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不擅長戰壕絞肉的感染生物
明日方舟:凱爾希的哥哥越獄中 作者:人生如夢一場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玩意沒有盡頭啊。”
“還好吧。其實感染生物本身就有那麽多,我們烏薩斯北方就有很多野生感染生物。但你走在冰原上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
阿圖爾一邊吃罐頭,一邊給身邊的野鬃騎士遞過去熱好的罐頭。兩人還有葉戈爾現在躲在一個戰壕的休息坑洞內。
從感染生物開始進攻後,戰鬥的強度愈發提升。
整合運動的老兵對此習以為常,幾天不合眼都是常見情況。早年還是雪怪小隊的時候,他們進行過更艱難的戰鬥。卡西米爾的冬天也不算很冷,至少對烏薩斯人來說很暖和。
在烏薩斯冰原能生存下來的人,要適應卡西米爾的冬天很簡單。
不過對野鬃騎士等前競技騎士來說,連續三天的作戰幾乎把她最後一絲體能抽幹。戰到後來野鬃騎士都揮不動自己的騎槍,換成了貼身的騎士劍。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要守衛防線,在戰壕裏還是騎士劍好使。騎槍在戰壕這麽狹窄的地方施展不開。
紅鬆騎士團幾天前就開拔去救援友軍,野鬃騎士沒有跟上。她和一部分紅鬆騎士團成員留在了防線,沒有跟隨大部隊移動。如今這最前線的戰壕裏有來自各方的戰士。
烈陽騎士團和整合運動是人數最多的兩支隊伍,負責防禦整條戰壕最關鍵的區域。
‘轟隆!’
“那些家夥還在炸。土都掉到罐頭裏啦!”
“暫時沒事。烏薩斯人的炮擊一般都是給衝鋒做準備,啥時候炮擊停了我們再出去。”
葉戈爾守在休息坑洞的入口,觀察局勢。
戰壕並不是一條直線,是不斷變化的線路。這也是它能防禦炮擊的原因所在,戰壕中直線通常隻會保持十幾米,隨後就會進入拐角變換位置。
聯軍修的這條戰壕采用了整合運動常用的w型路線,感染生物的前鋒幾次摸進來,最終都被守衛的戰士們趕了出去。
烏薩斯帝國的炮擊對於戰壕來說效果很差,在他們炮擊最猛烈的時候戰壕中的士兵會暫時躲入各種依附戰壕的掩體躲避。等到炮擊停息,這些人又會鑽出來。
陸行艦其實是突破戰壕的好手,烏薩斯帝國也這麽想過。然而他們幾次嚐試,都遭到了聯軍無人機和各類源石炮的集火,陸行艦經常被打到趴窩。
烏薩斯陸行艦正麵防護非常硬,出側麵防護也很出眾。唯獨頭頂的防護稱不上多好。在薩卡茲和整合運動之前,泰拉的無人機戰術還沒有到特別大規模蜂群襲擊的程度。
換句話說,陸行艦頭頂的裝甲沒有必要搞那麽厚。
結果這個設計現在就成了死穴,帝國陸行艦頂不住無人機的狂轟濫炸,就像萊塔尼亞人不樂意把陸行艦過於靠近薩卡茲陣地一個道理。那隻能給敵人當靶子。
不過烏薩斯帝國的部隊反應很快。在發覺不能突破後,他們讓部分趴窩的陸行艦就地一停,成了進攻部隊的橋頭堡。
一時間聯軍也不敢出戰壕,陸行艦在臉上盯著出去就是挨炸。
感染生物最終是用同胞的屍體硬把陷坑填滿後越過陷坑的,這種手段非常離譜。但它們後續爭奪陣地上就顯得不太給力。
聯軍戰士總能利用戰壕在局部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麵,而感染生物企圖大規模衝進戰壕就會遭到無人機和各種單兵重火力打擊。
隻要感染生物紮堆要衝鋒,炮火馬上就來。
感染生物不得不迴到曾經最熟悉的模式,小規模輪番衝擊,跟敵人在戰壕拉鋸戰。
