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堯聽出這是戴雲的分析,故意發問,想聽聽太子高寅的真實想法。
太子高寅無奈地尷尬一笑,“父皇,確實是戴老師的高見,三年前戴老師曾提起出使漢國遭人暗算一事,當時兒臣和老師商量先折斷成天興在朝中的羽翼,再徐徐圖之,直到今日方知成天興是胡人暗探,當年老師在漢國寧陽城險些喪於此刻的毒鏢。除夕夜宴前兒臣去探望老師,老師說出此番言論。”
高世堯歎息一聲,“寅兒,日後你需多聽戴雲之言。朕決意在元宵節前夜賜死成天興,就讓忠勇侯去辦此事,以圓其為父報仇之願。”
高寅低聲迴道:“兒臣替老師謝過父皇!戴老師自從歸京以來無所事事,兒臣想替老師討一個實職,在朝中六部十三司一台中實心辦事,懇請父皇允準!”
高世堯瞧了一眼段天福,拿起書案上的奏折看著,“寅兒,此事容朕思慮一番,六部之中刑部右侍郎齊源年後致仕歸鄉,到時戴雲可任此職,刑部一直被那幫老臣把持,也該摻摻沙子,換換血。”
太子高寅又一次躬身施禮,“父皇,兒臣遵旨!元宵宮宴之時忠勇侯定會盛裝前來為父皇賦詩!”
高世堯笑著點頭,歎息一聲,“朕已有三年沒有見過戴雲吟詩作畫,倒是想見一見他吟詩作畫的風采!”
高寅從衣袖中掏出兩把折扇遞給高世堯,“兒臣從大虞鄉重金購來兩把折扇,此乃是老師在大虞鄉守孝期間以元伊之名所做,題詩作畫皆為上品,呈於父皇!”
高世堯接過兩把折扇認真瞧著,臉上掛著笑,禁不住點頭,“寅兒,世人皆知戴家以武傳家,殊不知戴家人皆文武雙全,瞧著折扇用筆,用墨,題字題詩,書法飄逸灑脫,元伊這個名字取得甚好,新年伊始,天地歸元,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正是元伊之意。戴元伊,這個名字甚好!這個禮物甚好!你弟弟遠不如你,還是你深知朕心!”
高寅自從拜戴雲為師便深得高世堯的喜歡,此次新年獻禮亦是借戴雲的書畫折扇表孝心,對於太子高寅的新年獻禮,二皇子高覺對此極為不屑,深處明華宮中,升起一股無名業火,大聲喊著,“太子真無恥!本殿下花重金鍛造一把絕世寶劍獻給父皇,還不及戴雲的兩把書畫折扇。這個太子還真會借花獻佛。自己不會做詩畫,真會賣慘!”
明華宮是大康敬妃的寢宮,亦是二皇子高覺出生的地方,高覺站在明華宮宮門前的大殿上,歎息一聲,瞧著站在一旁的福公公,低聲問道:“福公公,母妃可有話傳下?”
福公公是自小照顧高覺的明華宮內侍,原名福黎,亦是被處死的太子府禁軍統領福澤的遠房叔父,一直在高覺身旁不曾離開。“殿下,陛下多年來一直對戴家有愧,對戴雲恩寵有加,於情於理說得通,此時戴雲襲爵晉升忠勇侯,自從歸京還未上朝,除夕夜宴戴雲因病未進宮赴宴,此事甚為怪異。如此看來,戴雲尚無進入朝堂之打算,殿下暫時可以安心。”
高覺低頭沉思,分明看得清楚,此時的戴雲一直站在朝堂之外冷眼旁觀,並未介入朝堂,隻有忠勇侯、太子少師、振威將軍等虛職,尚無實職,即便進入朝堂隻是太子少師,隻能教授太子課業,對文武百官並未任何威懾。這就是戴雲置身事外的原因。
此時的高覺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心中疑惑,“戴家所掌控的邊境大軍遠在北境,有此邊境大軍,父皇定然不敢輕易動戴雲,這個局麵現下隻能維持。太子沒有贏,本殿下也沒贏。好似每個人都是棋子。”
對於棋子一事,戴雲也深有此感,從新年第一日到元宵節,戴雲一直在府中等待著來自皇宮的消息,在元宵節前一日戴府迎來一位貴客,這位客人是來自皇宮的段公公。
段公公手握拂塵前來傳旨,“傳陛下口諭,今夜賜死瓊州司馬成天興,由忠勇侯於大理寺監牢監刑。明日元宵宮宴忠勇侯攜夫人同往。欽此!謝恩!”
