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禦史:“真要結交,也恐有通敵之嫌。”
皇帝:“所以,隻能公主出麵多加照顧,顧全了大宣的顏麵。”
趙禦史沒有放棄:“民間傳言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指得就是公主呀,陛下,隻有處置了公主,這天災才能過去,還望陛下體恤黎民百姓。”
澄玖心想:這就是要置我於死地啊。
皇帝:“你讓朕殺女?”
趙禦史:“臣不敢,把公主貶為庶人即可。”
崔禦史:“陛下,臣附議。”
陸禦史:“臣附議!”
文禦史:“臣附議!”
吏部吳尚書:“臣附議!”
禮部程侍郎(壞):“臣附議!”
一大半的官員都喊“臣附議”,真是頭疼呀。
皇帝怒了:“荒唐!太荒唐。都是讀聖賢書的,怎麽還如此。”
禮部葉尚書(壞):“陛下,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對於愚昧百姓,怪力亂神更有說服力。”
秘書省秘書少監王大人:“陛下,臣有所疑惑。”
皇帝也沒好氣:“你還有什麽疑惑?”
王大人:“這傳言‘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要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也通呀。這字裏麵有玄機呀。”
澄玖心想:王大人,從四品,可以升官了吧。這書沒有白讀!
一言一出,又是一片嘩然。
皇帝語氣緩和的說:“愛卿,為如何說呀?”
王大人:“請陛下賜紙筆!”皇帝一抬手,任公公馬上去辦。
紙筆一到,王大人寫下“大宣九代女帝至亡國”和“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寫完給眾人看,王大人說:“這要是‘至’怎麽斷句都是一個意思;這要是‘治’就是兩個意思,一個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另一個就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諸位大人,這如何數能斷言呀?天意這樣不明不白,再說,違背天意又當如何呀?”
皇帝開心了,澄玖也開心了,心想:這是人才呀,這智慧不亞於堂兄。
文禦史:“王大人,就不要此時這般咬文嚼字了。當務之急,還是要穩定民心為上策。”
一群朝臣又都跪下了。皇帝看到後就淡淡的說:“眾愛卿……這是要……逼……宮……”
朝臣們:“不敢。”
皇帝:“既然不敢,那就退朝吧。”
任公公剛要喊退朝,於相大喊:“陛下,不可。”出列一拱手,“今日必須有個了斷。”皇帝真生氣了,這不就是要他舍棄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些朝臣太惡毒了。
於相:“這等荒謬的傳言,就是有人特意為之。臣已查明,這就是要害大宣基業。此時,琉璃洲叛國,又逢南方大旱,這事太過蹊蹺。”皇帝一聽,這於相還是很明白人,於相轉身對基其他官員說,“夫母官,就是要為百姓做主。這等荒唐事還要聽百姓,你們這是誰是爹媽誰是子孫都分不清了?這是孩子不懂事還是由著孩子不懂事為自己謀私利呀?百姓愚昧,還要有人還說經講道讓他們明白,還能由著他們胡鬧?為了安撫百姓而對無辜下手,你們是讀書為假,有了功名牟利是真呀?還是為了個人習好而斷人善惡?這禦史台得好好查查。”
於相又轉身對皇帝說:“臣為百官之首,卻有失查之責,請陛下責罰。”
皇帝一聽,這心很舒暢,有意思了。於相,於廷節,字益安,二十三歲登進士第。於相為人剛正不阿,又足智多謀,與薑相斡旋很久,扳倒薑相才使大宣沒有大亂,使得朝綱穩定。今日出言,朝堂再無人出聲。
傳言開始是“大宣九代女帝亡國”。就是這幾個字,傳著傳著,各地方方言還有不同,就傳成了“大宣九代女帝至亡國”和“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到底是啥,就傻傻搞不清了。
記住,讀多少書,有多少的學問,都有糊塗的,這禦史中就有人要出來顯眼的。
林禦史出列:“下官,深知於相國為人清正,也不能全然苟同於相所言。臣為禦史言官,定要對陛下知無不言。臣就是拚得一死也要說出來。如今南方大旱,百姓深信不疑與傳言中女帝有關。百姓人多勢眾,本就難以教化,若有奸人挑撥必然會大亂,再不決斷,這要像琉璃洲反起來,大宣不保。”
於相:“南方這個時節不是大旱就是大澇,這個傳言都近兩個月了,南方才出現大旱。”
林禦史據理力爭:“可百姓不知,這時候百姓是聽不進去話的,他們相信傳言。”
於相:“陛下,要趕快賑災,安撫民心。”
林禦史:“陛下,敢快貶公主為庶民,再賑災,兩管齊下,保大宣百姓。”皇帝知道這林禦史就是這幫禦史老狐狸的槍,
於相:“你好大的膽!”