曾經在烏薩斯北方,感染生物就被守著河流的聯軍這麽打過,一點脾氣都沒有。
不過卡西米爾聯軍的戰壕布置在平原上,跟烏薩斯北方還是不一樣的。沒有地形上的優勢,他們要守住戰壕也沒那麽容易。
托雷等核心人物就在第一道防線活躍,死死頂住感染生物沒完沒了的衝擊。
被提上來的卡西米爾感染者民兵對這種地獄一般的戰場不太適應,好在目前來說他們隻需要協助其它主力作戰。托雷也非常積極的亂換調整,讓這些感染者民兵始終保持不錯的狀態。
“瑪恩納。你該休息一會。”
“我會的。”
“不要嘴上說說啊。還有臨光,你也是。你們這麽頻繁的使用源石技藝,負擔太大。”
感染生物這輪番衝擊的戰術下,瑪恩納和臨光等人都累的不行。作為聯軍的中流砥柱,越是強大的騎士眼下越是疲憊。因為他們要處理那些感染生物中最棘手的單位。
瑪恩納拚到全身都流轉著淡淡金光,他的源石技藝有些失控的跡象。瑪恩納都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啟動源石技藝,揮出劍氣組成的大雨。他瞄了瞄依然精力充沛的托雷,對於老前輩的耐力有了全新認識。
托雷爆發力不夠強,但他這耐力過於驚人。同樣是連續好幾天麵被感染生物不眠不休的衝擊,托雷的體能似乎也沒太大消耗。
瑪恩納都有些握不住手中的騎士劍,托雷依然能揮舞騎士劍跟那些巨鉗獸在戰壕絞肉。
在戰場上,托雷這種看著爆發力不強但體力離譜,防禦驚人的類型反而意外的合適。
這種在騎士競賽裏非常吃虧的類型,實際上在戰場上非常好使。
瑪恩納和臨光還是差了一些,兩人強大的源石技藝消耗也很大。雖然說兩人不啟動源石技藝也有不俗的戰鬥力,但那就比不上托雷正常狀態下的戰鬥力了。
不過托雷本人倒是覺得瑪恩納的劍術很適合戰場,當瑪恩納全力全開,金色的雨就會降下。伴隨金色的源石能構成的大雨,瑪恩納會斬出範圍極大的劍氣連擊掃蕩敵人。
這種殺傷範圍大,殺傷力強,還能持續一陣子的絕招很好使。
托雷就仿佛化身為異世界那些遊玩方舟的博士,時不時就會唿喊瑪恩納支援。
臨光沒有瑪恩納那麽誇張,或者說她適應這種規模的戰場比瑪恩納快。從托雷身上學到了如何用最小的消耗,殺死最多的敵人。托雷的一招一式都不華麗,突出一個省力的同時造成最大殺傷。
“還好吧。其實感染生物本身就有那麽多,我們烏薩斯北方就有很多野生感染生物。但你走在冰原上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
阿圖爾一邊吃罐頭,一邊給身邊的野鬃騎士遞過去熱好的罐頭。兩人還有葉戈爾現在躲在一個戰壕的休息坑洞內。
從感染生物開始進攻後,戰鬥的強度愈發提升。
整合運動的老兵對此習以為常,幾天不合眼都是常見情況。早年還是雪怪小隊的時候,他們進行過更艱難的戰鬥。卡西米爾的冬天也不算很冷,至少對烏薩斯人來說很暖和。
在烏薩斯冰原能生存下來的人,要適應卡西米爾的冬天很簡單。
不過對野鬃騎士等前競技騎士來說,連續三天的作戰幾乎把她最後一絲體能抽幹。戰到後來野鬃騎士都揮不動自己的騎槍,換成了貼身的騎士劍。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她要守衛防線,在戰壕裏還是騎士劍好使。騎槍在戰壕這麽狹窄的地方施展不開。
紅鬆騎士團幾天前就開拔去救援友軍,野鬃騎士沒有跟上。她和一部分紅鬆騎士團成員留在了防線,沒有跟隨大部隊移動。如今這最前線的戰壕裏有來自各方的戰士。
烈陽騎士團和整合運動是人數最多的兩支隊伍,負責防禦整條戰壕最關鍵的區域。
‘轟隆!’
“那些家夥還在炸。土都掉到罐頭裏啦!”