戴雲跪拜謝恩,“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侯爺,莫要多禮!快起來!”段公公攙扶起戴雲,滿臉帶笑,“侯爺,明日元宵夜宴陛下還有厚賞。”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兩錠銀子送給段公公,“戴某多謝段公公多年來的幫扶!家父在天之靈定會護佑大康!護佑段公公!”
段公公一甩拂塵,收下銀子,雙眼含淚,“咱家先迴宮!明日宮宴再見!”
戴雲迴身望著段公公領著兩名內侍離開的背影,神情嚴肅,將剛跑過來的清雅拉到大門口,低聲說:“夫人,沒什麽大事,隻有一件事,明日是元宵宮宴,夫人要好好準備,陪我一同進宮赴宴。今夜本將軍要去大理寺辦一件事。”
清雅笑著點頭,“侯爺,公子,將軍,公事要緊,小女子今夜在府中等侯爺歸來。”
戴雲命令花雪兒準備一個食盒,獨自站在戴府大門附近的門房中,反複地思考如何應對成天興的辯駁,“成天興能熬到元宵節,是為何?難道成天興開悟了!一個貪戀趨勢之人會在一夜之間放下一切?”
兩刻鍾後,戴雲手拿食盒大步走出戴府大門,坐上馬車,神色異常,薛恆獨自駕著馬車。馬車快速離開戴府門前,這個冬天尤為寒冷,薛恆穿著厚厚的棉衣,長出一口氣,低聲問道:“公子,去大理寺為何要夜裏?”
戴雲坐在馬車上,臉色凝重,隻是迴了一句話,“這是陛下的旨意,必須要在夜裏!到大理寺莫要多話!”
薛恆自然不敢多說話,昔日戴雲任大理寺少卿之時,他在大理寺可以無視所有官吏的存在,現下戴雲尚無實職,自然不敢多話。大理寺是康國最有威嚴之地,一般人皆不敢在此放肆。
薛恆駕著馬車前後用兩刻鍾到達大理寺門前,馬車停在門前,薛恆攙扶著戴雲走下馬車,將踏板放在馬車中,手中提著食盒,跟隨著戴雲大步走進大理寺。此時守在大理寺門前的兩名門房瞧見身穿便服的戴雲,不敢去攔。
戴雲沿著前麵的路向裏麵來,薛恆腰間挎著長劍手中提著食盒緊緊跟隨,此時正值酉時四刻,京城的夜幕降下來,大理寺正樂遊迎麵走過來,臉上帶笑,“戴侯爺,下官這廂有禮!”
戴雲冷眼瞧著樂遊,用低聲問了一句,“樂寺正,本將軍來大理寺監牢隻為探視死囚成天興,此事不能為外人道。若辦成此事,待本將軍日後定會提攜你。”
樂遊心中有數,躬身施禮,“下官頭前領路!下官先行謝過侯爺提攜之恩!”
樂遊大步走在前麵,戴雲四下環伺一圈,心中舒緩不少,今夜所做之事不能為外人得知,隻能暗中行事。平日裏悠閑的薛恆此時難免有幾分緊張。
成天興被關押在大理寺地牢之中,原有的囚犯皆被樂遊以各種理由轉移,地牢隻有成天興一人,戴雲接過薛恆手中的食盒,小聲囑咐,“薛大哥,你站在地牢門口等著,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地牢,敢擅闖地牢之人格殺勿論!”
薛恆手持寶劍站在地牢門口,一臉嚴肅,樂遊亦等在地牢門口。
戴雲手提食盒沿著地牢的石梯走下來,這個地牢隻有成天興一名囚犯,還有兩名獄卒,“本侯前來探視死囚!立刻打開死牢門!接下來你們兩個出去!立刻出去!”
一名獄卒認得戴雲,另一名獄卒想留下來,竟被同伴拉走,“快走!這位是忠勇侯,原大理寺少卿。”
戴雲瞧著一名獄卒用鑰匙打開死牢門,這兩名獄卒快步跑出地牢,恨不得立刻遠離地牢。
戴雲將食盒放在地牢中唯一的木方桌,一壇酒,兩酒碗,一盤花生米,一盤燒雞,一盤青菜炒肉,一副筷子。
“成天興,成大人,別睡了!今夜好好吃一頓!在路上莫要恨本將軍!”
