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暫時不怕!什麽意思?”
澄玖:“等消息。”
皇後:“朝臣上的立儲大典的奏折,你是一點兒都沒有批複呀。”
澄玖:“他們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為了我呀!”
皇後:“那也得有個立儲大典。”
澄玖:“大典的衣服還沒有做好,不著急。”
皇後眼神看了一下項嬤嬤,就再進來不少的端著托盤的小侍女。皇後道,“朝臣都找我來了,你父後也問及此事,不能托了。”
澄玖看看做好的禮服:“這個儲君的禮服的樣式我很喜歡,可這……趕工做出來的,總是糙了些。母後,我這十八年什麽都是減半的,好不容易當上這個儲君,想穿一件極好的禮服不過分吧?”
皇後想想:“也是,不過就是一件禮服,我朝第一位女儲君,是不能如此草率。”
澄玖:“大典是要舉行的,為我自己證明身份,可也想辦得盛大、不可一世。也不過份吧?”
皇後:“不過份。”
澄玖:“可國庫這時候要拿出這一筆錢,實在不妥呀。大典也要再托托,禮服也不能著急趕製。”
皇後:“甚是穩妥。可這怎麽也要有個期限呀。”
澄玖:“秋收後吧。”
皇後想想:“也好。豐收之後吉日也多。你也別總忙國事,這國事是忙不完,到處走走,散散心。吾迴宮了。”
澄玖送走了皇後,錦錦上前問:“公主,真要秋收後呀?”
澄玖哼了一聲:“就算我等得了,他們也等不了呀。”
這一消息一走漏出去,儲君因為國庫緊張要在秋收後舉行大典的消息傳遍了帝都,又是多少家在嚎呀。秋後呀,這是兩個月還是三個月都說不準呀,到時候三千裏流放都走到地了,能不能活著都不準了。
後宮妃嬪知道立即向澄玖送來了銀票。澄玖看到這一堆的銀票感歎道:“這些娘娘又湊什麽熱鬧呀,一次真不能要娘娘們的銀子,我要的可不是她們的錢。就以為皇帝侍疾有功為由都送迴去。”
皇宮的娘娘們一看自己送的銀票借著名頭悉數送了迴來,甚是不解,這是嫌少了?向傳旨的太監打聽,太監隻是說:“讓娘娘好生將養身體,等著大典就行,殿下還說讓娘娘們蛭時候打份好等著出席宮宴呢。還有,膚膏胭脂要是沒有了,就向院淵淵姑娘要,不用客氣。”
一番話讓娘娘們好一頓的琢磨,這公主能當上儲君已是不容易,也不會是平常的公主一般,一向主意多,定是有什麽打算,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別再壞了公主的事。後宮的娘娘的安分了,連寧妃都是出奇的安分。
皇帝聽說白芥子每日去宣政殿讀奏折很是不解,白芥子來給皇帝請安還問及了此事,白芥子說自己認識了不少字,不會的字有人教,澄玖每每都誇他讀得好。
小稚是個聰明的,對皇帝說:“陛下,繁皇子不到五歲,還未入書院,每日一讀,公主這是在教導皇子。陛下,你看,這短短幾天,繁皇子的眼睛多明亮,氣質都不一樣了。”
皇帝有些心疼的說:“白芥子還小,別累著。”
白芥子:“父皇,兒臣就讀一份奏折,不累的。”
皇帝:“公主都讓你讀什麽奏折呀?”