“暫時沒事。烏薩斯人的炮擊一般都是給衝鋒做準備,啥時候炮擊停了我們再出去。”
葉戈爾守在休息坑洞的入口,觀察局勢。
戰壕並不是一條直線,是不斷變化的線路。這也是它能防禦炮擊的原因所在,戰壕中直線通常隻會保持十幾米,隨後就會進入拐角變換位置。
聯軍修的這條戰壕采用了整合運動常用的w型路線,感染生物的前鋒幾次摸進來,最終都被守衛的戰士們趕了出去。
烏薩斯帝國的炮擊對於戰壕來說效果很差,在他們炮擊最猛烈的時候戰壕中的士兵會暫時躲入各種依附戰壕的掩體躲避。等到炮擊停息,這些人又會鑽出來。
陸行艦其實是突破戰壕的好手,烏薩斯帝國也這麽想過。然而他們幾次嚐試,都遭到了聯軍無人機和各類源石炮的集火,陸行艦經常被打到趴窩。
烏薩斯陸行艦正麵防護非常硬,出側麵防護也很出眾。唯獨頭頂的防護稱不上多好。在薩卡茲和整合運動之前,泰拉的無人機戰術還沒有到特別大規模蜂群襲擊的程度。
換句話說,陸行艦頭頂的裝甲沒有必要搞那麽厚。
結果這個設計現在就成了死穴,帝國陸行艦頂不住無人機的狂轟濫炸,就像萊塔尼亞人不樂意把陸行艦過於靠近薩卡茲陣地一個道理。那隻能給敵人當靶子。
不過烏薩斯帝國的部隊反應很快。在發覺不能突破後,他們讓部分趴窩的陸行艦就地一停,成了進攻部隊的橋頭堡。
一時間聯軍也不敢出戰壕,陸行艦在臉上盯著出去就是挨炸。
感染生物最終是用同胞的屍體硬把陷坑填滿後越過陷坑的,這種手段非常離譜。但它們後續爭奪陣地上就顯得不太給力。
聯軍戰士總能利用戰壕在局部形成以少打多的局麵,而感染生物企圖大規模衝進戰壕就會遭到無人機和各種單兵重火力打擊。
隻要感染生物紮堆要衝鋒,炮火馬上就來。
感染生物不得不迴到曾經最熟悉的模式,小規模輪番衝擊,跟敵人在戰壕拉鋸戰。
曾經在烏薩斯北方,感染生物就被守著河流的聯軍這麽打過,一點脾氣都沒有。
不過卡西米爾聯軍的戰壕布置在平原上,跟烏薩斯北方還是不一樣的。沒有地形上的優勢,他們要守住戰壕也沒那麽容易。
托雷等核心人物就在第一道防線活躍,死死頂住感染生物沒完沒了的衝擊。
被提上來的卡西米爾感染者民兵對這種地獄一般的戰場不太適應,好在目前來說他們隻需要協助其它主力作戰。托雷也非常積極的亂換調整,讓這些感染者民兵始終保持不錯的狀態。
“瑪恩納。你該休息一會。”
“我會的。”
“不要嘴上說說啊。還有臨光,你也是。你們這麽頻繁的使用源石技藝,負擔太大。”
感染生物這輪番衝擊的戰術下,瑪恩納和臨光等人都累的不行。作為聯軍的中流砥柱,越是強大的騎士眼下越是疲憊。因為他們要處理那些感染生物中最棘手的單位。
瑪恩納拚到全身都流轉著淡淡金光,他的源石技藝有些失控的跡象。瑪恩納都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啟動源石技藝,揮出劍氣組成的大雨。他瞄了瞄依然精力充沛的托雷,對於老前輩的耐力有了全新認識。
托雷爆發力不夠強,但他這耐力過於驚人。同樣是連續好幾天麵被感染生物不眠不休的衝擊,托雷的體能似乎也沒太大消耗。
瑪恩納都有些握不住手中的騎士劍,托雷依然能揮舞騎士劍跟那些巨鉗獸在戰壕絞肉。
在戰場上,托雷這種看著爆發力不強但體力離譜,防禦驚人的類型反而意外的合適。
這種在騎士競賽裏非常吃虧的類型,實際上在戰場上非常好使。
瑪恩納和臨光還是差了一些,兩人強大的源石技藝消耗也很大。雖然說兩人不啟動源石技藝也有不俗的戰鬥力,但那就比不上托雷正常狀態下的戰鬥力了。
不過托雷本人倒是覺得瑪恩納的劍術很適合戰場,當瑪恩納全力全開,金色的雨就會降下。伴隨金色的源石能構成的大雨,瑪恩納會斬出範圍極大的劍氣連擊掃蕩敵人。
這種殺傷範圍大,殺傷力強,還能持續一陣子的絕招很好使。
托雷就仿佛化身為異世界那些遊玩方舟的博士,時不時就會唿喊瑪恩納支援。
臨光沒有瑪恩納那麽誇張,或者說她適應這種規模的戰場比瑪恩納快。從托雷身上學到了如何用最小的消耗,殺死最多的敵人。托雷的一招一式都不華麗,突出一個省力的同時造成最大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