林禦史:“陛下,貶公主為庶民已是留下公主一命,按這傳言,公主……當誅!”
這一言,皇帝怒目,騰的一起站起來,指著林禦史:“放肆!”澄玖的心真是越來越踏實了,這就是幕布之人的目的:要她死!
我呸!想讓我死,我就死,你真把自己當個什麽東西了!
林禦史真是不卑不亢,直挺挺的跪下:“臣自知罪該萬死,一片赤城之心,天地共知。”這禦史就是這樣滴,被皇帝殺了,留下千古美名。禦史言官就是滾刀肉,打不得、殺不得,比免死金牌都好使的官職。俸祿少也是他們自己一代代作的,罵著東家,還讓東家漲工錢,天底下不會有這等美事。
皇帝知道:這就是預謀。這位小小的林禦史,朝中並無根基,這是被誰利用還不自知,還是被收賣。這樣的榆木腦袋當朝為官,是怎麽考核上來的?這得查。
皇帝:“林大人,說出了關鍵。公主屢次遇刺,歹人都說出了要殺掉公主。”
禮部葉尚書打斷皇帝的話:“陛下,可能是這歹人早就知道這傳言,不然怎麽就單單單對公主下手,不對皇家其他人下手。”
皇帝冷冷的說:“隻是對朕的子嗣下手,傳言要立楚郡王為太子,楚郡王隨康王去封地,被歹人追殺了一路。”
禮部葉尚書:“這……臣不知。”
皇帝:“你不知道的事的多著呢。”皇帝白了他一眼。
文禦史:“公主出生,佑國寺方丈就讓公主自謙惜福,這不就是暗指說公主不可當公主養育同,必成大患。”
皇帝:“那是讓公主好平安長大成人,不被你等加害。這也說明公主畢將不凡,佛祖護佑。”
渾儀監韓監正出列:“陛下,臣每日都觀天相,並無異樣。歹人作祟,不足為懼。”
宗正寺寺卿肖大人出列:“陛下,臣記得,公主出生,前後幾天就是天氣晴朗,天空也無異樣。當年的殊倫公主出生大雨滂沱幾天幾夜,至到雲家庶女出生才停。殊倫公主也並沒有危害天下蒼生,這女帝一說就是挑撥陛下與公主,朝臣與陛下的關係,用心歹毒呀。吾等為當朝官員不可聽之任之,無所作為。”
澄玖心想:“肖大人,我領你一人情。”
崔禦史:“時隔多年,肖大人怎麽還能記得如此清楚呀?”
肖大人笑嘻嘻地說:“我家小女早公主一天出生,自是記得清楚呀。”崔禦史討了個沒趣。
皇後叫到在大殿上有禦史讓皇帝殺了澄玖,急衝衝的趕到了。一進後殿就看到澄玖在喝茶,澄玖一見皇後,起身行禮。皇後見澄玖神態自若,示意皇後不要聲張,聽著就好。母女二人一同坐下,皇後急得是吃不下、喝不下的,澄玖則是該吃吃、該喝喝的。
皇後看不下去了:“你這孩子,心真大,都要你的命的了,還這樣沒心沒肺的。”
澄玖一笑:“母後,父皇在前麵替兒臣擋著,兒臣自是不能讓父皇白擋。兒臣定是要好好活著,不能當歹人得逞。母後,也就不要急了。歹人想看到的,讓歹人高興的事,兒臣才不做。”
皇後聽到後,看著項嬤嬤說:“好像是本宮覺不住氣了?”