聽著這些話,成天興身穿囚服側躺在木床上,用手撩開散開的長發,用發冠束好長發,大笑著走出死牢,一屁股坐在木板凳上,冷笑一聲,“這一日還是來了!沒想到送本相上路之人是你!”
戴雲雙手一攤,大聲說:“慢慢吃!今夜有得是時間!”
成天興瞧著飯桌上的酒菜,大笑一聲,“戴侯爺,果真是去了一趟秦國,對胡人的飲食習慣還真是了解。”
戴雲冷哼一聲,拿起一壇酒倒了兩碗,“成天興,憑你的罪殺你十次都可以,陛下看在你多年輔佐之功免你殺頭之刑,賜你自盡。”
成天興拿起筷子大口吃著,端起酒碗喝酒,“戴侯爺,定是很得意!戴侯爺以一己之力扳倒本相和寧王,若幹名寒門士子被罷黜下獄,世家大族果然是世家大族!戴家屹立康國百餘年不倒!當真是門閥士族!”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一把刻有寧王府特有蓮花標誌的匕首放在桌上,還有一根白布長條,一瓶毒藥斷腸散,“成天興,你這個秦國的暗探,裝成康國人,假意投靠在家父門下,勾結寧王,屠戮戴家滿門,故意挑起康國門閥世家和寒門世子的衝突,想以此拖垮康國。你就是劇毒的毒蛇!今夜過後,你就是一個名字,沒有人會記得你在康國的過往!”
成天興歎息一聲,大口吃著香噴噴的燒雞,“三年前家人盡數被人殺害,我便心無掛念,孤身一人,活一日是一日,死了就死了!一個暗探不能有感情,不能有感恩之情,隻能聽命母國,早一日解脫也好!”
戴雲大聲質問:“成天興,你後悔了嗎?你派人屠戮戴家滿門之時可曾後悔?”
“後悔!後悔有何用!秦國視我為棋子,康國視我為一把刀,我幹是死,不幹也是死,右丞相之位就是康國最難捧的燙手山芋,戴相爺對我很好,我逼不得已隻能這麽做!論陰狠毒辣,你遠甚於陛下;論權謀心計,你遠勝於戴相爺!你的下場不會太好!”成天興大聲喊著,臉色慘白。
戴雲站起身,瞪著成天興,“成天興,你的身份便是由本侯的血影衛暗中查出,血影衛隻聽本侯之令。今日瞧著你身死,家父在天之靈可安息!”
成天興無奈地苦笑三聲,喝了一碗酒,放下酒碗,拿起裝有斷腸散的毒藥,歎息,一口氣喝完毒藥,大聲唿喊,“該上路了!”
成天興喝完毒藥,踉踉蹌蹌地走迴死牢,片刻間倒地身亡。這一刻,成天興解脫了,再也沒有任何痛苦。
戴雲站起身,收起短匕首和長布條,慢步走到死牢中,盯著成天興的死屍,歎息一聲,“一切皆是報應!以死解脫算是幸事!康國的朝堂再也不會有成天興這個人,秦國再也沒有圖裏成這個胡人,世人不會知道秦人圖裏成就是康國右相成天興!”
戴雲一時無法理解成天興的評價,神色異常,手提食盒,大步走上石梯,推開地牢房門,瞧著樂遊,低聲囑咐:“樂寺正!死囚成天興睡著了!今夜不要讓人打擾他!將今夜看押成天興的兩名獄卒秘密外放越州任衙役!”
樂遊躬身施禮,應了一聲,“下官即刻照辦!”
戴雲將食盒交給薛恆,“處理掉食盒!就當今夜我們沒來過大理寺一樣!”薛恆接過食盒,領著戴雲慢步離開大理寺。
樂遊不知今夜戴雲來大理寺所為何事,亦知此事定是陛下授意,隻能按照戴雲的意思照辦,想起過年元宵節能升職,臉上掛著笑,“還是傍上戴侯爺升職快!”
這一夜大理寺如同平常一般,當值的屬官依然未發現成天興的死。戴雲坐上馬車迴到戴府,戴雲神色匆匆地進入戴府大門,薛恆早已將食盒一把火燒掉。
戴雲獨自走上假山,前麵是望月亭,京城的繁華在此刻化為泡影。今夜成天興之死,亦喚醒戴雲心中無邊無際的恐懼深淵,康國右丞相之位,從來都是眾官吏競相追逐的權勢之顛。
“既然淩筱成如此執著於右丞相之位,倒不如成全他!家父,成天興,康國昔日的右相,哪一個可曾善終?”
戴雲的心裏話著實嚇人!當真是: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迴頭!