白芥子:“有誇皇姐的,有稅收的,有軍隊要軍餉、錢糧的,還有刑部、大理寺的。”
小稚:“瞧,白芥子記得還挺清楚的。”
皇帝有些高興:“不錯。”還是說了一句,“但願也能如此澄玖溫兒。”小稚是懂偏心的,心裏雖有點兒不是滋味,她心裏知道澄玖是不會好好教導溫兒的,自己也犯不著對皇帝的偏心有不滿,說道,“溫皇子還小,到了年紀公主也會如此的。”
皇帝還是擔憂:“但願吧。”
小稚心裏想:公主都把寧妃那麽一頓好打,還能教導她生的兒子繼承皇位嗎?最後,為母報仇?皇位的人選隻有白芥子與自己生的兒子,兩位皇子而已。看白芥子這樣,自己的兒子還是當個王爺就好,平安一生最是穩妥。
澄玖知道皇帝沒少從白芥子那套話,白芥子可不是天天都要待在宣政殿。就算知道如今也不能如何,何況自己也沒有做出什麽過分的事。
果然,沒兩天,大臣們就上奏折褒獎澄玖儲君為國為民、愛民如子,是國之大幸。
恭儉愛民、勵精圖治、主聖臣良、一夔自足、鳴鳳朝陽等詞都出現在奏折中了。最後,不從國庫中取銀子辦大典,他們要自己出錢湊份子錢給澄玖辦立儲大典,錢都交到戶部了,隻求趕緊辦了吧。
澄玖看著奏折唏噓不已啊:“我都不知道我自己這麽好!把我誇得快成轉輪聖王轉世了,這還是我認識的那些大臣嘛。主聖臣良,看看他們還不忘把自己給誇了,哎呀,這利益鏈挺長呀。”
而安:“這裏麵隨波逐流的人也是有的,頂頭上司都寫了,他們也得隨著不是。”
白小公子又來抄名單了,問道:“這是不是公主計劃好的?”
澄玖看著白小公子的字說:“還是白小公子的字看著舒服。”又接著說,“你是知道我的,我那能想到這麽多,都是他們推著我做的。要不是阮大人來,真就把那些公子給忘記了。大典是要辦的,沒想到他們這樣著急,那我就不能急了。沒想到,居然有了這麽多誇我的奏折。他們能昧著良心罵我一無是處,也能昧著良心把我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這收獲很大呀。後麵,可能還有一個大禮呢。”又拿起一份奏折說,“看看,這鳴鳳朝陽都有了。他們這是得有多著急,可真是太著急了!”
小內監來報:“殿下,劉司使請求覲見。”
澄玖聽到很高興,已經好久沒見到劉孝今了,說道:“快快有請。”
劉孝今滿麵愁容的進來行禮:“微臣叩見殿下。”說著就要跪,被澄玖一把拉住。
澄玖:“跪什麽跪,多久沒見了,不著急,先坐下,慢慢說。”
劉孝今還想說:“微臣不……敢……”已經被澄玖拉到椅子處坐下了。“公主,這樣不行了……”看到澄玖不高興就沒敢往下說,那就直接說事吧,“殿下,有消息來報,外麵郡、州、縣都有官員斂財,為了給殿下辦大典,民怨很大。”
澄玖看著白小公子道:“看大禮來了。”又對劉孝今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這些老狐狸怎麽可能花自己家裏錢給我辦事,沒有這麽好心的,肯定借機會又賺一筆。最後,這黑鍋讓我背。”
小內監又來報:“殿下,徐知霖求見。”
澄玖:“快請!”說著,自己趕快起身迎徐知霖。徐知霖是自己的老師,澄玖對誰敢玩世不恭,對幾位老臣和徐知霖是不能的。
徐知霖看到澄玖也要叩拜,澄玖:“徐夫子,快快請起,怎麽還行大禮了。”
徐知霖一臉冰霜,掏出幾份書信和奏折:“公主,這是微臣同科以書信、送禮為名寄來的書信,夾帶的奏折,請公主過目。”
澄玖接過一看:“大宣果然不止一個老康王,難怪康王妃不服呀,多少人都那麽做,他們不能,能服嘛。他們不知道的是,誰都可以做,他也不能做,因為他姓稽。”澄玖交給劉孝今看,澄玖把這書信和奏折交給了白小公子,白小公子明白,翻看一個冊子一一記下姓名。
白小公子說:“這禮送得可夠厚的呀!”澄玖聽到一笑。
徐知霖可不管這二人又打什麽主意,這二人從小就那樣,如今徐知霖心急如焚,問道:“公主打算如何處置?”
