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江南絕色
三國:以天罡三十六斧橫掃天下 作者:朝朝暮暮共白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攸,程昱等人也是認真考慮了一番,他們紛紛點了點頭,接著拱手道:
“啟稟主公,我等以為,此事確實可以嚐試。但是美人計終究隻是輔佐而已,接下來,還是要做好防範的準備。”
這個道理,曹操自然明白,他也隻是嚐試而已,並不會說將所有的一切,都寄希望於在這美人計上。
不管怎麽樣,張方都不是一般人,他能夠帶領黑山軍,從微末之中崛起,甚至打的袁紹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那他就必須重視起這個敵人。
在他嚐試美人計的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果有朝一日,黑山軍當真大舉南下,他也要能夠形成有效抵抗。
而不是被敵軍摧枯拉朽幫擊敗。
既然眾人都已經表明態度,曹操沒有優柔寡斷,他直接下達命令,讓人在各地搜尋美人,做好計劃的前期準備。
——
雖說此刻,曹操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變故,但是現在,他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按照郭嘉所提供的計策,嚐試尋找合適的人選。對於曹操來說,他並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畢竟,他本來就是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的人。
但是,讓曹操意外的是,這件事情似乎比他想象中更加順利。
在拿下壽春之後,曹操便是派遣手下將士領兵,前往攻略袁術麾下其他城池。
他必須趁此機會,徹底將淮南之地拿下,雖然說現在,袁術已經淪為俘虜,但是很多事情還是無法預料。
就在這時,郭嘉忽然找上門來。
但曹操聽得郭嘉前來,不禁有些意外,他不知道郭嘉意欲何為,不過他也沒有廢話,既然郭嘉來了,總不至於沒事找事。
就這樣,曹操招了招手,讓人將郭嘉帶了進來。
當曹操看到郭嘉,有些好奇問道:
“奉孝突然來此,不知有何事?”
在曹操麵前,郭嘉倒也沒有遮遮掩掩,他微微拱手,接著說道:
“啟稟主公,先前屬下向主公建議,可以尋找美人,以此應對張方。
如今也是有眉目了,剛才屬下在城中。偶然發現兩位絕色,這才前來稟報主公。”
聽到這話,曹操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眼前一亮,露出幾分期待之色。
畢竟曹操本身也是好色之徒,隻不過他的取向,和一般人有些差別。
既然郭嘉說找到兩位美人,那曹操也不廢話,他直接站起身來,說道:
“原來如此,那不知奉孝所說絕色,如今身在何處?快將她們帶進來,讓某看看。”
雖然說郭嘉找到的美人,可能是要送給那張方,但在此之前,他總得見上一見。
郭嘉連忙拱手稱是,過了一會兒,他便是帶著兩道纖瘦的身影,進入府衙之中。
當曹操看到郭嘉帶進來的兩名少女,也是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認,這兩名少女確實長得國色天香,美麗絕倫,頗有脫俗之意。
不過,這並不符合曹操的審美,曹操喜好人妻,他喜歡的是那種成熟的感覺,而不是這種青澀美麗。
但是,曹操不喜歡,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歡,畢竟那袁紹的兒媳,同樣年紀不大,或許那張方,正是喜好如此女子。
這兩名少女麵對曹操,顯得有些忐忑,他們臉上滿是恐懼之意。那戰戰兢兢的模樣,著實惹人憐愛。
曹操目光掃過,接著開口問道:
“你們叫什麽名字?”
要年長些的少女,麵對曹操詢問,便是鼓起勇氣迴答道:
“民女名為喬瑩,民女妹妹名為喬霜。”
“喬瑩、喬霜,倒是好名字!”
