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皇帝沉默,一個博士大著膽子出聲提醒。


    秦業迴過神來,看向眾人,說道:“朕打算施行科舉一道,但此事需要諸子百家合作,如今宮中有了墨家和農家之人,朕希望你們聯手給出一個章程。”


    科舉?


    博士們聽到這兩個字,頓時驚訝地麵麵相覷。


    他們並非是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字了,陛下剛繼位之後,也提到過此舉。


    但若是科舉真的盛行,怕是會阻礙到世家在朝中的格局。


    “陛下,臣等遵旨!”


    一人說道。


    如果當真可以進行科舉製,那麽這大秦才是真正的百姓的大秦,而並非是士族子弟的。


    所以有人,立馬同意了。


    秦業很是欣慰,笑著說道:“明日,朕會通知墨家和農家之人。”


    他之所以親自前來,就是為了想要看看淳於越生前待著的地方。


    如今一看,淳於越手底下也有幾個風骨猶存的弟子。


    等到秦業一離開,幾個上了年紀的儒生博士頓時脖子間青筋直露。


    “你們這是幹什麽?知不知道科舉意味著什麽,這不是一句遵旨就能接受的!”


    方才答應下來的弟子頓時橫眉怒目:“這是陛下要做的事情,難道你我還能不答應嗎?”


    年長的儒生歎了口氣:“可你如此,是在同士族作對啊。”


    年輕弟子目光堅定地說道:“帝師如此,我等自然要跟進帝師的步伐!”


    一想起帝師隻身前往嶺南,教導嶺南百姓大秦的文化,就讓他們熱血沸騰。


    若非是家中不許,以及心中的猶豫,他們也想要過去一趟,這樣才不負人生!


    聽著這些年輕人的話,年長的儒生簡直是氣急敗壞。


    他們作為博士,在博士宮中編纂書本,以後也有個好的身後名,難道還不夠嗎?


    非要去做這些皇帝同士族之間的炮灰,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然而幾個年輕博士壓根不聽他們的,他們也沒有辦法阻止,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年輕弟子離開。


    翌日一早,秦業並沒有上早朝,而是將三公九卿以及墨家、農家、儒家、法家、醫家中的精銳全部都集齊在了一起。


    等到人到齊之後,秦業開門見山步入正題。


    “今日找你們過來,是為了科舉一道。”


    “朕打算過幾年在秦國施行科舉,好為大秦遴選人才,強大大秦。”


    “但是,科舉方麵的一些題,還需要和你們溝通一番。”


    除了昨天晚上早就有準備的儒家眾人之外,其餘的官員皆是吃了一驚。


    誰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會在這個關節處下這個決定。


    “陛下,臣以為此舉不妥……”因為禦史大夫馮劫不在,所以這一次過來的是禦史丞和禦史中丞。


    兩人都有些上了年紀,看上去十分穩重。


    秦業抬手,直接製止了他們反對的意見。


    “朕讓你們過來,不是為了和你們商討這件事情的可行性,而是為了讓你們想一想,科舉主要考哪些方麵。”


    如今的大秦,絕大部分的權利都在他這個皇帝的手上。


    蒙恬韓信等人掌握著軍權,他們對他這個皇帝忠心耿耿,不會背叛。


    另外左相蒙毅以及廷尉章邯,也都是皇帝的人。


    若是下麵的臣子想要做些什麽,並非是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他如今並沒有子嗣,一旦他出了什麽事情,便是宮變了。


    禦史丞麵色難看,沒想到在眾目睽睽之下,皇帝連一絲麵子都不給自己。


    墨家巨子倒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臣以為科舉也可以考一考匠術,如今少府證明了,帝國的發展也需要工匠,所以臣覺得,科舉可以加上這一項。”


    一旁的醫家長老見墨家巨子都說話了,當然也不能落於人後。


    “陛下,臣以為醫術也是如此,如今醫術還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年輕的醫者前來填補,臣覺得這醫術也應該加入進去。”


    法家的代表人,也就是昔日李斯的擁躉,現在朝堂上的官員之一,他想到商鞅和李斯的下場,決定沉默不語。


    儒家的幾個年輕弟子頭一次出現在這種會議上,坐下來都有些膽戰心驚,更別說是發表自己的想法了。


    但昨日陛下來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答應了下來,若是今日什麽都不說,也不行。


    昨日先答應的那位年輕弟子咬了咬牙,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萬事萬物都可以讓儒家為基礎,儒家教導他們尊師重道,君君臣臣,父母子女。”


    “等他們懂了這些,也要讓他們知道帝國的法律,不能讓他們仗著身份肆無忌憚地行駛自己的特權,或者是草菅人命。”


    “記住這些時候,便可以教導他們想要做的事情,臂如想要做工匠的,便可以讓他們去墨家學習,若是想要學醫,便可以去醫家……”


    秦業原本還在聽這些人之間的建議,沒想到其中竟然出現了一個集大成者。


    這不就是後世的義務教育嗎?


    不過現在普及義務教育還有些早,畢竟秦國的還在吃不飽飯的時候。


    一聽儒家的年輕弟子如此囂張,墨家巨子頓時皺了皺眉:“尊師重道這些,隻要是個人都明白,為何還要你們儒家來教導?”


    “就是,這樣不就成了你們儒家的一言堂了嗎?那麽多老師,到時候該聽誰的?”


    醫家也不服氣地站了出來。


    他們都是擇一師而從之,聽年輕弟子說的話,那他們至少也得有三個老師!


    這簡直是太花心了。


    隨簡拱手而道,認真地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人說的話不錯,不過時間實在是太久了一些,而且一些百姓終身忙碌於中糧,怕是不會願意聽這些。”


    蒙毅也點了點頭,他去了一趟陳平家鄉之後,對這些民間的事情了解的更多了。


    章邯說道:“不少百姓其實更樂於直接學工匠或者醫術,實在不行就認字,等到沒條件學習之後,有個比種地好的手藝就行。”


    秦業心中微微一歎,原本想著能集齊眾人智慧,早日將科舉成為百姓也能參與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千古一帝,秦王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蛋黃拌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蛋黃拌麵並收藏千古一帝,秦王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