澄玖:“給我送了這麽一份大禮,禮上往來,總要迴禮嘛。我一儲君,迴份兒大的。”看到徐知霖那擔憂、憤恨的模樣,“徐夫子,不要愁了,先坐下,喝杯茶,這茶可好了,快嚐嚐。”
徐知霖:“公主,晚一分,那些百姓就多受一分的罪。”徐知霖很少這樣失態,事態一定很嚴重,康縣那時什麽樣澄玖是親眼看到的。澄玖:“徐夫人要沉住氣。”
徐知霖拱手對道:“微臣……”
劉孝今攔住徐知霖的拱手道:“徐大人,公主早就有所預料,這事還要再等等才行。交給公主還不放心嗎?這可是大人一手教出來的學生呀。”
徐知霖平複一下心情:“公主,失禮了。”
澄玖:“哎呀,徐夫人是什麽樣的人我當然清楚,都進宮了,就多坐些時候,陪陪我,我可是很辛苦的,天天批奏折。而安、淵淵,去弄些徐夫子喜歡的吃食來。”
徐知霖:“公主,早就有了對策?”
澄玖看著劉孝今說:“有,當然有。對付他們,就是要辛苦那幫兄弟了。”
劉孝今嘴角一笑,道:“徐兄,等消息吧。”
澄玖:“立儲大典什麽時候舉行,就要看那幫兄弟事情做得怎麽樣了?”
徐知霖:“貪官怎麽那麽多?”
澄玖:“徐夫子,貪官是殺不盡的。”
徐知霖:“公主,是要和光同塵。”
澄玖想想說:“算是,又不是。”
徐知霖:“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澄玖抓起賺賺對著徐知霖說:“看我像惡龍嘛?”
徐知霖也是無奈:“可能是我太心急了。”
白小公子:“那邊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看了時間,那邊以立儲大典為名斂財早於奏折,就是說明那些人早就想好了。”
澄玖:“我就知道他們早就盤算好了,無利,怎麽可能來捧殺我呢。看那奏折堆的,一定要好好留著,留著好好打他們的臉。手上一定要有證據的嘛!”
白小公子邊聽邊笑:“公主,我什麽時候迴學士院?”
澄玖變臉道:“怎麽這麽想離開?”
白小公子:“我怕我每天高興的在這殿上跑一圈。”劉孝今、徐知霖不明白,白小公子解釋道,“公主,我要在這殿上跑就給我賜婚。”
劉孝今:“這是好事呀?”白小公子一副你怎麽想的表情看著劉孝今,徐知霖則是覺得肯定不是什麽好事,笑得不行。
白小公子:“公主恨不得把那些小姐都賜婚給我,要不,二位也分擔一下?”
劉孝今、徐知霖那頭搖得不行,劉孝今:“不行、不行,這萬萬不行,養不起。”
徐知霖:“無福消受,受不了。”
錦錦:“公主,隻是開一個玩笑,公主想把大宣最好的女子給你。”
白小公子:“公主現在可是儲君,一言九鼎呀。”
澄玖:“全大宣最好的小姐才配得上白小公子。”
白小公子一笑:“那些小姐,在娘胎裏就壞,變不好的。配給誰家都是家門不幸。”
澄玖:“那就內部抵消了吧。”
白小公子:“那生出來的孩子得……多壞呀?”
澄玖:“那也不能讓好人家的公子、小姐去配呀。沒聽說嘛?那誰家的非要娶那誰家的那誰,人家那麽好的女兒舍得嫁給那個潑皮。都要被流放了,這都不肯放過,這得多霸道。這家要是不被罷官,那女兒家就逃不出他家的手掌心的。我準備……賜個婚。”
白小公子:“這說的是誰家呀?”
澄玖:“利用這些貪官貪財,全大宣都知道當朝公主成為儲君了,大宣要有第一位婦帝了,這比官府下的文書都快。我的名聲暫時是毀了,過些天再補迴來。”想想這事,心裏還有很火大的。
澄玖遲遲不定立儲大典日期,朝臣們幾天就是一催呀。
直到劉孝今來了確定的消息後,澄玖宣布立儲大典定在七月二十七日。
各地出現流匪,搶了不少當地的大戶,就是官宅都沒放過。之後,就要上報讓官兵來剿匪,朝廷知曉特派一支軍隊去剿匪,這支軍隊哪 有匪患就到哪兒裏,追了流匪一路。一時間,大宣四麵八方都有流匪,澄玖收到不少各地方上報的奏折,一時間人心惶惶。
澄玖:“等消息。”
皇後:“朝臣上的立儲大典的奏折,你是一點兒都沒有批複呀。”
澄玖:“他們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那是為了我呀!”