二人的名字,對於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
他很快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你們放心吧,某並無惡意,隻要你們好好配合,某不會虧待爾等。”
天下女子不計其數,就算將眼前兩名少女送給那張方,也無關緊要,曹操又不是缺女人的人,大業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兩名少女的姿態,一看就是未出閣的處子,曹操就更沒有興趣了。
喬瑩聽得曹操之言,一時間有些惶恐,但是她們此刻,顯然沒有選擇的餘地。
既然她們姐妹被帶到這裏,那現在也隻能聽從曹操的安排,不管曹操接下來要她們做什麽,她們都必須遵從。
在這亂世之中,她們女子之身無依無靠,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做出選擇。
所以,喬瑩很快做出決斷,她向著曹操行了一禮,說道:
“民女願聽司空安排。”
從喬瑩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他看向郭嘉,意味深長的說道:
“奉孝,你當真是給了某一個驚喜啊,如此國色天香的佳人,某倒要看看,那張方頂不頂得住。
接下來,她們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好好調教調教,以免出現紕漏。”
郭嘉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所以他沒有任何猶豫,連忙拱手說道:
“主公放心把此事交給屬下即可。”
就這樣,兩名少女的命運,在二人的對話中,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她們也不知道前路如何,但是,隻要她們想活下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這亂世之中,想要活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自從曹軍殺進壽春城之後,也不知多少百姓慘遭屠戮。
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連掙紮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像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麵對來勢洶洶,兵強馬壯的曹軍,如何能夠反抗?
而她們能夠安然來到此處,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就這樣,郭嘉帶著二女離開,曹操臉上露出淡淡微笑。
他已經在暢想,自己計劃成功除去那張方之後,一舉鎮壓黑山軍,從此統一北方的場景了。
他相信,如果黑山軍沒有張方,根本不足為懼。
如今黑山軍之所以如此強盛,皆是因為那張方的緣故,可以說張方一人,完全改變了黑山軍的局麵。
這樣的結果,誰都不曾料到,包括當初的袁紹。
不過這件事情,和曹操並沒有任何關係,現在他已經認清了黑山軍的強大,也知道那張方的恐怖之處。
他當然不會掉以輕心,他必然要全力以赴,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他黑山軍有多強,他都不會坐以待斃,畢竟袁紹雖然強大,但他太過狂妄自大,他根本沒有把黑山軍放在眼裏。
而現在,曹操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他可以實行更加縝密的計劃。
反正未來這一切,誰也無法預料。
誰能逐鹿中原,成就大業,就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
——
袁紹在魏郡之中,終於等到了並州的援軍,高幹還是比較聰明的,他沒有選擇黑山軍硬碰硬,主要是他已經吸取過教訓。
當初高幹率領兵馬,前來冀州支援,結果遇到了張方,敗得一塌塗地。
如果不是他及時做出決斷,領兵撤離,恐怕他就死在戰場之上了。
可以說,那時的經曆,對於高幹來說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讓他深刻的認識到,如今黑山軍的強大之處,這樣恐怖的敵人,根本不是他們能夠隨意應對的。
如果他們掉以輕心,不把黑山軍放在眼裏,必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既然明白這個道理,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他無法正麵擊敗黑山軍,那就避其鋒芒,從其他道路前往魏郡。
並州之地和冀州接壤,並不會像青州那樣,受到諸多限製。
被張方堵絕了道路,就無法通行。
所以這一路上,高幹還是很順利的。
這一路兵馬的抵達,讓袁紹如釋重負,他不由得鬆了口氣。
最起碼現在,他又有了十多萬大軍,這意味著,他還能與黑山軍正麵一戰,不至於毫無反抗之力。
他不願意就此坐以待斃,他也不願意將主動權交給到黑山軍手中,現在他防守於魏郡,能夠盡量拖延時間。
他也在尋找著機會,伺機而動。
黑山軍再怎麽強大,卻不是毫無破綻,畢竟黑山軍中,隻有一個張方而已,張方又沒有三頭六臂,他不可能掌控所有的戰場。
當然了,這隻是袁紹暫時的計劃。
戰場上變數太多,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麽。
既然並州的援軍抵達,此刻袁紹便是等待袁譚所率領的青州軍了。
雖然說,青州軍貿然與黑山軍作戰,損失慘重,但再怎麽樣還有數萬之眾,能夠整頓這數萬兵馬,多少也是一份戰力。
當初的袁紹,或許根本不把這點兵馬放在眼裏,可是現在,他顯然沒有這樣的底氣了。
因為在多次與黑山軍的作戰中,他損失慘重,如今的實力,已經無法和之前相提並論,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他必須集結手中所有的力量,一起來對抗黑山軍,在最終結果塵埃落定之前,他都不會放棄抵抗。
袁紹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當初的公孫瓚實力何等強大,不也被袁紹擊敗了嗎?
