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與江西兩省大部分地區已被民生軍控製,民生軍正在大肆進行土地改革、組建農會、建學校以及民生會的銀行、商貿公司、報社等在各州府分號的設立,這不是一攢而就的事,需要時間。


    湖廣南部與江西南部的土匪、土司政權的剿滅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剿滅。


    此時已到了崇禎十七年九月,崇禎皇帝幾道聖旨催促王淩與坤興公主迴京完婚,再不迴去,坤興的肚子便更大了。


    王淩與坤興公主到達京師已是十月初了,禮部尚書王應熊和太監王承恩早已把婚禮準備妥當。


    整個京師大街小巷全都張燈結彩,在豪華的大將軍府,舉行了盛大的結婚典禮。


    崇禎皇帝罕見為全體官員放假一天,慶賀大將軍與坤興公主的的大婚。


    盛大的婚禮結束,崇禎皇帝與周皇後兩人才長出一口氣,終於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


    了卻了一樁心事,崇禎皇帝與周皇後心情大好。


    在坤興宮裏,崇禎皇帝與周皇後小酌兩杯,崇禎皇帝道:“真如皇後之言,自從小淩橫空出世,我們的日子便一日好過一日,建奴、流賊都不再成為問題,大明的饑荒也得到妥善解決,朕再也不用殫精竭慮,夜夜睡不好覺了。”


    周皇後笑道:“自我見到小淩,便覺得這個孩子不一般,眉宇間透露著常人沒有的一股英氣,我就想,既然韃子都被他打跑了,那麽女兒托付給他一定沒有問題,況且,朝廷已沒有力量剿滅建奴和流賊,我們必須把他拉過來,不能讓他走到我們的敵人一方,而拉攏他最好的辦法便是聯姻。”


    崇禎皇帝點頭道:“夫人說的是,這種曠世奇才,走到哪一方,哪一方就贏,這一方麵,你確實比朕還有眼光。”


    王淩與坤興公主大婚,朝鮮使者崔鳳儀也送來了賀禮,同時帶來了朝鮮王李信的血書,稱其已被清國睿親王多爾袞軟禁,現在多爾袞與多鐸兩兄弟已控製朝鮮全境,準備擇日登基。


    崔鳳儀說此血書是在朝鮮王李信被軟禁之前所寫。寫完血書後沒多長時間,李信便被軟禁。


    李信要崔鳳儀務必到達大明,向明皇帝求援。


    崇禎皇帝得知朝鮮王被軟禁,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忙召集群臣商議救不救朝鮮王。


    今天正是坤興公主三天迴門的時間,王淩和坤興公主早早來到了坤興宮。


    崇禎讓王淩也參加了朝議,究竟救不救朝鮮?


    朝議上有兩種意見,一種是以閣臣張國維為首的主張救朝鮮。另一種是以內閣次輔陳演為首的主張慎戰。


    張國維和兵部尚書李建泰主張大軍揮師遼東滅清國再滅多爾袞最後救朝鮮。


    陳演與禮部尚書王應熊等人主張先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出戰,連年征戰,使國力大為減弱。


    周延儒沒表態,他在看崇禎皇帝的態度。


    崇禎皇帝看向王淩,問道:“大將軍,你有何見解?”


    王淩上前一步道:“陛下!臣和張大人意見一樣,主張新軍和蒙古國軍隊兩麵夾擊,攻打還東,滅掉清國後,再揮師進攻朝鮮的多爾袞軍隊。常言道:趁它病,要它命,現在清國分裂,正是要它命的時候。”


    崇禎皇帝又問周延儒道:“周大人!你的意見呢?”


    周延儒已經猜到崇禎皇帝是希望出兵滅清的,於是清了清嗓子道:“陛下!大將軍說的甚是有理,我同意大將軍的意見。”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道:“既如此,我們就一鼓作氣平定遼東,出兵朝鮮,解救朝鮮王。”


    出兵的決議便定下了,然後崇禎又道:“出兵的事由大將軍全權負責,擬定出征計劃。”


    婚禮剛過三日,大將軍府又熱鬧起來,閣臣張國維,兵部尚書李建泰與王淩商議出兵事宜。


    王淩計劃讓周遇吉部、唐通部、吳三桂部、孔有德部以及石紅玉的蒙古軍參與平定遼東之戰。


    據吳士講匯報的情報稱,清國弘武帝收縮防線,積極布防,而且清國已經有了手榴彈和火箭彈,威力雖不如我軍的威力大,但是殺傷力也是很恐怖的,如我軍要攻打盛京,肯定要遇到強力阻擊。


    吳三桂已經將軍部設置在寧遠,與清國軍隊在遼河一線形成對峙。


    唐通部受到弘武帝和多爾袞的雙重壓力,現在已把所率部隊全部撤到皮島,鎮江和新義州已經丟失。


    而周遇吉的情況也不太好,所率軍隊龜縮在旅順城內。


    好在這些地方都能守得住,崇禎皇帝也是想開了,最壞的打算是被王淩逼迫禪讓,那也比身死國滅強太多,所以,他選擇了無條件相信王淩,將登州水師也交給了王淩指揮。


    王淩將登州水師的戰船擴充了一倍,新的戰船均裝有十門新式大炮,是能打開花彈的那種炮。原來登州水師由參將張科指揮,王淩將張科直接升任登州總兵,並從民生軍調來一批幹部參與到水師營的各部門。


    所以無論旅順的周遇吉還是皮島的唐通都有源源不斷的物資補給,根本沒有後顧之憂。


    弘武帝派濟爾哈朗率大軍三次攻打旅順城,都無功而返,而皮島的唐通,清兵則根本打不到。


    所以這二位將領雖然和清兵小戰不斷,但由於後方的支援,這些將士根本不把清兵當成一迴事。


    看著地圖,張國維和李建泰對王淩的提前布局佩服的五體投地,上次王淩率改編的新軍出關練兵,不但收複了寧遠,還對清國進行了鎖喉布局。


    張國維道:“大將軍上次出關練兵,便進行了這樣神的布局,現在看來,這種布局便是敲響了清國滅亡的喪鍾。”


    李建泰道:“大將軍布局實在高明,不愧我大明的戰神,其戰績不亞於漢代冠軍侯霍去病。”


    王淩腹誹不已,這個李建泰為什麽拿我和霍去病比呢,要知道霍去病二十四歲便死了,我可不想當短命鬼。


    王淩笑道:“李大人過譽了,我怎麽敢與冠軍侯相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淩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豐收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豐收的西瓜並收藏王淩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