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聯盟特使
穿越冷兵器時代,卻覺醒紅警係統 作者:不要紅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看投票變成這種一邊倒的局麵,會場之中瞬間變得鴉雀無聲,其他方位的國家代表都默契的不再說話。
他們不敢得罪六大帝國不假,但是也絕對不敢得罪南楚帝國。
若是一開口說些什麽無心之言惹怒南楚帝國...那種局麵他們就連想都不敢想。
南楚帝國可不是什麽軟柿子,惹怒他們,下場可不會太好。
當然,也有些國家作為六大帝國的鐵杆狗腿子,那可是完全不看南楚帝國的臉色。
他們作為六大帝國的鐵杆狗腿,那自然是會按照六大帝國指定的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所以輪到他們投票的時候,幾乎都是投了讚成票。
我就讚成了,你能咬我不成?
南楚帝國自然是不會咬他們,但是南楚帝國的鐵杆狗腿卻不開心了,他們怒罵之中,也是堅定不移的按下反對票。
至於那些居中的國家,看看你,看看他,最終迫於六大帝國的淫威,紛紛按下讚成票。
雖然這次的會議屬於“常規會議”,但事已至此,現在已經變成七帝內部的投票,最終在總比分接近六比一的絕對優勢下,南楚帝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這個結果。
東齊帝國代表滿意看著結果:“既然如此,那麽‘諸侯聯盟甲級會議’在二月之後開始,到時候,諸國總代表必須全員到場...另外,告知新夏國,讓他們也派遣總代表進入聯盟宮殿旁聽。”
“......”
實際上話已至此,所有國家代表哪裏聽不出東齊帝國代表話中意思,這個新夏國進入“諸侯聯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隻是他們不明白,為何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六大帝國要如此大費周章?
新夏國想要進入諸侯聯盟,難道不是他們七帝一句話的事情?
有些聰明的代表已經識相的不再說話。
現在的局勢很詭譎,畢竟之前可沒有在南楚帝國代表已經反對的前提下,六大帝國紛紛唱反調,全部選擇投下讚同票的情況發生。
就連南楚帝國最忠實的盟友南韓帝國,都與之意見相左。
這樣的情況,從未發生。
所以他們覺得,肯定要有大事情發生。
這“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目的就是為了這件大事。
他們心裏麵門清,實際上能夠上談判桌之前,七帝之間早就通了氣,這樣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他們猜測的沒錯,六大帝國代表之所以如此支持,是因為國內各地皇帝已經發話,新夏帝國必須加入“諸侯聯盟”,而且必須是兩個月之後,以“十二大諸侯”之外的“第十三大諸侯”的身份進入。
甚至於就連南楚帝國代表得到的命令,也是讚同新夏國進入“諸侯聯盟”,而他們之所以按下反對票,也僅僅是為了引出“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罷了,畢竟新夏國想要加入諸侯聯盟很簡單,但是以“第十三大諸侯”的身份進入,那就不再是一件小事。
這樣的事情,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必須召開“諸侯聯盟甲級會議”,讓所有國家知道,並且認識這個“第十三大諸侯”。
實際上這些帝國代表也在好奇,這區區彈丸小國,如何能夠成為“第十三大諸侯”?
畢竟現有的“十二大諸侯”,哪個不是至少傳承千年的一方霸主?
但是帝王的命令,他們又必須遵守。
而且這些帝國代表從小道消息之中得知,這是各大帝國背後的老祖宗親自發話,所以更加不敢違背一絲一毫。
......
諸侯聯盟的特使一行人當天就出發,從東齊帝國的“聯盟城”出發,駕馭著日行千裏的神駒,一路上馬不停蹄,最終走了接近一個月,終於來到新夏國王城。
此刻的新夏國王城在近十五萬的民夫建造下,已經漸漸的變成一座雄城。
外圍的城牆已經被建造好一大半,最終成果將會有25米高,10米厚;新夏國王城的布局也被城牆框架好,整體麵積在120平方公裏,東西寬12公裏,南北寬10公裏。
王城中心坐落在南河鎮和百祿鎮的中間地段,然後以此為基礎,把原來王家領地將近一半的土地都圈入其中。
這麽大的城池,足以提供150萬人住下。
特使一行人繞過王城,進入原來的百祿鎮中心地段,然後在通報之後,被外圍的紅警士兵放入城內。
然後又被一群荷槍實彈的紅警士兵引入百祿鎮內,然後又經過幾個哨卡,最終到達新夏王府外圍。
當他們從幾大武道大宗師的檢查之中進入新夏王府之後,已經是晌午時分。
最終王征是在“會客堂”會見了他們。
...
特使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身穿白袍,一身儒雅氣質。
王征看向他,這人竟然是七品武道大宗師。
而他的陪同者,除了那個顯然是副手的人是五品武道大宗師,其他人大多數都是宗師強者。
攏共100人的陣仗,那氣勢,卻堪比成千上萬人的軍隊行軍。
王征從這位特使口中得知,從六小諸侯開始,各國在諸侯聯盟,會設立“諸侯總代表”,“諸侯副代表”,“特使”,“甲使”,“普使”。
尋常事件,聯盟普使前來即可,但是一般較重要的事件,必須是“大諸侯甲使”;至於尤其重要的事件,則是會派遣“帝國特使”。
而他,便是“東齊帝國”的“特使”,前來正式邀請王征和新夏國派遣代表前往萬裏之外的東齊帝國參加“諸侯聯盟甲級會議”。
王征知道,這是薑白衣他們派人來兌現承諾了。
會議堂之中,當談好大量的細節之後,東齊帝國特使起身,對著王征抱拳作揖:“君上,‘諸侯聯盟甲級會議’還有一月餘就要舉行,還請盡快確認前往參加‘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的具體人選。”
“好,不過這具體人選,還請容我思考兩...一日。”
“諾。”
......
