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石紅玉到了京師,見了崇禎皇帝,在皇極殿裏以臣服國禮節見了崇禎,並獻上了漠南蒙古送來的禮單。


    崇禎當然龍顏大悅,大排宴席招待了石紅玉及使團人員。


    麵上的禮儀結束之後,崇禎又在後宮以周皇後的名義舉行了家宴招待了石紅玉。


    崇禎近來發覺對於自己重臣使用家宴更能拉攏人心。


    不過家次人有點少,太子和坤興公主都去了臨清,參加家宴的人有崇禎皇帝、周皇後、張嫣、定王、永王、昭仁公主、袁貴妃、田貴妃。


    崇禎覺得人太少不熱鬧,便又拉上了袁貴妃、田貴妃還有昭仁公主。


    崇禎皇帝舉杯道:“紅玉,你即將嫁給小淩,而坤興也要嫁給小淩,所以,我們是一家人,也可以說是你的另一個娘家人,所以,見了我們千萬不要客氣。”


    周皇後也舉杯道:“是啊!紅玉,我們是你的娘家人,我們待你會像對待坤興公主一樣把你當作女兒看的。”


    張嫣笑著舉杯道:“既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是羨慕這個侄女橫刀立馬一統漠南,可謂我大明之無敵戰神。”


    袁貴妃、田貴妃也是舉杯相賀,眾人一飲而盡。


    石紅玉道:“陛下!臣一統漠南,也是為了解決我們九邊之憂,將我們大明領土北擴千裏,去掉清國之左翼,使清國從此不敢再入關劫掠,當今之勢,滅掉清國隻是時間問題,臣所上國書讓陛下準許蒙古國號,也是為了滅掉清國之後,臣便揮師西下,滅掉漠西蒙古,而後北擊漠北,一統大漠及後金,從此北麵再無威脅,重振漢唐雄風。”


    此一番豪言壯語,令崇禎皇帝激動的眼淚快要掉下來了,激動的說道:“好!平虜將軍真乃朕之肱骨之臣。你的國書已讓內閣審議,你大婚之後便可帶走。”


    宴席散後,崇禎又單獨與石紅玉密談,崇禎道:“大將軍已經暗中調兵前往湖廣剿賊,他與你大婚後便會出征前往湖廣,與孫督師合兵一處剿滅闖賊,若闖賊一滅,朕便無憂矣!”


    石紅玉道:“闖賊是勢力最大的一股流賊,闖賊一滅,獻賊及其他小股流賊則不是慮,不過此番剿賊,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才能剿清。”


    崇禎考慮了一下道:“不論多少年,大將軍出馬,一定便是流賊的末日來臨。”


    石紅玉驕傲說道:“這個我深以為然,他是不會敗的!”


    崇禎皇帝內心震驚不已:看來,王淩在所有人心中已是神一樣的存在,的確,就如前些日子送他的新式馬車來看,這就隻有神仙才能做到。


    家宴過後,稍事休整,石紅玉帶著使團使直奔臨清而來。


    從京師到臨清,石紅玉沒有坐馬車,而是走的水路,她和潘可及德格日布等一些年齡較大的蒙古貴族在通州上的官船,順風而下,走水路往臨清更方便。


    席思奎則率領大隊人馬走陸路往臨清,當然那些蒙古貴族子弟也是跟著席思奎的,至於送給王淩的五個蒙古美女,則是跟著石紅玉坐的官船。


    現在是崇禎十七年的春天,曆史上三月十七日正是崇禎吊死煤山的日子。


    由於王淩的穿越,改變了曆史,這個時間的崇禎皇帝活的好好的。


    這個時間,李自成不但沒有攻入北京,連陝西也沒攻入,農民軍龜縮在南陽、襄陽、承天、黃州等河南湖廣一帶,提倡農耕,練兵習武,興修工事,興修水利,大有占在此地不走之架勢。


    原因很好理解,李自成及農民軍常年征戰,顛沛流離,他們也渴望穩定,甚至內心渴望被招安,然而由於崇禎皇帝昏招迭出,使李自成越打越強,最後覆滅大明,而他又沒有治國之才,才使滿清揀了個大漏。


    此時的李自成,在襄陽自稱新順王,督師孫傳廷得到崇禎之令,王淩大軍不到,不能主動進攻闖賊,所以,孫傳庭不敢主動進攻李自成,雖然心中很想幹一把,但抗旨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除了大把的時間練兵以外,孫傳庭把時間用在了治理陝西及河南西部、北部這一個半省的地域上。


    孫傳庭其實打仗並不是他的強項,隻不過在他那個時期,能打之將都死了,孫傳廷隻不過是瘸子裏挑將軍罷了。


    事實證明,孫傳庭打仗也不是李自成的對手,但在治理地方,孫傳廷確實是一個好手。


    另外,孫傳庭也借鑒民生會的治理經驗,將大量無主土地無償分給無地貧民,另外以鐵的手腕懲治貪官汙吏。


    在一年多的休整時間裏,陝西及河南一半區域竟然呈現了和民生會轄區一樣欣欣向榮的景象,今年後半年竟然也實現了糧食自足。


    孫傳庭坐在大帳裏喝著雨前龍井,悠然自得,他已經得到王淩已經南下的消息。


    對於王淩及其所率的民生軍和新編的新軍,孫傳庭隻能自愧不如了。


    為什麽呢?因為他太牛逼了!對於大明的糜爛程度,沒有比孫傳庭更了解的,然而,隨著王淩的橫空出世一切都變好了。


    在山東殲滅來犯之韃子,又越長城收複鬆錦防線,並在盛京周邊大肆劫掠一番得勝還京。


    另一支民生軍竟然統一大漠,折了清國的翅膀……


    這也太……太能打了吧。


    孫傳庭不由感歎道。


    王淩在臨清等待與石紅玉匯合後前往衛輝老家完婚,一聽說要迴衛輝老家,整個大將軍府幾乎沸騰了。


    最激動的莫過於趙敏、王麗、李師師等人,由於張雪剛生完孩子,不宜舟波勞頓,殷夫人給王淩建議,先和張雪在臨清舉行婚禮。


    王淩同意了,因為殷夫人娘家是在朱仙鎮,開封大水,人已淹死了,也不用在衛輝黑水蕩辦了。


    事情敲定後,大將軍府的人便開始準備王淩與張雪的婚禮。


    這些事情王淩是不管的,王淩要準備的是南征李自成的軍國大事。


    此次南征的隊伍,王淩計劃對民生軍將領及轄地進行調整,調整後抽調一部分精兵強將同其一塊南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淩在明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豐收的西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豐收的西瓜並收藏王淩在明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