澄玖:“母後,就是母儀天下,天下為母的表率,這天下的母親哪有知道自己家孩子被殺不著急的。”
皇後被逗笑了:“這嘴是真甜。”
項嬤嬤:“娘娘,公主長大了。這就是那句……那句……噢,泰山崩於麵前而不驚。”
皇後看著澄玖直笑,自己是慌了,看到澄玖穩妥,自己可能真是不用為這孩子操心了。
澄玖讓皇後吃這個吃那個,還讓小稚給皇後沏好茶,給皇後品嚐。母女二人就在後殿聽著這早朝是要開到午時嘛?
皇帝知道澄玖在後殿,都要殺她都沒蹦出來,心也放下。幾次,澄玖都忍住沒有從後殿跳出來,換成當年的自己也是做不到的。皇帝放心的與這些朝臣周旋。
渾儀監韓監正:“陛下,若是天意如此,大宣女帝,陛下違背了天意,會遭天意反噬。”
趙禦史:“你這妖道,已出妖女,必須斬殺。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這關係到大宣數萬百姓。”
皇後聽到又慌了,澄玖按住皇後的手,搖搖頭,皇後無奈的強穩住心神。
王大人又出來了:“陛下,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要是這樣的話,這歹人就是害怕大宣出女帝呀,對歹人肯定不利呀。陛下不能上當呀。要是這女帝就是指公主,歹人要殺公主,這就對了呀。公主是歹人的克星,陛下,三思呀。萬萬不能親者痛,仇者恨。”
雲太傅:“這類本就是無稽之談,怎麽能被這牽著鼻子走,滑天下之大稽!哼……”
王大人:“陛下,還是先把公主保護起來吧,若是公主真對我大宣有益處,這是上天的饋贈。”
皇帝趕緊接上:“咦……愛卿這樣想也不錯。可要是這樣想不是更好,怎麽就非往壞處想呢。大宣有公主護國,這不是很好,大宣多有些能人,咱們君臣上下不都省心,受益的還是大宣子民。”
王大人:“陛下,賑災才是當務之急。”
皇帝:“愛卿說的是。這樣吧,就辛苦王少監為欽差去南方賑災,戶部明侍郎同去協助王少監,戶部劉尚書立即撥糧款。”
澄玖心想:有明家的人在,這事能好辦不好。皇帝對王少監很是關懷呀。
皇帝:“給各地發公告,天無異象,傳言為亂我大宣者所為。大宣皇子即將降生,女帝為無中生有,大宣子民不可信此言。發現傳謠言者,按律法處之。”
任公公:“退朝。”
皇帝看到後殿皇後也在,就知道有人要自己殺澄玖的信息,皇後知道了,還好皇後沒有出來鬧,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澄玖上前行禮:“謝父皇救命之恩!”
皇帝長舒一口氣:“希兒是無辜之人,死一人而救天下本就是有悖天理。天無私覆,地無私載。”
澄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有人想讓我死,我偏不死。盼我死的歹人不是天地,他說得不能算。”
皇帝點點頭,對皇後說:“皇後怎麽來了?”
皇後:“聽到陛下這兒的茶極好,妾得了空就有嚐嚐。”
皇帝:“味道怎麽樣?”
皇後:“極好。”
皇帝:“今天這早朝上的真得太久了些,澄玖,你那兒的冰飲給朕弄些來。”
澄玖:“是,一會兒就父皇送來。”
皇帝一笑:“行,下去吧。”
皇後:“妾也迴宮了。”皇帝點點頭。
澄玖與錦錦出了上早朝的朝天殿,麵色沉重,錦錦也不敢與澄玖說話,就在旁跟著。
澄玖突然停下對錦錦說:“我若為帝,你當如何?”
錦錦一聽嚇了一跳:“公主,你說這話可當真?”澄玖點點頭,“奴婢陪著公主。”
澄玖:“你不是奴婢,你是侍衛,應稱下官或是卑職,這聲奴婢不過是為了掩飾身份。”
錦錦:“奴婢並不介意。”
澄玖再問:“我隻問你,我若奪這帝位,真要當這傳言中的女帝,你當如何?”
