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遠鴻無奈地看著高覺,“太子隻是陛下的養子,殿下才是陛下的親子,殿下,你要振作起來,好好表現討陛下的歡心。”


    高覺站起身,瞧著窗外,“老師,現下北境大軍都由戴家人把持,戴雲任和談正使,雲州刺史焦子俠是太子府詹事,還能做什麽?”


    “殿下,聽聞此次大秦使臣是廖漢成,廖漢成多次敗在戴雲手下,若是在雲州暗殺大秦使臣,再將罪名扣在戴雲頭上,派人殺死戴雲,來一個死無對證。邊境戰事會再起,這就是殿下的機會。”孫遠鴻輕聲說出自己的計謀。


    高覺思考片刻,“老師先別行動,容我在想想。暗殺大秦使臣,暗殺太子少師,都是大事,不能輕易去做。若真要做,也要做好全盤謀劃。”


    “殿下,自從戴雲進京,璟王父子因他而流放,寧王一黨被連根拔起,大康一十八州一大半官員被替換,右相成天興遭貶黜,還不到半年時間,大康朝堂又倒迴到十九年前。戴天德任大康右相,滿朝文武百官皆畏懼戴家,今日又是如此,京城各大世家都支持戴雲,百姓也在口口相傳戴家的美名,現下若不除掉戴雲,再過三年,戴雲就是另一個右相,太子強大的依靠。戴家作為大康百年世家,在朝堂,在京城,在邊境駐軍,其勢力盤根錯節,現下文肅侯雖戰死沙場,北境駐軍,南境駐軍,一大半武將都心向戴家,定王殿下若是沒有戴家姻親的身份,根本不能駕馭北境大軍各營將領,戴驍,戴毅,北境大軍先鋒營一大半軍士姓戴。太子有了戴家這個強大的外援,還有什麽事情做不成?”孫遠鴻現任吏部左侍郎,對戴家人充滿敵意。


    高覺歎息一聲,“老師,這就是大康朝堂,各大世家緊密聯係在一起,戴家是這樣,孫家也是這樣,老師所在的孫家聽聞也是戴家的遠房親戚,為何如此憎恨戴雲?”


    孫遠鴻無奈地解釋,“殿下,除掉戴雲才能打亂太子的步驟,若是不做此事,殿下再無出頭之日。即便是孫家的遠房親戚,也不能阻擋殿下向前走。”


    高覺無奈地答應,“老師,若真要做,要做得幹淨利落,還不能落人口實。”


    高覺看上去隻有十五歲,其智謀和高世堯極為相似,善於隱忍,一直對太子高寅有極深的恨意。這種恨意恰巧被孫遠鴻所利用,成為孫遠鴻青雲之誌的鋪路石。


    定王高瑛一行人風塵仆仆地抵達雲州城,戴雲帶著戴毅和戴驍以及一眾將領在雲州城駐軍大營門口迎接高瑛。


    高瑛大聲宣讀聖旨:


    “北境大軍收複雲州,朕心甚慰,驚聞文肅侯戴俊來為國捐軀,朕感念文肅侯征北之功,恩賜文肅侯之子戴驍將軍承襲文肅侯之爵位,封建威將軍,準許其扶靈柩迴成州大虞鄉安葬,各州民間祭祀文肅侯。朕賜文肅侯戴俊來雲襄大都督,太子少傅。先鋒營副將戴毅封為武威將軍。定王高瑛任北境大軍大將軍,雲襄大都督。太子少師戴雲不再兼任北境大軍監軍,任大康和談正使,屆時與大秦使臣在雲州談判。雲州新任刺史焦子俠不日將赴任。另賞賜北境大軍美酒百餘壇,豬肉三十車,犒賞北境諸位有功將士。欽此。”


    戴雲等一眾將領跪拜謝恩,高瑛將聖旨笑著交給戴雲,輕輕扶起戴雲,“戴少師,戴監軍,北境大軍能在兩月內收複襄州和雲州,你功不可沒,現下太子監國,做為太子少師,和談結束,定要早些迴京。”


    戴雲拉著高瑛大步走進軍營,此時軍營之中盡是白幡,雲州城中家家戶戶掛白幡以此緬懷文肅侯戴俊來,戴驍帶領先鋒營十名戴家兵士扶靈柩離開雲州,從雲州到襄州,途徑陳州,蔡州,再到京城,一路上路祭,鄉祭不斷。離開雲州之時,北境大軍諸位將領身穿白衣相送,哭聲接連不斷。戴俊來的靈柩抵達京城東門,太子高寅攜文武百官前來相送,京城文肅侯府白幡旌旗招展,一片哀嚎。從京城到成州大虞鄉戴家墓園,路祭之人不斷增加。


    大虞鄉戴家墓園中,在戴文正公戴天德的墓右側多了一座新墳,這就是文肅侯戴俊來的墓,圍在戴家墓園之人越來越多,早已成為庶民的司禹和孟得霄也在人群之中。孟得霄和司禹被恩赦出獄後前往大虞鄉做私塾先生,平日教授孩子們四書五經。