他們不敢得罪六大帝國不假,但是也絕對不敢得罪南楚帝國。
若是一開口說些什麽無心之言惹怒南楚帝國...那種局麵他們就連想都不敢想。
南楚帝國可不是什麽軟柿子,惹怒他們,下場可不會太好。
當然,也有些國家作為六大帝國的鐵杆狗腿子,那可是完全不看南楚帝國的臉色。
他們作為六大帝國的鐵杆狗腿,那自然是會按照六大帝國指定的方向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所以輪到他們投票的時候,幾乎都是投了讚成票。
我就讚成了,你能咬我不成?
南楚帝國自然是不會咬他們,但是南楚帝國的鐵杆狗腿卻不開心了,他們怒罵之中,也是堅定不移的按下反對票。
至於那些居中的國家,看看你,看看他,最終迫於六大帝國的淫威,紛紛按下讚成票。
雖然這次的會議屬於“常規會議”,但事已至此,現在已經變成七帝內部的投票,最終在總比分接近六比一的絕對優勢下,南楚帝國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下這個結果。
東齊帝國代表滿意看著結果:“既然如此,那麽‘諸侯聯盟甲級會議’在二月之後開始,到時候,諸國總代表必須全員到場...另外,告知新夏國,讓他們也派遣總代表進入聯盟宮殿旁聽。”
“......”
實際上話已至此,所有國家代表哪裏聽不出東齊帝國代表話中意思,這個新夏國進入“諸侯聯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隻是他們不明白,為何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六大帝國要如此大費周章?
新夏國想要進入諸侯聯盟,難道不是他們七帝一句話的事情?
有些聰明的代表已經識相的不再說話。
現在的局勢很詭譎,畢竟之前可沒有在南楚帝國代表已經反對的前提下,六大帝國紛紛唱反調,全部選擇投下讚同票的情況發生。
就連南楚帝國最忠實的盟友南韓帝國,都與之意見相左。
這樣的情況,從未發生。
所以他們覺得,肯定要有大事情發生。
這“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目的就是為了這件大事。
他們心裏麵門清,實際上能夠上談判桌之前,七帝之間早就通了氣,這樣的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他們猜測的沒錯,六大帝國代表之所以如此支持,是因為國內各地皇帝已經發話,新夏帝國必須加入“諸侯聯盟”,而且必須是兩個月之後,以“十二大諸侯”之外的“第十三大諸侯”的身份進入。
甚至於就連南楚帝國代表得到的命令,也是讚同新夏國進入“諸侯聯盟”,而他們之所以按下反對票,也僅僅是為了引出“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罷了,畢竟新夏國想要加入諸侯聯盟很簡單,但是以“第十三大諸侯”的身份進入,那就不再是一件小事。
這樣的事情,乃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必須召開“諸侯聯盟甲級會議”,讓所有國家知道,並且認識這個“第十三大諸侯”。
實際上這些帝國代表也在好奇,這區區彈丸小國,如何能夠成為“第十三大諸侯”?
畢竟現有的“十二大諸侯”,哪個不是至少傳承千年的一方霸主?
但是帝王的命令,他們又必須遵守。
而且這些帝國代表從小道消息之中得知,這是各大帝國背後的老祖宗親自發話,所以更加不敢違背一絲一毫。
......
諸侯聯盟的特使一行人當天就出發,從東齊帝國的“聯盟城”出發,駕馭著日行千裏的神駒,一路上馬不停蹄,最終走了接近一個月,終於來到新夏國王城。
此刻的新夏國王城在近十五萬的民夫建造下,已經漸漸的變成一座雄城。
外圍的城牆已經被建造好一大半,最終成果將會有25米高,10米厚;新夏國王城的布局也被城牆框架好,整體麵積在120平方公裏,東西寬12公裏,南北寬10公裏。
王城中心坐落在南河鎮和百祿鎮的中間地段,然後以此為基礎,把原來王家領地將近一半的土地都圈入其中。
這麽大的城池,足以提供150萬人住下。
特使一行人繞過王城,進入原來的百祿鎮中心地段,然後在通報之後,被外圍的紅警士兵放入城內。
然後又被一群荷槍實彈的紅警士兵引入百祿鎮內,然後又經過幾個哨卡,最終到達新夏王府外圍。
當他們從幾大武道大宗師的檢查之中進入新夏王府之後,已經是晌午時分。
最終王征是在“會客堂”會見了他們。
...
特使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身穿白袍,一身儒雅氣質。
王征看向他,這人竟然是七品武道大宗師。
而他的陪同者,除了那個顯然是副手的人是五品武道大宗師,其他人大多數都是宗師強者。
攏共100人的陣仗,那氣勢,卻堪比成千上萬人的軍隊行軍。
王征從這位特使口中得知,從六小諸侯開始,各國在諸侯聯盟,會設立“諸侯總代表”,“諸侯副代表”,“特使”,“甲使”,“普使”。
尋常事件,聯盟普使前來即可,但是一般較重要的事件,必須是“大諸侯甲使”;至於尤其重要的事件,則是會派遣“帝國特使”。
而他,便是“東齊帝國”的“特使”,前來正式邀請王征和新夏國派遣代表前往萬裏之外的東齊帝國參加“諸侯聯盟甲級會議”。
王征知道,這是薑白衣他們派人來兌現承諾了。
會議堂之中,當談好大量的細節之後,東齊帝國特使起身,對著王征抱拳作揖:“君上,‘諸侯聯盟甲級會議’還有一月餘就要舉行,還請盡快確認前往參加‘諸侯聯盟甲級會議’的具體人選。”
“好,不過這具體人選,還請容我思考兩...一日。”
“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