皇帝:“所以,隻能公主出麵多加照顧,顧全了大宣的顏麵。”
趙禦史沒有放棄:“民間傳言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指得就是公主呀,陛下,隻有處置了公主,這天災才能過去,還望陛下體恤黎民百姓。”
澄玖心想:這就是要置我於死地啊。
皇帝:“你讓朕殺女?”
趙禦史:“臣不敢,把公主貶為庶人即可。”
崔禦史:“陛下,臣附議。”
陸禦史:“臣附議!”
文禦史:“臣附議!”
吏部吳尚書:“臣附議!”
禮部程侍郎(壞):“臣附議!”
一大半的官員都喊“臣附議”,真是頭疼呀。
皇帝怒了:“荒唐!太荒唐。都是讀聖賢書的,怎麽還如此。”
禮部葉尚書(壞):“陛下,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對於愚昧百姓,怪力亂神更有說服力。”
秘書省秘書少監王大人:“陛下,臣有所疑惑。”
皇帝也沒好氣:“你還有什麽疑惑?”
王大人:“這傳言‘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要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也通呀。這字裏麵有玄機呀。”
澄玖心想:王大人,從四品,可以升官了吧。這書沒有白讀!
一言一出,又是一片嘩然。
皇帝語氣緩和的說:“愛卿,為如何說呀?”
王大人:“請陛下賜紙筆!”皇帝一抬手,任公公馬上去辦。
紙筆一到,王大人寫下“大宣九代女帝至亡國”和“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寫完給眾人看,王大人說:“這要是‘至’怎麽斷句都是一個意思;這要是‘治’就是兩個意思,一個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另一個就是‘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諸位大人,這如何數能斷言呀?天意這樣不明不白,再說,違背天意又當如何呀?”
皇帝開心了,澄玖也開心了,心想:這是人才呀,這智慧不亞於堂兄。
文禦史:“王大人,就不要此時這般咬文嚼字了。當務之急,還是要穩定民心為上策。”
一群朝臣又都跪下了。皇帝看到後就淡淡的說:“眾愛卿……這是要……逼……宮……”
朝臣們:“不敢。”
皇帝:“既然不敢,那就退朝吧。”
任公公剛要喊退朝,於相大喊:“陛下,不可。”出列一拱手,“今日必須有個了斷。”皇帝真生氣了,這不就是要他舍棄了自己的親生女兒,這些朝臣太惡毒了。
於相:“這等荒謬的傳言,就是有人特意為之。臣已查明,這就是要害大宣基業。此時,琉璃洲叛國,又逢南方大旱,這事太過蹊蹺。”皇帝一聽,這於相還是很明白人,於相轉身對基其他官員說,“夫母官,就是要為百姓做主。這等荒唐事還要聽百姓,你們這是誰是爹媽誰是子孫都分不清了?這是孩子不懂事還是由著孩子不懂事為自己謀私利呀?百姓愚昧,還要有人還說經講道讓他們明白,還能由著他們胡鬧?為了安撫百姓而對無辜下手,你們是讀書為假,有了功名牟利是真呀?還是為了個人習好而斷人善惡?這禦史台得好好查查。”
於相又轉身對皇帝說:“臣為百官之首,卻有失查之責,請陛下責罰。”
皇帝一聽,這心很舒暢,有意思了。於相,於廷節,字益安,二十三歲登進士第。於相為人剛正不阿,又足智多謀,與薑相斡旋很久,扳倒薑相才使大宣沒有大亂,使得朝綱穩定。今日出言,朝堂再無人出聲。
傳言開始是“大宣九代女帝亡國”。就是這幾個字,傳著傳著,各地方方言還有不同,就傳成了“大宣九代女帝至亡國”和“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到底是啥,就傻傻搞不清了。
記住,讀多少書,有多少的學問,都有糊塗的,這禦史中就有人要出來顯眼的。
林禦史出列:“下官,深知於相國為人清正,也不能全然苟同於相所言。臣為禦史言官,定要對陛下知無不言。臣就是拚得一死也要說出來。如今南方大旱,百姓深信不疑與傳言中女帝有關。百姓人多勢眾,本就難以教化,若有奸人挑撥必然會大亂,再不決斷,這要像琉璃洲反起來,大宣不保。”
於相:“南方這個時節不是大旱就是大澇,這個傳言都近兩個月了,南方才出現大旱。”
林禦史據理力爭:“可百姓不知,這時候百姓是聽不進去話的,他們相信傳言。”
於相:“陛下,要趕快賑災,安撫民心。”
林禦史:“陛下,敢快貶公主為庶民,再賑災,兩管齊下,保大宣百姓。”皇帝知道這林禦史就是這幫禦史老狐狸的槍,
於相:“你好大的膽!”