    戴驍將軍在戴家墓園附近搭建草棚,要在此丁憂三年。久居蔡州的戴素梅也趕到大虞鄉共同陪伴戴驍,戴素梅是戴俊來之義女,對戴俊來的離世更是悲傷欲絕,悲痛萬分。


    遠在雲州的戴雲和戴毅,拉著定王高瑛在雲州城外立戴俊來的衣冠塚以供雲州百姓祭祀。戴雲,戴毅,清雅,花雪兒,高瑛,薛恆,陶虎,站在衣冠塚前,高瑛大聲說:“戴大將軍,雲州已收複,戴驍將軍已承襲文肅侯之爵位,明日就是兩國和談之日,您多年的心願已達成,在天之靈可以安息。”


    戴雲跪在衣冠塚前,用孱弱的聲音喊著,“叔父,北境戰事已結束,和談即將開始,待和談結束,雲兒將迴歸鄉野,迴到大虞鄉守著先父和您,再不想其他事。”


    突然間大秦使臣廖漢成帶著兩名家仆前來祭拜戴俊來,歎息一聲,“戴大將軍,康秦兩國戰事暫時中止,這也是你希望看到的事情,大秦內亂不斷,也給大康趁勢進攻的機會。戴少師如此年輕便歸隱鄉野豈不是大康的損失!”


    戴雲緩慢站起身,一臉嚴肅,一擺手,“來人,把今日抓住的大秦探子帶上來,本少師要替叔父報仇雪恨。”


    十幾名先鋒營兵士押著六名大秦探子來到衣冠塚麵前,戴雲一聲令下,“開斬!”


    六名大秦探子人頭落地。


    廖漢成瞧著六個滾落在地的人頭,臉色鐵青,大聲講:“戴少師,大康定王殿下,明日就是和談之日,今日你們如此做法,就是在破壞兩國和談。”


    高瑛冷笑一聲,“廖使臣,本王是粗人,不懂什麽和談,隻知道有仇報仇,有冤報冤,大康戴大將軍死於大秦暗探之手,先鋒營的兵士隻是抓到兇手報仇而已。望廖使臣勿要多心。”


    戴雲瞧著廖漢成,一臉不屑,“本少師曾是北境大軍監軍,帶兵收複襄州和雲州,根本不想和談,隻想早日打到中京城,把大秦趕到長城之外。明日的和談,談不談都一樣,你們輸了就得認。想拖延戰事,迴家好好做美夢去。”


    廖漢成盯著清雅和花雪兒一直看,想起今日之辱,生氣地離開,兩名家仆緊跟在廖漢成的身後離開。


    高瑛望著廖漢成離開的背影,嗬嗬一笑,“表弟,明日和談就是要這種姿態,大康將士打下來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讓出,大秦想要和談無非是想維持現狀,希望北境戰事就此結束。”


    戴雲無奈地搖頭,“王爺,表兄,和談就是兩國使臣吵架,今日要吃好喝好睡好,明日才能有精神去吵架。太子殿下真會選人,吵架的事情選一個禦史來就行,本少師不想幹這事。”


    清雅和花雪兒聽到這句話同時扭頭瞧著戴雲,兩人都對此表示疑惑。


    “戴少師,你別忘了一件事,你還有一重身份,禦史台侍禦史,吵架的事情就得你這個侍禦史來幹!”高瑛首次把戴雲說得啞口無言。


    戴雲“哦”地應了一聲,“定王爺說得對!來人,把這些屍體收拾收拾送往雲州邊境線上移交給秦國。大秦探子也得魂歸故裏!”


    高瑛第一次感覺戴雲的恐怖,這是殺人誅心的高招,大秦探子的屍體出現在大秦豫州境內,那些邊境線上的大秦軍士內心的防線早已突破,他們曾經堅守的信念早已消散不見。


    當夜戴雲帶著清雅和花雪兒迴到雲州刺史府後院,戴雲正坐在後院正廳,清雅和花雪兒正在煮茶,清雅倒了一杯茶遞給戴雲,“今日在戴大將軍的衣冠塚前,夫君表現得威武霸氣,那個廖漢成嚇得逃跑的樣子很好笑。”


    戴雲一抬頭瞧見對麵坐著一個女人,冷笑道:“花顏姑娘,為何每次出現都這麽嚇人?這裏是雲州刺史府,不是普通的宅院。”


    花雪兒瞧見這名女人,驚唿一聲,“姐姐,這次又來行刺廖漢成啊?你也不嫌累得慌。”


    這名女子端起茶杯喝茶,“累什麽累?廖漢成是我花家的仇人,也是田家的仇人,當年田豐將軍等人慘死中京城,若不是廖漢成告密,花家也不會全家慘死。這個仇本女俠定要報。沒想到今日行刺廖漢成的人不止我一個,還有一群蒙麵的黑衣人,聽口音是大康人士,那群刺客被我輕鬆地解決,本女俠要殺的人決不能死在他人手中。”這名女子就是花顏,花雪兒的親姐姐。


    戴雲瞧著花顏,尷尬一笑,“花顏姑娘,廖漢成是大秦使臣,此次來雲州城是參加兩國和談,本官答應你,定助你殺了此賊,替清雅和花家冤死的人報仇雪恨。和談期間不能動手,你還要保護廖漢成的安全,和談結束,本官會把廖漢成返迴豫州的路線給你。你可願意?”