太子高寅無奈地尷尬一笑,“父皇,確實是戴老師的高見,三年前戴老師曾提起出使漢國遭人暗算一事,當時兒臣和老師商量先折斷成天興在朝中的羽翼,再徐徐圖之,直到今日方知成天興是胡人暗探,當年老師在漢國寧陽城險些喪於此刻的毒鏢。除夕夜宴前兒臣去探望老師,老師說出此番言論。”
高世堯歎息一聲,“寅兒,日後你需多聽戴雲之言。朕決意在元宵節前夜賜死成天興,就讓忠勇侯去辦此事,以圓其為父報仇之願。”
高寅低聲迴道:“兒臣替老師謝過父皇!戴老師自從歸京以來無所事事,兒臣想替老師討一個實職,在朝中六部十三司一台中實心辦事,懇請父皇允準!”
高世堯瞧了一眼段天福,拿起書案上的奏折看著,“寅兒,此事容朕思慮一番,六部之中刑部右侍郎齊源年後致仕歸鄉,到時戴雲可任此職,刑部一直被那幫老臣把持,也該摻摻沙子,換換血。”
太子高寅又一次躬身施禮,“父皇,兒臣遵旨!元宵宮宴之時忠勇侯定會盛裝前來為父皇賦詩!”
高世堯笑著點頭,歎息一聲,“朕已有三年沒有見過戴雲吟詩作畫,倒是想見一見他吟詩作畫的風采!”
高寅從衣袖中掏出兩把折扇遞給高世堯,“兒臣從大虞鄉重金購來兩把折扇,此乃是老師在大虞鄉守孝期間以元伊之名所做,題詩作畫皆為上品,呈於父皇!”
高世堯接過兩把折扇認真瞧著,臉上掛著笑,禁不住點頭,“寅兒,世人皆知戴家以武傳家,殊不知戴家人皆文武雙全,瞧著折扇用筆,用墨,題字題詩,書法飄逸灑脫,元伊這個名字取得甚好,新年伊始,天地歸元,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正是元伊之意。戴元伊,這個名字甚好!這個禮物甚好!你弟弟遠不如你,還是你深知朕心!”
高寅自從拜戴雲為師便深得高世堯的喜歡,此次新年獻禮亦是借戴雲的書畫折扇表孝心,對於太子高寅的新年獻禮,二皇子高覺對此極為不屑,深處明華宮中,升起一股無名業火,大聲喊著,“太子真無恥!本殿下花重金鍛造一把絕世寶劍獻給父皇,還不及戴雲的兩把書畫折扇。這個太子還真會借花獻佛。自己不會做詩畫,真會賣慘!”
明華宮是大康敬妃的寢宮,亦是二皇子高覺出生的地方,高覺站在明華宮宮門前的大殿上,歎息一聲,瞧著站在一旁的福公公,低聲問道:“福公公,母妃可有話傳下?”
福公公是自小照顧高覺的明華宮內侍,原名福黎,亦是被處死的太子府禁軍統領福澤的遠房叔父,一直在高覺身旁不曾離開。“殿下,陛下多年來一直對戴家有愧,對戴雲恩寵有加,於情於理說得通,此時戴雲襲爵晉升忠勇侯,自從歸京還未上朝,除夕夜宴戴雲因病未進宮赴宴,此事甚為怪異。如此看來,戴雲尚無進入朝堂之打算,殿下暫時可以安心。”
高覺低頭沉思,分明看得清楚,此時的戴雲一直站在朝堂之外冷眼旁觀,並未介入朝堂,隻有忠勇侯、太子少師、振威將軍等虛職,尚無實職,即便進入朝堂隻是太子少師,隻能教授太子課業,對文武百官並未任何威懾。這就是戴雲置身事外的原因。
此時的高覺臉上露出欣慰之色,心中疑惑,“戴家所掌控的邊境大軍遠在北境,有此邊境大軍,父皇定然不敢輕易動戴雲,這個局麵現下隻能維持。太子沒有贏,本殿下也沒贏。好似每個人都是棋子。”
對於棋子一事,戴雲也深有此感,從新年第一日到元宵節,戴雲一直在府中等待著來自皇宮的消息,在元宵節前一日戴府迎來一位貴客,這位客人是來自皇宮的段公公。
段公公手握拂塵前來傳旨,“傳陛下口諭,今夜賜死瓊州司馬成天興,由忠勇侯於大理寺監牢監刑。明日元宵宮宴忠勇侯攜夫人同往。欽此!謝恩!”