現在的黑山軍確實很強,但是還沒到讓袁紹徹底放棄掙紮的程度。
不過,事情顯然沒有袁紹想的這麽簡單。他以為袁譚率領殘兵逃離黑山軍的追擊,就能安全抵達魏郡。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袁譚在進入東郡之後,竟然會遭到於禁的伏擊,如今損兵折將,麾下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此刻正帶著數十潰兵,狼狽無比的逃到了鄴城之外。
袁紹正在府衙之中,在他麵前乃是麾下眾謀士。如今的局勢不容樂觀,袁紹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雖然說並不是每個謀士的建議,都百分百正確,但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候,絕對不能魯莽行事。
多與手下之人商議,自然沒有問題。
如今袁紹在魏郡各城,都布置了兵馬,同時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隻等黑山軍殺來,他們會拚死抵抗,盡量拖延時間。
這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操之過急。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擋住黑山軍的攻勢,讓黑山軍在魏郡難以寸進。
雖然說,那張方實力很強,但他們防守於城池之中。就算無法正麵擊潰黑山軍,拖延一點時間,卻不是太大的問題。
等眾人說完之後,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認真的說道:
“諸位,這一戰對我軍來說至關重要,乃是我軍生死存亡之際。
黑山軍的實力,確實無比強盛,但是我軍死守魏郡,未必沒有機會。
隻要他們膽敢冒險前來,勝負尚未可知,這場戰鬥的結局,也無人能夠預料。
吾相信,隻要我冀州將士齊心協力,哪怕黑山賊寇再怎麽厲害,也不足為懼。”
袁紹之言慷慨激昂,也是在鼓舞著士氣,他希望眾人能夠明白,現在他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
所以,他們必須齊心協力,朝著同一個目標進發,不管黑山軍再怎麽強大,他們都已經沒有退路了。
如果他們心存畏懼,他們不敢與敵軍抗衡,那誰都討不到好處。
說完這番話,袁紹又想到了袁譚。
他多少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當初他下令,讓袁譚率領青州軍前來冀州支援,無疑是寄予厚望。
他根本沒有想到,袁譚竟然如此頭鐵,主動送上門去,和黑山軍硬碰硬。
那張方豈是等閑之輩,就算袁譚麾下兵強馬壯乃是精銳之師,但是當他麵對黑山軍,依舊沒有任何勝算。
當初的袁紹,不也是這樣的情況嗎?