    花顏心中一驚,“戴公子何時知道此事?”


    清雅和花雪兒同時用疑惑的眼光瞧著戴雲,兩人也想知道這個答案。


    戴雲輕吹一口氣,用輕鬆的語氣低聲說:“花顏姑娘多次出現在京城,本官早已起疑,便委托定王殿下密查花顏姑娘的身世,順便查到大秦中郎將田豐將軍是清雅的生父,清雅本名田清韻,清雅隻是她在黃州樂坊的藝名。”


    清雅嘟著嘴,故意裝出生氣的樣子,“公子好生氣人,早就知道此事還要瞞著小女子,就是會騙人的人。”


    花顏歎氣,咯咯笑起來,“戴公子就會騙女子,小女子隻能認栽,先答應你。”


    戴雲站起身倒了一杯茶遞給花顏,“雪兒,快去準備一桌酒菜給花顏姑娘接風洗塵!”


    花顏“噗嗤”笑出聲,“戴少師國人不是好人,明日的兩國和談定然也談不出什麽結果。”


    戴雲招唿花顏三人一起吃晚飯,席間四人歡聲笑語,好生熱鬧。


    當夜花顏和花雪兒住在一起閑聊,戴雲抱著清雅去客房休息,“清雅,你還在生氣?莫要生氣嘛!”


    清雅冷哼一聲,溫柔地講著,“夫君,公子,你今日說得好,若是和談結束,我們一起迴大虞鄉過歸隱的生活。”


    戴雲將清雅放在客房的大床上,笑著點頭,“夫人說什麽就是什麽,日後夫人就是家裏的天,家裏的主人,還是早些歇息,明日還有和談大事。”


    幸好雲州刺史府沒有聽房的小廝,否則戴雲和夫人的悄悄話便會在雲州城的大街小巷流傳。


    大康和大秦的和談正式開始,以戴雲為正使,鴻臚寺卿胡曉菁為副使的大康和談使團,共計十名官吏,麵對大秦使臣廖漢成在內的十名大秦官吏絲毫不輸氣場。


    “大秦皇帝有詔命,襄州和雲州必須歸還大秦,大康北境大軍退出襄州和雲州。”廖漢成第一個說話。


    戴雲故意提高聲音,“本監軍帶兵奪下大康曾經的失地襄州和雲州,絕不可能歸還,大軍還要衝進豫州拿下中京城。”


    “馬上進入冬天,大康北進的糧草還夠嗎?打不了就不要吹牛!”


    “大康將士用性命奪下的城池一寸都不能失,作為大康鴻臚寺卿,說話算數,你們派兵來打啊。”


    和談現場一片混亂,戴雲瞧著鴻臚寺幾名官吏拿出拚命的架勢吵架,禁不住直搖頭,每一次和談果然都是唇槍舌箭的口水戰,廖漢成這才發現大康還有那麽多能言善辯之才。


    兩國和談使臣接連吵了十天架,還是沒有談出任何有用的東西。大秦使臣廖漢成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兩國休戰三年,兩國邊境線以現有的雲州-大益關一線為準。


    根據大秦使臣的折中方案,大康打下來的襄州和雲州盡歸大康所有,三年內維持現狀不變。


    戴雲隻好寫了一份奏折快馬送往京城,京城的迴複:同意大秦使臣提出的折中方案。戴雲帶著雲州刺史焦子俠歡送以廖漢成為正使的大秦和談使團。


    “廖使臣辦成此次和談,迴去定能加官進爵,望我們永遠別再見!”戴雲用調侃的語氣送別廖漢成。


    廖漢成隻是淡淡地迴了一句,“戴少師,今生今世廖某都不想再見到你,每次見到你,廖某都會想起那些慘敗的場景。告辭!”


    戴雲望著大秦使臣的馬車離開雲州城,輕歎一聲,“廖漢成,今生今世永遠別再見!想必花顏姐妹和清雅早已出發埋伏在雲州通往豫州的官道上。”


    焦子俠將戴雲拉到一旁,用異樣的眼神低聲講,“戴少師,昨夜收到京城太子府的來信,聽聞京城有人派出殺手要暗殺大秦和談使臣,幸好此次和談一切平安無事。戴少師要盡早迴京,太子殿下來信催促,五日內必須動身迴京。下官擔心那些殺手會動手暗殺你。這些殺手在暗處,戴少師定要格外小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銷冠變身天才言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驍龍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驍龍小子並收藏銷冠變身天才言官最新章節