戴雲跪拜謝恩,“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侯爺,莫要多禮!快起來!”段公公攙扶起戴雲,滿臉帶笑,“侯爺,明日元宵夜宴陛下還有厚賞。”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兩錠銀子送給段公公,“戴某多謝段公公多年來的幫扶!家父在天之靈定會護佑大康!護佑段公公!”
段公公一甩拂塵,收下銀子,雙眼含淚,“咱家先迴宮!明日宮宴再見!”
戴雲迴身望著段公公領著兩名內侍離開的背影,神情嚴肅,將剛跑過來的清雅拉到大門口,低聲說:“夫人,沒什麽大事,隻有一件事,明日是元宵宮宴,夫人要好好準備,陪我一同進宮赴宴。今夜本將軍要去大理寺辦一件事。”
清雅笑著點頭,“侯爺,公子,將軍,公事要緊,小女子今夜在府中等侯爺歸來。”
戴雲命令花雪兒準備一個食盒,獨自站在戴府大門附近的門房中,反複地思考如何應對成天興的辯駁,“成天興能熬到元宵節,是為何?難道成天興開悟了!一個貪戀趨勢之人會在一夜之間放下一切?”
兩刻鍾後,戴雲手拿食盒大步走出戴府大門,坐上馬車,神色異常,薛恆獨自駕著馬車。馬車快速離開戴府門前,這個冬天尤為寒冷,薛恆穿著厚厚的棉衣,長出一口氣,低聲問道:“公子,去大理寺為何要夜裏?”
戴雲坐在馬車上,臉色凝重,隻是迴了一句話,“這是陛下的旨意,必須要在夜裏!到大理寺莫要多話!”
薛恆自然不敢多說話,昔日戴雲任大理寺少卿之時,他在大理寺可以無視所有官吏的存在,現下戴雲尚無實職,自然不敢多話。大理寺是康國最有威嚴之地,一般人皆不敢在此放肆。
薛恆駕著馬車前後用兩刻鍾到達大理寺門前,馬車停在門前,薛恆攙扶著戴雲走下馬車,將踏板放在馬車中,手中提著食盒,跟隨著戴雲大步走進大理寺。此時守在大理寺門前的兩名門房瞧見身穿便服的戴雲,不敢去攔。
戴雲沿著前麵的路向裏麵來,薛恆腰間挎著長劍手中提著食盒緊緊跟隨,此時正值酉時四刻,京城的夜幕降下來,大理寺正樂遊迎麵走過來,臉上帶笑,“戴侯爺,下官這廂有禮!”
戴雲冷眼瞧著樂遊,用低聲問了一句,“樂寺正,本將軍來大理寺監牢隻為探視死囚成天興,此事不能為外人道。若辦成此事,待本將軍日後定會提攜你。”
樂遊心中有數,躬身施禮,“下官頭前領路!下官先行謝過侯爺提攜之恩!”
樂遊大步走在前麵,戴雲四下環伺一圈,心中舒緩不少,今夜所做之事不能為外人得知,隻能暗中行事。平日裏悠閑的薛恆此時難免有幾分緊張。
成天興被關押在大理寺地牢之中,原有的囚犯皆被樂遊以各種理由轉移,地牢隻有成天興一人,戴雲接過薛恆手中的食盒,小聲囑咐,“薛大哥,你站在地牢門口等著,不允許任何人進入地牢,敢擅闖地牢之人格殺勿論!”
薛恆手持寶劍站在地牢門口,一臉嚴肅,樂遊亦等在地牢門口。
戴雲手提食盒沿著地牢的石梯走下來,這個地牢隻有成天興一名囚犯,還有兩名獄卒,“本侯前來探視死囚!立刻打開死牢門!接下來你們兩個出去!立刻出去!”
一名獄卒認得戴雲,另一名獄卒想留下來,竟被同伴拉走,“快走!這位是忠勇侯,原大理寺少卿。”
戴雲瞧著一名獄卒用鑰匙打開死牢門,這兩名獄卒快步跑出地牢,恨不得立刻遠離地牢。
戴雲將食盒放在地牢中唯一的木方桌,一壇酒,兩酒碗,一盤花生米,一盤燒雞,一盤青菜炒肉,一副筷子。
“成天興,成大人,別睡了!今夜好好吃一頓!在路上莫要恨本將軍!”
聽著這些話,成天興身穿囚服側躺在木床上,用手撩開散開的長發,用發冠束好長發,大笑著走出死牢,一屁股坐在木板凳上,冷笑一聲,“這一日還是來了!沒想到送本相上路之人是你!”