皇後:“那也得有個立儲大典。”
澄玖:“大典的衣服還沒有做好,不著急。”
皇後眼神看了一下項嬤嬤,就再進來不少的端著托盤的小侍女。皇後道,“朝臣都找我來了,你父後也問及此事,不能托了。”
澄玖看看做好的禮服:“這個儲君的禮服的樣式我很喜歡,可這……趕工做出來的,總是糙了些。母後,我這十八年什麽都是減半的,好不容易當上這個儲君,想穿一件極好的禮服不過分吧?”
皇後想想:“也是,不過就是一件禮服,我朝第一位女儲君,是不能如此草率。”
澄玖:“大典是要舉行的,為我自己證明身份,可也想辦得盛大、不可一世。也不過份吧?”
皇後:“不過份。”
澄玖:“可國庫這時候要拿出這一筆錢,實在不妥呀。大典也要再托托,禮服也不能著急趕製。”
皇後:“甚是穩妥。可這怎麽也要有個期限呀。”
澄玖:“秋收後吧。”
皇後想想:“也好。豐收之後吉日也多。你也別總忙國事,這國事是忙不完,到處走走,散散心。吾迴宮了。”
澄玖送走了皇後,錦錦上前問:“公主,真要秋收後呀?”
澄玖哼了一聲:“就算我等得了,他們也等不了呀。”
這一消息一走漏出去,儲君因為國庫緊張要在秋收後舉行大典的消息傳遍了帝都,又是多少家在嚎呀。秋後呀,這是兩個月還是三個月都說不準呀,到時候三千裏流放都走到地了,能不能活著都不準了。
後宮妃嬪知道立即向澄玖送來了銀票。澄玖看到這一堆的銀票感歎道:“這些娘娘又湊什麽熱鬧呀,一次真不能要娘娘們的銀子,我要的可不是她們的錢。就以為皇帝侍疾有功為由都送迴去。”
皇宮的娘娘們一看自己送的銀票借著名頭悉數送了迴來,甚是不解,這是嫌少了?向傳旨的太監打聽,太監隻是說:“讓娘娘好生將養身體,等著大典就行,殿下還說讓娘娘們蛭時候打份好等著出席宮宴呢。還有,膚膏胭脂要是沒有了,就向院淵淵姑娘要,不用客氣。”
一番話讓娘娘們好一頓的琢磨,這公主能當上儲君已是不容易,也不會是平常的公主一般,一向主意多,定是有什麽打算,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別再壞了公主的事。後宮的娘娘的安分了,連寧妃都是出奇的安分。
皇帝聽說白芥子每日去宣政殿讀奏折很是不解,白芥子來給皇帝請安還問及了此事,白芥子說自己認識了不少字,不會的字有人教,澄玖每每都誇他讀得好。
小稚是個聰明的,對皇帝說:“陛下,繁皇子不到五歲,還未入書院,每日一讀,公主這是在教導皇子。陛下,你看,這短短幾天,繁皇子的眼睛多明亮,氣質都不一樣了。”
皇帝有些心疼的說:“白芥子還小,別累著。”
白芥子:“父皇,兒臣就讀一份奏折,不累的。”
皇帝:“公主都讓你讀什麽奏折呀?”