他以為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可是當他真正麵對黑山軍,麵對張方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力量,是那麽的不值一提。
張方一人在戰場之上,便堪比千軍萬馬台,一人衝鋒即是無人可擋的恐怖的戰力,完全顛覆了袁紹的認知。
那時候,袁紹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漢末第一諸侯,可是如此強大的袁紹,卻被黑山軍一次次擊敗,最終落得現在這般境地。
雖然說,袁紹還沒有徹底覆滅,但是他接連損兵折將,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說,袁譚能夠穩妥的將麾下大軍帶到魏郡,那麽袁紹手下將會有二三十萬大軍。
這份力量,足以支撐袁紹和黑山軍的決戰,可是現在,這十萬大軍損失了大半。對於袁紹來說,這份打擊極其沉重。
“啟稟主公,我等以為,此事確實可以嚐試。但是美人計終究隻是輔佐而已,接下來,還是要做好防範的準備。”
這個道理,曹操自然明白,他也隻是嚐試而已,並不會說將所有的一切,都寄希望於在這美人計上。
不管怎麽樣,張方都不是一般人,他能夠帶領黑山軍,從微末之中崛起,甚至打的袁紹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那他就必須重視起這個敵人。
在他嚐試美人計的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果有朝一日,黑山軍當真大舉南下,他也要能夠形成有效抵抗。
而不是被敵軍摧枯拉朽幫擊敗。
既然眾人都已經表明態度,曹操沒有優柔寡斷,他直接下達命令,讓人在各地搜尋美人,做好計劃的前期準備。
——
雖說此刻,曹操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變故,但是現在,他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按照郭嘉所提供的計策,嚐試尋找合適的人選。對於曹操來說,他並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畢竟,他本來就是為了成功,可以不擇手段的人。
但是,讓曹操意外的是,這件事情似乎比他想象中更加順利。
在拿下壽春之後,曹操便是派遣手下將士領兵,前往攻略袁術麾下其他城池。
他必須趁此機會,徹底將淮南之地拿下,雖然說現在,袁術已經淪為俘虜,但是很多事情還是無法預料。
就在這時,郭嘉忽然找上門來。
但曹操聽得郭嘉前來,不禁有些意外,他不知道郭嘉意欲何為,不過他也沒有廢話,既然郭嘉來了,總不至於沒事找事。
就這樣,曹操招了招手,讓人將郭嘉帶了進來。
當曹操看到郭嘉,有些好奇問道:
“奉孝突然來此,不知有何事?”
在曹操麵前,郭嘉倒也沒有遮遮掩掩,他微微拱手,接著說道:
“啟稟主公,先前屬下向主公建議,可以尋找美人,以此應對張方。
如今也是有眉目了,剛才屬下在城中。偶然發現兩位絕色,這才前來稟報主公。”
聽到這話,曹操不由得愣了一下。隨即眼前一亮,露出幾分期待之色。
畢竟曹操本身也是好色之徒,隻不過他的取向,和一般人有些差別。
既然郭嘉說找到兩位美人,那曹操也不廢話,他直接站起身來,說道:
“原來如此,那不知奉孝所說絕色,如今身在何處?快將她們帶進來,讓某看看。”
雖然說郭嘉找到的美人,可能是要送給那張方,但在此之前,他總得見上一見。
郭嘉連忙拱手稱是,過了一會兒,他便是帶著兩道纖瘦的身影,進入府衙之中。
當曹操看到郭嘉帶進來的兩名少女,也是眼前一亮,不得不承認,這兩名少女確實長得國色天香,美麗絕倫,頗有脫俗之意。
不過,這並不符合曹操的審美,曹操喜好人妻,他喜歡的是那種成熟的感覺,而不是這種青澀美麗。
但是,曹操不喜歡,不代表其他人不喜歡,畢竟那袁紹的兒媳,同樣年紀不大,或許那張方,正是喜好如此女子。
這兩名少女麵對曹操,顯得有些忐忑,他們臉上滿是恐懼之意。那戰戰兢兢的模樣,著實惹人憐愛。
曹操目光掃過,接著開口問道:
“你們叫什麽名字?”
要年長些的少女,麵對曹操詢問,便是鼓起勇氣迴答道:
“民女名為喬瑩,民女妹妹名為喬霜。”
“喬瑩、喬霜,倒是好名字!”