戴雲雙手一攤,大聲說:“慢慢吃!今夜有得是時間!”
成天興瞧著飯桌上的酒菜,大笑一聲,“戴侯爺,果真是去了一趟秦國,對胡人的飲食習慣還真是了解。”
戴雲冷哼一聲,拿起一壇酒倒了兩碗,“成天興,憑你的罪殺你十次都可以,陛下看在你多年輔佐之功免你殺頭之刑,賜你自盡。”
成天興拿起筷子大口吃著,端起酒碗喝酒,“戴侯爺,定是很得意!戴侯爺以一己之力扳倒本相和寧王,若幹名寒門士子被罷黜下獄,世家大族果然是世家大族!戴家屹立康國百餘年不倒!當真是門閥士族!”
戴雲從衣袖中拿出一把刻有寧王府特有蓮花標誌的匕首放在桌上,還有一根白布長條,一瓶毒藥斷腸散,“成天興,你這個秦國的暗探,裝成康國人,假意投靠在家父門下,勾結寧王,屠戮戴家滿門,故意挑起康國門閥世家和寒門世子的衝突,想以此拖垮康國。你就是劇毒的毒蛇!今夜過後,你就是一個名字,沒有人會記得你在康國的過往!”
成天興歎息一聲,大口吃著香噴噴的燒雞,“三年前家人盡數被人殺害,我便心無掛念,孤身一人,活一日是一日,死了就死了!一個暗探不能有感情,不能有感恩之情,隻能聽命母國,早一日解脫也好!”
戴雲大聲質問:“成天興,你後悔了嗎?你派人屠戮戴家滿門之時可曾後悔?”
“後悔!後悔有何用!秦國視我為棋子,康國視我為一把刀,我幹是死,不幹也是死,右丞相之位就是康國最難捧的燙手山芋,戴相爺對我很好,我逼不得已隻能這麽做!論陰狠毒辣,你遠甚於陛下;論權謀心計,你遠勝於戴相爺!你的下場不會太好!”成天興大聲喊著,臉色慘白。
戴雲站起身,瞪著成天興,“成天興,你的身份便是由本侯的血影衛暗中查出,血影衛隻聽本侯之令。今日瞧著你身死,家父在天之靈可安息!”
成天興無奈地苦笑三聲,喝了一碗酒,放下酒碗,拿起裝有斷腸散的毒藥,歎息,一口氣喝完毒藥,大聲唿喊,“該上路了!”
成天興喝完毒藥,踉踉蹌蹌地走迴死牢,片刻間倒地身亡。這一刻,成天興解脫了,再也沒有任何痛苦。
戴雲站起身,收起短匕首和長布條,慢步走到死牢中,盯著成天興的死屍,歎息一聲,“一切皆是報應!以死解脫算是幸事!康國的朝堂再也不會有成天興這個人,秦國再也沒有圖裏成這個胡人,世人不會知道秦人圖裏成就是康國右相成天興!”
戴雲一時無法理解成天興的評價,神色異常,手提食盒,大步走上石梯,推開地牢房門,瞧著樂遊,低聲囑咐:“樂寺正!死囚成天興睡著了!今夜不要讓人打擾他!將今夜看押成天興的兩名獄卒秘密外放越州任衙役!”
樂遊躬身施禮,應了一聲,“下官即刻照辦!”
戴雲將食盒交給薛恆,“處理掉食盒!就當今夜我們沒來過大理寺一樣!”薛恆接過食盒,領著戴雲慢步離開大理寺。
樂遊不知今夜戴雲來大理寺所為何事,亦知此事定是陛下授意,隻能按照戴雲的意思照辦,想起過年元宵節能升職,臉上掛著笑,“還是傍上戴侯爺升職快!”
這一夜大理寺如同平常一般,當值的屬官依然未發現成天興的死。戴雲坐上馬車迴到戴府,戴雲神色匆匆地進入戴府大門,薛恆早已將食盒一把火燒掉。
戴雲獨自走上假山,前麵是望月亭,京城的繁華在此刻化為泡影。今夜成天興之死,亦喚醒戴雲心中無邊無際的恐懼深淵,康國右丞相之位,從來都是眾官吏競相追逐的權勢之顛。
“既然淩筱成如此執著於右丞相之位,倒不如成全他!家父,成天興,康國昔日的右相,哪一個可曾善終?”
戴雲的心裏話著實嚇人!當真是: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