白芥子:“有誇皇姐的,有稅收的,有軍隊要軍餉、錢糧的,還有刑部、大理寺的。”
小稚:“瞧,白芥子記得還挺清楚的。”
皇帝有些高興:“不錯。”還是說了一句,“但願也能如此澄玖溫兒。”小稚是懂偏心的,心裏雖有點兒不是滋味,她心裏知道澄玖是不會好好教導溫兒的,自己也犯不著對皇帝的偏心有不滿,說道,“溫皇子還小,到了年紀公主也會如此的。”
皇帝還是擔憂:“但願吧。”
小稚心裏想:公主都把寧妃那麽一頓好打,還能教導她生的兒子繼承皇位嗎?最後,為母報仇?皇位的人選隻有白芥子與自己生的兒子,兩位皇子而已。看白芥子這樣,自己的兒子還是當個王爺就好,平安一生最是穩妥。
澄玖知道皇帝沒少從白芥子那套話,白芥子可不是天天都要待在宣政殿。就算知道如今也不能如何,何況自己也沒有做出什麽過分的事。
果然,沒兩天,大臣們就上奏折褒獎澄玖儲君為國為民、愛民如子,是國之大幸。
恭儉愛民、勵精圖治、主聖臣良、一夔自足、鳴鳳朝陽等詞都出現在奏折中了。最後,不從國庫中取銀子辦大典,他們要自己出錢湊份子錢給澄玖辦立儲大典,錢都交到戶部了,隻求趕緊辦了吧。
澄玖看著奏折唏噓不已啊:“我都不知道我自己這麽好!把我誇得快成轉輪聖王轉世了,這還是我認識的那些大臣嘛。主聖臣良,看看他們還不忘把自己給誇了,哎呀,這利益鏈挺長呀。”
而安:“這裏麵隨波逐流的人也是有的,頂頭上司都寫了,他們也得隨著不是。”
白小公子又來抄名單了,問道:“這是不是公主計劃好的?”
澄玖看著白小公子的字說:“還是白小公子的字看著舒服。”又接著說,“你是知道我的,我那能想到這麽多,都是他們推著我做的。要不是阮大人來,真就把那些公子給忘記了。大典是要辦的,沒想到他們這樣著急,那我就不能急了。沒想到,居然有了這麽多誇我的奏折。他們能昧著良心罵我一無是處,也能昧著良心把我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的,這收獲很大呀。後麵,可能還有一個大禮呢。”又拿起一份奏折說,“看看,這鳴鳳朝陽都有了。他們這是得有多著急,可真是太著急了!”
小內監來報:“殿下,劉司使請求覲見。”
澄玖聽到很高興,已經好久沒見到劉孝今了,說道:“快快有請。”
劉孝今滿麵愁容的進來行禮:“微臣叩見殿下。”說著就要跪,被澄玖一把拉住。
澄玖:“跪什麽跪,多久沒見了,不著急,先坐下,慢慢說。”
劉孝今還想說:“微臣不……敢……”已經被澄玖拉到椅子處坐下了。“公主,這樣不行了……”看到澄玖不高興就沒敢往下說,那就直接說事吧,“殿下,有消息來報,外麵郡、州、縣都有官員斂財,為了給殿下辦大典,民怨很大。”
澄玖看著白小公子道:“看大禮來了。”又對劉孝今說,“這是意料之中的事。這些老狐狸怎麽可能花自己家裏錢給我辦事,沒有這麽好心的,肯定借機會又賺一筆。最後,這黑鍋讓我背。”
小內監又來報:“殿下,徐知霖求見。”
澄玖:“快請!”說著,自己趕快起身迎徐知霖。徐知霖是自己的老師,澄玖對誰敢玩世不恭,對幾位老臣和徐知霖是不能的。
徐知霖看到澄玖也要叩拜,澄玖:“徐夫子,快快請起,怎麽還行大禮了。”
徐知霖一臉冰霜,掏出幾份書信和奏折:“公主,這是微臣同科以書信、送禮為名寄來的書信,夾帶的奏折,請公主過目。”
澄玖接過一看:“大宣果然不止一個老康王,難怪康王妃不服呀,多少人都那麽做,他們不能,能服嘛。他們不知道的是,誰都可以做,他也不能做,因為他姓稽。”澄玖交給劉孝今看,澄玖把這書信和奏折交給了白小公子,白小公子明白,翻看一個冊子一一記下姓名。
白小公子說:“這禮送得可夠厚的呀!”澄玖聽到一笑。
徐知霖可不管這二人又打什麽主意,這二人從小就那樣,如今徐知霖心急如焚,問道:“公主打算如何處置?”
