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即將枯竭的水源
我靠空間成就最強領主 作者:青魚魚魚魚魚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少主之言,老奴皆信!”
老管事說著,圍繞堆積起來的糧食繞了一圈,“少主今日並未調配人手,這周圍也沒有踩踏痕跡。眼前這一大堆糧食就好似突然憑空出現的一般。
想來也隻有神仙,才具備憑空變出糧食的手段。”
陳去病頓住,
原本隻是一句玩笑,卻沒想到老管事居然當了真。
並且看老管事的反應,也不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
想來是真覺他拿出來的這一堆糧食,是神仙贈與。
不過這樣也好,
至少不用再想辦法去解釋糧食的來源。
甚至於,
有了神仙的說法,以後陳去病再憑空拿出糧食來,都可以按到神仙頭上。
“少主,此事切不可讓外人知曉!”
老管事神色無比嚴肅,“若是讓外人知道,少主能從神仙處獲得糧食,必定會惹來災禍。”
“我明白!”
陳去病自然明白懷璧其罪的道理,也清楚這種事傳出去會招來什麽樣的後果。
其實他之所以暴露出能憑空變出糧食的手段,也是通過記憶知道,身邊這對父女對他絕對不會有二心。
兩人對他可以說是絕對忠誠,也絕對值得信任的兩個人!
因為兩人都是陳家的家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有這層關係在,
老管事絕對不會做出對陳去病不利的事來,反而會是最擔憂陳去病會出事的人。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不然即便他再想利用空間來拯救領地的領民,也不會在老管事麵前暴露這一點,隻會選著更加穩妥,也更加隱秘的辦法。
“我也不會說的……”
在呆愣了好久的小丫頭此刻出聲,拍著小胸脯保證。
兩人都沒有理會小丫頭,陳去病說道:“正叔,還需要勞煩你,將這些糧食都分發出去。”
老管事好似早有預料,先是點頭,然後又試探性的詢問,“少主,以後可否還能繼續從神仙手中購買到糧食?”
“不是購買,是贈予!”
陳去病跟老管事對視一眼,笑道,“以後不僅有,還會更多!”
老管事的眼睛立馬就亮了,激動連連,“有就好,有就好!”
將事情吩咐給老管事,後麵的事就完全不需要陳去病操心。
迴到正廳,
陳去病直奔書房,
開始考慮接下來如何安排聚集在東城的近兩萬人口。
雖然他能通過空間種出無窮無盡的糧食,但也不能一直無償給領民分發糧食。
以前給領民發糧食,是為了一起渡過幹旱,
眼下雖然不知道幹旱什麽時候才能結束,但至少不需要擔憂最迫切糧食的問題。
人一旦沒了生存危機,又聚集在一起,是很容易搞事情的。
“我得給他們找點事做!”
正想著,
陳去病就看到一旁的小丫頭欲言又止。
“怎麽了?”
小丫頭被這突然的問話嚇了跳,不過心中的好奇心又驅使她問出了心中糾結的想法。
“少主,神仙是長什麽樣的啊?”
陳去病噎了一下,反問,“你為什麽會這麽問?”
“好奇嘛。”小丫頭不好意思的笑笑。
陳去病沉吟了下,還是說,“神仙沒有具體的長相,而是由你心中想成什麽樣,那麽祂就會是什麽樣!
如果你想象中的神仙是仙風道骨,舉手投足都帶有無盡道韻,那麽祂就是仙風道骨的模樣。
如果你想象中的神仙是身上髒亂不堪的乞丐,那麽祂就是乞丐的模樣。
正所謂相由心生,其實就是凡人在看到神仙時的一種形容。”
小丫頭好奇中又帶著懷疑,“神仙這麽厲害嗎?”
陳去病一本正經的忽悠,“如果神仙不厲害,還能被稱做神仙嗎?”
“那怎麽才可以見到神仙?”
“有緣自然能見!”
一問一答間,小丫頭已經被忽悠瘸了。
見小丫頭到一邊開始進行腦補,陳去病心中暗笑,
隨即又開始思考,接下來該給領民找些什麽事做。
“有了!”