二人的名字,對於曹操來說,並沒有什麽特殊之處。
他很快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你們放心吧,某並無惡意,隻要你們好好配合,某不會虧待爾等。”
天下女子不計其數,就算將眼前兩名少女送給那張方,也無關緊要,曹操又不是缺女人的人,大業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兩名少女的姿態,一看就是未出閣的處子,曹操就更沒有興趣了。
喬瑩聽得曹操之言,一時間有些惶恐,但是她們此刻,顯然沒有選擇的餘地。
既然她們姐妹被帶到這裏,那現在也隻能聽從曹操的安排,不管曹操接下來要她們做什麽,她們都必須遵從。
在這亂世之中,她們女子之身無依無靠,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做出選擇。
所以,喬瑩很快做出決斷,她向著曹操行了一禮,說道:
“民女願聽司空安排。”
從喬瑩口中得到確切的答案,曹操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他看向郭嘉,意味深長的說道:
“奉孝,你當真是給了某一個驚喜啊,如此國色天香的佳人,某倒要看看,那張方頂不頂得住。
接下來,她們就交給你了,一定要好好調教調教,以免出現紕漏。”
郭嘉自然明白曹操的意思,所以他沒有任何猶豫,連忙拱手說道:
“主公放心把此事交給屬下即可。”
就這樣,兩名少女的命運,在二人的對話中,走向了另一條道路。
她們也不知道前路如何,但是,隻要她們想活下去,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這亂世之中,想要活著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自從曹軍殺進壽春城之後,也不知多少百姓慘遭屠戮。
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連掙紮的機會都沒有。
畢竟,像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麵對來勢洶洶,兵強馬壯的曹軍,如何能夠反抗?
而她們能夠安然來到此處,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就這樣,郭嘉帶著二女離開,曹操臉上露出淡淡微笑。
他已經在暢想,自己計劃成功除去那張方之後,一舉鎮壓黑山軍,從此統一北方的場景了。
他相信,如果黑山軍沒有張方,根本不足為懼。
如今黑山軍之所以如此強盛,皆是因為那張方的緣故,可以說張方一人,完全改變了黑山軍的局麵。
這樣的結果,誰都不曾料到,包括當初的袁紹。
不過這件事情,和曹操並沒有任何關係,現在他已經認清了黑山軍的強大,也知道那張方的恐怖之處。
他當然不會掉以輕心,他必然要全力以赴,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管他黑山軍有多強,他都不會坐以待斃,畢竟袁紹雖然強大,但他太過狂妄自大,他根本沒有把黑山軍放在眼裏。
而現在,曹操有了更多的準備時間,他可以實行更加縝密的計劃。
反正未來這一切,誰也無法預料。
誰能逐鹿中原,成就大業,就看他們各自的本事了。
——
袁紹在魏郡之中,終於等到了並州的援軍,高幹還是比較聰明的,他沒有選擇黑山軍硬碰硬,主要是他已經吸取過教訓。
當初高幹率領兵馬,前來冀州支援,結果遇到了張方,敗得一塌塗地。
如果不是他及時做出決斷,領兵撤離,恐怕他就死在戰場之上了。
可以說,那時的經曆,對於高幹來說產生了極大的衝擊。
讓他深刻的認識到,如今黑山軍的強大之處,這樣恐怖的敵人,根本不是他們能夠隨意應對的。
如果他們掉以輕心,不把黑山軍放在眼裏,必然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既然明白這個道理,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了。他無法正麵擊敗黑山軍,那就避其鋒芒,從其他道路前往魏郡。
並州之地和冀州接壤,並不會像青州那樣,受到諸多限製。
被張方堵絕了道路,就無法通行。
所以這一路上,高幹還是很順利的。
這一路兵馬的抵達,讓袁紹如釋重負,他不由得鬆了口氣。
最起碼現在,他又有了十多萬大軍,這意味著,他還能與黑山軍正麵一戰,不至於毫無反抗之力。
他不願意就此坐以待斃,他也不願意將主動權交給到黑山軍手中,現在他防守於魏郡,能夠盡量拖延時間。
他也在尋找著機會,伺機而動。
黑山軍再怎麽強大,卻不是毫無破綻,畢竟黑山軍中,隻有一個張方而已,張方又沒有三頭六臂,他不可能掌控所有的戰場。
當然了,這隻是袁紹暫時的計劃。
戰場上變數太多,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會發生什麽。
既然並州的援軍抵達,此刻袁紹便是等待袁譚所率領的青州軍了。
雖然說,青州軍貿然與黑山軍作戰,損失慘重,但再怎麽樣還有數萬之眾,能夠整頓這數萬兵馬,多少也是一份戰力。
當初的袁紹,或許根本不把這點兵馬放在眼裏,可是現在,他顯然沒有這樣的底氣了。
因為在多次與黑山軍的作戰中,他損失慘重,如今的實力,已經無法和之前相提並論,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所以,他必須集結手中所有的力量,一起來對抗黑山軍,在最終結果塵埃落定之前,他都不會放棄抵抗。
袁紹能夠走到今天,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當初的公孫瓚實力何等強大,不也被袁紹擊敗了嗎?