澄玖:“給我送了這麽一份大禮,禮上往來,總要迴禮嘛。我一儲君,迴份兒大的。”看到徐知霖那擔憂、憤恨的模樣,“徐夫子,不要愁了,先坐下,喝杯茶,這茶可好了,快嚐嚐。”
徐知霖:“公主,晚一分,那些百姓就多受一分的罪。”徐知霖很少這樣失態,事態一定很嚴重,康縣那時什麽樣澄玖是親眼看到的。澄玖:“徐夫人要沉住氣。”
徐知霖拱手對道:“微臣……”
劉孝今攔住徐知霖的拱手道:“徐大人,公主早就有所預料,這事還要再等等才行。交給公主還不放心嗎?這可是大人一手教出來的學生呀。”
徐知霖平複一下心情:“公主,失禮了。”
澄玖:“哎呀,徐夫人是什麽樣的人我當然清楚,都進宮了,就多坐些時候,陪陪我,我可是很辛苦的,天天批奏折。而安、淵淵,去弄些徐夫子喜歡的吃食來。”
徐知霖:“公主,早就有了對策?”
澄玖看著劉孝今說:“有,當然有。對付他們,就是要辛苦那幫兄弟了。”
劉孝今嘴角一笑,道:“徐兄,等消息吧。”
澄玖:“立儲大典什麽時候舉行,就要看那幫兄弟事情做得怎麽樣了?”
徐知霖:“貪官怎麽那麽多?”
澄玖:“徐夫子,貪官是殺不盡的。”
徐知霖:“公主,是要和光同塵。”
澄玖想想說:“算是,又不是。”
徐知霖:“屠龍少年,終成惡龍。”
澄玖抓起賺賺對著徐知霖說:“看我像惡龍嘛?”
徐知霖也是無奈:“可能是我太心急了。”
白小公子:“那邊的事情已經發生了。我看了時間,那邊以立儲大典為名斂財早於奏折,就是說明那些人早就想好了。”
澄玖:“我就知道他們早就盤算好了,無利,怎麽可能來捧殺我呢。看那奏折堆的,一定要好好留著,留著好好打他們的臉。手上一定要有證據的嘛!”
白小公子邊聽邊笑:“公主,我什麽時候迴學士院?”
澄玖變臉道:“怎麽這麽想離開?”
白小公子:“我怕我每天高興的在這殿上跑一圈。”劉孝今、徐知霖不明白,白小公子解釋道,“公主,我要在這殿上跑就給我賜婚。”
劉孝今:“這是好事呀?”白小公子一副你怎麽想的表情看著劉孝今,徐知霖則是覺得肯定不是什麽好事,笑得不行。
白小公子:“公主恨不得把那些小姐都賜婚給我,要不,二位也分擔一下?”
劉孝今、徐知霖那頭搖得不行,劉孝今:“不行、不行,這萬萬不行,養不起。”
徐知霖:“無福消受,受不了。”
錦錦:“公主,隻是開一個玩笑,公主想把大宣最好的女子給你。”
白小公子:“公主現在可是儲君,一言九鼎呀。”
澄玖:“全大宣最好的小姐才配得上白小公子。”
白小公子一笑:“那些小姐,在娘胎裏就壞,變不好的。配給誰家都是家門不幸。”
澄玖:“那就內部抵消了吧。”
白小公子:“那生出來的孩子得……多壞呀?”
澄玖:“那也不能讓好人家的公子、小姐去配呀。沒聽說嘛?那誰家的非要娶那誰家的那誰,人家那麽好的女兒舍得嫁給那個潑皮。都要被流放了,這都不肯放過,這得多霸道。這家要是不被罷官,那女兒家就逃不出他家的手掌心的。我準備……賜個婚。”
白小公子:“這說的是誰家呀?”
澄玖:“利用這些貪官貪財,全大宣都知道當朝公主成為儲君了,大宣要有第一位婦帝了,這比官府下的文書都快。我的名聲暫時是毀了,過些天再補迴來。”想想這事,心裏還有很火大的。
澄玖遲遲不定立儲大典日期,朝臣們幾天就是一催呀。
直到劉孝今來了確定的消息後,澄玖宣布立儲大典定在七月二十七日。
各地出現流匪,搶了不少當地的大戶,就是官宅都沒放過。之後,就要上報讓官兵來剿匪,朝廷知曉特派一支軍隊去剿匪,這支軍隊哪 有匪患就到哪兒裏,追了流匪一路。一時間,大宣四麵八方都有流匪,澄玖收到不少各地方上報的奏折,一時間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