林禦史:“陛下,貶公主為庶民已是留下公主一命,按這傳言,公主……當誅!”
這一言,皇帝怒目,騰的一起站起來,指著林禦史:“放肆!”澄玖的心真是越來越踏實了,這就是幕布之人的目的:要她死!
我呸!想讓我死,我就死,你真把自己當個什麽東西了!
林禦史真是不卑不亢,直挺挺的跪下:“臣自知罪該萬死,一片赤城之心,天地共知。”這禦史就是這樣滴,被皇帝殺了,留下千古美名。禦史言官就是滾刀肉,打不得、殺不得,比免死金牌都好使的官職。俸祿少也是他們自己一代代作的,罵著東家,還讓東家漲工錢,天底下不會有這等美事。
皇帝知道:這就是預謀。這位小小的林禦史,朝中並無根基,這是被誰利用還不自知,還是被收賣。這樣的榆木腦袋當朝為官,是怎麽考核上來的?這得查。
皇帝:“林大人,說出了關鍵。公主屢次遇刺,歹人都說出了要殺掉公主。”
禮部葉尚書打斷皇帝的話:“陛下,可能是這歹人早就知道這傳言,不然怎麽就單單單對公主下手,不對皇家其他人下手。”
皇帝冷冷的說:“隻是對朕的子嗣下手,傳言要立楚郡王為太子,楚郡王隨康王去封地,被歹人追殺了一路。”
禮部葉尚書:“這……臣不知。”
皇帝:“你不知道的事的多著呢。”皇帝白了他一眼。
文禦史:“公主出生,佑國寺方丈就讓公主自謙惜福,這不就是暗指說公主不可當公主養育同,必成大患。”
皇帝:“那是讓公主好平安長大成人,不被你等加害。這也說明公主畢將不凡,佛祖護佑。”
渾儀監韓監正出列:“陛下,臣每日都觀天相,並無異樣。歹人作祟,不足為懼。”
宗正寺寺卿肖大人出列:“陛下,臣記得,公主出生,前後幾天就是天氣晴朗,天空也無異樣。當年的殊倫公主出生大雨滂沱幾天幾夜,至到雲家庶女出生才停。殊倫公主也並沒有危害天下蒼生,這女帝一說就是挑撥陛下與公主,朝臣與陛下的關係,用心歹毒呀。吾等為當朝官員不可聽之任之,無所作為。”
澄玖心想:“肖大人,我領你一人情。”
崔禦史:“時隔多年,肖大人怎麽還能記得如此清楚呀?”
肖大人笑嘻嘻地說:“我家小女早公主一天出生,自是記得清楚呀。”崔禦史討了個沒趣。
皇後叫到在大殿上有禦史讓皇帝殺了澄玖,急衝衝的趕到了。一進後殿就看到澄玖在喝茶,澄玖一見皇後,起身行禮。皇後見澄玖神態自若,示意皇後不要聲張,聽著就好。母女二人一同坐下,皇後急得是吃不下、喝不下的,澄玖則是該吃吃、該喝喝的。
皇後看不下去了:“你這孩子,心真大,都要你的命的了,還這樣沒心沒肺的。”
澄玖一笑:“母後,父皇在前麵替兒臣擋著,兒臣自是不能讓父皇白擋。兒臣定是要好好活著,不能當歹人得逞。母後,也就不要急了。歹人想看到的,讓歹人高興的事,兒臣才不做。”
皇後聽到後,看著項嬤嬤說:“好像是本宮覺不住氣了?”