現在的黑山軍確實很強,但是還沒到讓袁紹徹底放棄掙紮的程度。
不過,事情顯然沒有袁紹想的這麽簡單。他以為袁譚率領殘兵逃離黑山軍的追擊,就能安全抵達魏郡。
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袁譚在進入東郡之後,竟然會遭到於禁的伏擊,如今損兵折將,麾下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此刻正帶著數十潰兵,狼狽無比的逃到了鄴城之外。
袁紹正在府衙之中,在他麵前乃是麾下眾謀士。如今的局勢不容樂觀,袁紹當然不敢掉以輕心。
雖然說並不是每個謀士的建議,都百分百正確,但是在這種關鍵的時候,絕對不能魯莽行事。
多與手下之人商議,自然沒有問題。
如今袁紹在魏郡各城,都布置了兵馬,同時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隻等黑山軍殺來,他們會拚死抵抗,盡量拖延時間。
這是一場持久戰,不能操之過急。
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擋住黑山軍的攻勢,讓黑山軍在魏郡難以寸進。
雖然說,那張方實力很強,但他們防守於城池之中。就算無法正麵擊潰黑山軍,拖延一點時間,卻不是太大的問題。
等眾人說完之後,袁紹滿意的點了點頭,他認真的說道:
“諸位,這一戰對我軍來說至關重要,乃是我軍生死存亡之際。
黑山軍的實力,確實無比強盛,但是我軍死守魏郡,未必沒有機會。
隻要他們膽敢冒險前來,勝負尚未可知,這場戰鬥的結局,也無人能夠預料。
吾相信,隻要我冀州將士齊心協力,哪怕黑山賊寇再怎麽厲害,也不足為懼。”
袁紹之言慷慨激昂,也是在鼓舞著士氣,他希望眾人能夠明白,現在他們都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他們有著共同的利益。
所以,他們必須齊心協力,朝著同一個目標進發,不管黑山軍再怎麽強大,他們都已經沒有退路了。
如果他們心存畏懼,他們不敢與敵軍抗衡,那誰都討不到好處。
說完這番話,袁紹又想到了袁譚。
他多少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當初他下令,讓袁譚率領青州軍前來冀州支援,無疑是寄予厚望。
他根本沒有想到,袁譚竟然如此頭鐵,主動送上門去,和黑山軍硬碰硬。
那張方豈是等閑之輩,就算袁譚麾下兵強馬壯乃是精銳之師,但是當他麵對黑山軍,依舊沒有任何勝算。
當初的袁紹,不也是這樣的情況嗎?
他以為自己的實力足夠強大,可是當他真正麵對黑山軍,麵對張方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力量,是那麽的不值一提。
張方一人在戰場之上,便堪比千軍萬馬台,一人衝鋒即是無人可擋的恐怖的戰力,完全顛覆了袁紹的認知。
那時候,袁紹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漢末第一諸侯,可是如此強大的袁紹,卻被黑山軍一次次擊敗,最終落得現在這般境地。
雖然說,袁紹還沒有徹底覆滅,但是他接連損兵折將,實力已經大不如前。
如果說,袁譚能夠穩妥的將麾下大軍帶到魏郡,那麽袁紹手下將會有二三十萬大軍。
這份力量,足以支撐袁紹和黑山軍的決戰,可是現在,這十萬大軍損失了大半。對於袁紹來說,這份打擊極其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