大概過了半盞茶的時間,陳去病有了一個初步想法。
“首先不能讓所有人集中在東城,也不能讓所有人都閑著,必須要讓他們動起來。
如果用糧食換取他們的勞動力,他們肯定會十分願意交換。”
陳去病攤開一張紙,又從筆架上取下一支毛筆,在硯台裏麵沾幾下研好的墨。
然後對著紙張開始進行書寫:
第一步,從改善居住環境開始,讓領民修建新房,初步將人調動起來。
第二步,改善城池環境,翻修城牆,擴建城池。
寫到這,
陳去病停住了筆。
倒不是下不去,而是因為秋葉領因為地理因素,所有的建築都是以石頭為主。
不論是普通領民住的房子,還是城主府,都是以石頭作為主材料。
建造石屋的前提條件就是開采石料,
而距離城池最近的石料開采地,是三裏外的荒山。
三裏路程,一來一會就是六裏,
然後要開采能夠建築容納下兩萬人的石屋,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五千間石屋!
五千間石屋,全都有石頭堆砌修築……
陳去病撓撓頭,感覺這個工程量……可能有點巨大。
“不急,慢慢來,連最緊迫的糧食都能解決,石屋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陳去病提起筆,開始對第一步做細化記錄。
不過才剛寫幾個字,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出去的小丫頭,從外麵進來。
“少主,李先生求見。”
陳去病的思路被小丫頭這一聲給打斷,倒也不惱。
而是放下毛筆,對小丫頭說,“讓李先生進來吧。”
不一會,
一個看起來像文士的中間來走進書房,站在書桌對麵,拱手道:“李遠之,見過少主。”
陳去病打量了一會,腦海浮現出了關於李遠之的記憶。
李遠之是城主府的筆吏,記錄領地中所有重要的事情,並隨時上報上來。
“先生,請坐!”
陳去病右手向上輕抬了幾下,示意對方不用多禮。
然後一指書桌旁邊的椅子。
“謝少主!”
李遠之並沒有坐,而是神色焦急道:“東城古井中的水快要斷了!”
“當真?”
陳去病的臉色立馬變了,
幹旱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糧食絕收,還有水源缺少!
秋葉領附近沒有大型河流,隻有幾條人從工開鑿出來小河道。
但是隨著幹旱以後,河道斷流,
唯一的兩處水源;一處在城主府後院,另外一處就是東城的兩口古井。
如今古井出現枯竭現象,就意味著領地最後的水源即將麵臨斷絕。
“絕無虛言!”
李遠之解釋道:“其實在一年前,屬下就在擔憂古井之水會不會枯竭,但古井水位一直沒有下降。
直到半個月前,屬下發現古井水位下降了一寸左右,直到今天,已經下降了六尺。
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下降,最多再過五日,水位就會完全降下去,甚至是……水源斷絕。”
老管事說著,圍繞堆積起來的糧食繞了一圈,“少主今日並未調配人手,這周圍也沒有踩踏痕跡。眼前這一大堆糧食就好似突然憑空出現的一般。
想來也隻有神仙,才具備憑空變出糧食的手段。”
陳去病頓住,
原本隻是一句玩笑,卻沒想到老管事居然當了真。
並且看老管事的反應,也不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
想來是真覺他拿出來的這一堆糧食,是神仙贈與。
不過這樣也好,
至少不用再想辦法去解釋糧食的來源。
甚至於,
有了神仙的說法,以後陳去病再憑空拿出糧食來,都可以按到神仙頭上。
“少主,此事切不可讓外人知曉!”
老管事神色無比嚴肅,“若是讓外人知道,少主能從神仙處獲得糧食,必定會惹來災禍。”
“我明白!”
陳去病自然明白懷璧其罪的道理,也清楚這種事傳出去會招來什麽樣的後果。
其實他之所以暴露出能憑空變出糧食的手段,也是通過記憶知道,身邊這對父女對他絕對不會有二心。
兩人對他可以說是絕對忠誠,也絕對值得信任的兩個人!
因為兩人都是陳家的家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有這層關係在,
老管事絕對不會做出對陳去病不利的事來,反而會是最擔憂陳去病會出事的人。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
不然即便他再想利用空間來拯救領地的領民,也不會在老管事麵前暴露這一點,隻會選著更加穩妥,也更加隱秘的辦法。
“我也不會說的……”
在呆愣了好久的小丫頭此刻出聲,拍著小胸脯保證。
兩人都沒有理會小丫頭,陳去病說道:“正叔,還需要勞煩你,將這些糧食都分發出去。”
老管事好似早有預料,先是點頭,然後又試探性的詢問,“少主,以後可否還能繼續從神仙手中購買到糧食?”
“不是購買,是贈予!”
陳去病跟老管事對視一眼,笑道,“以後不僅有,還會更多!”
老管事的眼睛立馬就亮了,激動連連,“有就好,有就好!”