澄玖:“母後,就是母儀天下,天下為母的表率,這天下的母親哪有知道自己家孩子被殺不著急的。”
皇後被逗笑了:“這嘴是真甜。”
項嬤嬤:“娘娘,公主長大了。這就是那句……那句……噢,泰山崩於麵前而不驚。”
皇後看著澄玖直笑,自己是慌了,看到澄玖穩妥,自己可能真是不用為這孩子操心了。
澄玖讓皇後吃這個吃那個,還讓小稚給皇後沏好茶,給皇後品嚐。母女二人就在後殿聽著這早朝是要開到午時嘛?
皇帝知道澄玖在後殿,都要殺她都沒蹦出來,心也放下。幾次,澄玖都忍住沒有從後殿跳出來,換成當年的自己也是做不到的。皇帝放心的與這些朝臣周旋。
渾儀監韓監正:“陛下,若是天意如此,大宣女帝,陛下違背了天意,會遭天意反噬。”
趙禦史:“你這妖道,已出妖女,必須斬殺。寧可殺錯,不可放過。這關係到大宣數萬百姓。”
皇後聽到又慌了,澄玖按住皇後的手,搖搖頭,皇後無奈的強穩住心神。
王大人又出來了:“陛下,大宣九代女帝治亡國。要是這樣的話,這歹人就是害怕大宣出女帝呀,對歹人肯定不利呀。陛下不能上當呀。要是這女帝就是指公主,歹人要殺公主,這就對了呀。公主是歹人的克星,陛下,三思呀。萬萬不能親者痛,仇者恨。”
雲太傅:“這類本就是無稽之談,怎麽能被這牽著鼻子走,滑天下之大稽!哼……”
王大人:“陛下,還是先把公主保護起來吧,若是公主真對我大宣有益處,這是上天的饋贈。”
皇帝趕緊接上:“咦……愛卿這樣想也不錯。可要是這樣想不是更好,怎麽就非往壞處想呢。大宣有公主護國,這不是很好,大宣多有些能人,咱們君臣上下不都省心,受益的還是大宣子民。”
王大人:“陛下,賑災才是當務之急。”
皇帝:“愛卿說的是。這樣吧,就辛苦王少監為欽差去南方賑災,戶部明侍郎同去協助王少監,戶部劉尚書立即撥糧款。”
澄玖心想:有明家的人在,這事能好辦不好。皇帝對王少監很是關懷呀。
皇帝:“給各地發公告,天無異象,傳言為亂我大宣者所為。大宣皇子即將降生,女帝為無中生有,大宣子民不可信此言。發現傳謠言者,按律法處之。”
任公公:“退朝。”
皇帝看到後殿皇後也在,就知道有人要自己殺澄玖的信息,皇後知道了,還好皇後沒有出來鬧,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澄玖上前行禮:“謝父皇救命之恩!”
皇帝長舒一口氣:“希兒是無辜之人,死一人而救天下本就是有悖天理。天無私覆,地無私載。”
澄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有人想讓我死,我偏不死。盼我死的歹人不是天地,他說得不能算。”
皇帝點點頭,對皇後說:“皇後怎麽來了?”
皇後:“聽到陛下這兒的茶極好,妾得了空就有嚐嚐。”
皇帝:“味道怎麽樣?”
皇後:“極好。”
皇帝:“今天這早朝上的真得太久了些,澄玖,你那兒的冰飲給朕弄些來。”
澄玖:“是,一會兒就父皇送來。”
皇帝一笑:“行,下去吧。”
皇後:“妾也迴宮了。”皇帝點點頭。
澄玖與錦錦出了上早朝的朝天殿,麵色沉重,錦錦也不敢與澄玖說話,就在旁跟著。
澄玖突然停下對錦錦說:“我若為帝,你當如何?”
錦錦一聽嚇了一跳:“公主,你說這話可當真?”澄玖點點頭,“奴婢陪著公主。”
澄玖:“你不是奴婢,你是侍衛,應稱下官或是卑職,這聲奴婢不過是為了掩飾身份。”
錦錦:“奴婢並不介意。”
澄玖再問:“我隻問你,我若奪這帝位,真要當這傳言中的女帝,你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