)。
楊舟看著背包裏多的四本秘籍,心中無比舒暢。
不光是因為四門武功的進境,更重要的是,攢了半輩子的一本《進境典》終於派上用場了!
楊舟激動的拜謝過師父,便在桃花島中尋了個清靜的亭子研究起四本秘籍來。
《坐忘憂》和《落霞飛》分別是內功和輕功,進境後變化不大,除了增加一些基礎屬性外,《坐忘憂》相比桃花內功多了一條:在輕功狀態下同時提升100%外勁。依然是個前期沒卵用,後期爆炸的技能。
落霞飛就是單純的輕功,隻是相比桃花輕功飛的更快更高了。
楊舟自從進入桃花島以來,目光的重點就一直在曲譜上。猴急的點開《平沙落雁》看了看,在原有的四招曲調上,《平沙落雁》又增加了一條說明:按照曲調順序完整演奏《平沙落雁》後,會立即重置平沙落雁的冷卻。
楊舟並沒有很驚喜,而是仔細的思量了一番。
如果是平常戰鬥,可以悠遠曲起手,打一套完整的曲子。可戰鬥往往不會盡如人意。
追擊時要悲鳴曲留人,防禦反擊時要天河曲解控,很難做到完全按順序來。
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彈指神通入門也變成了彈指神通打穴,原有的兩招後果然又加了一招:匯勁封穴:以點穴的手法打出彈指神通,如果敵人已經被施加了【彈指神通?凝神擊】那麽定身他兩秒。如果敵人己經被施加了【彈指神通?奔流衝脈】那麽將他擊退十米。
楊舟又仔仔細細讀了讀匯勁封穴的效果,才有所體會。
這招式單獨打出來沒有任何效果,但配合其他兩招,似乎能扭轉乾坤。彈指神通在楊舟心目中也不再是個混子技能了。
糾結了兩秒多一點,楊舟最終決定痛苦的把《進境典》用到《平沙落雁》上。
楊舟先修煉了其他三個技能,最好的平沙落雁當然留在最後。
楊舟緊閉雙眼,屏息凝神,同時修煉起平沙落雁和進境典。
一陣淡粉色的光芒在楊舟周身乍現,隨後便無影無蹤。楊舟長舒了一口氣,修煉的進度達到100%,進境典也消失不見了。
此時楊舟的技能欄已經煥然一新,正式成為一名勉強合格的桃花大師兄。
內功:坐忘憂一重
輕功:落霞飛一重
器械:高山流水曲一重
暗器:彈指神通打穴一重
拳腳:花圈繡腿三重
清品質的花拳繡腿,在和金六王爺家仆這樣強度的戰鬥中,直接升到了三重。
高山流水是平沙落雁加進境典的產物,已經是很恐怖的元品質武學了。
楊舟看了看高山流水的介紹,相比於平沙落雁,又多了一種曲調:奔湧曲:黃河之水濤濤而來,立即擊退周身所有敵人,並造成大量內勁傷害。悠遠曲下:將輕功狀態的敵人擊落,並且使該敵人輕功進入雙倍冷卻。
“完。”
雖然增加了強勁的保命手段,但楊舟卻高興不起來。奔湧曲的機製意味著更難打出一套完整的高山流水了。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何況楊舟得的還是熊掌。
對著空氣挨個把技能放了幾遍,楊舟才大致掌握了每個技能的精髓。
這幾個技能如果用的巧妙,殺人紅塵中,托身白刃裏就隻是日常操作了。
桃花島也正以其逍遙縹緲的門派絕學而讓中原武林都畏懼三分。吸聚天下靈氣的桃花仙島,偏偏生養出天下第一的邪怪之人。
楊舟活動了一下全身筋骨,練完功後果然神清氣爽。
繞著桃花島閑散的走了兩圈,楊舟看著四季常春的桃花林,行蹤不免感慨萬千。
這片李林中曾經埋葬了多少江湖風雨,又有多少人至今聽到桃花島三個字而心驚膽顫?
不論多少血雨洗刷著桃花島的土地,桃花依然照常開豔。
郭襄從這裏出去時,也許也會留戀每一片桃花。翩翩然悠落的桃花,見證了她的母親與父親的俠情無雙;見證了老頑童與五絕東邪的巔峰之戰;見證了令天下人聞風喪膽的黃藥師兩鬢斑白……
楊舟或許選錯了場景,他確實想親眼看看郭靖黃蓉的絕美之愛,也確實想見識見識滿頭黑發意氣風發的黃藥師。
這種落幕的場麵總讓楊舟心中帶些酸楚,不知道百年千年後,桃花島還是否存在?峨眉山上出家為尼的女子,是否還會迴來看看?
楊舟似乎找到了幫助郭襄的理由。
楊舟隻是不希望執著了一生的郭襄,最終也垂垂而暮,桃花島常有盛開不敗的鮮花,峨眉山上卻沒有再綻放的煙火。
楊舟記得當初看《射雕》時,無意間翻閱到網上一首小詩。時至今日,楊舟依然能完整的背下來:
《致郭襄》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小毛驢踢踢噠噠,倚天劍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實我隻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
楊舟眼前一片霧蒙蒙,東海上確實常常起風,在朦朧中,楊舟似乎看到了郭襄的樣貌。
這時楊舟才猛然想起,相處幾日總覺得郭襄眼熟,她不正是當日排隊在自己前麵的小姑娘嗎!
楊舟渾身上下驚的一震,隻覺得桃花島有無窮魔力,還是快些離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