將事情吩咐給老管事,後麵的事就完全不需要陳去病操心。
迴到正廳,
陳去病直奔書房,
開始考慮接下來如何安排聚集在東城的近兩萬人口。
雖然他能通過空間種出無窮無盡的糧食,但也不能一直無償給領民分發糧食。
以前給領民發糧食,是為了一起渡過幹旱,
眼下雖然不知道幹旱什麽時候才能結束,但至少不需要擔憂最迫切糧食的問題。
人一旦沒了生存危機,又聚集在一起,是很容易搞事情的。
“我得給他們找點事做!”
正想著,
陳去病就看到一旁的小丫頭欲言又止。
“怎麽了?”
小丫頭被這突然的問話嚇了跳,不過心中的好奇心又驅使她問出了心中糾結的想法。
“少主,神仙是長什麽樣的啊?”
陳去病噎了一下,反問,“你為什麽會這麽問?”
“好奇嘛。”小丫頭不好意思的笑笑。
陳去病沉吟了下,還是說,“神仙沒有具體的長相,而是由你心中想成什麽樣,那麽祂就會是什麽樣!
如果你想象中的神仙是仙風道骨,舉手投足都帶有無盡道韻,那麽祂就是仙風道骨的模樣。
如果你想象中的神仙是身上髒亂不堪的乞丐,那麽祂就是乞丐的模樣。
正所謂相由心生,其實就是凡人在看到神仙時的一種形容。”
小丫頭好奇中又帶著懷疑,“神仙這麽厲害嗎?”
陳去病一本正經的忽悠,“如果神仙不厲害,還能被稱做神仙嗎?”
“那怎麽才可以見到神仙?”
“有緣自然能見!”
一問一答間,小丫頭已經被忽悠瘸了。
見小丫頭到一邊開始進行腦補,陳去病心中暗笑,
隨即又開始思考,接下來該給領民找些什麽事做。
“有了!”
大概過了半盞茶的時間,陳去病有了一個初步想法。
“首先不能讓所有人集中在東城,也不能讓所有人都閑著,必須要讓他們動起來。
如果用糧食換取他們的勞動力,他們肯定會十分願意交換。”
陳去病攤開一張紙,又從筆架上取下一支毛筆,在硯台裏麵沾幾下研好的墨。
然後對著紙張開始進行書寫:
第一步,從改善居住環境開始,讓領民修建新房,初步將人調動起來。
第二步,改善城池環境,翻修城牆,擴建城池。
寫到這,
陳去病停住了筆。
倒不是下不去,而是因為秋葉領因為地理因素,所有的建築都是以石頭為主。
不論是普通領民住的房子,還是城主府,都是以石頭作為主材料。
建造石屋的前提條件就是開采石料,
而距離城池最近的石料開采地,是三裏外的荒山。
三裏路程,一來一會就是六裏,
然後要開采能夠建築容納下兩萬人的石屋,
保守估計,至少需要五千間石屋!
五千間石屋,全都有石頭堆砌修築……
陳去病撓撓頭,感覺這個工程量……可能有點巨大。
“不急,慢慢來,連最緊迫的糧食都能解決,石屋的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陳去病提起筆,開始對第一步做細化記錄。
不過才剛寫幾個字,不知道什麽時候走出去的小丫頭,從外麵進來。
“少主,李先生求見。”
陳去病的思路被小丫頭這一聲給打斷,倒也不惱。
而是放下毛筆,對小丫頭說,“讓李先生進來吧。”
不一會,
一個看起來像文士的中間來走進書房,站在書桌對麵,拱手道:“李遠之,見過少主。”
陳去病打量了一會,腦海浮現出了關於李遠之的記憶。
李遠之是城主府的筆吏,記錄領地中所有重要的事情,並隨時上報上來。
“先生,請坐!”
陳去病右手向上輕抬了幾下,示意對方不用多禮。
然後一指書桌旁邊的椅子。
“謝少主!”
李遠之並沒有坐,而是神色焦急道:“東城古井中的水快要斷了!”
“當真?”
陳去病的臉色立馬變了,
幹旱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糧食絕收,還有水源缺少!
秋葉領附近沒有大型河流,隻有幾條人從工開鑿出來小河道。
但是隨著幹旱以後,河道斷流,
唯一的兩處水源;一處在城主府後院,另外一處就是東城的兩口古井。
如今古井出現枯竭現象,就意味著領地最後的水源即將麵臨斷絕。
“絕無虛言!”
李遠之解釋道:“其實在一年前,屬下就在擔憂古井之水會不會枯竭,但古井水位一直沒有下降。
直到半個月前,屬下發現古井水位下降了一寸左右,直到今天,已經下降了六尺。
如果繼續以這種速度下降,最多再過五日,水位就會完全降下去,甚至是……水源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